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

旖景飞速地否定了小谢氏是被连连挫折气昏了头,正好借着个丫鬟有了身孕以及虞沨出门在外不能自辩,妄图陷害或者挑唆的可能,再怎么“狗急跳墙”,就算二婶本不怎么灵光的脑子被怒火烧成了残疾,二叔也不至于赞同。

且不说老王妃会不会允准一个婢生子占长,就算允准,虞沨归来,只消两字否定,就是一碗落胎药的事,难不成丫鬟的一面之辞还能让世子百口莫辩?

丫鬟有孕应该是真,脱不开虞栋父子三人。

显然,若与虞栋有关,老王妃极大可能会让瑞珠生下腹里胎儿——就算老王妃如从前般不知虞栋夫妇的恶意,也会认为二房已有两个嫡子,再增个庶出的非但不要紧,还是子嗣繁荣的好事,更不论这时老王妃巴不得二房鸡飞狗跳,所以小谢氏一旦得知,必会先下手为强,瑞珠没有来荣禧堂跪着的机会。

若与虞洲有关,根据小谢氏对孙子的盼望,应该也会接受,大不了留子去母,但定不会让瑞珠察觉,哄着她先生下这个长孙,也没有必要让人跪在这里胡乱攀咬,最后得碗落胎药。

据说虞湘这些年间已经搞得不少丫鬟“忽而有孕”,他还没有定亲,若就有庶子在前,将来必无高门嫡女愿嫁,所以小谢氏从不手软,落胎药灌下后,那些丫鬟大都没了性命。

也就是说不管这丫鬟肚里孽种关系虞栋还是虞湘,都保不住性命。

难道是瑞珠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保命之举?虞沨“不益生育”的借口当然不会闹得人尽皆知,或许瑞珠认为世子大婚已经两年,世子妃尚未有孕,老王妃必然重视长房子嗣,而世子暂时不能自辩,无人拆穿她的谎话,能暂时留住性命,只消在世子归来之前“不慎小产”,自请求去,尚有十之一二的活命之机。

是这丫鬟自己的主意?小谢氏自然不会为虞沨“收拾残局”,故而顺手推舟?

而这时老王妃也瞧见了旖景,微微缓和了几分脸上的沉肃,招手让她入内。

“景儿来了。”小谢氏慈眉善目的一笑:“你先别急,依我看来,全是这婢女信口开河,我在院儿里审她,她竟敢攀咬二郎,被二郎一口否定这又才攀咬上沨儿……说不定是和哪个仆役或者外头人行了丑事。”

内宅丫鬟虽然一般不可外出,却也不是完全固步内宅,瑞珠是家生子又是一等丫鬟,年节上也有得假返家的机会,更何况她是小谢氏这个二房主母的心腹,得了嘱咐出入前院甚至外头也是寻常,可假若真是与人“私定终身”,实话实说就是,求得小谢氏开恩允了婚事并非没有可能,何必冒着诋毁主人九死一生的风险。

旖景这儿还未问话,瑞珠就是重重几个响头,磕叩得十足诚意:“世子妃,奴婢不敢说慌,的确是世子……”

“你在说慌!”忽地一个坚定不移的脆声打断。

旖景眼睁睁地看着莲生垂眸上前:“奴婢有言,可证瑞珠是攀咬世子,恳准直诉。”

老王妃立即允准,拉着旖景的手以作安慰,没注意世子妃微微蹙起了眉头。

“四月时,三娘归府小住,世子与奴婢在皎月院外的跨院里说话……奴婢亲眼目睹瑞珠在里头空置的台榭与三郎行苟且之事。”莲生此言一出,那闷闷的叩头声截然而止,瑞珠像摊烂泥般瘫倒在地。

老王妃倒也认得莲生是安瑾的丫鬟,并不觉得这话里也什么不对,只厉声质问:“还不老实交待,是不是三郎!”

小谢氏就像被蝎子蟄了脚底,一跃而起,一把拉起地上的瑞珠:“你给我说老实话!”

“不,不是三郎,奴婢,奴婢不敢……”

小谢氏又是一个转身,眼睛里怒火直冒瞪向莲生:“你既亲眼目睹,为何不早说?!”

