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

旖辰并没有依照皇后的嘱咐先回国公府与大长公主商议,而是径直去了楚王府的关睢苑见旖景,把皇后的话细细说了一回:“我因完全揣摩不得皇后的用意,也不敢贸贸然惊动了祖母,只好先与五妹妹这儿讨个主意。”

旖景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皇后的计较。

什么圣上忙于政务、太后静养礼佛,这些都是借口,太子妃位既是天家之事,也属国事范畴,万万没有避开天子与太后,反而找外臣事先商量的道理。

皇后或许是先在天子与太后跟前试探过,并没有任何结果,心里才急躁不安。

那两个人选,一为甄莲堂妹,一个是甄夫人娘家侄女。

皇后无疑仍是想争取这一系势力为太子所用。

但天子置若罔闻,或者回避不提,难免让皇后不安,太子无嗣,太子妃位空悬,若圣上无易储之心,这时应当将这事放在首重,早日择定太子妃。

皇后压根不是真要与旖辰或者大长公主商议,关于人选早有决意,若非甄氏,便为邢氏。

分明是想通过卫国公与楚王的嘴“提醒”圣上,两位是天子信臣,太子正需他们援手。

不过皇后情知旖景“不好对付”,这才挑拣了容易拿捏的旖辰,有的话不能明说,隐晦了又怕旖辰听不明白,这才点醒她——无论是大长公主,抑或旖景,将话转告,她们必然明白皇后言下之意。

直言旖辰小产的事,无非是施压与威胁。

当然旖辰无意间小产,算不得什么“罪责”,不过福王有心隐瞒这事,显然是不想让人借着旖辰子嗣坎坷的原因,重提纳侧妃的旧话,皇后统御六宫,母仪天下,当然是最有资格插手这事的人。

想通了这些关窍,旖景一一解释给旖辰听:“这事与长姐干系不大,也不用太过担忧,等世子归来,我先与他商议,至于祖母,若不用烦扰她老人家,暂时还是莫提的好。”

旖辰尚且在纠结小产一事:“这事除了祖母、母亲与你,王爷瞒得密不透风,怎么就被皇后得知?”

旖景:……我的好姐姐,经过那年宫婢琼衣的事儿,感情您还不知道福王府里早有皇后的耳目?

旖景见旖辰忧心忡忡,只好实言相告。

旖辰大惊失色:“我且只以为那侍卫真是琼衣买通……这该如何是好,我倒没有干系,只担心皇后会对王爷不利。”

“姐夫比姐姐明白,许是因为不想让你担心才没细说,那些耳目姐夫心里一定有数,想来不会让他们涉及要紧,不过就算知道是皇后耳目,也不好清除。”旖景劝道:“姐姐小产一事原不用瞒着皇后,中宫知情,想来是姐夫有心透露,为的也是掩人耳目。”

福王子嗣繁荣抑或单薄皇后压根不会在意,或者说她根本希望庶子们都无后才好,故而福王上请不纳侧妃,皇后半点不曾刁难,既是讨好了卫国公府,又不违逆圣上、太后之意,几全其美的事,何必自找麻烦。

这回无非就是打算利用此事向国公府施压而已。

旖辰到底还不是太糊涂,被旖景一提醒也明白过来,那担忧却仍然难解:“不过如此一来,岂不让楚王府与国公府为难?”

“放心吧,这事圣上应当早有决断,就算父亲与翁爹或者世子进言也无济于事,表面上敷衍皇后一番倒也不算为难。”旖景极尽安慰,好容易才打消了旖辰的忧虑,送她出了关睢苑,亲眼看着登车离开。

这一晚虞阁部晚膳之后,照例前往书房处理公务时,忽然发现他家世子妃极尽殷勤,一会奉茶,一会又递上手炉,一会又往香炉里添上玉兰香,一会儿拈着枚果脯递到唇边……大冷的天,磨磨蹭蹭着不肯回房享受暖炕,反而坐在书房里间的地台上等。

