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

那枚满绿冰种的玉鸳鸯,这时正被火冒三丈的安慧一把拍在冬雨的手心。

地点是在绿卿苑旖景的书房。

今日因着宾客盈门,主角又是旖景,春暮几个头等丫鬟自是去了芳仪堂侍候,其余丫鬟也都认得安慧,知道是对门楚王府的娘子,最是刁蛮任性,自然无人敢阻止她入内。

安慧之所以来寻冬雨,当然便是虞洲的后着。

他早有察觉,五妹妹待他大不如前,对于旖景能爽快收礼一事,委实没有把握,不过冬雨的心意,虞洲当然是晓得的,毫不犹豫地加以利用。

“东西我给你了,想来二哥哥既然让我交付于你,你应当明白该怎么做。”安慧怒火难消,因那重重一拍,倒震动得自己发髻上的紫珠流苏“噼啪”乱晃。

冬雨的小手更是被那一掌拍得通红,痛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强颜欢笑:“慧娘放心,且转告二郎,五娘明日入宫,那几个丫鬟定会有所松懈,奴婢侍机将这玉佩放进五娘妆奁里,必不会教人发现。”

到时趁着五娘不在,小谢氏再寻机会提起这个由头,大长公主必然会问绿卿苑的丫鬟,察找这“私相授受”之物,等翻寻了出来,五娘也是百口莫辩。

安慧放了心,懒得与个丫鬟废话,雄纠纠气昂昂地踩着步伐往外,才一转角,竟险些与自家母亲撞个满怀。

“东西呢!”小谢氏一把拉住安慧急问,当听说已经交给了冬雨,气急败坏地低吼一句:“没用的蠢货,还不快些去要回来!”

却说冬雨,这会子早听说了旖景将嫁三皇子的消息,来源自然是宋嬷嬷嘴里,虽祖母满怀欣喜,她却欲哭无泪——她可是早认准了虞洲,一颗芳心都在二郎身上,当知旖景待楚王世子日渐亲厚,还打了不少小报告,甚是未雨筹谋,得知虞二郎对五娘痴心不改,非她不娶,冬雨是一半含酸,一半庆幸。

只有旖景嫁给二郎,她才有那几分机会,就算是嫁给世子,好歹还在楚王府,总归也有与二郎见面的时候,倘若是三皇子……

各花入各眼,冬雨姑娘对妖孽皇子没有企图,倒对虞洲死心踏地。

虽知行此一事对她甚有风险,便是祖母得知,也必然会一番怒骂阻挠,可为了助心上人达成宿愿,冬雨将这些尽都置之不顾,早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且正盘算,憧憬着将来与虞洲你侬我侬、双宿双栖的美好生活,不想刚才昂首而去的安慧又脚蹬风火轮“杀”了回头,二话不说,劈手夺过她还捂在掌心,不舍放手的玉佩,转眼就没了人影儿。

冬雨追出屋外,立在阶前好一阵愣怔,尚且想不明白怎么回事,只绮念芳心碎了一地。

当然也没察觉,一角翠竹后,探出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待宴罢人散,旖景跟着黄氏送走了最后一拨宾客,方才被丫鬟们拥扶着回到绿卿苑,便有铃铛拉了秋月一旁窃窃私语,须臾,秋月进屋,神秘兮兮地掩了房门儿,凑近旖景跟前儿悄声说话:“五娘,早先铃铛瞧见慧娘子来了,拉着冬雨避去书房说话,铃铛听了墙角,据说是要将什么物什混入五娘妆奁里头,依稀又听见冬雨提起二郎。”

旖景才一蹙眉,又听秋月说道:“只后来慧娘又返回了一遭,铃铛还没来得及靠近墙角,又见她心急火燎地走了,冬雨追了几步,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知搞什么鬼。”

秋月等摸不着头脑,旖景却知这其中关联,冷笑一声。

虞洲真是好本事,这么快就将冬雨收服他用,无非是想利用冬雨,将那枚鸳鸯佩放在自己房中,造成个私定终身的假象罢了,只后来,小谢氏明白事不可为,才让安慧将东西要了回去,冬雨盘算落空,可不沮丧?

