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

远庆四年对于卫国公府来说,委实是前所未有的忙碌,大户人家的婚事讲究个长幼有序,若无特殊因由,在旖辰与福王六月大婚之前,身为胞兄的苏荇应当成婚方才合礼,再兼着旧年霞浦苑的那一场风波,大长公主也意识到甄家尚不死心——虽甄茉口说是不满董音的“冷淡”,一时不愤才起恶意,这借口也就只能糊弄不明就理的人,大长公主相当清楚此事并非表面那般简单,甄茉不提,太子妃与甄夫人也不像众人理解那般无辜,若无太子妃的放纵支持,甄茉哪里敢孤意妄为。

故而,虽说时间甚是紧迫,卫国公府与董府都赞成尽早成姻。

还有苏涟,本就高着苏荇、旖辰一辈,婚事自然要定在两人之前。

苏涟的婚期定在季春三月。

这一连三场喜事,自然引得上下忙碌,与之相比,二房眉姨娘有孕之事,委实不算得大。

尤其是执掌中馈的黄氏,相较众人,当然更是操劳忙碌,好在三夫人许氏已回京都,也能从旁协助,起初因为这个,利氏甚是不服——都是嫡系正妻,凭什么只有她一人不能插手家务?但出了眉姨娘的事儿,利氏自然没有心思再理会这些。

正在忙碌的关头,建宁候府又遣了人来——原本在年初之时,候府龙姑爷的调令已经颁发,经过交接与奔波,龙家三日前总算是抵达了锦阳京,这一日龙夫人娟娘回娘家探亲,太夫人便让人请旖辰姐妹几个过府一聚。

黄氏作为娟娘的庶姐,姐妹俩又是多年不见,就算家务繁重,也不能缺席这么一场久别重逢,尽管,候府太夫人并未“请”她。

旖辰对这个嫡亲的姨母并不熟悉,实在是因为娟娘离开锦阳之时,她才将将六岁,更别提底下的六娘,对姨母更无印象。唯有旖景,因有上一世的记忆,并不感觉生疏。

分别十载,候府太夫人对女儿自然牵肠挂肚,母女俩一见面,就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众人紧劝慢劝,非但没有效果,倒让候夫人几个妯娌也跟着哭了一场,地上的一圈儿丫鬟、婆子,尽都红了眼眶,直到黄氏一行来到。

旖景才跟在黄氏身后进了屋子,就感觉到里头还没散尽的哀伤,抬着眼睑一瞧,便见一个梳着圆髻的妇人,正捏着帕子擦拭眼角,唇角是刚刚才堆起的笑容,虽说有些仓促,但热切却不减半分。

“辰儿景儿,快些过来,让你们姨母好好瞧瞧。”太夫人尚还带着哽咽,眼角更是殷红,直冲旖辰姐妹招手。

太夫人再次下意识地疏忽了六娘。

今日三娘与八娘两个庶女并未前来,六娘被这么一冷落,显得就有些孤单,候夫人无奈,只好迎上前来,与黄氏寒喧,又让自家的几个女儿,陪着六娘说话。

旖景打量着姨母,见她这时,竟比印象中还要憔悴几分,任是身上那件嫣红的锦衣,也修饰不了面颊的黯色,眼睑下两抹青痕,鬓间甚至夹杂了银丝。

都说姨母在夫家日子艰难,看这情形,果然如是,可旖景印象当中,并不曾听过姨母抱怨半句,姨母待她们姐妹甚是疼爱,唯有对继母,使终有些隔阂防备。

旖景心里一叹,她这时心性已不似懵懂*,与姨母又是隔世再见,自然生出依念与同情来,不由也有些眼眶泛红。

“都是我的错,倒惹得景儿也伤感了。”娟娘见旖景郁郁,倒是破涕为笑,痛惜地揉了揉了旖景的面颊,才劝慰太夫人:“母亲也别难过了,一家子好不容易团聚,正该开心才是。”

黄氏这才拉着六娘上前,先让六娘给长辈们行了礼,才与娟娘寒喧:“三妹路上可还顺利?”

娟娘看了一眼黄氏,微微侧了一下面颊,竟然不作理会。

黄氏倒不以为意,一边的候府二夫人却看得窝火——当年就看出小姑子对卫国公有那么一层意思,可怨得了谁?还不是太夫人不愿让嫡女为继室!事隔多年,她如今过得不如意,也只能怪运数,冷脸儿摆着倒是给谁瞧!

