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

既然身挑重任,旖景便没在公主府过多耽搁,午时就已返回了东阳镇,只将与虞沨商议的行动先简单告知了祖母,当然,复杂的隐情引得大长公主惊怒不定,一想事涉重大,却也并没如何迟疑,极信得过这两位晚辈的“见解”。

当即一番安排,准备着下午便入城。

只秋霜听说让她假扮旖景入城,以公主掌上明珠的身份现身,唬得连连摇头:“五娘,奴婢哪有这等本事,莫不如让秋月……”

“秋月还得与我去在外头住些时日,有时也得需要她掩人耳目,你们俩姐妹与我身量、年龄最是相近,才不至引人怀疑,放心吧,这里是并州,没人见过我的模样,再说还有祖母掩示着呢,若无推托不得的应酬,也不会让你出面,就算是出面,只要架子端得足些,少言寡语却也无妨。”旖景好一番说服,秋霜却依然诚惶诚恐,却也知这是万不得已,最终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先安排好这边儿,旖景才去见玉郎与“乌衣”。

因着接下来的计划,少不得五义盟诸人配合协助,尤其是玉郎这个堂主,旖景也并不将隐情相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才安排计划:“还请玉郎先安排下去,让人隐密地收购青蒿,大概万剂的量。”

玉郎才因那内情不安,这时听旖景直接发号施令,颇为迟疑,却打量着“乌衣”的神情,问道:“五娘,您也知道,因这回是动用盟里的力量,依照规矩,需要出示星火铜徽。”

旖景也看向“乌衣”,微微一笑:“我听说五义盟的首领身份甚为神秘,就连各地堂主都不曾目睹真容,只根据星火令与分堂暗号奉命行事,又有一说,贵盟首领从不曾参与行动,只负责核对委托书安排全局,不知此次并州一事,何故惊动了贵盟首领?”

玉郎惊得从椅子里跳将起来,模样像是见了鬼。

便是那稳如泰山的“乌衣”也是一个挑眉,有意“画”得沮丧的眼角斜起轻微的弧度。

“玉郎你是锦阳京的分堂堂主,按理来说,也算‘一人之下’的地位,不过昨夜我就发现,你对这位……壮士言听计从……”旖景胸有成竹,笑着看向“乌衣”。

“乌衣”轻轻一叹:“一时大意,只不想五娘如此目光如炬,倒让在下佩服。”

“想来,盟主亲临,必是心系疫情,与并州数万百姓安危。”旖景又说。

见盟主已经自承身份,玉郎也不再隐瞒:“的确如此,若非盟主得知并州或有疫情发生,而又有奸臣勾结牟利,置百姓安危不顾,也不会亲自出面。”

“一切皆按五娘安排行事。”盟主果然是江湖中人,答应得十分干脆。

接下来,旖景又是一番安排,有些事情颇为琐碎,又必须掩人耳目,更有一些事情让玉郎不明所以,比如——准备杨梅浸液,在他们手中盛放黄花蒿的麻袋上作计。

“青蒿产量原本就比黄花蒿多,自从济时药方改良,世人皆知青蒿于疟疾效用甚低,如今市面上倒不至稀缺,不过难处就在隐密,若是在华北收购,就怕引起并州这些人的注意,但若是在别的地方收购,就怕误时。”盟主略微沉吟:“五娘可有好的想法?”

“在华北收购也无妨,只消多安排些人手,分散购入,南边今年春旱,致多种药草枯死,原本也不限于黄花蒿,再说与黄花蒿专治疟疾相比,青蒿更有清透虚热、湿热黄笪等效,原比黄花蒿流动要大。”这些药草常识,自然是听虞沨说来,原本旖景也有与盟主相同的担忧,两人商量之后,才受到“开解”。

“再说,东北、山东等地的青蒿已经有了约十万剂量流出,据世子估计,或者就在十日之内,会以‘黄花蒿’的名义,进入并州城。”旖景又说。

玉郎与盟主都十分震惊,玉郎忍不住咬牙:“这么说来,世子所料,竟是十之七八了,这些丧尽天良的奸臣,简直就是人面兽心。”