就算铺着厚厚几层裘毡,到底怕渗上寒气儿,虞沨这才收敛了享受“美人在侧”的心思,暂且抛下公务,将人拉了出来,依偎在铺着雪貂皮褥的长榻上,伸手刮了一刮分明“心怀叵测”的某人秀挺的鼻梁:“世子妃在盘算什么呢,先说来听听吧,否则你在旁心事忡忡地献殷勤,闹得我也静不下心。”

旖景原在晚膳时就想提出这两桩事,怕伤了本就挑食的某人的胃口,膳后又见他忙着务公,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才“鬼鬼祟祟”地在一旁出没,这会子被人拆穿,干脆也不再憋着,先把相对重要的一件说了出来。

“圣上是想在卓、韦两妃中择选一人,皇后这回应是白打算盘了。”虞沨干脆利落地说道。

这代表着……

圣心难测,旖景暂且不去理会储位归属,只关心眼前:“那阁部可有法子把皇后敷衍过去?”

虞沨轻挑眉梢,极想卖卖关子,考虑到公务还多,到底没有打情骂俏耽搁时光,言简意赅地说道:“不用咱们担心,圣上晾上皇后一阵,自会处理。”

旖景便明白过来,感情这对天下至尊的夫妻是在彼此试探,看来信任感十分有限,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也许圣上还会先种一树酸梅让皇后止渴,结果再“当头棒喝”……好吧,这事她不予置评,连忙又将二娘的请托转告,因着为这些琐碎,耽搁了她家“国家栋梁”劳力分心,“贤妻”十分过意不去,讪讪解释:“二姐姐这回能这般处事,实在不简单,又关系着她的美满,当真不忍袖手旁观。”

“二姐夫不是外人,这事我会放在心上。”阁部答应得倒痛快:“不过这事要一蹴而就还不能操之过急,等年后才能见到成效,眼见过年,纨绔们正是花天酒地的时候,先由着二姐夫放纵一番,待元宵过后,再让他吃个小亏幡然醒悟,今后才会彻底收心。”

仅凭这一句话,旖景自然听不出“不是外人”还有另一层涵义——其实周姐夫长嫂娘家兄长陶凯隶属神机营,是当今天子一手提拔的亲信,早被编入天察卫,如今是虞沨下属,两人明面上交情也在,时常听陶凯提起,称他那贤惠的妹子甚是关爱夫家小叔,也即周姐夫,无奈周姐夫从小被母亲骄纵,难免染了些纨绔习气,虽不嗜财好色、仗势欺人,总归是乐于风花雪月之雅,而荒疏经史儒学之业,周大嫂规劝不能,未免觉得愧对婆母当年所托,屡屡提说,甚是惋惜。

这回借机让周姐夫“改邪归正”,也算解了下属家务难题。

旖景倒是听出她家阁部这回是打算让周姐夫先栽个跟头,倒没追问仔细,不过担忧:“明春不是就要考童生试,二姐夫并非监生,若元宵后再用功,只怕也晚了。”

虞沨笑道:“你也太小看二姐夫了些,好歹也是在族学里刻苦了些年,当初又请了先生教导,再不济,通过童生试还不成问题,关键是接下来的乡试、会试。”

旖景见虞沨答应得痛快,立即如释重负,印上一个香吻以作“犒劳”,十分体贴地没再逗留书房里扰人正务,兴高彩烈地转去厨房,打算亲手为虞阁部做今晚的药膳。

——

“神机妙算”的虞阁部这回所料再次中的。

远庆六年冬至日,恰好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黄昏时分,皇宫的金瓦上就已经覆盖了一层银白,这一日天家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朝会也十分盛大热闹,当天地之间彻底被一片浓郁的夜色笼罩,天子才驾临他已经许久不至的坤仁宫。

今日冬至,皇后倒料得圣上必定会驾临中宫,特意让御膳房准备了粉角(饺子),只待圣上一来再让小厨房下锅,不曾想直到三更将尽,还不曾盼到圣驾,皇后强忍着睡意,在暖阁里盛装候驾。