莲生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犹豫来,抬眸看了旖景一眼,却并没有急着说话。

小谢氏“醍醐灌顶”,先是冷笑两声,才缓和了眉目间的怒气,对老王妃说道:“母亲,莲生的话也不足以尽信,皎月院本就僻静,那跨院更是荒清,沨儿好端端地怎会和她一个妹子的丫鬟在里头私话。”

旖景这时当然也已经明白过来这出戏的精遂所在,恍了一眼莲生,没有出声。

“奴婢并无虚言……世子当日是给奴婢一个准话,说三娘既不愿让奴婢随往西梁,他会关照世子妃要了奴婢去关睢苑。”莲生的语音轻微下来,甚至靥上染了娇羞。

老王妃一头雾水,只看向旖景,小谢氏也忘记了质疑,一双眼睛牢牢盯住。

世子妃莞尔一笑:“祖母,世子临行前确与我提起这事,不过后来得知莲生调去了梨香院,我没来得及开口。”

小谢氏心头大定,这才相信了莲生果然与虞沨“有私”的话——安瑾从前可与关睢苑来往频繁,也不知世子怎么与这莲生看对了眼,苏氏这妒妇哪会心甘情愿容下莲生,什么不及开口,分明就是不打算照办,可眼下被瑞珠这么一闹,苏氏也只好承认,否则难道要替虞沨“认下”瑞珠肚里的种?

老王妃惊疑不定:“沨儿真要这丫鬟……”

“莲生是跟着三妹妹从外头进来的,并非王府家生子,世子也是怜惜她孤苦伶仃,三妹妹远嫁前也有托付,让我与世子照管着莲生几分……祖母,今日趁着二婶也在,莫如祖母就替我求求情,让二婶舍了莲生予我,调入关睢苑侍候吧。”

小谢氏心花怒放,莲生刚才的话里可有陷井,“给句准话”?说明虞沨与莲生并非首回私见,苏氏为解眼下之急,不甘认了瑞珠,一旦把莲生要去关睢苑,就是允准了“通房”的身份,还是当着老王妃面前!将来这丫鬟可不是任由她找个借口打发得的。

竟真的得逞,继露华之后,这回又塞了个更加有用的耳目,莲生无老子娘倚靠,身契又在自己手里,还怕她将来不尽心竭力。

但小谢氏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强忍住喜形于面,强辞夺辩道:“母亲,单凭这婢子空口白牙,也不能认定是三郎与瑞珠……”

“好了!”老王妃在旖景的笑面示意下干脆利落地了断:“都是你纵的湘儿,打量我不知道从前出的那些事,莲生我就替景儿求了,至于瑞珠,你看着处置。”

小谢氏佯装咬牙不甘,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旖景又道:“祖母,前些日子我得了您的嘱咐,给寿太妃下了邀帖,就是今日,等我安置好莲生,该是时候安排车與去接寿太妃过来。”

老王妃乐呵呵地颔首,又对小谢氏嘱咐:“老太妃是看中了你二叔的孙女儿五娘,想求给她的曾孙儿,今日午宴可得张罗好,别失了礼数。”谢二太爷这个刚刚及笄的孙女儿原是行七,可因为五、六两个原属三太爷一房,分家后就不再按这排行,于是就成了五娘,寿太妃自从两个儿子因得楚王府提携有了职官,心里十分满意,与楚王府来往频繁,但今日旖景邀她前来,却不仅仅是因为五表妹的婚事。

小谢氏当然不察其他,这些天来,好容易有了“扬眉吐气”的心情,丢了莲生给旖景,让人拎着瑞珠回了梨香院,甩手就交给了单氏:“把人带去外头庄子,处理得利落些,找人牙子来远远卖掉。”

旖景回了关睢苑,也将莲生甩手丢给了杨嬷嬷,见刚才跟着她去荣禧堂的夏柯与秋月满面激愤,缓缓喝了口茶水:“闲事莫论,今日还有要紧的事儿,夏柯,你与祝嬷嬷一同去迎老太妃,路上记得再把话交待一回,秋月去找蒋二,让他媳妇知会一声单氏,先留着瑞珠的肚子。”

等寿太妃坐着肩與满面春风地进了垂花门,旖景与小谢氏已经在那处恭迎,见礼之后,各自也都上了肩與往后苑,在一面碧波旁边的好望楼上闲话,赏着盛夏欣欣向荣的美景,寿太妃品着手里那盏峨嵋雪芽,忍不住赞不绝口:“还是景儿的手艺好,睢这汤色,嫩绿明亮,配着这羊脂玉杯尤其沁人心脾。”

老王妃笑道:“我那长孙子也爱捣腾这些,他们俩是真真兴趣相投。”

寿太妃感叹:“要不怎么都把世子夫妇称作明珠玉壁呢。”

