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加官进爵

第411章 加官进爵

崔澈行走在晋阳宫中,身后亦步亦趋的亲卫们披甲执锐,行走间,甲叶摩擦声,唰唰作响。

晋阳宫正殿内,东隋君臣都在等候崔澈的到来。

杨谅已经得知了王𫠆跳下宫墙,以身殉主,这让杨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方才魏征已经将代拟的册封诏书送了进来,请求以军功,拜崔澈为大丞相、太师、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世袭并州刺史。

以幽、燕、平、玄、恒、易六州为崔澈封国。

耳熟又陌生的一些官职,也算是曹魏以来,权臣的标配了。

杨谅清楚,等将来崔澈再立一些功勋,便是要加殊礼、赐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数百年来,谋朝篡位就是这一套流程。

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如今自己已经成了笼中之鸟,只能任由崔澈摆布。

殿外响起了沉重且整齐一致的脚步声,率先涌入正殿的不是崔澈,而是他麾下的亲卫,这些人分列两侧,挎刀站在了文武百官的身后。

这让众人不由胆战心惊,唯恐这些武夫将他们推攘着出城,来一场大隋版的河阴之变。

好在崔澈此举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毕竟他现在可还没有剑履上殿的殊礼,真要独自走进正殿,被人围殴致死,那才叫冤。

崔澈在殿外卸甲,将佩剑交由宦官保管,这才终于走进了正殿。

“微臣崔澈,叩见陛下!”

崔澈中气十足地声音在殿内回响,他的姿态恭顺,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

杨谅强忍心中的厌恶,抬手道:

“燕王请起。

“燕王自起兵以来,先后在河北击败李景、来护儿,如今又追击杨素,收复失地,有大功于国,多亏了燕王,朕才能够保全社稷。”

说着,杨谅看向中书舍人沈君道,沈君道会意,持诏出列,朗声为崔澈宣读恩诏。

崔澈对诏书的内容很是满意,毕竟本就是魏征听他的吩咐,代为拟的,不过是让杨谅给加印罢了。

但崔澈还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推辞道:

“臣以微末之功,岂敢受此殊荣。”

众人知道崔澈开始演了起来,便争先恐后地劝说崔澈受诏,杨谅望见他们一个个冲着崔澈献媚的模样,更是觉得恶心。

与此同时,崔澈也在观察众人的反应。

出言劝说之人,未必就是忠于自己,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绝对不会与他同心。

在众人的劝说下,崔澈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册封。

大隋奉行二十五年的三省六部制,不会被废黜,但也将暂时被剥夺权力,只是作为虚职。

取而代之的,将由大丞相府总揽政务,由中外府都督军事。

崔澈当然知道,三省六部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皇权遏制相权的产物。

但如今他作为权臣,要做的便是牢牢把权力握在手中,也自然是要违背发展趋势,等将来他谋朝篡位的时候,才会重新废除大丞相之位,重新以三省六部制来运行。

受封的不仅是崔澈一人,毕竟跟随崔澈冒着灭族的风险起兵,求得不就是一个荣华富贵么。

在崔澈叩首,领旨谢恩以后。

麾下大将麦铁杖以坚守高壁岭之功,赐爵吴国公,食邑三千户,拜为太傅,加上柱国。

同时杨谅按照崔澈的意思,别封麦铁杖次子麦仲才为始兴县侯,第三子麦季才为桂阳县侯,二人各享五百户食邑,依旧留在崔澈身边历练。

镇守相州的刘方为中外府长史,加上柱国,赐爵卢国公,食邑三千户。

崔澈麾下这么多文武亲信,也只有麦铁杖与刘方,才被授予了国公之位,其余人最高也只是郡公。

麦铁杖能够理解,他不仅追随崔澈南征北战多年,功勋卓著,更是高壁岭一战的主将,坚守八日,立下旷世奇功,受封国公、上柱国,再加太傅,也是他应得的殊荣。

而刘方主要在于其地位,刘方在崔澈举兵以前,就身居郡公之位,更是定州总管,哪怕举兵以来,没获得立功的机会,但他在关键时刻,以定州总管的身份支持了崔澈举兵,便是最大的功劳。

要不怎么说隋朝开国第一功臣不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韦孝宽、高颎等人。

却是时任并州总管,掌控河东之地,却在杨坚与尉迟迥之间,选择支持杨坚的李穆。

站队,从来都是一门艺术。

除去麦铁杖与刘方之外,燕王府长史房玄龄封大丞相府长史,加纳言,也就是侍中,赐爵历城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从官职上来看,房玄龄依旧占据了崔澈麾下第一文臣的地位。

其父房彦谦为祝阿县公,食邑八百户,房彦谦的爵位,将来定然是要传给次孙的。

魏征为大丞相府主薄,亦加纳言,以供应后勤有功,赐爵钜鹿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李靖为中外府司马,以坚守高壁岭之功,加柱国,赐爵陇西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崔澈便是以长史房玄龄、主薄魏征执掌大丞相府的政事,以长史刘方、司马李靖分理中外府的军事。

其余众人,各有封赏。

杨谅更是在崔澈的请求下,打开晋阳国库,厚赏三军,既包括了跟随崔澈驰援河东的十万步骑,也有从关西逃回来的河东将士。

虽然是以杨谅的名义颁下赏赐,但河东将士们却知道,这是大丞相崔澈为他们求来的。

厚赏,永远是收买军队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崔澈派遣麦铁杖领兵北上,持杨谅的诏书,接收代州、朔州等地,为代州都督,治雁门(今山西代县)。

又以秦琼为蒲州都督,治蒲坂,封河东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嫡长子崔弃疾封为王世子,正式确立了他的继承人地位,封青州总管,兼青州刺史,都督青、密、莒、莱、齐、济、淄七州诸军事。

次子崔彦宗为太原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为辽东总管,都督辽东诸军事。

第三子崔彦卿为博陵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为相州刺史。

(本章完)

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80章 前线觅功第27章 胭脂铺子第27章 胭脂铺子第350章 全据辽东第314章 与敌僵持第163章 儿女之事第550章 乱军之际第20章 抵达长安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289章 读史明智第416章 关陇危机第581章 开平三年第3章 邺城来人第354章 重逢刘方第478章 功过相抵(4000)第445章 试探心意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7章 共诛国贼第524章 群众力量第2章 时来运转第506章 兵临城下第395章 侦查敌情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450章 苦衷难言第565章 地方分权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227章 自相残杀第65章 屠戮宇文第359章 相约同行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397章 阵前斩将第208章 表亲来投第81章 皇家尼寺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265章 别院夜话第623章 再往邙山请假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63章 杨坚建隋第208章 表亲来投第51章 崔府夜话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66章 深夜来客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103章 县令百吉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86章 程郎求亲第50章 挚友登门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94章 阵前叙话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3章 北齐旧人第104章 处刑立威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400章 两军僵持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1章 憾失姻缘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366章 君臣诀别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131章 设立义仓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37章 共诛国贼第441章 重设商税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398章 激敌出战第583章 宫中饯行第355章 朝廷忌惮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82章 勿虑婚姻第123章 巡视滩田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17章 不问前罪第473章 三部骑兵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4章 妙容访亲第378章 攻占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