眼下青蒿,不过只治普通发热黄笪之症,更不是缺它不可,就算南方春旱,价格也不会飙升,以治疟良药黄花蒿之特殊单位“剂”来计算,百剂大概也只需十两银,购入十万剂,仅仅只需万两,与数百万的利益来比,这本金当真是微薄得很。

但是,青蒿与黄花蒿鲜品极为相似,就算眼下炮制方法各有不同,成药非医者与熟识药性者也不能区别。

世子究竟怀疑的什么,已经昭然若揭。

他起初只是疑惑,何故当年朝廷赈灾及时,却导致数万染疫者不治而亡,那时的钦差童纬义只称是因五县县令瞒报灾情,使疫者丧失治疗时机,但疟疾大面积暴发是在八月,而发病周期还有十余日至三十日时长,朝廷赈灾购药款得报后五日就下拨,天子亲写诏书,令施德以知州之权与药商协议,先用药以治疾,药款随后补上,而那霍升当即响应,为此天子还亲书表彰。

显然,什么因瞒报不治,不过只是一个托辞。

当年朝臣与地方官员上下勾结、串通一气,纵使京都医官有疑,也不敢空口置疑金相党羽。

那日得知华北市面黄花蒿脱销,虞沨替金相算了一笔收益,突然想到,并州疟疾暴发之后,必会使大隆全国人心惶惶,本就被人有意炒高的药价因为供不应求,一定会再度飙升。

就算百两一剂,只怕那些不知就里,又“惜命如金”的贵族富甲也会购上数剂甚至数十剂以防万一,虞沨尚且记得,当年就连他家祖母,也不远千里托人从潇湘购得。

贪得无厌是人心!

假若是金相一伙尚不满足那数十万两的利益,只以青蒿充药,糊弄朝廷、蒙蔽天听,而将囤积的黄花蒿悄悄销往别处……

疫情泛滥只在下县,只要控制得当,隔离及时,或者是说坑杀封疫及时更准确,还不至威胁到州城。

那些已经染疫之人,并没有得到救命的黄花蒿,只有被襟祻疫区等死这条绝路。

一旦疫情暴发,封疫隔离是必然的手段,谁也不会怀疑。

更何况金相当年本是一手遮天!

想到这个可能,虞沨立即行动,当日从昏厥中醒来之后,便着天察卫展开调察,果然,得知东北、山东等地有人在药市大量收购青蒿。

避开就近,远去东北等地收购,无疑是想掩人耳目。

虞沨怀疑,这是金相与施德的隐秘行为,行此丧尽天良之事,应是连那几家勋贵都瞒在鼓里。

金相与当地掌兵之勋贵联手,一是要依靠他们共筹垄断黄花蒿之巨额本金,另外也是要靠他们掩饰遮盖,未免事情万一泄露,这些掌兵权贵因不得利益袖手旁观,更可能暗怨金相不与他们“有福同享”而落井下石,但是,金相既然已经给予了各家数十万两白银的巨利,便再没必要将这一万本金数百万的巨利与之共享。

此事只要施德操作谨慎,大可瞒天过海,根本不需要让利。

所以,霍升收购青蒿之事比黄花蒿更为鬼祟,他防的不是朝廷,防的是共谋!

而当旖景听得虞沨之猜测与所察证据,心里也有几处疑惑,正如眼下玉郎所问——

“霍升与霍起、霍真是兄弟,他又在华北大肆收购黄花蒿,难道朝廷就不疑他与施德、金相串谋?”