心情很平静,并无焦灼恼怒,虽然这些时日天子待她甚是冷淡,不过不仅中宫,东西六宫都没有盼到圣驾,大家尽无圣宠,皇后自是心平气和——除了操心太子妃位空悬的事。

今日是个难得的机会,听说朝会时圣上心情甚悦,也许是提起的时机。

当詹公公那又尖又细的嗓音响彻寒雪纷飞的静殿,皇后才端端正正地起身,恭迎圣驾。

龙凤双尊在温馨宁和的气氛里品尝了应节的粉角,这才有了闲话的时候。

出乎皇后意料的是,天子竟主动提起了储君妃位的事,问及她的意见。

皇后欣喜若狂,只以为是当日对旖辰那番“暗示”起了作用,至于究竟是哪一方对上进谏,皇后并不关心——卫国公府与楚王府原本就是姻亲,总该商量议定,由其中一人进谏,决不会行出连袂过问天家“家事”的蠢事,更让皇后放心的是,总算是她杞人忧天,圣上怎会有废储之意?否则卫国公与楚王必定不会违逆圣意进谏,圣上也不会轻易改变主意了。

她原本通过旖辰之口,“暗示”两府,也怀着试探圣意的打算。

结果是让皇后满意的。

当然直言不讳地将甄、邢两家提说出来,既然圣上无废储之意,巩固太子之势当然不需有任何顾忌的。

“改日诏那两个女子入宫,也让母后过一过目,聪慧贤良,品性端方最为重要,切记废太子妃的教训。”天子丢下一句,起身离开:“皇后安歇,朕还要回御书房批折子,就不留宿你这儿了。”

皇后半点不觉失落,带着笑意恭送。

当然没看见天子原本温和的神色,一出坤仁宫的殿门就忽而凝肃,眉心蹙紧。

夜色,浑黯不清。

而冬至日后,得到消息的甄府与邢府尽都舒了口长气,自从甄莲被废以来七上八下的心情这才略微安稳,紧跟着都是心生喜悦,各自盘算开来。

甄候自是希望自家侄女中选,虽并非是他的女儿,可一笔写不出两个甄字儿,总比邢家更亲近一些。

不过甄夫人却有不同想法。

她是最不甘心的人,在得知“利好”消息后,也没有当真觉得欣喜。

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尸骨已冷,一个被禁冷宫,多年心血付之东流,怎能不伤心欲绝?

好在甄莲还活着。

甄夫人当了多年的东宫岳母,多少还是有些人脉,打听得太子自从阿莲被废之后,颓然萎靡、黯然伤神,正是对阿莲念念难忘,这代表着还有一线希望,待太子将来荣登大宝,阿莲并非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不过也难保时移日长,太子逐渐淡忘。

需要有个人在他身边时常提醒。

自从甄茉当年事发,候府二叔、三叔对长房就怀有芥蒂,尤其是教女无方的甄夫人,与甄家人时常冲突。

二房、三房的女儿在姻缘上多少因甄茉之故受到些许影响,故而对甄夫人难免貌合心离。

若二房侄女入主东宫,绝不会帮助阿莲。

还是得靠娘家侄女,到底是亲兄弟的女儿,与自己也是血缘相联。

坚决不能让甄氏当选!甄夫人暗下决心。

这一场雪,一直连续下了七、八日才放晴。

十一月末,也到了虞洲与黄江月“喜结良缘”的日子。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发凶案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两百七十六章 舌灿莲花,欲反黑白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一百七十章 问罪甄府,慈母悲声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却有巧遇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第两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两妃争强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观者清,精明国相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两百七十一章 网已密织,只待兽来第两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变,生死危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响,黄恪施助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却有巧遇第两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动,欲掷孤注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试探得因,总算决断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转头了结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四百零三章 仗义执言,谁真谁假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释怀,我便心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痴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门,有药可救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四百三十章 谢公寿辰,注定闹剧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来顺利,忽再危逼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剑,坦率阿薇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七百二十七章 鸿门宴近,斗志昂扬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两百章 所谓慈母,蹊跷内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祸心渐起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计定,决不买单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争端升级第四百八十六章 飞花渡头,人约子夜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罢,一批登场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游灯河,敞开心扉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两百七十三章 对薄公堂,收网之时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丧心病狂第九十八章 三女绘画,两副被毁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