二夫人心下冷笑数声,拉着黄氏就往椅子里让:“二妹妹可是忙人儿,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正该歇上一日,别站着了。”

太夫人似乎这才见到黄氏一般,只扫了她一眼,并不作理会。

气氛略微有些微妙。

娟娘似乎连坐都不想与黄氏同坐,只说从左海带回些玩意儿,拉着旖辰与旖景去了里间,先挑出几样精致的,让丫鬟们送出来给六娘,便摒退了众人,一番嘘寒问暖,直问这十载以来,黄氏待她们究竟如何。

旖辰甚为尴尬,忙不迭地替继母说着好话:“姨母宽心,母亲一直视咱们好比亲出,并不曾亏待,甚至六妹与三弟,都比不上咱们兄妹三人,再说上头还有祖母周全呢,哪里会受委屈。”

旖景甚是疑惑,上一世姨母也是如此,她并不曾在意,可现在想来,姨母性情温婉,并不似那些狭隘多疑的女子,何故偏偏待继母那般冷漠防范?便不曾像那一世,跟着旖辰的话说黄氏的好处,而是故作天真的问道:“姨母从前难道与母亲有什么误会?”

别说娟娘一怔,旖辰也吓了一跳,可自从兰花簪一事后,她这个长姐在旖景面前就是言听计从,下意识间,这时也没有阻止责备。

“我看刚才姨母对母亲甚是冷淡,才有这般认为,姨母莫怪。”旖景又是甜甜一笑:“正如大姐姐所说,母亲待我们从不曾亏待,那些年我不懂事儿,屡屡与六妹妹争执,母亲任何时候倒都是护着我的,反而是六妹妹受了不少斥责,现在想来还觉得羞愧呢,难得六妹妹心宽,不与我计较,如今才合好了。”

娟娘便笑道:“景儿这是称赞自个儿眼下明理懂事了吧,你倒不谦虚。”

旖景却并没有放过刚才的疑问:“姨母,您就告诉我们吧,是不是从前也和母亲起过争执,我们且当趣事听,必不会在母亲面前多话。”一副好奇的模样,一双明眸炯炯有神地盯着娟娘。

“有一些事,过去了,再提无益。”娟娘轻轻一叹,目带黯然:“只你们记得姨母这一句话,不能太轻信旁人,有的事,并不似表面那般,还得有自己的主意,俗话也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谨慎点总不会吃亏。”

旖景深以为然,见姨母并不愿多说,再不好追问。

正说着闲话,江月又不甘寂寞地寻了进来,一头就扎在了娟娘怀中:“姑姑见了阿辰与阿景,就将我忘了不成,只与她们说话,我可不服。”

被这一岔,旖景更加不好追问下去,只问江月:“今日怎么不见五姐姐?”

“别提了,因那个什么僧人口吐妄言,为求稳妥,五姐姐连院子都不敢出,早先姑姑才去瞧了她,劝她来外头散散,她也不愿。”江月叹了一声:“好好一桩婚事,因为这个缘故,闹得倒是人心惶惶。”

娟娘自从听说这事儿,心里也觉得事有蹊跷,倒认为黄五娘谨慎些也不为过,这时便提议:“五娘也觉得憋闷,正巧你们姐妹来了,便去陪她说说话吧。”便领着几个丫头依然出了外间。

又说黄氏,眼看着娟娘与旖辰姐妹私话,心里就有些着慌,直到这时,瞧着两个继女神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才轻吁了口气,又见娟娘带着几个小辈去看黄五娘,忙跟了出来,一路之上,也不顾娟娘的冷颜相待,只故作热络地与她寒喧。

娟娘很是不耐,可当着小辈的面儿,也不好直说,一直到了黄五娘居住的院落外,才让几个小娘子进去,转身对黄氏说道:“二姐,你就别进去了吧,那个什么云水僧人出现得蹊跷,说不定是有人心怀恶意……”

见小娘子们都不在场,黄氏才将唇角笑意一敛,尽管如此,可神情依然温和:“我知道三妹还为从前的事儿……当初,三妹与我本是无话不谈,我知道你对国公爷的心意……三妹,我当真没想过事情会成这般,要说母亲她,原本也是为了你打算……”

