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再回头说一下关羽。就在关羽和李通三人叙谈之时,有人前来禀报:曹操已经传令让蔡阳大军立刻返回。同时下令沿路各个州城府县,对关羽等人一律放行不得阻拦。违令者斩!关羽一捋长髯暗自点头。‘曹孟德不失为当世英雄也’。随后给李通布置完任务后,便同张飞、关平一起带着夏侯小娘、许劭、周浚;陈袛、陈粲(长子)陈裕(幼子);陈化、陈炽(儿子);屈晃、屈干(二弟)屈恭(幼弟)屈绪(长子);和洽、和离(长子)和逌(幼子)和峤(孙)等众人及其家眷再次踏上归程。
一路之上十分顺利,再没受到任何阻拦。临近豫州边境便碰到了一直在此等候自己的徐晃大军。众人相见自是喜不自胜。徐晃第一件事就是嚷着要见见新娘子。张飞拗不过,只得将夏侯小娘搀下马车,来到徐晃面前盈盈下拜。徐晃急忙抱拳还礼。看着眼前这对新人。徐晃不禁暗自吐槽‘一朵鲜花插在了熊粪上’。众人合兵一处向永安(寿春)进发。
当关羽问到天子近况时,徐晃神秘一笑“天子最近是双喜临门,天天乐的跟朵花似的”。
“欧…公明何出此言”?关羽十分好奇一捋长髯问道。
“嗨…咱们这位天子又娶了一位贵人,这算一喜。二喜自然是乔迁之喜啦。刘使君的新都已经建成。您来的不巧,昨个天子在刘使君的陪同下,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前往了新都。具说那里山清水秀大江奔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什么都有。俺听得都恨不能去看看,何况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呢”。
“天子娶的是谁家之女”?关羽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是徐琨将军的长女”。
“何人介绍”?关羽又问道。
“好像传闻是天子在一次聚会时无意间碰到的。从此寝食不寐,后来还是通过伏皇后从中运作才促成了此事。怎么!将军是在担忧有什么问题吗”?徐晃极其聪明,他感受到了关羽对此事的关注。
“自古天家无私事。任何的细枝末节都千丝万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尔”。
徐晃思考了半天后挠了挠头盔无奈道:“这些伤脑筋的玩意还是你们这些大人物去想吧。俺们这些粗人还是当个好将军便是”。
关羽看着徐晃正不断挠着头盔的憨傻样不禁莞尔一笑问道。
“家中最近可有大事”?
“除了伯符将军那里似乎刘表又增兵了外并无甚大事。”
“欧…刘景升暮年竟也有雄起之举”?关羽凤目微睁一捋长髯。
“哈哈…”徐晃突然大笑不止。
“公明因何发笑”?关羽有些莫名其妙。
“将军!那刘景升可不是太监。为何暮年就不能有雄起之举”?张三爷开始也没听明白,徐晃一解释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关平似懂非懂小脸一红。关羽此刻方才明白过味来。他不禁用手点指徐晃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奥对了,最近有一个前来投奔的。据说最初是先到了吴郡,不巧正赶上刘使君来咱这面见天子沟通迁都事宜。他随即又赶来了寿春”。
“欧…什么人?姓字名谁”?
