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

灯下佳人,一身洋红撒花短袄,半挽半垂的乌发,斜靠在铺着软毡的美人榻,身边的几案上堆着半高的黄皮邸抄,手里还握着一本,垂眸专注,好半响都没发觉挑开一缝的帘子外,有人已经偷窥了许久。

旖景正在“用功”。

十月之前,她“拖欠”下年余的“国政”,这些时日虽听虞沨说过一些关键,但不可能告知桩桩件件,旖景深觉“孤陋寡闻”造成的不便,也不能安心把一切担子都交给虞沨,遂才打算利用闲睱把这一年间的大小人事“恶补”,就算无能在大事上出谋划策,配合起计划来也能做到心有灵犀。

这时旖景正在留意年初一个看上去并不显眼的人事调动,目光胶着在一个人名一个地名,好半天都没有翻页。

直到帘外人终于不捺继续偷窥,有意地放重步伐进来。

“饮酒了?”旖景放下手里的邸抄,刚替晚归的人除去满是寒气的氅衣,却闻见一股隐隐的酒息,她便蹙紧了眉头。

“没。”虞沨连忙说道:“但陈参议饮了不少,我这是替他烫酒时染上的。”

王爷并没说谎,因他说话时并无酒息。

“今儿个又是商量为陈三娘争取贵妃一事?”旖景又问。

虞沨却并没着急回答,他托起旖景喝剩的半盏茶,就着饮了一口,转身坐在尚且带着她身上暖意的美人榻上,却问:“王妃今儿个劳动了二兄?”

这二兄是指的卫冉。

“正好有三件事要告诉你。”旖景过去挨着坐下,笑着就把李氏今日来访不见,她有意让玲铛把“闭门羹”的事传去秦姑娘耳中的始末说了一回。

“我猜,王妃是从婵娟手里截流了秦氏与李氏的通信。”王爷又再神机妙算。

“秦子若虽有几回借郑氏母女的手往外递信,但我猜测,她不过是在试探这对母女是不是有起码的忠诚,以及我有没防备郑氏母女。”旖景说道:“以她的警慎,若真有要紧事,万万不会假借并非心腹之手,顶多就是让郑氏母女捎个口讯,请秦夫人来见罢了。”

见虞沨颔首,旖景又再说道:“今日她听说李氏访而不得,才真正利用了婵娟,可见已经有些心浮气躁,但即使如此,她递出的信中,只不过打听挑唆苏、严不合一事,专程叮嘱李氏若因要事来见,不可轻托笔墨,而当通过秦夫人转告,这也证实了我的猜疑。”

王妃果然是“截流”了。

“我放任郑氏母女与她私下接触这些时日,不过因为还不到利用这对母女时候,今儿个趁着秦子若心急,我以为会有空子可钻。”说到这里,旖景却又稍稍卖了个关子:“郑氏还算老于事故,又一昧趋利避害,她一家的身契在我手中,甚至不需要胁,只许以些小利益,不过是答应让她的儿子儿媳去铺子里帮手,她立马就举手投诚,我也不担心她会见风使舵两头讨好,说到底,我握着她的命脉,而秦子若最多只能给她小恩小惠。”

旖景摇头:“但婵娟与郑氏不同,她到底年轻,脑子城府不如郑氏,贪心却不减多少,这样的人,更加容易被秦子若说服利用,所以我必须警告她,让她心生恐惧,而不敢再生贪念,我也懒得找只鸡杀给她看,想到曾听二兄说他也深悉剖腹之术……”

虞沨:……

他家王妃不会是让卫冉把人给……剖了?

“婵娟亲眼瞧见二兄施术,把一只兔子腹部剖开,截了一段……据二兄声称叫做盲肠,然后缝合,那只兔子尚且活着,只迷药药效散后,显得颇为痛楚……二兄告诉婵娟人与兔子一样,被割了一截子盲肠,却不会丧命。”

虞沨擦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婵娟大约想到她若心怀叵测,不把王妃的话放在心上,也会被人开肠破肚,并且再缝合,可想而之有多痛苦。”

婵娟姑娘自然不可能通晓医术,只以为人没了一截肠子会被剧痛折磨终生,哪还敢为了那些空口许诺就铤而走险,王妃自然不担心她对警告置若罔闻,今后秦姑娘在郑氏母女那里得到的消息,大约只能是出自王妃授意了。

“王爷再猜,今日我可有收获?”旖景笑问。

“势必是有了。”虞沨十分笃定:“难道李氏并不顾秦子若的叮嘱,而把她要说的事写在了回信中?”