也没多说,只嘱咐几个丫鬟,这些时日自己不在,定要看好门户,尤其冬雨的一举一动,不能大意。

经过今日,小谢氏定然明白了祖母的意思,即使虞洲或有不甘,但镇国将军夫妇却不会轻举妄动,行出为图姻缘,彻底得罪卫国公府的蠢事,这头不需担心。

只这节骨眼上,太后却让她入宫小住,身在深宫,行事多有不便,也无法探听诸事进展,实在让人忧虑。

也不知此时,虞沨是否已经抵达湘州,那袁起心怀不轨,会不会苛待于他?

他这时,应当不知三皇子遇刺一事险些使计划徒生波折,幸好阳泉郡王并未存“丧心病狂”“破釜沉舟”之念,至少眼下,且按计划步步实施,也亏得圣上当听金相已有谋逆之心,并联合袁起扣押世子为质,当即打消了趁机将金相问罪入狱的念头,不过金相被这一惊,提前策动已成在所难免。

金相已离险境,应当还会按照他原先的布局行棋。

能否消弥兵祸,使虞沨平安归来,全靠阳泉郡王如何行事。

突然想起那一日在深宫,斜阳倚栏阑珊处,庭花不语寂静时,他吻在她的发鬓,亲口许诺“等你及笄”。

今日我已青丝挽成,不知万水千山外的你,是否安好。

分隔两地,这一夜注定难眠。

清晨,披衣梳洗,挽成垂鬟分肖的发式,前往远瑛堂与大长公主问安告别。

“金榕中要作乱,必会争取挟持咱们为质,威胁你父亲逼宫,我已经提醒了家里女眷这些时日莫要出门,可巧太后在这关头让你入宫,倒也安全。”大长公主拉着旖景的手,瞧出她眼圈略微有些浮青,施了薄薄的脂粉,倒也不大显眼,轻轻一叹:“别担心,沨儿沉着善谋,这一回必能化险为夷,且安安稳稳地在宫里小住。”

卫国公府距离皇宫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车程,又有大拨亲兵护持,金榕中就算胆大包天,也不敢在皇城里劫人,再者,金榕中的目标应当不是旖景,而是大长公主,一个闺阁女儿,还不够要胁卫国公府谋乱的份量。

一路之上果然风平浪静,旖景顺顺利利地在神武门下车,换了太后特意赏赐的锦盖肩與,举目四顾,雪势渐成苍茫,远端山脉起伏隐约,层层金瓦已覆白霜,唯有那画梁朱墙,色彩依旧鲜明。

肩與直到慈和宫外,才停了下来。

如姑姑早已候在门前儿,撑着一把油伞,将旖景往里头迎。

此时,天子虽然知道一场谋逆反事正在酝酿,却依然瞒着太后与众位妃嫔,宫墙之内气氛甚是宁和。

故而太后提起虞沨,也是轻松愉悦的语气。

东暖阁里,宫女们都被遣了出去,太后斜倚着暖炕上头一围松松软软的明黄锦靠,拉着旖景半坐炕沿儿,瞧见往常梳着花苞的少女,因着换了大姑娘应梳的簪环发式,越发显出眉清目秀,婉柔明丽,眼睛里全是笑意:“景儿到底长成大姑娘了,这般俊俏,我是越看越欢喜。”

旖景当然要谦逊几句,又说起昨日及笄礼上的趣事儿,哄得太后越发开怀。

“倘若我真有这么一个孙女儿,必舍不得早早嫁去别家。”太后忽然说道:“前次上元入宫,便与哀家商议了一回,只待沨儿这回归京,便求圣上赐婚。”

旖景:……

当然要表示一下娇羞,垂眸把玩起裙上流苏。

“早两年在汤泉宫,我看着你与沨儿,便觉再没有这么般配的一对儿人。”太后却依然打趣,存心要看旖景羞得抬不起头:“原本也打算着,等你及笄,便与上元商量这事儿,却不想上元与哀家倒想到了一处,听说,景丫头你自己也是愿意的?”