“好像是叫徐福。听闻此人有些能耐。当初刘使君安排随行的鲁肃先生与其交谈。据闻子敬先生称其有张良子房之才,在使君面前极力推荐。使君与之沟通后也夸赞不已。临走之时让其留下等将军归来,再相看一二”。
“徐福?此人是否常佩剑而行”?关羽不确定道。
“没错。这人是有些怪异。明明文士装扮却总在腰间插把长剑。整得自己跟游侠一般。怎么?莫非将军认识此人”?徐晃奇怪道。
“原来如此,呵呵…关某知道是何人了。回去后派人将他请来”。关羽一捋长髯吩咐道。
“诺”。徐晃抱拳拱手。
徐庶最近悠闲的很。自从刘备与天子走了以后,他为了等关羽天天游山逛水,湖上泛舟,吟诗作对,弹剑而歌。一等就是数日,好在吃住用度皆不需自己开销。每每静坐沉思他都会对关羽这个即将见面的大将军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以看的出来刘备对这位二弟是多么的倚重。更令他想不通的是,无论自己走到哪里,一提起关羽百姓士人皆夸赞有加,甚至接近神化。什么武曲星转世,天魁星下凡等等众说纷纭。如此明显的功高盖主,刘备非但不提防,反而更加倚重。这位关将军也很另类,非但自己不谨言慎行,求保以自污。反而处处高调做事,极尽张扬。‘真是当世一对奇葩’。想到此徐庶不禁连连摇头。自己正胡思乱想时,忽然有人来传信。关将军回来了。请先生过府一叙。徐庶闻言赶忙重新洗漱一番,整了整衣冠,腰间插上自己喜爱的佩剑,这才随来人出门而去。
帅府客厅内。关羽将对面的徐庶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他身高约八尺有二,身材健硕孔武有力。头戴逍遥巾,身穿葛黄袍,足蹬一双麻履。腰系长剑。(本来侍卫要求其解下佩剑方能进入,关羽一摆手不以为意)。往脸上看上宽下窄棱角分明。剑眉虎目齿白唇红。三绺长髯修剪的干净整洁。眉宇之间总有意无意的拧成了个‘川’字,似乎永远都有化不开的愁绪。
此刻的徐庶也在仔细打量着关羽。太强大了!关羽浑身上下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强大的威慑力。即有将军百战养成的煞气。又有舍我其谁的强大自信与傲骨。若是内心没有强大的定力,徐庶估计胆怯者此刻早就给跪了。
两人见面都半个时辰了,冷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周围的护卫都觉得有些好笑。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关羽莫名其妙的来了句没头没脑的话。让徐庶一愣。
“在下从未去过曹操那里,将军何出此言”?
“呵呵…玩笑而已。先生勿怪。听闻先生是颍川人士”?
“正是。怎么将军去过颍川”?
“然!昔日天子东归。关某奉旨前往保驾护航,曾两次路过颍川”。
“唉…可惜自董卓入京,李郭乱朝。家乡屡遭涂炭,在下只得携母客居异乡尔”。徐庶边说边摇头叹息。
“先生为人致孝。既然决定来到江东,为何不携老母妻儿一起前来呀”?
“初到贵宝地,一来尚无寸功可立。二来亦不知刘使君态度。故才孤身前来”。徐庶诚实答道。
“汝即为孝子,一旦在此打出了名声。其母若是被有心人挟持,汝又该当如何?”
“这…不至于吧”?徐庶有些不可思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先生精通兵法,自当明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对于至孝之人,其母不就是汝只软肋?”关羽依然步步紧逼。
“既然如此。承蒙刘使君与关将军厚爱。在下即可返回襄阳将老母及其家眷接来江东便是”。徐庶抱拳拱手感谢道。
随后关羽命人唤来关平。徐庶一见是一虎头虎脑,憨厚朴实的少年。关羽手指关平对徐庶言道:“此乃家中犬子关平。颇有些本领,就让他陪先生回家走一遭吧”。徐庶抱拳拱手:“多谢将军厚爱”。随即关平点齐三百士卒,保护徐庶向襄阳而去。
此刻刘备正与文武百官陪着汉献帝验审新都皇城。这座皇城耗费了刘备一半财力。征发徭役三十万人。(其中包括徐州大战时的俘虏以及关羽从豫州抓来的大量黄巾贼寇还有孙策从袁术刘表手中抓来的俘虏)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方才完工。