旖景得了称赞与打趣,双靥娇红,一边斟出一盏来递给小谢氏,一边冷不丁地说道:“上回听老太妃说最喜山茶花,妾身就留意着,知道家里收着一套粉彩山茶的茶具,凑巧今日老太妃惠然肯来,妾身有意卖个乖巧……老太妃可别拒绝妾身孝心。”

寿太妃大笑:“我就倚老卖老,不与景丫头客套。”

小谢氏心中冷哼,真真地破落户,不过就是一套茶具,瞧开心成这样,忽地就听旖景一个笑面朝来:“二婶,我也是在长史司交予的礼单上看见,说是内库里收着,还得烦劳二婶让管事寻出。”

王府一应俸贡、御赐器物皆由典宝司掌管,可普通宴席贺礼还是由内宅库房收存,旖景专程提出要送的这套茶具,当然已经是不在库存的了,小谢氏还没丧心病狂到连茶具都“盗卖”的境地,她的目标是那些金玉陈设、前朝古物,但因为管家的主妇开了先河,库房管事婆子们也得了启发,诸如瓷具香雕这等“零碎”就源源不断地不翼而飞。

小谢氏被蒙在鼓里,并不上心,便让丫鬟拿了她的对牌让管事照办。

须臾返回,那丫鬟禀报——不巧那套茶具不慎打碎。

旖景连忙转寰:“记得还有套紫砂山茶的……”

自然又打碎了。

气氛就尴尬下来,小谢氏这才回省应是“心腹”们占了小便宜,大是恼怒,却也担心旖景借题发挥,讪讪说道:“这半年先是安然出嫁,跟着又有几场宴席,有些损毁在所难免……还真是不巧。”

寿太妃就沉了脸:“都说太妃是个不管事的,果然如此,这家事交给晚辈们,也不该轻疏至此,管事婆子就一句打碎就能蒙混过去?栋哥媳妇当了这些年的家,难道不知有些仆妇仗着一把年纪,又有些体面,渐渐会生出胆大贪心,琢磨着王府富贵,对这些器用也不上心,谁知有没有奸守自盗?栋哥媳妇可不能轻信,该喊了管事来细细询问,哪年哪月由哪处经手,怎么损坏的东西,叫了人来一一核对,便是真有此事,也该责罚大意的仆妇,主家的器物可不能由得她们诸多失手,小惩大戒,奴婢们才会上心。”

我家的家务有你这老虔婆什么事!小谢氏心里气苦,可还真不敢嚣张,谁让寿太妃是最高长辈呢?端起宗室尊长的架子来教管晚辈她也得受着。

连忙欠身:“是,妾身听教,事后必察问仔细。”

只好拖过一时,送走这尊太岁,老王妃面前倒能应付过去,大不了买通几个奴婢,让她们背这黑锅,也就是罚上几月月钱,难道砸两套茶具还能要人性命不成?

小谢氏又再讨好:“媳妇倒记得库房里收着几副山茶的屏风,这就亲自去找来。”

寿太妃黑了脸:“栋哥媳妇莫非以为我是因为这些器物,才故意挑你的不是?”

小谢氏:……

寿太妃重重冷哼一声,对老王妃说道:“你不通庶务,景儿到底年轻,怕是有那些倚老卖老之人拿着栋哥媳妇的名头,奴大欺主,可有句话,栋哥头上顶着爵位,迟早得立府,王府中馈到时就得交给景儿,纵使她年轻,这时也得拿出威严来,将来才镇得住这些家奴,我今日正好赶上,干脆就指点景儿一二,也是替她树威,太妃你可嫌我多管闲事?”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两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时,死也及时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两百五十章 争分夺妙,不及辞别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六百九十章 张氏利氏,连袂出场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两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计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仅泄愤,关系大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据理力争,领命施罚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动,再无可忍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两百一十二章 苏直归来,强势清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六百五十八章 调“虎”离山,火烧“虎穴 ”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纹之意,灰渡之忠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三百一十五章 万寿大庆,终临抉择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恶人,祸之根源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渐重,浴室意外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险为夷,线索联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怀抱第四十章 妖魅无效,心怀不甘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团聚,王妃归故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议已定,直言不讳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两百七十六章 舌灿莲花,欲反黑白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东风及时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六十三章 入宫谢恩,商谈姻缘第五百九十五章 庆王拜访,阴谋逼近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当中,风声暗起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七百四十二章 关键在于,谁将上位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兰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厉害,自寻死路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势,险恶难避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六百一十四章 暂时“和谐”,苦无良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一百四十二章 愿得一心,白首莫离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三百四十一章 据理力争,领命施罚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两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许氏不平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计,连连告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