旖景这会子是当真娇羞了,虽已经是嫁了一回人的灵魂,但被长辈这般问到跟前儿……当初对祖母坦承心事,只因牵挂着他“染疫”的传言,一时急切,也顾不得太多,这会子却不知应当怎么应对太后的询问。

“怎么,难道景丫头不愿?或者心里头还有别的想法?”太后却只顾追问。

旖景只好说了一句:“婚姻大事,当然是由长辈作主。”立刻便将一张发烫的脸埋在了太后的肩头,娇嗔道:“娘娘就别打趣人家了……”

这番情态,自然是愿意的。

太后心里安慰,拍了拍旖景的肩膀:“哀家打小就疼你,这你是知道的,沨儿可怜,幼年多经坎坷,受了不少病痛,我看在眼里也是心疼得很,更难得的是那孩子心存大志,眼下越发成了圣上的臂膀,哀家自是不想看他受半分委屈,他母妃走得早,祖母也是个软弱糊涂人儿,婚事上哀家早有替他打算的念头,看了这么多年,也就只有你最般配。”

说到这里,太后又认真了语气:“汤泉宫里,哀家便将王府的事儿囫囵告诉了你,你心里也得有个成算,一来都是陈年旧事,又涉及皇室名声,虽知道楚王妃没得冤枉,这时追究到底也没了意义,只是这话,哀家不好对沨儿当面提及,毕竟他因此受了不少苦楚,也不是说放就放得下。”

太后之意,显然是想让旖景劝说虞沨莫因旧恨,做出什么冲动事来,闹得不可收拾。

这多少让旖景有些不甘——杀母之恨,便是虞沨自个儿也险些丧命在镇国将军手中,更不论那一世的纠葛仇怨,这干戈岂能说化就化?

嘴上却说:“沨哥哥应是知道轻重缓急,必不会冲动妄为,不过娘娘,即使沨哥哥能放下旧怨,那心怀叵测之人只怕也不消停,还会兴风作浪。”

这话,却也是事实。

太后眸中一道厉色,冷哼一声:“如此,便是他们自寻死路!楚王就这么一个嫡子,二嫂她受人蒙蔽,哀家却是心知肚明。”

便将旖景扶开,郑重其事地交待:“老王妃是小谢氏的姑母,又历来糊涂,说不得还会受她蒙蔽,我晓得景儿你的性情,不似辰儿那般软和,但到底是作为小辈,切记不能顶撞了老王妃,反而被人捏了把柄,传出什么谤辞,将来若是受了委屈,先且忍耐,只消对哀家言语一声,有我替你作主。”

旖景感激得频频颔首——委实,那一世老王妃对她就似乎有些不满,当年她因着“心辕意马”也不甚在意,全没想到是小谢氏那个嘴甜心苦的二婶从中挑拨,有时忍不住,也不软不硬地顶撞几句,越发不受老王妃待见,反而累得受病痛折磨的世子两面转寰,不过当年的她倒还嫌弃世子多事,且以为如同在家时,与祖母偶尔也会绊嘴使气,时间一长也就淡了,何需旁人掺和。

当真是不知好歹,蠢笨到家。

这时思及又是惭愧不已。

又听太后教导:“沨儿重情重义,必不会让你委屈,就怕有人挑哞生事,你心里可得明白,但凡有什么矛盾,只与沨儿当面说开,别憋在心里,就怕时间长了,两人难免也会有芥蒂……你祖母是个通达明白人,只不过她半生顺坦,那些个后宅里的阴私事全无经历,只怕也不会教导你这些,你生来富贵,千娇万宠地长大,在家里自然没有受屈,只嫁了人,到底比不得闺阁当中,有的事情可得留几分心眼。”

旖景不由想到那一世,因着一卷婚旨,顿觉天昏地暗,跪求祖母入宫说服太后收回旨意,在那情况下,祖母当然不会放她入宫惹祸,为此,她更是怀怨,连祖母跟前也不常去,但只浑浑噩噩渡日,别说祖母找不到机会教导,便是说了,只怕也会被她当作耳边风。

当即暂放愧疚,凝神听教,把太后的金玉良言一字不漏地铭记心头。

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训言,秦妃居丧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阁,悲喜难明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时愤怒,便埋祸根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键一步,圣旨忽降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八十八章 一见倾心,是否冤孽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别西梁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见殷氏,得证实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两百九十五章 真凶现形,西梁纷争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齐心协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据实相告,哭笑不得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凶案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东风及时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断情绝,同日赴死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医卫曦,再见故友第五百九十四章 彻底摧毁,一笔勾销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三章 细论诸女,蹊跷宋氏第七百零二章 两对父子,一桩惊闻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第一百四十二章 愿得一心,白首莫离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赐你个妾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仅泄愤,关系大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别重逢,情意绵绵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一百二十四章 计谋双方,各自手段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渐凉,男女秋月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三章 细论诸女,蹊跷宋氏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三百一十五章 万寿大庆,终临抉择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