整个皇城参考了两汉宫殿建筑特色,基本上复原了汉家宫阙的原貌。建筑群占地千亩约六十余里。东南西北各有三座城门,总共九门。城高十三丈,(内墙高十丈,宽六丈。四面正中四个主城门上方皆有三层高的城楼,便于守卫士卒防御休息用。同时四个城角同样建有两层高的角楼。方便守卫瞭望四周敌情用。
城内正中是‘未央宫’主建筑群。前殿东西约四十丈,周围亭台楼阁有四十三座,宫殿十三座,太液池一个。皆以香樟木为栋椽,以楠木作梁柱,门阙上有金色的云龙纹饰,白玉为门雕,玉壁为墙饰,天青色的纱窗,朱红色的殿阶,殿前左为汉白玉斜坡,上雕刻了九条祥龙。黄金装饰的壁带间吊挂着无数玉石银铃,清风袭来,发出玲珑般的脆响。未央宫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座,包括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温室、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又有天禄阁、朱雀堂、画堂、甲观等。后宫有建筑二十座。如兰林宫、飞翔殿、椒风宫、蕙草宫、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銮殿、开襟阁、临池观等等。
未央宫东西两侧分别是长乐宫建筑群与建章宫建筑群。长乐宫占地二十八里,有鸿台殿、临华殿、温室殿及长信宫、长秋宫、永寿宫、永宁宫等建筑。建章宫则占地二十里。有高二十余丈的铜阙,阙上有龙之九子的狻猊。高大的阙门象征着皇家的威仪。建章宫后还复原了武帝时期的神明台,高五丈,上有承露盘,一位铜仙人手把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两宫之间还用飞跨彩桥相连接。走在彩桥之上如飞鸿掠过,整个宫阙尽收眼底。
太液池,在未央宫的西南,建章宫之北。池中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池中筑起三山,象征传说中仙人所居的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太液池内还有一座逍遥宫。四面湖水一色晚舟,红霞落日金丝翻舞。池中绿波荡漾百荷盛开,蛙声一片锦鲤闲游。
汉献帝与众文武边走边赞叹不已。更有几位老臣泣不成声,口中只喊“汉家不死,中兴有望”!在他们的带动下文武百官纷纷跪倒一地,山呼万岁,皆泪流满面。汉献帝强压内心的激动,慌忙虚手相掺:“诸位爱卿,快快请起”。随即他面向身旁的刘备深施一礼。刘备吓得急忙跪倒口称:“臣不敢受,请陛下止礼”。小皇帝急忙双手掺起刘备真诚言道:“皇叔乃朕之股肱之臣 ,今日能有皇叔在,乃朕之幸也、大汉之幸也”。群臣之中,国舅董承与长水校尉种辑、越骑校尉吴子兰、昭信将军王子服、仪郎吴硕等人互望了一眼,皆心领神会默不作声。
小皇帝心情大好当即加封刘备为大司马、兼司隶校尉、大将军领徐州牧兼扬州刺史、涿县候、假节钺。刘备再三请辞,天子就是不允。只得叩头谢恩。周围众群臣皆艳羡不已。当然羡慕嫉妒恨的也大有人在。
当晚天子便在金华殿设宴,与文武群臣开怀畅饮。天子大醉被宦官侍女架到了后宫,由新进徐贵人服侍安歇。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天子才悠悠醒来。众人一通服侍后。有人来报大司马刘备早早便在宫外等候多时了。汉献帝大惊慌忙命人请其入宫到承明殿等候。自己则匆匆整理衣冠,欲往前殿而去。徐贵人十分纳闷,边与侍女们给天子戴冠束带边不屑道:“这刘皇叔好大的官威呀!竟然还要天子如此匆忙应对”。啪…一声脆响汉献帝当即给了徐贵人一记耳光。“注意你的身份!堂堂大汉皇叔也是尔等能污蔑抱怨的”!徐贵人头一次见天子如此愤怒,内心惊惧万分,慌忙跪倒磕头请罪。汉献帝冷哼一声便领众侍从出宫而去。徐贵人捂着红肿的面颊,泪流满面。内心羞愤难耐,双眼寒芒一现。随即恢复如初就像没事人般,带着俩侍女去长乐宫拜见伏皇后晨省去了。
前殿天子接受了皇叔刘备的建议,当即下诏书再次迁都至此改名‘南京’。同时改年号为‘中兴元年’并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