第74章 从军(五)

胤禛冷冷地扫了一眼穆琛,穆琛脸色由红转白又转成灰白色,连忙跪好了,嗫嚅着道:“奴才猪油蒙了心,刚才,刚才……。”

胤禛看着他的可怜相,心中暗自好笑。以穆琛刚才的言行,扣个犯上大不敬的罪名是绰绰有余,只要交给费扬古,自己再参上一本,就算他以前有再大的功劳都能抹了去,轻的也要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重的穆琛这吃饭的家伙就没了。可是,胤禛不想这么做,处置了穆琛固然树了自己的威,可也为自己树了敌。军营之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太多,以后若是真的跟火器营一起征讨葛尔丹,自己还得仰仗这些老军务。想到这里,胤禛微微一笑,道:“刚才你有胆子说那些话,这会子倒怎么稀松了?”

穆琛无言以对,身子不由自主地变得更为佝偻了。胤禛这时语气变得生冷,道:“一个吐沫一个钉儿,要敢作敢当,看你这个丢人的样子,还算得上是个汉子吗?给爷把腰板挺起来!”

穆琛的脸一下子又变得通红,他努力地跪直了身子,手脚却还有些不听使唤。

身旁的众将偷眼看着胤禛,都觉得他是面露杀机,连忙俯身为穆琛求情,就连刚刚和穆琛发生冲突的音泰也不例外。宝柱倒是心中希望胤禛能发威,作为随身侍卫,谁不想自己跟着的主子是个狠角色呢。这一刻,看着面色阴沉的胤禛,谁也没有把他当成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胤禛心中想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近则狎的道理他很清楚,他就是想让人们对他又怕又爱。

就见胤禛走到穆琛身旁,一抬手,很利落地给了穆琛两个耳光。然后突然笑了一下,道:“刚才你言语无端,辱了四爷我,不过念在你不知道四爷的身份,四爷就赏了你这两下,也辱了你,就算是扯平了,以后这帐子里的人,谁也别再提这一茬。”

穆琛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胤禛居然会来这么一手,就这么轻轻地放过了他?倒是身旁的阿山机灵,提醒他道:“穆大人,还不赶快谢过四爷宽宏大量?”

穆琛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叩头谢道:“多谢四爷不杀之恩。四爷,穆琛粗人一个,刚才说了那么多昏话,四爷您都不和奴才计较,奴才日后定当报效。”

穆琛人虽然粗,心眼却不粗。胤禛刚才借着小惩放了他一马,他自然也明白胤禛图的是什么,就他而言,这对他也是一个好机会。他虽然出身上三旗,却没有什么靠山,从父辈起就开始败落了,凭这些须军功苦巴巴升了上来,却在三品参将衔上也快有十年了,再没有机会向上走一步,这才口出怨言。如今,有现成的皇子阿哥有意招揽,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海钰刚才也说了不少昏话,本来心中也是惶然,看到骂了胤禛的穆琛不过挨了两个耳光,顿时踏实了不少。往前跪行了几步,道:“四爷,刚才奴才也胡说八道来着,四爷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奴才这次吧。”

岂料胤禛这回却肃着脸道:“海大人,胤禛可是无权处置您,您这就可以回去听参了。居然妄议皇上设立火器营的旨意,还秽言秽语乱我军心。胤禛不得不公事公办,递折子参您。”

也不是胤禛着意不肯放过他,实在是这厮刚才说的太过难听,在场的人又多,万一被康熙知道,而胤禛又放他一马,胤禛自己都难逃一劫。康熙的心思细密,猜疑又重,胤禛不得不慎之又慎。

海钰哭丧着脸,道:“四爷,您就当奴才刚才放的都是屁,奴才知道错了。”一边说着,一边暗暗地给穆琛使着颜色。

穆琛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鼓足了勇气道:“四爷,奴才斗胆为海钰说个情,海钰这人,和奴才一样,都没有读过什么书,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披着号褂子做大头兵了,嘴是臭了点,可是打仗是一把好手,这才累功升到了参将。他这身上,也是伤痕落伤痕的,求四爷开恩,饶了他这一次。”

胤禛奇道:“海钰的玛法不是正蓝旗的牛录吗,落草也应该是个蓝翎侍卫,何至于做个小兵?”

听到这话,海钰脸色涨得和猪肝一样,还是穆琛回了话:“前些年,他家因为鳌拜的事情吃了挂落,败下来了。为了能把那几两饷银养家,他早早就出来当兵了。”

胤禛略一沉思,便有了主意道:“海钰,你也算条汉子,这样,你自己明天一早就写谢罪的折子呈上去自请处分,我去费军门那里再给你求个情,在座的诸位,也请联名保一下海钰,求皇上准他戴罪立功,如何?”胤禛这么做,既让海钰承了他的情,又不会让其他人抓着自己的小辫子,也算是个周到之计。

既然胤禛都开了口,其他诸将当然是交口答应,海钰自然也是感激涕零。虽然处分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了费扬古和其他将领的联名折,最多也就是革职留任,真的开了仗,立了功。马上就能官复原职。

胤禛又道:“诸位虽然都不太读书,但是有一句话,胤禛还请各位记住: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shi身。”穆琛和海钰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刚把目光投向阿山,就听得胤禛又补了一句道:“就是管住他娘的自己这张嘴。”说完,胤禛也是哈哈一乐。这是他头一次说粗话,这让宝柱一时之间目瞪口呆。但是众将却是觉得分外舒坦,倒是先前文绉绉的让他们别扭,这一句粗话才让众将觉得胤禛像是自己人。

胤禛又道:“大家都是带兵之人,军人就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懂吗?既然是圣上下旨成立这火器营,就遵守军令,少说屁话。还有,在这营里,看的是军功,是血性,不是血统。论高贵,你们有谁比得上我,可是,在这里,咱们不论这个,胤禛跟你们一样,都是领参将衔,吃一样,住一样,是英雄还是狗熊,看看咱们谁带出来的兵最强。至于这鸟枪有用没用,胤禛五日之后,于校场之上告诉诸位。”看着众人有人沉思,有人点头,胤禛不由心中暗喜道:“我这军营第一炮,还成。”

经年之后,胤禛在这一天所说别的话早已随风而去,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却成为了经典之中的经典而代代流传。

第256章 议储(八)第259章 尘埃落定(二)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35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五)第251章 议储(四)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168章 封爵(一)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211章 惊变(七)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4 修行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9章 伤逝(三)第326章 万寿(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113章 家宴(一)1 诞生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159章 河务(二)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75章 南巡(六)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83章 出征(六)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21章 围猎(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220章 混水(一)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232章 浑水(十三)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213章 惊变(九)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55章 风云渐起(一)第83章 出征(六)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377章 问鼎(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63章 风云渐起(九)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73章 从军(四)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379章 问鼎(三)第389章 问鼎(十三)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329章 万寿(六)第255章 议储(七)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1 诞生第108章 嫌隙(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5 诤臣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380章 问鼎(四)15 家祭二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81章 出征(四)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75章 从军(六)第114章 家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