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

噶礼所说的绳匠胡同,便是徐乾学当日在京的寓所。曹寅于此事也有耳闻,徐乾学借着士林高望,又受康熙赏识信重,每每籍着提拔寒门子弟邀名于朝,故便有应试举子纷纷租住于此间,每日待到五更天徐乾学上朝之时,便在房中高声诵读诗文,有意教他听见,几日之内徐乾学必会找上门来。倘此人多少有些才干,徐乾学便会设法相助于其。徐乾学其人,在江南的声望远甚京师。“昆山三徐”一门兄弟三鼎甲,还有他那一领江南学术巨擘的舅父顾炎武,单家世这一样便足以为他添辉,供天下士子仰盼。然人各有秉性,徐乾学又在朝浸淫多年,翻覆在明索二党之间,有些事却是身为读书人不耻的,李光地对其便屡有‘谲诡奸诈’的憎诟,而曹寅虽其相交颇厚,却只是些诗文唱和,政见上却并不合流,想噶礼也是知道,故而在他面前诟病徐乾学时,并无半分的顾忌。

当下,曹寅也是抚案起身,肃然道:“若此事为真,便是以私废公。健庵(徐乾学号)未免有失为官之人的操守了。”曹寅朝上一拱手,言辞甚正,“主子宽仁为怀,更是存了恤免老臣之意。只是,我辈却不可以此心度主上。再者,那徐氏纵有私心,也终不比以金钱贿买功名,败坏国家公器来的贻害甚深。江南科场之事,实不可不彻查。”

“闹得沸沸扬扬的,又有什么益处。照本官看,这案子倒不如就在江南几省中选一二大员,就地访查来的好。棟亭是怎么想的?!”噶礼语意淡了下去,他的神色也分明有些冷淡。他的一切本意,都是欲借着这场科案,将他在两江官场的腹心之疾挑明了在百官面前,再从康熙处一并肃清。真要掰扯明白了卖举的个中情由,且不说自己处要担什么样的过失干系,让天下人都看清了国家举材糜烂至斯,那才真是朝廷的没脸。再来,他自己也并不信朝廷能将这案子查到水落石出,这些日子据他查证,此案牵涉地方大员之深,原是连他都未曾料及的。想将来不论是什么人来查,就算查明白了,又有谁敢一道题本给京里奏过去?是以,这话里还透出几分讥诮的意味。

“主子圣鉴,我又哪能妄自揣度的,能怎么想……还是等旨意罢。”曹寅一笑,便敷衍而过。噶礼之意,曹寅并非听不出来,他既能如此做派,便无非是想在江宁、苏州两织造间问个一致口径,想必李煦如今陷进去的深浅,远超出他的想象。

噶礼教曹寅说得一噎,倒还忍着没有发作,曹寅这里也并不想将噶礼得罪得太深,这督抚之争他虽不想介入其中,但又不得不弄分明了奏与康熙,两下里处着,很有些里外不是人的味道。见噶礼拧着两道眉头不语,便照着噶礼一拱手,将话稍稍回寰了过来,道:“适才制军既说了一桩秘闻,那我也讲一事。读书人所重的,惟只‘名节’二字。如说健庵这事做的不得人心,有位丁腹松却是甚得读书人的推崇,此人,也是当年誉满京华的人物。”

丁腹松是通州人,屡试不第,当初明珠重其气节,延请为公子座师,每日朝罢便往相谒,相重甚深。又怜丁腹松为不仕耿耿于怀,一面劝其赴考,一面令家奴安三为他疏通关节,谁知丁腹松知晓中试之后得知乃是明珠之功,痛呼一生名节扫地,辞官归乡。揆叙之兄性德以万金相赠,却被其付之一炬。汉人引为楷范,满人深恶之。京中时云,丁虽不中,却叫纳兰一家做了其清名的陪衬。

果不其然,噶礼一掸袖口,唇角便露出几分不屑来,“当日明珠使家奴安三执鞭坠镫送场的人就是他罢?”见曹寅颔首,噶礼“嗤”地一声哼出来,“真真是个不识抬举!呵,我是闹不明白汉人所谓这些的名节。再说,像安三这样的奴才,也不止明珠一家有,你道此届乡试就没有么?”莫非此事有人阴使家人暗相勾连,指授卖举?曹寅心头不由悚然一惊。

然而噶礼也并没予他什么现琢磨的时候儿,当下就毫不避讳地拍着桌子直道,“马逸姿(时任安徽布政使)门下那个叫轩三的奴才,私底下同一群市井无赖、落拓举子勾勾连连,竟是个奴大欺主的,收了银子上窜下跳,不介教某些有心人见了,反成了戳我噶礼脊梁骨的好枪使!呵,险教我查出来在先,若是将来有起子没德行的癞皮狗咬我,棟亭你今儿可是见证!”

数日后,曹寅奏折赍抵康熙驾前,为着慎重起见,他在折中着意隐去了前时噶礼、张伯行所述的内情一节,只是藉着奏闻晴雨录之机,报一报太平米价的末了,以一径平和的言辞,大略述及了一番科场乱象并赵晋贪贿传言,并未真正提及此事据查涉抚宪重臣,更未敢轻言江南官场借机倾轧之事。固然曹寅是为着多样考虑讳言,然他并不知道,随他折子同期到京的,除了李煦的例行奏闻,还有左必蕃的疏章。

左必蕃谢罪的本章一俟到部,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前流言传到京中本就内外议论纷纷,值此一来,更是物议沸腾。那整日介无所事事,却又消息灵通、耳目聪敏之人,无不将此事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前时刚兴出来的状元易主的话题,本来因着这事儿淡了不少,不过为着这两事儿都是科场的文案,自然少不了两厢比对品评。大清自立朝以来,逢着科举弊案必是严惩,己丑年的科案就是一例,不料到了如今,阵仗更不亚于前头,看着竟是这几位天子信臣都搅和了一身的不干净!

一时之间,说起此事,汉人们不齿,都是十年读书,进士及第出来的官儿,所尚的为臣之道里头可还剩得一星半点的仁义礼智信?满人们更是不齿,汉儒立朝,日日挂在嘴边的兢兢克检、冰行惮惕岂不都是哄皇帝的鬼话!城内的酒肆、茶楼连带着戏园子,但凡这些读书人可做消遣之处,无不藉此事私议朝中措置,或有义愤,或有忧患,直是将这等下极朝廷脸面的事,喧嚷地满城风雨甚嚣尘上。

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241章 浑水(二十二)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256章 议储(八)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1章 八阿哥(二)第57章 谁言寸草心(一)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43章 麻烦(三)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226章 浑水(七)第329章 万寿(六)第260章 尘埃落定(三)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181章 科举弊案(三)第378章 问鼎(二)第383章 问鼎(七)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224章 浑水(五)第163章 国事家事(一)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227章 浑水(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212章 惊变(八)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81章 出征(四)第206章 惊变(二)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327章 万寿(四)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127章 暗潮汹涌(四)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8 裕亲王第161章 河务(四)第355章 风云渐起(一)第393章 完结篇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356章 风云渐起(二)第381章 问鼎(五)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04章 南山遗恨(三)第250章 议储(三)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57章 谁言寸草心(一)第386章 问鼎(十)第159章 河务(二)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0章 万寿(七)第66章 何去何从(七)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82章 问鼎(六)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250章 议储(三)第328章 万寿(五)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177章 南巡(八)第222章 浑水(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116章 家宴(四)第356章 风云渐起(二)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三)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73章 从军(四)第329章 万寿(六)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