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走过一路路,天下将何

在洛苏离开后,他曾出现在这里的传言,渐渐在高层中传开。

上次听闻洛苏消息,他在扬州,大部分人都能猜到,他是要去江南洛氏。

到了江南洛氏后,再一路向南,很合理。

岭南权贵很恐惧。

生怕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发觉。

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能隐瞒住,谁能在国师面前隐瞒呢?

有人如丧考妣的等待终局来临。

但最终却无事发生。

洛苏的马车已经往云贵高原而去,他要去吐蕃和天竺看看,在那里还有一个楚国。

吐蕃。

从数十年前第一次来到高原,洛苏就将这里视作中原的最大威胁,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强烈的高反让大唐军队难以攻上这里,在布置一众小国失败后,只能在青海设置了青海都护府,统筹诸方,形同立国。

对于吐蕃。

洛苏认为也只能依靠内部反间让其自乱,削弱吐蕃的潜力,至于真正的吞并吐蕃,以目前这种温暖的气候是很难做到的。

其余地方,无论是漠北,还是东欧,还是海外,还是中南,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同样的优势,那就是汉人是可以大批迁徙过去的。

但高原,大批量迁徙人口就是让人去送死。

况且那些土地上,土著人口不多,所以能快速改变人口结构,而吐蕃,有千万的人口,想要改变当地人口结构,简直做梦。

只能等待这种来之不易的水热条件结束,失去大量农耕的土地后,人口大幅度下降,吐蕃自然而然就失去这种称霸的能力。

洛苏对吐蕃的关注不算多,毕竟吐蕃是区域性帝国,和大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没有高原天险,早就踏平它了。

洛苏反而对天竺的关注不小,因为经过他所了解到的天竺历史,这里真的很奇怪。

庞大的人口、肥沃的土地、传承悠久的历史。

当一个国家拥有这三项特质的时候,会让人想起什么?

煌煌诸夏!

天竺之地也是这样,在恒河平原这片土地上,不乏强大的帝国,诸如孔雀王朝,亦或者贵霜帝国这种和汉帝国并列的帝国。

但建立在这里的每一个帝国,都可以说是毫无韧性,一旦毁灭,就不再重建。

每一个曾经征服这里的民族,都能称得上是骁勇善战,但一到这里,就会被同化,在下一次灾难来临的时候,被打为下一等人。

现在汉人也到了那里,结局会是如何,洛苏想要看看。

他并未多在吐蕃停留,就迅速的沿着那雪域高原的曲折之路,前往天竺。

热。

这种熟悉的热气扑面而来的时候,而后是潮湿的水气扑面而来时,洛苏就有些明悟了。

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开拓的楚国贵族,这些楚国贵族已经穿上了天竺传统服饰,看样子是化身这里的高等贵族了。

仔细想想也正常,宋王能顺利开拓是因为后面有那么多人在支持,别管身上背着多少债务,但起码现在手里有大量资源。

楚王可没有宋王的条件,只能凭借自己,吐蕃没有彻底臣服,朝廷也不可能向天竺输送大量物资。

唯一生存下去的方式,也就是混进当地的统治阶层了,对于种姓制度,洛苏有些了解,是一种宗教延伸出来的制度。

洛苏之前认为这种制度并不会稳固,等级分明会出现在任何国家中,但统治者和统治群体会每隔一段时间变幻一次。

高层想要凭借一种制度就压制底层是不可能的。

事实也证明了洛苏的看法,盛极一时的孔雀王朝就是由低种姓建立的,在高低种姓的对抗中,高种姓并不总是获胜。

但再深入了解过后,洛苏就彻底感受到这套制度的可怕,那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统治术。

在天竺待的这段日子,洛苏再次深刻感受到了气候对一个国家族群的巨大影响。

他找到了这片土地千百年来不断被侵略,族群性格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连绵的雨季。

在这片土地上,从来都不缺乏想要统一的雄主,但基本上都失败了,即便很短暂的统一,但基本上在短时间内就会崩毁。

如果说是因为意识的话,那庞大的同一宗教人群,实际上可以承担这个重任。

洛苏在这里停留许久。

这里是佛的发源地,在现在的中原以及西域,佛已经融为神系,而不单独作为一个宗教祭祀。

洛苏在这里,了解了这个逐渐湮灭的教派历史,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他勾画出一幅过去的图卷。

僧侣都有庙宇,在庙宇中诵经作法,但实际上最先的释祖是要求僧侣云游四方,不常定居的,但最终这条规则被释祖自己废弃了。

释祖说在夏天的雨季,可以不用云游,找地方躲三个月雨季,就连释祖这种类似于孔子的人物,一个立志改变婆教的大能,都对雨季无可奈何,最终妥协。

这雨季到底有什么恐怖之处呢?

