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

与胤禛的春风得意不同,太子最近可是愁眉紧锁,大阿哥也弄得灰头土脑。康熙在上谕之中直斥明珠,索额图同柄朝政,结党营私,专擅权势,贪奢至极。以索额图贵为国戚,然不思报恩,不修德行为由,被康熙罢官夺职,内大臣,太子太保,内大臣一撸而光,当堂斥退,要他回府读书,仅仅留了一个佐领的名份。虽然明珠躲过一劫,但也免不了被夺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差事,降三级使用,罚俸两年。

究其源头,胤禛看得清楚,无非是索额图借上书房大臣的名头,按结党羽,培植太子势力,这些深深招了康熙的忌讳。让康熙最无法忍受的事发生在去年八月间。当时彗星现于天际,尾长二尺有余,康熙以“彗星上见,正事必有阙失”为由,命诸王大臣议应行应革之事,并发明诏要求各地督抚同议。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马上分为两派,各以索额图,明珠为首,两派唇枪舌剑,互相攻讦。

明珠一派欲革除各地因对抗三藩而招募的兵丁,索额图一派则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索额图派系中带兵者不在少数,而且索额图力主将川陕甘一线所有绿营交由周培公统领。索额图算盘打得精细,不是周培公当年在赫舍里去世前所说的一席话,今日也不会有二阿哥的皇太子位,此举不吝于拥立之功。既是当初拥立,今时就必为皇太子的拥趸,手上有兵权,进可攻,退可守,况且周培公立下不世之功,当赏未赏,索额图猜测他心中必有愤懑,因此便修书一封,要周培公准备接手三省绿营军,联络各省相熟督抚保荐之余,又相约朝中本系人马上表附和,一时之间,荐章纷纷。

索额图的心思明珠又岂有不知之理,他才不会坐视太子势力扩大,便也拉拢一批人,大肆散播谣言,诟病周培公,甚至找到四川总兵隆庆,以周培公任职布政史司期间,对四川军务干涉诸多,上表弹劾。

胤禛从顾八代处听说此事之后,深为不安。他知道,以康熙的个性,断然容不下此等结党之事,更何况牵涉到兵权。康熙正当年富力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太子年少,如果发生宫变,索额图作为太子叔外公,又是上书房大臣,10多年的宰相,门生故旧数以百计,登高一呼,岂不又是一个鳌拜。

只是可惜了周培公,一代英才,居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胤禛此刻方知为何古来能臣皆无好下场了。果不其然,康熙看到隆庆奏折,大为恼怒,居然朝会之上就当堂发作,要不是诺敏为周培公说了一车的好话,使得康熙也不得不看在去世的图海面子上高举轻放,周培公必然逃不过被锁拿进京,大理寺会审的命运。饶是如此,周培公也被夺职训斥。

此后,索额图没有接受教训,依然私下活动,这些伎俩岂能瞒得过康熙,没过多久,索额图的弟弟,一等伯爵心裕几次朝会都缺席,康熙就借故发作,点名特别要索额图拿出处罚意见,索额图不明就里,只提要罚俸一年,聊以薄惩,正好给了康熙一个口实,两兄弟一起倒霉。

太子对此虽然不声不响,但是胤禛却能体察,太子心中一定愤愤不已。这年五月,康熙奉太皇太后回宫。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世这些年一直身体不好,康熙很孝顺,特别在京郊玉泉山给他的皇祖母选了一处上好的温泉泉眼,为太皇太后建了一座行宫。太皇太后在温泉中泡了一次便觉遍体通泰,因而长年累月居于行宫之中,很少再回京中。可是这一次,康熙要巡游塞外,因而将太皇太后迎奉回宫,以镇京师,同时传令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随行。而随同这道旨意的还有一道,授佟国维大学士衔,进上书房当差,兼领侍卫内大臣,授佟国维子隆科多正黄旗都统衔。这表示,康熙对索额图和明珠已彻底失望,要对上书房来一次彻底洗牌,他甚至不放心滞留京师的两人又会弄出什么花头,这才请了年近七旬的太皇太后出马坐阵。

这次迎接太皇太后时,胤禛也在其列,以往胤禛从来没有见过这位传奇人物,每次又是阴错阳差的,一次是太皇太后于行宫寿筵,几位皇阿哥都去,可是胤禛偏偏得了伤风,未免传染给太皇太后,康熙便将胤禛留在了宫中,还有一次,又偏偏胤禛刚刚挨了二十鞭子,动弹不得,也无缘见到太皇太后,这次终于有了机会,胤禛对此也颇有期待。

这日,康熙率众阿哥一起来到太皇太后的行宫,听说太皇太后正在午休,康熙就传令不得惊扰,自己恭谨站立一旁,让四个皇阿哥跪候,可是苦了这些阿哥们。五月天气,北京已是有些炎热,阿哥们又都穿着香色礼服,里外三层,小衣,蟒袍,外褂一件都不能少,还得顶个白丝竹的大围帽,太阳下晒着,不一会,汗水就像小虫子一样淌了下来,且没人敢去擦,怕被自己皇阿玛训斥,只得低着头,任由汗水滴下,落在地上。

过了好一会,听得屋内说道:“是皇帝来了吧,怎么也不进来?还有我的那些皇孙们,赶紧的,外面热,别晒着了。闹这套虚礼干什么?”

这时,康熙才正正衣冠,带着几名阿哥,走进屋内。

一进屋,康熙便恭恭敬敬地打了个千,笑着道:“孙儿玄烨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不再朕的身边,朕整天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几名皇阿哥开始不敢言语,规规矩矩地跪着,这时才一起报名请安。

太皇太后瞧瞧这个,看看那个,心中别提多高兴了,伸手招呼太子走到近前,仔细端详了一番,道:“太子又长大了些,越来越想你皇阿玛的作派了。”

太子赔笑道:“太祖母,您的身体比上回孙儿看到时又强健了些。”

大阿哥也不甘落后,说道:“太子说得是,太祖母确实越活越年轻了。”

太皇太后“哈哈”一乐,道:“你们几个就会说嘴,总拿这些个甜言蜜语哄我老太太开心,真要越活越年轻,那还不得成老妖怪了?”

胤禛听着笑声爽朗,不由得心中起了亲敬之心,仔细打量,发现太皇太后虽然年纪古稀,两鬓却才斑白,慈眉善目的,保养犹佳,只看面容,只感觉是名五十岁左右的妇人。

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66章 何去何从(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59章 河务(二)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173章 南巡(四)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281章 督抚之争(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75章 从军(六)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17章 围猎(一)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109章 嫌隙(四)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72章 从军(三)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113章 家宴(一)第82章 出征(五)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160章 河务(三)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84章 出征(七)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75章 从军(六)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42章 麻烦(二)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18章 波澜横生(一)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116章 家宴(四)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106章 嫌隙(一)第220章 混水(一)第175章 南巡(六)第76章 从军(七)第160章 河务(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363章 风云渐起(九)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77章 从军(八)第83章 出征(六)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08章 嫌隙(三)第162章 河务(五)第79章 出征(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211章 惊变(七)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226章 浑水(七)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14 家祭一第385章 问鼎(九)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224章 浑水(五)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22章 围猎(六)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