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浮舟论群侠

秦朝修筑通济渠,自北向南经浪荡渠、睢水连通淮河,乃是南北漕运核心。近年通济渠失修,加上黄河之水淤塞,通济渠逐渐废弛。齐王牧野玙大举征发劳役开凿了鲁运河,连接黄河、东巨野泽、济宁、独山湖、任城、沛泽、彭城、骆马湖、泗阳、淮河、咸子湖、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广陵、长江。鲁运河此时河水畅通、漕运发达。

王毓、晁榘二人商定出伊雒水,入黄河,经延津、白马津、顿丘、乐昌转达鲁运河,经鲁运河到东巨野泽,在东平县弃舟登岸前往泰山。

在雒阳雇佣船家乘船顺流而下,二人登舟闲来无事,谈起江湖事。

晁榘问:“今年,司隶血亲复仇发生了两百百余次,针对断案官吏的刺杀发生了三十次,京兆以一日三惊,十年间殉职刺史十七位。为何民间私剑横行,帮派林立,门派众多?”

“大匜朝无为而治,官吏精简,皇权不下乡,地方以乡贤而治,宗法为纲,地方豪强日渐壮大,土地兼并,齐民编户废弛,无业者多,破产者众,游侠恶盗滋生。再加上诸侯国各自为政,蓄养士卿门客,江湖势力自然崛起。”

晁榘云:“江湖游侠梗悍难驯,狂放不羁,不敬廷仪,好事凶搏,王毓何以何以多与游侠结交。”

“兄长所知哪些游侠?”

晁榘道:“儒墨并称显学,孔子周游列国,墨子行游天下,世称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公晳哀隐于鲁,终身不屈节求仕,原宪居于卫,狷介不苟合当世,再如子路、冉求等豪勇之儒,是谓之儒侠!墨者裘褐为衣,屐蹻为服,藜藿为羹,以自苦为极,赴汤蹈刃,死不旋踵,骆滑牦、苦获之流谓之墨侠。至于乡闾里巷之间的游侠,儒墨排摈不载,湮灭不见,余不可知也。”

“儒侠、墨侠,如何评议?”

晁榘道:“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儒侠,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以文乱法。墨侠握三尺之剑,凶虣攻伐,以武乱禁。”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毛遂十步绝杀,楚乃援赵。蔺相如举壁而挟,完璧归赵。儒士射御之术,孔子左刀右剑。子夏云:狗豨犹有斗,士子而无斗矣?”

“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弦高经商于成周,闻秦师伐郑至滑国,乃诈伪郑国使者,献牛犒军,巧言拖延,又暗遣奚施遽告于郑穆公备战。秦军以郑国有备矣,不可冀图,乃还军。范蠡助勾践破吴,北上定陶经商,是为陶朱公,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三散家财。世谓之商侠。如何评议?”

“十年难发种田翁,一朝能发江湖客。商贾不事生产,不能槁项黄馘而老牖下,以勤稼力穑为愚,狡黠以求百倍之利,鲜衣怒马交于贵人,倚凭则高入青云,接趋则污于沟渠,昵者挟之,怨则箝之。所谓义举,沽名钓誉,哗众取宠。”

王毓道:“盗跖、庄蹻穴室枢户,博饮宿娼,劫富济贫,锄强扶弱,从卒九千人,其徒诵义无穷,世谓之盗侠。又如何评议?”

晁衡道:“豪滑之辈,立气势, 作威福,显其名,结私交, 聚徒属,以立强于世者,聚亡命之徒而蔑州县。”

“那乡曲豪客,闾巷侠少呢?”

晁榘道:“汝不见豪客,武断乡曲,任侠行权,活贼匿奸,肆意陈欲,立于私勇,逆犯官禁。汝不见闾巷侠少,重气轻命,睚眦杀人,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令,走死地如骛者。”

虞氏者,梁之富民也,家既充盛,钱金无量,财货无赀,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大笑,鸢飞,適坠其腐鼠而中之,侠客曰:虞氏福乐之日久矣,常有轻易人之志,乃辱我以腐鼠,率徒属而灭其家。

晁榘渴了口茶,又道:“战国合纵连衡,力政争彊,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吠,无不宾礼,而谈者以四豪而称首。更有家斗之私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怨言过于耳,必随之以剑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铮铮之士子,与之势不两存。君上执迷不悟,皆私剑之乱而。士子可以罪过诬者,以公法而诛之;其不可被以罪过者,以私剑而杀之。是明法知术而逆主上者,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若无私剑之侠,寰宇宴清。”

“大兄竟是如此评价?”

