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

说回虞沨,自从在午宴上,目睹甄茉不顾冷眼出席,忍辱折膝跪地,灰头土脸离开,心中大为担忧——此女在明知与苏荇姻缘不成的情况下,尚且对董音狠下杀手,其狠毒狭隘可见一斑,旖景屡屡与之作对,虽说是别无选择,但经过今日这番当场折辱,必定会让甄茉恨之入骨!她眼下已然“声名狼籍”,未必不会再次铤而走险,对旖景不利。

但卫国公府不比别家,甄茉想要动手,似乎也是不易。

不过芳林宴后,各府春宴即将接踵,甄茉若是选择在外设计……

可惜的是涉及到太子,诸多顾忌,当初又没想到旖景会牵涉到这般地步,才放过了铲除甄茉的机会。

而到了这个地步,只怕她与太子的“私情”非但不能置她于绝境,反而会给她一线“生机”。

虞沨整场午宴,一直在揣摩甄茉的心理。

她最初悉心隐瞒,应是不愿为人妾室,纵使那人贵为一国储君,可见,甄茉是个相当骄傲的人,但是,她却与太子私通……这似乎有些矛盾,如若甄茉从不曾有进入东宫的谋算,又对太子无情——她似乎是真心欢喜苏荇,那么,何苦担着闺誉尽毁,被家族遗弃的危险,与之私通?

这一点,虞沨始终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且说眼下,甄茉不顾众口铄金,冷眼鄙薄,竟然出现在芳林宴上,说明她还想挣扎,并不曾放弃姻缘,可今日因为太后的态度,想来,她又会另择出路。

不比当初,如今甄茉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为太子之妾,不失为一条出路。

太子妃多年不孕,卓氏入东宫之后,更不得太子宠幸,这其中必有门道。

应是太子妃依然不能容忍庶子出生。

但若是此庶子为亲妹妹所出……还是一个声誉尽毁的妹妹,就算将来得太子宠幸,也不可能动摇太子妃的地位。

这个时候揭破“私情”,反而对甄茉有利。

可是太子妃能否容忍甄茉的“背叛”?或许,这也是甄茉必须迟疑犹豫的原因,若有别的选择,比如今日太后态度稍有缓和,她应当不会行此险着。

甄茉一定更加了解太子妃的性情。

等等!

虞沨思维一慢,似乎捉摸到一丝线索。

甄茉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难道就会容忍太子妃让她顶罪的行为?

她与太子私通……

难道是对太子妃早怀恨意,方才故意如此……

虞沨心头狂跳——太子妃早年曾有过身孕,不慎小产……那一次小产,似乎没有人质疑……而太医也不曾诊出原因,并且太医似乎断定,太子妃身子康健,一次小产,不足以伤身,当日清谷先生所得诊断也是如此。

可太子妃自从当年小产,竟一直无孕!

太子妃为人谨慎又不缺果决,从东宫侧妃、侍婢接连小产就能窥其手段,她深谙这些阴私门道,似乎不大可能中别人类似的算计。

但这人若是她全不设防之人……

那个水莲庵的云清,可不是深谙其道?她既然能帮甄茉隐瞒“私情”,定是受了不少好处,甄茉从她手里习到什么“歪门邪道”大有可能。

如果,害太子妃不孕之人正是甄茉……

也许,就有将她彻底铲除的办法!

一念及此,虞沨手掌微紧,一番盘算计较——东宫之内,没有他的暗部,因不欲涉及储位之争,为安全故,当初没有设计安插。但是眼下,欲要证明猜想,不得不从东宫内部入手,可要在仓促之间行事,委实大为不易。

还得仔细筹谋。

又想甄茉若是要对旖景不利,大概会用什么方法——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别家宴会上找寻时机,可经过灵山一事,旖景也好,大长公主也罢,必然对甄家有所防备,与之相关的家族若是设宴,旖景必然不会参加。

那么,甄茉会不会直接收买国公府的下人?国公府既然有宋嬷嬷这样的恶奴存在,也不是全无漏洞……

眼下之计,还是只能拜托甄南顾——这些年来,他在甄茉身边安下不少眼线,虽甄茉此人多疑,不会轻信下人,可她到底是个闺阁,要想行事,必然会通过下人,这样,难免就会留下线索。

虞沨笃信一点,甄夫人也好,太子妃也罢,都不会贸然与国公府为敌,更不可能支持甄茉对旖景不利,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甄茉行事应当不会如此容易。

当然,为安妥故,甄茉必须铲除,所以关于那个推测,必须想方设法证实。

因着思绪一直纠结于甄茉这一件事,虞沨完全没有留意到那些秋波频频,当他才拿定了主意,倒是感觉到两道“炙热”的目光,才一抬眸,就对上了三皇子的一双桃花眼——三皇子一边听着那些贵女操琴,一边满腹疑惑地打量着虞沨,显然已经持续了些时候,这会子两人的目光不期而遇,都不约而同地挑了一挑眉。

“世子这神情,似乎不像是沉浸于音律?”三皇子率先一笑。

虞沨似乎疑惑:“我以为,三殿下才是琴艺评判。”

“我原本以为五妹妹会选择诗词一艺。”三皇子微微仰身,与虞沨又接近了几分,看在别人眼里,还道是两人正在评议琴音。

此时场中抚琴的女子,顿时心跳如雷,双靥生热,以为自己的技艺,得到了两个才子的赏识。

“毕竟五妹妹最擅长诗词,今日刚好又是世子为判。”三皇子意味深长:“不想她却选择了对弈。”