旖景认为她这关子卖得太过明显,王爷能猜中也是情理之中,可接下来,虞沨说的话却让她目瞪口呆,再一次信服面前人的“未卜先知”之能。

“我能猜中让李氏烦难,迫不及待要找秦子若商议之事是什么。”虞沨越发胸有成竹:“皇后定是欲让孙孟这个御史挑头上谏,请立太子。”

见王妃呆怔惊讶的模样,虞沨愉悦地扬起唇角:“江汉入宫已有一月,经过诊治,前几日告诉皇后,她难有身孕。”

旖景:……

好吧,她承认她单纯了,虞沨答应让江汉入宫成为皇后专属医官,怎么会真让江汉治愈这位的“不孕”症,就算有治好的可能,只怕经过江汉的手,皇后反而会彻底不孕了,她今日看了李氏的回信,尚且惊疑皇后这是抽了哪门子风,居然要请立太子。

当今天子唯有一子,便是那位“嫡长”。

“皇后从前就被诊为生育艰难,这次彻底被江汉判了死刑,势必万念俱灰,中宫无嗣,后位难保。”虞沨冷笑:“她清楚得很,只要后宫任一妃嫔产下*,圣上便会让她的‘嫡长子’夭折,皇后怎能容忍将来太子非她所出,有人威胁她的后位?是以她这时大约也只能孤注一掷,想逼得圣上立小嫚之子为储,最多留子去母,但她这想法势必会被秦相否定,是以,她无可奈何之余,才会找上李氏,想通过孙孟发动言官达成。”

“事实上,皇后前儿个诏见李氏我已经知情。”虞沨又说。

“王爷在坤仁宫有耳目?”旖景也只能想到这一可能。

“是慈安宫在皇后那儿有耳目,不过皇后与李氏密谈,连亲信宫女都打发,只她诏见李氏一事,我是听如姑姑说起,如姑姑却并不知个中详细。”相比卫昭,太皇太后始终更加信任如姑姑,至少詹公公与皇后跟前的任海这两个耳目,就只由如姑姑全权负责“跟进”。

“李氏倒也不是愚蠢透顶,她明知大皇子是什么来历,哪会听信皇后之言去捅圣上这个马蜂窝,可她却不敢违逆皇后,但她阳奉阴违的举动也不好让相府中人得知,李氏逼于无奈,估计才想到让秦子若从中转寰,也只能是因为这事,让她对秦夫人难以启齿,才不顾秦氏叮嘱,坚持以书信告知。”虞沨说道。

旖景颔首:“信我已经原封不动让婵娟转交,秦子若最近应当会再见家人,彻底打消皇后的主意。”

“孙孟不谏,我迟早也会安排人上谏,圣上后宫也不少,但子嗣仍然单薄,待得再有皇子不知何时,可一旦有朝臣上谏立储,势必会逼得圣上动手杀子……小嫚虽成了个选侍,但却一直被皇后逼着服避子汤,圣上也不再让她留下子嗣,她前些时候还想办法贿赂江汉替她诊脉,结果是已经不能生育,她唯一的希望便是眼下的大皇子,一旦大皇子夭折,此女万念俱灰下,就不知会做什么了。”虞沨说道。

皇后要保“嫡长”,天子欲除“孽种”,帝后之间的矛盾更会激化,再者秦家因为皇后不能生育,为保后位,也会有所动作,倘若小嫚妓子的身份拆穿,太皇太后知悉眼下的嫡长孙竟然是妓子所出,并且当时小嫚有孕时甚至身在妓院,连血统纯正都不能担保,诸多风波一起,那就真是热闹了。

“除了这桩,秦子若的信里还透露了一则。”旖景又再说道:“她提起六妹妹庚帖遗失、于慈安宫甘愿下嫁两事,质问李氏,既然慈安宫与国公府已经生隙,何不乘胜追击,陈家原本早有计划,为何还不施行?”