“明人不说暗话,二姐当年做了什么好事心知肚明。”娟娘冷笑一声:“事过境迁,多说也是无益,我只悔不当初,对你全不设防,将心事都告诉了你,才让你有了可乘之机。”

黄氏甚是苦恼:“妹妹当真是误会了我。”

“误会?”娟娘冷笑:“你听我说母亲不愿让我为人继室,心里就存了想法吧,我且问你,龙家为何在那关头上门提亲?我写的诗词,又是怎么到了若虚的手里?是谁告诉他我对他早有倾慕之情?二姐,你可别说你尽不知情,全是二哥的作为。”

黄氏怔在当场。

“若非我偶然见到那封书信,惊疑之下问起,且还被你们兄妹蒙在鼓里,只道龙家那时提亲无非巧合,二姐,你当真心计深沉,这么些年,还在我面前作戏!”

面对娟娘凌厉的质问,黄氏终于无法再坚持“误会”一说,磕磕巴巴地解释:“我当时也是走投无路,三妹,虽然你对国公爷有好感,又因为大姐姐留下的子女着想,一意要嫁去国公府,可是你也知道,母亲她必定不会同意,你是嫡女,母亲不会让你受委屈,可我却是无依无靠,我当时是动了心,又害怕再拖延下去,国公府改变了初衷,有别的选择,若是错过了这门姻缘,三妹你也知道,母亲当时有意让我嫁去姚家,那个人虽说也是丧偶,但年岁已过不惑,兼着性情粗蛮……我委实不愿……龙家郎君对你本有好感,他又是望族出身,才华出众,并不会辱没了你,我承认我是用了些手段,也是逼不得已,更没有害你的意思。”

“没有害我?”娟娘冷笑:“如此说来,我是该感谢你?多得你仿了我的笔迹,抄了我的诗词与若虚‘表明心迹’?你可知道当时龙家老夫人中意的长子媳妇是她侄女?因为若虚误以为我对他有情,不惜忤逆母亲?我原本还不知婆母对我诸多挑剔是为了哪般,直到见了那封情信!我在婆母眼里,就是个不守妇道,私相授受,挑拨他们母子关系的恶人,我这些年来的艰难,可都拜托二姐所赐。”

黄氏张口结舌:“我并不知……”

“二姐的虚情假意还是收敛些罢,一晃十载,尘埃落定,再追究这些旧事本不是我愿意。”娟娘眉心一肃:“听辰儿与景儿说你待她们不错,我也不欲挑拨离间,只你记住一句,好好善待大姐姐的骨肉,若将来他们三兄妹有个什么不好,我必不会放过你。”

娟娘说完,再不理会黄氏,冷颜转身疾步。

转廊隔墙,二夫人江氏方才绕了出来,冲着娟娘的背影,狠狠“呸”了一声:“活该她讨不得好,当年若是她咬牙要嫁去国公府,婆母未必不会妥协,还不是她瞧着龙姑爷才华出众,才动了心。妹子别放在心上,且跟我去,二爷可等了你多时。”

黄氏微微一笑,眉梢眼角的惭愧与惊讶尽数收敛,只看着江氏:“嫂子刚才也听见了,三妹既然都起了疑心,只怕长兄未必就没有防备。”

“妹子宽心,自打那谣言四起,咱们这房可都没接近五娘一步,他们就算起疑,到时也赖不着咱们身上来。”江氏阴恻恻地一笑,挽了黄氏就离开。

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敌,暧昧难分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该此报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四百零二章 两个弃权,一个请赏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灭口,天降救兵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恶母狠子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一百零六章 渐近重阳,途中归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四十五章 为寻外援,夜探妓坊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见殷氏,得证实情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一百零九章 远道归人,骨*圆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弦幽寂,为一人吟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乐姻定,卫冉入京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该投缳,未知命运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两百三十一章 旖景劝言,将计就计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四十九章 温言安慰,巧救腊梅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与猪,各有用处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两百零三章 各凭手段,谁主沉浮第四百七十四章 试探得因,总算决断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娆,世子护美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来人,青州寄信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四百章 将来弟妇,眼下判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亲西梁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愿此生,缘断不续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势,险恶难避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五百三十九章 没有渔翁,皆是蚌鹤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择不易,无奈而为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三章 细论诸女,蹊跷宋氏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发传言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辩不脱,破釜沉舟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