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麻烦(三)

胤禛接过怀表,并不起身,深深地叩了一头,道:“皇阿玛,儿臣受此赏赐,诚惶诚恐。”

康熙略一愣神便明白了胤禛的言下之意,笑笑道:“君父有赐,安得不受?也罢,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六阿哥等所有已经进学的阿哥也都各赏一只怀表。太子加赏西洋座钟一件,以别于其他阿哥。如此,胤禛你总可以受赏了吗?”

胤禛听出康熙语气中透露出来的隐约不快,连忙道:“儿臣不敢。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

康熙正色道:“心存公义者,微功也赏。心存私利人,小过也罚。对朕的儿子是如此,对其他臣工,也一样。”

几位上书房大臣见康熙训诫,也纷纷离座跪地听训。

胤禛辞别了康熙之后,便径直回到自己的处所,没想到太子身边的太监刘柱已经抢先一步候在了门口。刘柱见到胤禛,先是请了个安,然后小声道:“四爷,太子爷命奴才请四爷去一次毓庆宫。”

胤禛暗道:“来的还真快。”口中却道:“晓得了,我这就去,烦劳公公前面带路。” 胤禛来到了毓庆宫,见了太子,胤禛正准备依例见礼,却被太子一把拦住,道:“四弟,不是说过了吗?只你我兄弟两个,何必闹这个生分。今天上书房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做的很好。”

胤禛心中暗自警觉,事情才刚刚发生,太子居然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可见太子和索额图的羽翼之丰,还好自己拚着在康熙处挨骂也挽拒赏赐,否则当真要祸患临头了。当下恭谨道:“臣弟谢过太子。臣弟愚钝,只求做事稳妥,不给皇阿玛和太子丢人就万幸了。”

太子微微一笑,道:“四弟不必妄自菲薄,二哥我以后还要多多依仗四弟的大力协助。”

胤禛明白太子的用意,一是告诫自己君臣分际,不要企图在康熙面前争宠,二是显示拉拢之意。胤禛无奈,只得表面上虚与委蛇,道:“臣弟明白。”

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太子,胤禛就似吃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地紧。

待到第三日,胤禛记起与年羹尧有约,取得佟贵妃的同意之后便带着秦顺和巴特尔,和几名随从一道青衣小帽,只坐着一顶竹丝轿便往裕亲王府而去。裕亲王一见胤禛,便大摇其头,道:“老四啊,你也算书读得不错,可学过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动不动什么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堂堂一个皇家阿哥,看到这种斗殴之事,就应该走远一些,即便要出手,也只要坐纛掌控局面便可,何必以身犯险?”

胤禛被裕亲王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只得赔笑道:“伯父教训的是,侄儿知错了。”

裕亲王还是不依不饶,道:“老四,你要懂得什么是匹夫之勇,什么是王者之勇。以匹夫之勇,只能敌一人。以王者之勇,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明白吗?”

胤禛只有嬉皮笑脸地应道:“伯父,侄儿一来您就数落到现在,侄儿向您讨个饶,好歹侄儿这次不仅全身而退,而且皇阿玛也赏赐了侄儿,伯父您就消消气,侄儿以后不敢了。”

裕亲王这才算做罢,只是一张脸还是板着,道:“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要求我啊?要不然,你这小子才不会这么有时间来看我。”

胤禛笑着作了一辑,道:“要只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侄儿还算是人吗?侄儿自是应该经常过府给伯父请安的,不过此次侄儿还真的是有事请伯父帮忙,侄儿知道伯父最疼胤禛了,这一次还请伯父一定援手。”

裕亲王“哼”了一声,道:“还算你有心,说吧,什么事?”

胤禛就把与年羹尧相约一事告诉了裕亲王,并请求裕亲王在吏部为年遐龄稍作安排,并为年羹尧一家抬旗。福全有些诧异,问道:“这些事情倒是不难,明珠那里我可以递个话,宗人府自从去年安亲王去职以后,以致也是本王兼着宗正。但是我不明白,你和他们有什么瓜葛,值得为他们怎么做?难道仅仅是因为这次事情?”

胤禛知道裕亲王表面稀松糊涂,但心里剔透的很,决不是随便编个瞎话就能糊弄的,于是便老老实实地回道:“侄儿因此次事件,深觉年羹尧有勇有谋,是可造之才,又听说他父亲是如此状况,便有心助他。”

福全点点头,道:“只是要当心一些,你皇阿玛很在意这些事情,大阿哥就经常因为疏于管教自己的门人受你皇阿玛的训斥。我就先将他们抬到汉军正黄旗,暂时归到我的门下,以后你封府另居之后,再归到你那里,我也好替你看着他们,好好地帮你调教一下。” 胤禛大喜,连连称谢。

又过了一会儿,年羹尧和他的父亲年遐龄,兄长年希尧拿着拜贴和胤禛的香袋登门拜访。父子三人,一见裕亲王和胤禛便即拜倒,尤其是年遐龄,口口声声称胤禛是年羹尧的救命恩人,频频磕头不已。

胤禛不觉哑然失笑,心想,以前听年羹尧所言,还以为年遐龄就是个官声不错的书呆子,没想到也深谙登龙之数,见了竿就往上爬。当下道:“不必谢我,令郎年少有为,假以时日,必是栋梁之才。方才我将你一家之事告诉了裕亲王,裕亲王恩典,准备将你一家抬入汉军正黄旗,入籍为裕亲王门下。而且裕亲王也答应去明珠那里为你在谋个差事。”

年遐龄连连叩头,喜道:“奴才一家多谢裕亲王和四爷恩典。奴才一家感恩戴德,愿为裕亲王和四爷执辔缀镫。”

裕亲王接着道:“这是你四爷对你一家的恩典才是,我不过就是个过路的菩萨,以后你们会转去四爷门下,可要小心的当差,出了岔子,给四阿哥或是本王惹了麻烦,本王必不饶你,旗下的规矩你们懂得,就不用本王多说了。看你官箴不错,本王这就给你一道手谕,你拿了去寻明珠,要他放你个差事。”

年遐龄自是欢欣不已。朝中有人,果然不同,再去寻明珠,明珠不仅亲自拨冗接见,而且立即就在吏部挂了牌子,放了年遐龄一个内阁侍讲学士,正六品,这是清流的身份,虽然权责不高,但是前程不错,几年下来,在放个学政,就算只巴巴的熬资格,一个正三品的顶子一定跑不了,不用说还有裕亲王和四阿哥的后台了。

至此之后,年遐龄和他的两个儿子就铁了心地跟着胤禛了。只要胤禛出宫,年羹尧就跟随左右,胤禛自是心中暗喜,这不吝于自己多了一只臂膀。可就在这个时候,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又出事了。

第381章 问鼎(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111章 嫌隙(六)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第84章 出征(七)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64章 何去何从(五)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329章 万寿(六)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06章 嫌隙(一)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28章 伤逝(二)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15 家祭二第206章 惊变(二)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35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五)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226章 浑水(七)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80章 出征(三)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225章 浑水(六)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380章 问鼎(四)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27章 万寿(四)9 喜讯一第44章 麻烦(四)第273章 尘埃落定(十六)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29章 浑水(十)第69章 何去何从(十)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222章 浑水(三)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383章 问鼎(七)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110章 嫌隙(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75章 从军(六)第239章 浑水(二十)10 喜讯二第107章 嫌隙(二)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393章 完结篇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75章 从军(六)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259章 尘埃落定(二)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82章 出征(五)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393章 完结篇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223章 浑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