在雨季到来的时候,道路会被冲毁,桥梁也会断裂,到处都是漫出的大水,乃至于洪水,虫蛇蚁鼠更是层出不穷。

如果类比到中原的话,那就是黄河和长江以及他们的支流,会在每年夏天,淹没无数的城池和土地,时间是三个月,那朝廷所修整的直道都会被冲烂,搭建在河流上的桥梁消失,生活在土地上的百姓,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会被淹没。

一切都会被推倒重来。

在下游的孟加拉区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会在雨季被淹没,人需要生存在船上。

在这种情况下,积累、勤奋,又有什么作用呢?

帝国的统治所依赖的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能够传达朝廷的诏令,进而控制、指挥那些官吏,同时让军队在情况有变的时候,顺利平叛。

而雨季是不能出门的。

这意味着一个帝国每年都会有三个月的时间,各自为政,地方发生了什么,朝廷不知道。

三个月雨季之后,税收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不知道。

在收税的过程中,在雨季中损失了多少可用于收税的土地,也不知道。

在漫长的雨季中,有多少人死去,尸体是否被洪水冲走,换句话说,在雨季结束后,帝国所造的户籍册,就要重新修订一份。

哪个帝国能有如此浑厚的人力物力去做这种事呢?

自然是只能由当地来估算。这一估算,就必然九出十三归了。

在天竺,政治逻辑和中原太过不同。

在中原,一个政权的变化通常都要追溯到十年以上,毕竟政治斗争是长期的。

但在天竺,统治者的权力会忽大忽小,在雨季的时候,政令难以出首都,这种情况在中原,大概类似于后汉末年的刘协。

这是听起来多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一个国家并没有崩毁迹象的君主,每年会有三个月的时间,仅仅只是帝都城主。

在雨季结束后,大量的官吏就会来往于帝都和地方,再次建立起强大的统治。

这是一片天然割据的土地。

谁来也改变不了。

那些强大王朝迅速的建立,是因为有统一的意识,快速的崩塌,则因为只有意识,没有现实,是不行的。

孔雀王朝的石碑建立在中亚,但影响力只有在旱季的时候才能达到。

那些所谓历史上强大的帝国,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洛苏最终给这片土地下了一个定论:这里不可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它只能在突然的昌盛和极致的衰败中,不断轮回。

即便统治这里的是汉人,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这里没有郡县的基础。

在六大王国中,洛苏彻底将楚国排除出未来可能成功争龙的行列。

目前列在六大王国之首的,还是燕国,如果燕国能吞并辽东的话,依旧有机会和中原一争高下。

在对楚国的未来,以及对天竺这片土地判了死刑后,洛苏便准备动身离开。

从天竺的西北部出发,可以到达大夏的土地,那里就是中亚,基本上进入天竺的政权,都是从那里经过,或者直接就在那里建立北方政权。

洛苏也不例外,在一轮新的雨季过去之后,这片土地的一切再次开始重启,那些国王和领主,开始派出官吏去收取税收,同时查看自己的国土有没有变化,土地被淹没多少。

洛苏则在炎热的旱季,从那道险要的山脉中,那道无数侵略者入侵,却从来都没有修筑堡垒的山脉中穿过,一路向中亚而去。

曾经他从中亚前往极西之地,如今却是不再去那里了,大唐现在已经超越了过去所有王朝的极盛。

颇有一种我于天下全无敌的感觉。

洛苏认为现在能够毁灭大唐的只有大唐自己,或许那不应该叫做毁灭,而是新一轮的轮回。

什么东西能够解决轮回呢?

即便这个去问从现代而来的姬昭,他也不知道。

毕竟就连姬昭所在的时代,全世界最兴盛发达的那些国家,也没有任何一个解决轮回的问题。

除了洛氏上位,用超现实的东西来解决现实问题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因为人类的寿命是如此的短暂。

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几十年。

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所谓螺旋上升,便是会有后退的时候。

比如罗马帝国的毁灭。

便是西方的低潮期。

放在历史数千年的尺度上,不过一两百年的短暂低潮并不算什么,就像是一根被压下去的弹簧,积蓄着力量,进而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将导致退步的因素,用暴烈的革命彻底摧毁。

但这一两百年的低潮,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一生啊。

黑暗笼罩着他们。

道路曲折我走不完,前途光明我看不见。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现实如此,又该如何去苛责那些怀着悲观的人呢?

