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

辽王到显王府拜访时,七月已成过去,仿佛一夕之间,城中有大片的桂花盛放,人在坊间,墙里墙外,馥郁桂香无处不在。

虞沨的病情日渐好转,这时虽还在静养,一般闭门待客,在王妃的监管下,便连府中僚属也不让见,不过已经不需时时卧榻,趁着这天气日益凉爽下来,却又不到风狂雨冷的时节,兼着医嘱如此,王爷也有了在园子里短时散步的“自由”,是以养病的地方也转去了晴雪庐的暖阁里,当然这时还不需用上地暖火墙。

只因那窗外的黄栌,渐渐染上轻红,不那么艳丽,隔着窗纱看去更是隐约,又有秋棠吐蕊,陶菊绽艳,这处景致正是秀丽,让人赏心悦目。

辽王来访这日,显王照常在衙门当值,到底身系重职,因为家事已经耽搁了足月,实不能长期缺职。

贵客从荣禧堂问了安,就被直接迎到晴雪庐。

旖景亲手替虞沨梳了发髻,并没有带冠,只在发髻扎了条绢带,长长垂下肩头。

人虽不那么病弱了,行动不需人掺扶,似乎恢复一贯的青松玉立,可腰上玉带一紧,就显露身瘦形销,看着还是让人揪心。

旖景叹了一声,取下一件石青薄氅,没有太多纹饰,只在衣摆处有大朵银线勾勒的白昙,先托在手上:“这件可好?”

男子削尖的下颔微收,眼睛里全是笑意:“王妃的眼光,自是不错。”

旖景嗔了一眼,替他披在身上,最后理了理衣襟。

夫妻俩稍微分出前后来,出了暖阁,又穿过几间屋、亭,最后到了晴雪庐当中的一间似亭似厅的待客处,一面的隔扇关紧,一面却尽数敞开,既能保持透亮,又不会有穿堂风过——王爷眼下这情况,还是吹不得风的。

辽王早站了起来,举揖一礼,连连致歉:“听闻堂兄大病初愈,本不应打扰,反而烦劳兄长起身相迎,其实不必,该当弟弟的榻前问候……还望嫂嫂莫怪。”这后来一句,就有些促狭打趣的意味了。

旖景自然要安抚客套几句。

她家王爷一贯风雅,尤其注重形象,若非迫不得已,便是贴身丫鬟都瞧不见他衣冠不整的狼狈模样,要是前些时候病体孱弱不能下榻也就罢了,眼下这样,辽王来见,就算不用穿着锦衣金冠、花团锦簇,起码也得整洁,哪会靠坐床榻披头散发就待客。

旖景亲自替辽王斟了茶水,又再说了几句闲话,便领着丫鬟们退了出来,留给虞沨与辽王闲话的时间,自己找了处亭台闲坐赏景,与夏柯几个逗趣谈笑。

虞沨逐渐康复,她的心情自然越更轻松,这一轻快,便把古秋月与夏柯的婚期敲定,正如那时说好的,要让夏柯从王府出嫁,所以没让她回家备妆,一应都由王府安排,夏柯这时已经不用当差,可这丫头就是不愿闲着,依然日日都来旖景身边出没。

话题从即将迎来的一场喜事,逐渐就转到了另一个青春已大的丫鬟秋霜身上,铃铛这时也已经“成长”起来,成了贴身侍候之一,却仍兼管着“收集情报”的工作,她从前就是秋月的小跟班,很学了几分跳脱性情,这时打趣起秋霜来毫不嘴软,可愣是没把秋霜说得脸红。

秋霜落落大方毫不理会铃铛的打趣,却必须得回应王妃的关切,也只有一句:“待中秋后,许就有结果了。”

这话让大家兴奋不已,却又暗自猜疑。

就连旖景都有些惊诧,她感觉到秋霜心里是有中意的人,但秋霜是她的贴身丫鬟,别说与外男结识,就是府里的男子,接触得也有限,以秋霜的眼光,普通小厮应当不至,要是管事,大多又是“已婚”,这人究竟是谁?听这语气,仿佛还是这丫头一厢情愿,对方不是瞒在鼓里,就是未曾松口。

排除了决无可能的,剩余大约就只有一个靠谱,可是……

旖景正在揣度呢,老远就见一前一后走来一双男女,男子负着手,眉目间略微有些浮躁,女子踩着急切的步伐坠在稍后,看那模样像不断追问着什么。

“应是二兄循例来与王爷诊脉,只王爷正在见客,先请二兄来此稍候片刻。”旖景嘱咐道。

原来那一双男女,正是卫冉与江薇。

秋霜应了一声往过去,其余几个丫鬟也都散开,分头去准备茶水鲜果点心了。

只夏柯还陪着,这时低声笑道:“奴婢瞧着,江姑娘与卫统领越发熟识了呢。”