“霍升之身份本就隐秘,他原本不在并州生活,当金相开始盘算这个阴谋之时,才特意让他以药商的身份入驻并州,世人多不知他与霍起、霍真是兄弟,他们有意相瞒,在身份上作假不算艰难,若非世子走访郫南,疑心疟疾早在数月前就有发作,也不会暗察霍升身份。”旖景照说世子的解释。

“只这并州城内,难道就只有霍升一个药商?其他药商不与他竞争?”玉郎又问。

“原本各药铺因资金薄弱,并不会大量囤积药材,当用时才找药商购入,并州虽是山西直隶州,下辖十余县,但州城却并不大,经营批量药材者原本不过两家,又因黄花蒿用量小,存货不过百剂,对金相的盘算压根不成危胁,而当疫情暴发,黄花蒿药价已经飙高,这两个药商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本金购入黄花蒿与霍升竞争,再者,这时再高价购入,也没有赢利可言。”这回,解释的却是盟主:“想来,为掩人耳目,霍升应当会再安排数个‘药商’,由他们出面从各市收购,这些人应当分属各地,并不指向并州。”

“据世子所察,正是如此。”旖景颔首。

眼下大隆药商云集之市,大多在省府,或者药材丰产之处,并州并不属这两者,此城药商,都是去各大药市购入成药,再转手给药铺,并不具备置地种药再经炮制成药“量售”的规模,旖景正是听虞沨详细解释了他所掌握的情况,才能“不谋而合”地想到那个计策。

“世子已呈奏章,恳求圣上不作急断,朝臣争议不休,着急的便是金相,也许就在这几日,霍升便会有所行动,他不过临时入市,定分不清青蒿与黄花蒿的区别,再有他们一想只想垄断,定不会在意真假,咱们才有空子可钻,故而,大家准备要快。”旖景又说。

“只是再这么耽搁,那些染疫之人……”玉郎很为百姓担忧。

“无妨,我祖母这次从锦阳而来,也带了三千余剂黄花蒿,大概可拖上一些时日,不让患者之疾恶化。”

盟主却肃颜说道:“据我们暗察,眼下染疫人数已经上万,一剂药可供两人五日用量,而须得服药十日才能保证痊愈,就算为争取时间,暂且不论痊愈的问题,却还得考虑每日新增之患者,至少眼下也需要七千剂。”

“世子称,他早有防备,这回只让你们先带来七千剂药,还有一万剂在燕南?”旖景听盟主竟如此熟悉黄花蒿的剂量疗程,虽有些惊疑,却还是没有纠缠在这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正是。”

“那就好,这些药祖母会一并带入城中,当即就运往疫区,对外便称……你们救人心切,见施知州不肯放行,干脆将药售予了祖母,至于药价……暂不透露。”旖景又将如何解释的细节一一诉之,听得玉郎频频颔首,虽他还不清楚旖景与世子全盘打算,却知必是要挖个陷井给那些为祸于民的奸臣污吏,兴奋得捏紧了拳头。

盟主显然更为冷静:“不过如何保证这药进入疫区,便能当真用在患者身上?那些个疫病所的医官,可没一个可信。”

“疫情如此严重,仅靠疫病所自然不行,世子早有安排,他身边就有一名大夫,是清谷先生之子江汉,另外,祖母入城之后,应会征集城中会医者,由江汉统一监管,力求使患者得治。”

“但世子要揭穿奸相阴谋,应当还要掌握他们用青蒿替代之罪证,仅靠一人,只怕不能保证,故而,我打算随去疫区,便以大长公主所征医者之名。”盟主说道。

玉郎却着了急,当即反对——

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七百三十九章 拨乱反正,太后施令第三十三章 窗里窗外,两心契合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转机,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恶名,全靠舆论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礼数,你待如何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计,连连告负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第三十三章 窗里窗外,两心契合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梁,万般不愿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个误会,或生事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闺阁之间,小有芥蒂第两百七十一章 网已密织,只待兽来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五百三十九章 没有渔翁,皆是蚌鹤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七百二十九章 还未扬眉,又再屈膝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来顺利,忽再危逼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一百九十九章 归来锦阳,婚前教育第两百三十七章 储君无能,实为隐患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计落空,又生一计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阁,悲喜难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八章 旧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三百六十七章 两条暗线,完成拼图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六百二十九章 称誓在前,决不另娶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颜自认,当真悲愤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携手合作,并肩共进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阁,悲喜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