所以洛苏从不怪罪洛氏之外的人,有一些自私的想法,一个人可以奉献,但不应该要求他奉献。

有些事,洛氏来做就可以了。

洛氏是不一样了,洛氏始终心中都能看到那光明的前途,始终都能看到曲折道路的尽头。

既然洛氏有这样的能力,那洛氏承担起更重的责任,自然是合适的。

对于中亚,洛苏不算是很陌生,因为他曾经穿越过中亚之地,所以相对于其他方位,对这里更加关注一些。

而且东边是大海,没有足够的土地,而西边的土地,却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他是从邦周时期走出来的人,而且是主持了第二次大分封开拓的人。

那种对于土地的执念,深深刻在他的内心深处。

在这些年中,他有时会和玄门之主通信,询问一些中亚等地的变化。

在玄门的信件中,中亚这些年的变化很是激烈,不仅仅是王朝的变化,也有宗教方面的变化。

西域和大唐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统合内部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目前在广义的大唐疆域中,实际上由西域玄门统治的疆域中,越过了葱岭这座高原,在西边达到了中亚腹地。

那座城池因为形状类似碎叶,被叫做碎叶城。

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有三百玄门神庙军,以及三千西域诸国联军,玄门的神庙军副统领驻扎在这里,一旦事有不逮就征调昭武九姓国以及七河流域中,信仰玄门的诸国军队。

这些军队是为了守卫信仰而来到这里的,因为新月信仰伴随着大征服从遥远的西亚来到了这里。

虽然来到这里的只是一部分边境诸侯,苏丹的目标还是东罗以及东正和天主世界,但如果在这里的战事出现大问题,新月的目标转向也说不定。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这并不是说异教徒不可恨,在异端被清剿后,异教徒同样是要被消灭的。

虽然基本上西方每一任皇帝或苏丹都会颁布宗教包容政策,即自由的信教,但在实践活动中,却并不是如此。

即便是在中原,也发生了尊皇天,灭诸祀的大事件,何况化外之地呢?

洛苏眺望车窗外。

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恶3死第172章 秦国的王,天下的王!第584章 大汉诸豪门第373章 卫青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962章 秦国第45章 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第704章 起风了(7000字)第920章 死亡之语(不够3000字,今天会再补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630章 过府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382章 匈奴第440章 西域神庙军第172章 秦国的王,天下的王!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899章 忆往昔汉诸侯靖难(800月票目标达成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长安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旧在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199章 项羽第867章 江南洛氏归唐!第887章 冬突厥!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310章 为刘盈求一个身后名第92章 天下局势,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827章 人心乱果有甜意4第316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264章 系统大更新,玄阶道具第198章 苍生血,众生泪第280章 重启庙号 谥号体系第194章 四海一第300章 洛仲堪第525章 子嗣大计,长安盛典第879章 玄武门!(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184章 洛人为何而战第889章 颉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赋,冬突厥,亡第700章 告祭上天与医会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522章 大汉的命运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团第325章 借富贵第99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第259章 洛采第266章 称号功能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624章 洛阳的旨意第1001章 割裂第175章 攻魏第620章 一往无前洛阳行!第916章 洛玄夜薨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841章 关中行!第238章 洛陵践法(下)第353章 太学第323章 念想第281章 规矩制度第731章 大将死!第281章 规矩制度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936章 请君直上凌烟阁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973章 洛氏钱行第182章 威震天下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免费番外:贴吧1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第506章 薨!第837章 洛显之薨,谢道韫死!第514章 惊天之变!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343章 圣谕第588章 贾文和画策献计第808章 洛氏在江东是什么?第90章 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第33章 诸侯同心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传传播王化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254章 我刘邦要争一争天下共主的位置第221章 洛村(为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949章 辽汤公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522章 大汉的命运第178章 全部带走,留下空城第952章 国无储君第672章 皆大风起!第558章 刘秀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702章 洛楚对洛彰言!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243章 惊变第114章 墨翟第846章 洛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