卫冉那套“鼻饲”、“注射”法,起初让江薇十分抵触怀疑,认为是邪术巫医,可后来眼瞧着虞沨真的转危为安,江姑娘倒也虚心承认了是自己孤陋浅见,这些日子以来,得空就往卫冉居住的跨院去,纠缠着请教医术,问不完的疑难,甚至还闹出下跪拜师的趣话,卫冉院里两个侍候的丫鬟,就亲眼瞧见过江姑娘在卫统领的指导下,操刀“肢解”了一只老鼠……两丫鬟险些没有吓晕。

可怜的老鼠被江姑娘剖了腹,后来又缝合,最终还是死了,为此江姑娘郁闷了好些日子,卫统领严厉警告——剖腹之术必须慎重,切记不可轻率施治!就连鼻饲、注射等也是如此,倘若不识仔细只依样画瓢,那不是救人,是在杀人。

江姑娘就此五体投地,抢了两个丫鬟的工作,把自己“沦落”成为卫冉“使唤丫鬟”,打的其实还是拜师学艺的主意。

可卫冉这套医术是祖传秘法,哪能轻易外授?

旖景深深认为,江姑娘走“使唤丫鬟”的路子行不通,必须……咳咳。

旖景原是想暗中帮助阿薇一把,有回与卫冉闲话,代为致歉:“阿薇生性直率,又是医者,于此一点未免有些痴迷,二兄多多宽谅,不过看在她诚心诚意,倘若能够指点……”

卫冉倒不介意:“虽是祖传医术,可宁海卫氏本有遗训,只要能造福万众决不藏私,但只不过,剖腹等术实在复杂深奥禁忌甚多,只怕外人习艺不精贸然广施,反而害人性命,江姑娘性子实有些冲动鲁莽,若不让她明白厉害,就怕将来施治不成反而害人害己。”

旖景才知道自己狭隘了,想来也是,若非当年蔷薇娘子公开治疟良方,因此一疾丧命者还不知凡几,宁海卫家应当根本不会注重什么秘不秘传。

卫冉这边完全公事公办大义凛然,旖景只好与江姑娘谈心,想试探她心里究竟怎么想,哪知这姑娘就是一根筋,一听那话反而急得险些掀桌子:“我哪有那等心思,阿景把人想得也太不知羞耻,就是,就是,想要拜师学艺而已……”

好吧,王妃只能作罢,还是她家王爷“智慧”——顺其自然吧,依我看来,这两人很有缘份,看上去,就是一对冤家。

且说女冤家听说王爷在待客,过来就发急:“可不能让那些人再来烦扰,王爷才刚好些,正当静养,怎么王妃又让王爷听那些烦难事!”

旖景才想解释,卫冉就浅咳一声:“阿薇,你又犯了鲁莽,这些事情,王妃能没计较?辽王不比常人,哪能拒之门外?辽王与王爷本就交好,兼着这回多亏王爷才能平安,要来道谢,倘若推拒实不合情理,岂不让辽王难堪,辽王也知王爷大病初愈,又怎会用烦难搅扰。”

江姑娘立即“老实”了,居然就道了歉。

旖景暗暗点头——果然很有缘份!

一时想起卫冉与江薇初见,还是在并州城外,可不就是冤家的写照?

从看不顺眼到眼下俯首贴耳,再发展下去……

王妃这头思绪完全偏移,看向面前一双男女的目光就显得几分意味深长了,女冤家毫无知觉,男冤家却又“咳咳”两声:“在下刚好有事,需禀王妃。”

不待旖景反应,江薇竟就站了起身,挽了秋霜与夏柯就去“赏花”。

旖景:!!!