“她说早有计划,当是指的后来吴籍一案。”虞沨蹙眉。

旖景冷笑:“秦夫人当时来见她时,太皇太后尚未诏见祖母公开提出陈家欲与国公府联姻之事,而陈家与秦家原本不和,倘若庚帖、国公夫人逼迫六妹妹两件事是陈家一手策划,秦夫人决不可能知情,秦子若更不可能这般清楚。”

“当初,太后草率认定慈安宫为了笼络陈参议,势必会竭力促成这门姻缘,强行赐婚,是以陈家应当不会预先策划后头两件,应是秦氏听秦夫人说起后,料到慈安宫不会轻易入陷,后来的事,应是秦子若策划。”

旖景颔首:“否则她今日写信之时秦夫人尚未登门,她又未曾当真通过婵娟与秦家有任何联络,决不可能详知个中隐情,倘若太皇太后晓得是秦子若在背后算计她与祖母生隙……”太皇太后对天子难免有所维护,不过对秦家,不可能会有半分顾及。

“不过眼下,火势未旺,锅底未烫,还不是加油的时候,这事必须时机恰当,才能将助燃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虞沨轻卷唇角:“王妃今日收获不少,还有第三件?”

“第三件嘛,应当就是秦夫人今日的来意了,是要让秦姑娘讨好王爷。”王妃忽然有些意味深长,便将秦子若求见,一番提醒的话说了出来:“她一再强调,是秦夫人听右丞说起,今日告诉了她,她预料此事对王爷或有不利,不顾秦夫人叮嘱,也要让咱们有所准备。”

这一片“耿耿诚意”,还真是感人肺腑。

虞沨眼睛一亮,笑意更加舒展:“倘若圣上知道秦相有意把这事预先知会我,后头又闹出有人谏言立储……圣上本就多疑,兼着这桩桩件件夹杂其中,势必会笃定秦相居心,让这对君臣提前生隙,也许对咱们的计划会有关键助益。”

“我的收获说完了,王爷今日可有什么收获?”旖景问道。

“今日与陈参议细细一谈,才知陈二太太与他长房的关系并不是我从前以为那般紧张,固然对说服太后为陈三娘争取贵妃之位大有好处,也更利将来计划。”虞沨自然也是有收获的。

“可你参与其中,倘若被太皇太后得知……”旖景不无担忧。

“不礙事,太皇太后这时也巴不得陈家彻底与秦家对立,而被慈安宫完全笼络,只要我不在明面上针对圣上让太皇太后生疑就行,至于针对秦家,本就是太皇太后喜闻乐见之事。”虞沨不以为意:“再者,既然国公府与陈家互为姻亲已成定局,我参与其中,为陈家争取利益也是情理之中,陈家是圣上的母族,说到底,我这也是为圣上打算。”

他的计划原本也是要利用后宫之争,挑唆陈、秦两家彻底反目,让陈相明白与其同慈安宫作对,莫如把矛头对准秦家才是正途,固然,陈相不可能协助慈安宫对付圣上,可倘若事情到了“二圣之争”的地步,陈相那时也无可奈何,只要太皇太后下定决心废旧立新,只靠部分文臣与世宦难以阻止慈安宫名正言顺行使废立之权。

而天子也决不可能因为陈相的“劝谏”放弃独掌大权,暂时屈服于慈安宫监政,甚至可能,陈相越是“亲近”太皇太后,天子便越会容忍秦家,以图争权夺势,而使矛盾一触即发。

“王妃需要出去交际应酬了。”虞沨突然又说:“陈三娘已经除服,但仍需一段时日缓冲,总不会立即就抬进宫去,与将来的贵妃一族提前交好,便是王妃当前首要任务。”

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发凶案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动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乐祸”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两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时,死也及时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发传言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六十一章 抛砖引玉,奇耻大辱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远远不算第两百四十一章 两心相许,早在当时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势,险恶难避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一百四十二章 愿得一心,白首莫离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三百零六章 一时冲动,惹火烧身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两百章 所谓慈母,蹊跷内情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两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妇,华北独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郑村死者,陇西归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两百三十七章 储君无能,实为隐患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别西梁第六百四十八章 闻言察据,铲除祸根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三百七十七章 剧毒*,偷梁换柱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愿,谢琦谋财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见解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二十二章 暗下决心,脱胎换骨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个误会,或生事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动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两百六十章 阴霾骤生,有客远来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六十六章 花簪风波,荷包传情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雨间歇,如此犒赏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一百二十二章 据实相告,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