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投名状(中)

一塔湖图。

春光明媚的燕园,迎来了本校最优秀的毕业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慈善家、光华学院客座教授李家明博士。

应广大学生的强烈要求,李家明教授的讲座从大教室移到了百年大讲堂,仍然一票难求。

讲座还有三十分钟开始,百年大讲堂里已经是人头攒动,都等着那个神样的男人来讲学,都想听听世界首富的成功学。虽然李家明的神话在网上比比皆是,但能从他本人嘴里听到,也是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

时间过得很慢,二十分钟的时间是如此的漫长。等到不家十分钟时,讲台上的侧面才走出一位儒雅的中年人,那是经济学院的副教授冯刚博士,今天的主角李博士的同班同学,还是他们班上唯一一个没从商的同学。这位冯副教授也是位牛人,号称国内四大青年经济学家之首,以敢言而著称。

但是,在今天的主角李家明教授面前,也就是个摇旗呐喊的货,而且他本人还引以为豪。

“请大家静一静,李教授的讲座将在十分钟后开始,现在宣布两条规矩。他那人最讲规矩,讲了十几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哪怕他们汉华研究院是最没尊卑的地方。

一、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他不负责解释与反驳。

二、讲座完后,他不回答任何问题,因为今天的讲座是些众所周知的事。”

咦?台下的学生精神一振,那位大博士在学术上可是出了名的骄傲,第一次次来母校演讲,都规定非经济学专业、硕士以下学历的不得提问。没想到大家有幸见到这样的事,要知道哪怕是国家领导人来燕园演讲,都不会得罪这些什么都敢说的北大人。

儒雅的冯刚说完,投影幕布上立即出现出今天的讲座标题——论户籍制度的利弊,不禁让台下的人轰然议论。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台上的马刚见李家明同学手里拿着台黑色ipad从后面出来了,连忙带头鼓掌,台下掌声雷动。

议论归议论,不解归不解,李家明在这些年轻学子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用多年前网上的顺口溜来说,比他丑的没他会读书,比他会读书的没他会赚钱,比他会赚钱的没他不把钱当钱。

到如今,世界上没人比他更有钱了,好象也没多少人比他更会读书,更没人比他更不把钱当钱。还有一样他比不了的是,世界上肯定有比他更丑的,因为这位神仙体格健壮、气质相当好,只是长相稍丑了点。

穿着不变的t恤、牛仔裤,书卷气多于霸气的李家明夹着讲义夹,先在讲台上冲前排的萧大人、吴老他们鞠躬致意,驳得台下的掌声如雷。这便是李家明口口声声的规矩——尊师重道,虽然他在汉华研究院里却宣称要敢于挑战权威。

鞠完躬,李家明走到讲台前,打开了自己的ipad,暗暗鄙夷了两句自己的虚伪。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让人家是太子殿下,该拍的马屁还得拍一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的讲座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但这是我多年前便想讲的,因为我本人及我的家庭便是这一制度的被牺牲者。那时候,你们城里人吃白米饭、穿的确凉,我跟我妹妹吃的是薯丝,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烂衣破裤。只不过,时隔多年以后,我能以一种理智的态度来表达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ok,现在我们来说说户籍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以职业和经济、组织、文化等三种资源为基础,辅之以劳动分工、权威等级、生产关系、制度分割等原则的十大阶层;是一种社会阶层或者说是社会结构的划分,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首先我们谈经济原因:我们建国初期模仿苏联的发展模式,实行的是重工业发展导向,实质上是通过剪刀差,即工业产成品和农业产成品的价格剪刀差,剥削农民来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也是当年我们农村人穷,而你们城里人相对富的真实原因。”

侃侃而谈的李家明,话里有些怨气地用手指划动着ipad屏幕,投影仪幕布上显示出从建国之初至上世纪90年的各项国民经济数据,最后小结道:“户籍制度保证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稳定,即能稳定的获取剪刀差,这段时期的户籍制度是最严格的,人口迁移只有上学、工作调动等原因。”

“ok,我们现在来谈政治因素”,久居美国的李家明也染上了一些白领的毛病,动不动会嘣两三个单词出来,但他的分析却是一如刚才的详尽、尖锐。

“以重工业为指导的发展模式,注定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大规模的人口从农业部门流出,城市与工业无法充分吸收,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们的政府宁愿以户籍的方式将农民,锁定在低效率的农村土地上,也不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同时,城市人口享受着农村人口的供养,即在政策上拥有比农村更好的倾斜,比如社会保障、产品供应、金融支持等。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是建立在前面所说的剪刀差基础上,注定无法供应给庞大的农村人口,因此严格的户籍制度维护了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发展是依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即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是,我们的政府却并没有由此为契机,打破了已经严重滞后的户籍制度!”