短短一月,阿薇居然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回避?卫二哥哥,你果然是个好“老师”。

卫冉的确有事要禀。

原来因为刺杀辽王者用及火铳,旖景就怀疑神机营内部有天子亲信,不过天子是“正统”,神机营又属亲兵,原本也该效忠天子,要察出这个亲信大不容易,可经过“休妻”风波一闹,旖景把秦氏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清理”分明,着重让僚属留意与刘家来往频密者,有无神机营职官。

卫冉回京,接手这一事务,眼下倒察出蛛丝马迹。

“多半就是孙提督,这人与刘指挥原无来往,最近才有交来,应当是奉圣上之令。”卫冉说道。

刘指挥便是秦二太太的兄长。

对于神机营提督内臣之一孙致敬旖景有所耳闻,知道他的家人都在京都,这时微一沉吟:“继续盯梢,不要打草惊蛇。”

“王妃是否怀疑天子会行政变?”卫冉问道。

天子行政变,这话本是自相矛盾,可的确符合大隆眼下情势。

“不是怀疑,几乎是笃定,以天子的脾性,必不能容忍太皇太后在上把持国政,之前太皇太后不曾临朝,只是暗下约束,天子已将矛头对准苏、严两家,眼下,更是不会隐忍。”旖景说道。

“可京卫,眼下仍旧掌握在卫国公手中,倘若圣上要行非常之事,又有什么借口调虎离山?”卫冉蹙眉。

旖景也暂时没有想通这个难点,摇了摇头:“眼下情势,我们也只能防范,天子没有动作,总不能就靠猜疑向太皇太后进言,未免有挑唆之嫌。”

苏、楚两府与顺哥儿关系密切,就算这时太皇太后对两府诸多信任,行事也必须小心警慎,稍有急躁,也许就会让太皇太后怀疑,是以,就算笃定天子欲行政变,也只有暗暗准备将来正面交锋能占先机,而不能避免。

“我与孙夫人有过接触,她虽是孙致敬正妻,又子女双全,但日子确不好过,孙致敬这人极其花心,可是却十分孝顺。”旖景对孙致敬虽只是略有听闻,但与孙家女眷却有来往,孙老夫人也算勋贵婆婆里少有的慈祥软弱人,奈何孙老太爷却是个严厉家长,历来竟是他管理内宅事务……孙夫人没怎么受过婆婆刁难,却常被孙老太爷压制得喘不过气,更是处处都得小心,而孙致敬受其父影响,完全不是怜香惜玉之人,妻妾成群,虽没闹出宠妾灭妻,但对妻妾十分苛厉,唯有对父母俯首贴耳,当然,孙老夫人对孙老太爷更加俯首贴耳。

由此足以断定,孙老太爷才是孙家力柱,发号施令之人。

“让人摸清孙老太爷往常行踪,最好能在他身边,安插进人,这个人,是要在关键时候,能助掳掠之人。”

辽王这次拜访当然不会耽搁太久,不及一个时辰,婉辞了留膳:“实因堂兄刚有好转,不敢叨扰,等堂兄彻底康复,弟自当大置一席款待,也有颇长时候未与兄长把酒长谈,到时咱们不醉不休。”

待送走辽王,旖景便问虞沨:“八殿下这回要长留京都?”

虞沨笑道:“八弟今日来,致谢除外,无非就是为了坦承心意,他意不在帝位,也不在固势,唯愿一生平顺,将多年所学献于文教而已。”

这话当然不曾明说,辽王不过提起他将迎娶“青梅竹马”的母族表妹,另外,实在不愿再去苦寒之地,而望与诸多翰林共处,讨教经史。

藩王自请留京,又不通过姻缘固势,就是示意要退出帝位角逐了。

旖景啧舌:“看来,聪明人都看在眼里。”

是,都看在眼里,慈安宫与天子,苏、楚两府与秦氏党羽,已经不可调和。

而最为适合的继位人,只有一位尚是稚子之龄才刚启蒙的幼、童。

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妇,恩威并施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旧情,福王审案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设宴谢师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六百九十章 张氏利氏,连袂出场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创,柳暗花明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时愤怒,便埋祸根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六百四十八章 闻言察据,铲除祸根第三百七十章 仗势欺人,欺得彻底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两百一十三章 迷雾揭开,惊闻真相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四百一十四章 祸从口出,无端遭妒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飞花渡头,人约子夜第三百六十章 储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乐祸”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择,暗潜归国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四百零一章 宫宴之上,各怀心思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婵娟“见鬼”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离开,我已心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众叛亲离,千人唾弃第三百二十二章 时日太慢,婚期太远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计落空,又生一计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两百七十一章 网已密织,只待兽来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七百三十二章 总算泼酒,快去更衣第两百九十六章 夺秒赴险,争分劝谏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三百零一章 解剑待缚,听之任之第七百四十二章 关键在于,谁将上位第六十四章 紊乱开场,胜负难说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两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计,有人隐忍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四百七十章 终是难免,成人笑谈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一百零六章 渐近重阳,途中归人第两百二十五章 不过如此,棋高一着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关切依然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两百一十五章 宋辐和离,母子生隙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险为夷,渐入死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无情,纪姑有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张氏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