“不错,众侠乃邦国之蠹虫,良民之螟螣,善政之蟊贼。”

“我有异议。”

“愿闻高论。”王毓道:“古有豫让、鲁仲连、专诸、聂政、田光、荆轲、田横,命酬知己,立节参明,执操不侵,高节殉道,气贯长虹,后人追思,无不慨然长叹。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今有还有代郡的白氏,霍山郭公仲,上党郡卤公孺,陕县韩孺,济南郡瞯氏,睢阳韩无辟,阳翟的薛况,淮阳周庸,徐州田仲,矩定泽田君孺,广陵郡儿长卿,吴郡剧孟(雒阳人),江淮王孟(符离人),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

“儒侠,古有子路伉直勇武,仁政爱民。冉求勇率士卒,兵略退齐。今有定陶范天纵,鲁地儒侠也。自秦朝乱世,所藏活豪士以百数,救急黎民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急人所难,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秦王徙六郡富豪于长安,翟遗风家贫,却因威望著于地方,亦在迁徙之列诸公送者出千余万钱。翟遗风,剿贼除恶,急公好义,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受其恩者,固不可胜数。关中诸公闻之,益附焉。时称关中大侠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诸侠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当世游侠虽犯律令,然私义廉洁退让,称赞者众。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世俗不解其意,而以暴戾之民为同类。

“君不闻乡曲之侠,知宗法,守道义,勇于任事,不畏豪强,权行州里,力折公卿!君不闻闾巷之侠,已诺必诚,轻财好施,使气重交,救人于厄困, 振人不赡!君不闻布衣之侠,修行砥名,千里诵义,锄强扶弱,不矜其能,不伐其德!此三侠,温良泛爱,赈穷周计,可谓游侠矣。

“古有腹䵍杀子,孟胜殉城。今有齐王得泰山五侠而平胶莱,秦王结五剑而定三秦,皇甫规交萧天放而治豫兖,镇南王得吴郡八家而倭寇平,燕王得冀州豪杰而燕赵安,淮南王得名侠而江淮扬,镇南王得商侠而江东富。”

第七十三章 乌桓行刺第四十一章 食心虫第四十七章 朝鲜金枪门192章 罗马方阵406章 重明鸟432章 章华宫472章 酒家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家庄306章 诸暨苎萝山476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七章 疫毒来袭第157章 再逢柳咏第七十章 英雄却敌223章 再征河西307章 天地阴阳五行赋第十三章 狂生发难第一百二十四章 匈奴诸王356章 幕府夺司法权358章 二条城会晤第八十九章 立足长安456章 五岭五门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495章 辜负了她的信任179章 花梦黎第十六章 匈奴使团第五十八章 逃出生天448章 僬侥人的秘密第七十二章 神刀门第十九章 浮舟论群侠360章 浅野幸长之死第151章 燕王235章 赤谷城之战第二十二章 九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吕梁三杰第154章 太阴宫164章 诗剑大会499章  海蟾子497章 谒者486章 盗墓贼546章 巫巴322章 奇逢鲁大脚第九十六章 海坨山八分剑452章 武夷山的大礼仪第一百二十六章 击毙襜褴王432章 章华宫389章 大阪开战第九十七章 无根门第150章 告别396章 天刀婆婆第154章 太阴宫第一百一十六章 吕梁三杰483章 百乐门396章 天刀婆婆第九十一章 万花谷247章 亚历山大帝的王冠第五十章 方仙道第二十七章 绞杀黑衣教501章 昆仑仙子207章 再逢龙战野494章 恶人谷434章 潇湘神剑258章 烛之狐416章 避祸之策181章 鬼方秘族367章 甲斐城的巅峰对决第六章 前传之御驾亲征(3)第四十八章 泰山之乱279章 八不中道531章 挑战浣花剑派434章 潇湘神剑383章 猿飞佐助512章 苯教与密宗之争第六十四章 采生折割390章 松平忠辉的金山286章 仗剑携酒走天涯429章 桃源仙境第六十四章 采生折割518章 圣旺拉498章 杀手的命运240章 浮屠道236章 乌禅慕的智慧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416章 避祸之策255章 红绡之约449章 霹雳堂的内斗228章 天山派二宗290章 楚墨的阴谋第九十一章 万花谷第一百二十三章 瓯脱王170章 马邑之谋第四十四章 医学?武术?第146章 邹衍363章 服部半藏的豁达448章 僬侥人的秘密505章 崆峒派第三十章 兄弟相会175章 龙战野240章 浮屠道224章 收复河西316章 蜑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