配合着李家明的讲解,幕布上出现数学模型,用二元经济理论对他的论述进行佐证。

“大家看,这个模型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现在是国富民穷的现状。从图形上看,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工资水平没有上升,即代表了人民的收入没有增加,即国富民穷。”

台下一片寂静,虽然现在的政府对言论控制没有了二十年前的严格,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批评政府的失误甚至是错误,隐隐从道德与公义上进行否定,前排的教授们不禁捏了把冷汗。可已经执教数年的李家明,早不是当初那个禁止学生提问的博士生了,转瞬又把话给圆了回来,给政府变相点了个赞。

“综上所述,我们的户籍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实质是牺牲了农业的发展来促进工业发展,同时通过对人员的束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种制度在政治上是正确的,但在道德和道义上是可耻的,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ok,毕竟这已经过去了。我认为站在理智的角度上,我们过于针对、批判过去的政策没有任何意义。道德的制高点总是不断的变化,站在当时的执政者立场上,这也确属无奈之举,谁让我们的基础太薄弱、太穷了呢?为了让国家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了避免落后挨打的惨事重演,我们只有认了。

时过境迁,我们废除了农业四税,开始对农村进行反哺,表明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视农村、农民的利益。这是好的变化,农村的前途也开始变得光明。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也只有把农村发展起来,把农民的购买力培养出来,我们的经济转型才能顺利,否则将无从谈起。”

第818章 回不去第28章 穷有穷的办法第698章 危若累卵第914章 绕圈子第564章 真正的老谋深算(中)第三百零七章 因小失大(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在局中(下)第820章 再三拒绝第875章 不变的爱人第740章 高兴过了头第二百八十九章 给美国人民剪羊毛(六)第59章 婶婶们的执念第226章 读书人的好处(上)第808章 妖孽(中)第482章 杀牛(下)第703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零八章 因小失大(中)第13章 倔强的眼神317317章 不合则散(下)第252章 老大的当法(完)第952章 政治智慧第523章 忧心第3章 胆小的小妹第954章 心有灵犀第25章 胆大才能读书第四百一十四章 话得两说(中)第53章 孩子间的争斗(上)第866章 渐行渐远(二)第565章 真正的老谋深算(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起微澜(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戴着手铐跳舞(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蛰伏第511章 开价低了第531章 答应他!第611章 老板命(三)第890章 得陇得蜀(上)第416章 上船第962章 给美国人民剪羊毛 (一)第631章 超出预计的成功第569章 最佳搭档(上)第406章 文华宝地(完)第813章 矛盾第一百四十五章 讲道理第411章 自己挖的坑埋自己(上)第623章 别烧包第三百二十三章 后院起火(上)第927章 豹子胆(中)第560章 小妹的嫌弃第461章 志气第673章 家人第467章 情怀是奢侈品第58章 百善孝为先第159章 做人要恩怨分明(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总要有个解决办法(下)第534章 一物降一物第474章 白忙一场第368章 不给的,抢也抢不到第四百五十章 黑锅(中)第671章 失败的风险第三百零四章 折辱第708章 幸福来得如此之快(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错特错第589章 划时代的玩意(三)第682章 美国式的交际第592章 低估第828章 走眼(上)第67章 令人齿寒第352章 日子有盼头(上)第940章 无远虑有近忧(中)第730章 春风来第164章 赚有钱人的钱第137章 淳朴的农村妇人第520章 苦中作乐第495章 春天里(中)第932章 柳暗花明(中)第380章 盛夏的寒意第5章 山村小院是非多(下)第661章 挺王八蛋的第882章 底线(下)第776章 另类的教育方式第26章 那蛋、那小竹梢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懂感恩(中)第866章 渐行渐远(二)第332章 露馅的伪天才第三百六十章 不是误会的误会第116章 无巧不成书第222章 道义放中间(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名状(下)第68章 山里男人的面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握手难言和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戴着手铐跳舞(二)第117章 新衣服带来的心结第443章 杀人的冲动第964章 给美国人民剪羊毛(三)第758章 索然无味第268章 做十五(上)第827章 此事难两全第189章 表姐变嫂嫂第41章 破茧成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