“相信以五妹妹的棋艺,定能夺魁。”才应付了一句,虞沨便瞧见如姑姑往这边行来,心念又是一动,不再理会三皇子,而是起身相迎。

“世子,已经有小娘子们完成了诗词,娘娘请您查阅。”如姑姑微笑:“我看着国公府六娘所作,极为不错,年纪小小的闺阁,竟然能将春残花落写得那般大气飞扬,半分不显哀婉颓伤,委实让人耳目一新,不过略微逊了几分细致入微,娘娘很觉惋惜,还要待世子评点。”

虞沨听后,不由暗自一叹——看来这两姐妹,心肠都是一般,能将春残花落写得与众不同,只不知六娘这厥,比当年旖景那首如何。

便与如姑姑一同前往南侧作为赛场的花榭,短短一截子路,已经拿定了主意:“稍后还请姑姑与沨一些时间。”

如姑姑知道虞沨这是有事相求了,并没有犹豫,带笑颔首。

依据“诗词”比艺的规则,众人各自据案,若愿交流,相互鉴赏后修正润色倒也不拘,不过有个“自愿”为限,故而有些只重在参与者,倒可与三两知己商量互评,满意时方才呈卷,跟着退场,等待结果。

因着到底是些闺阁的笔墨,以往评出前三,只公布姓名,并不公布诗作,更不会让郎君们鉴赏,但有那些沽名钓誉者自己显摆出去的当然不论。

或者有人出于好奇也好,不服也罢,也可求了太后一观获胜者的笔墨,但允是不允,就得看求者何人,与太后的心情了。

虞沨才一入花榭,便见其中尚有十余名女子或者品评闲谈,或者独自沉吟,或者奋笔而书,东侧有画展隔开,又见如姑姑直往那头行去,便猜到是太后正在阅卷。

四艺之中,太后最喜诗词,故而年年最为重视的就是诗词比艺。

当见虞沨绕屏而来,太后便先喊了免礼,又说赐坐,先说了一句:“我且以为景丫头今日会比诗词呢,她可倒好,跑去对弈了,教我失望了一场。”又在案上一堆长卷里找了一幅,递给虞沨:“你先瞧瞧,这是风儿写的。”

虞沨接过一看,但见笔锋刚健有力,先赞了一句好字,细细看来,又微微一笑:“果然是大气磅礴,不过到底失了落花的柔美,显得浮夸了些,六妹妹毕竟年纪还小,关健是着笔能有这番气势,实在不错。”

太后便笑:“你这评价公道。”

虞沨又看了余下那些,大多数是伤春悼花,叹息悲咽,甚是千篇一律。

唯有一句“见千红尽谢,虽惜,只比飞絮,尚有隔年期。”似乎别有一副心肠,在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又比六娘所作更贴切残春落红的意境。

“眼下看来,这一首最佳。”虞沨看了看落款,却是秦氏七娘:“却也有些勉强,毕竟来年花开,并非旧时那朵,正如柳絮无根,飘逝后再不归来,但年年有新柳,也不是没有来年期盼。”

太后又再颔首,对如姑姑说道:“我就说了吧,还是沨儿的眼光独到,刚才我看这首,只觉得别出心裁,就没留意到落花与柳絮原本无差。”

说话间,不断有宫人将余作呈上,虞沨一一阅来,依然觉得秦氏七娘所作最佳,直到最后一幅——

眉心微微蹙紧,一看落款,是黄氏七娘。

怎么回事?如果记忆无差,她与旖景非但是表亲,更是十分亲厚的闺中密友。

太后见虞沨的神情,大是好奇,连忙要看此卷,虞沨只得摁捺疑惑,呈了上去。

“好!‘送春何必凝噎语,缤纷出青墙,四海任飘零’这一句当真是彻底扭转了那些个哀切,将落花写得别样洒脱。”太后大赞:“哀家认为此作应为魁首,沨儿觉得如何?”

虞沨心下苦笑——原本以为今时今日,再见不到这一首词——真没想到,竟然注定是要二度夺魁,不过!

作者却换了一人。

黄氏七娘,究竟为何会写出这么一首词?

“娘娘明鉴。”虞沨略微思忖,又再说道:“此作当真为佳,只是为了使人心服,莫如将前三公之于众,供小娘子们品评。”

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乱,王妃归来第六百七十六章 卫冉“入仕”,子若为奴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阁,悲喜难明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别西梁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两百九十六章 夺秒赴险,争分劝谏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机”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来人,青州寄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两百八十二章 筹资赈灾,悍妇下场第十三章 细纻有迹,花簪无踪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险为夷,渐入死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两百零三章 各凭手段,谁主沉浮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惊,却成交心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三百一十五章 万寿大庆,终临抉择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七百四十三章 缱绻怀忧,病势日沉第十六章 婉弱母亲,强势女儿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议已定,直言不讳第三百三十五章 狭隘狠毒,虞栋夫妻第二十四章 鸡飞狗跳,银钗坠井第五百九十四章 彻底摧毁,一笔勾销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第四百二十六章 原来如此,风尘“侠女”第十一章 当年学堂,惊见旧迹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两百九十章 村落遇险,“一箭中的”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窜下跳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亲迎,再无遗憾第六百九十章 张氏利氏,连袂出场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来顺利,忽再危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五百六十三章 顺势而行,锦瑟“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