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

洛氏在大唐三百年,在政治上只是正常发展。

在大唐的时间走到两百年左右时,洛氏内部出现了另外一条道路。

东西方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大唐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援助,但在相互影响中,有一件事对大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就是数学符号。

在猛然意识到简便符号的重要性后,洛氏内部花费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编撰出了一整套的符号,从此在洛氏手中出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在人类的科技历史上,通常先有实践,而后从实践中总结原理,再由原理反应用于实践,这叫做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太过于注重实践,而不去总结其中的原理,那就会在一个比较低级的实践圈子中一直打转,想要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明白理论,才是一法通,万法通的东西。

洛氏在实践方面是没有其他家族能够比得上的,因为洛氏一直在尝试解决各种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实践的多了,就会有人去问为什么。

就像是古罗马的先贤也在回答各种好像没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比如轻的球和重的球谁先落地,他们给出的回答是重的球先落地,非常符合现实中的观察,但是洛氏发现这个答案是不对的,轻的球和重的球同时落地。

基本上大部分的这种答案,先贤给出来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没有人知道,洛氏中很大一部分将精力投入到了这其中。

理论的研究,在没有达到一个级别,没有足够的积累的时候,总是蹉跎而无用,但洛氏能感觉到,这将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于是洛氏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这其中,大部分有天赋的子弟,就连官都不做了。

洛星云是洛氏家主,但他更像是一个给家族内部这些研究人员服务的人,负责赚钱、保证洛氏的安定、地位,以便让洛氏的研究人员有一个稳定的研究环境。

洛氏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将精力投入到了理论数学的研究中,他们在几何和数字的世界中遨游,甚至将无理数都搞出来了。

当无理数出现的时候,洛氏内部有些麻,但经过计算,这是真是存在的,这下一发不可收拾,更多的人开始投入到数学的研究中,不可自拔。

还有一部分人显得没事干,已经开始研究纯粹的数,然后发现现在的理论不好计算,于是自己发明新的数学工具。

洛氏就这样走到了几乎走火入魔的程度,数学是科学的基石,是万能的工具,是探究宇宙奥秘的法则,但数学也是没有尽头的,仅仅研究数学也是没有用的。

现在就像是工具都已经更新换代好几次了,电锯都已经发明出来了,但砍树的工作还没有开始干。

地基都已经打造的可以盖摩天大楼了,但是上面却连一个茅草屋都没有。

而且洛氏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数学的美丽实在是让人沉迷,洛氏这种特殊的家族,对此实在是难以自拔。

在洛氏转型的过程中,偶尔也会产出一些新奇的东西,比如黑火药,比如一些奇奇怪怪的,偶然出现的材料。

材料学这种东西,在没有彻底研究透彻之前,有时候就是要看运气的。

洛氏的又一个大转变发生在天灾来临之后。

在天灾来临前,整个大唐虽然有各种弊病,但总体呈现一种欣欣向荣,在这个平和的帝国中,从上到下,实际上都没有太大的急迫感。

世上从未有过如同大唐一样伟大的帝国。

即便是最骄傲的罗马人,也承认大唐的伟大,远远超过罗马任何的时期。

大唐的子民,已经对往昔一切的盛世都不屑了。

几乎所有人沉浸在恢宏神圣之中。

但天灾打破了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将无数人唤醒,很多人茫然着不知道世道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洛氏那群研究人员则从数字的世界中被唤醒,在过去的那些年,洛星云从来都不干涉这方面的事务,因为作为家主,他一定是在政治或者军事方面比较擅长的那个人。

但现在,他向所有人下令,“要将聪明的才智,转移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而后许多在这次天灾中所暴露的问题,就被列成了一个清单,比如怎么再次提高粮食产量,怎么解决没有水的问题,怎么解决气候越来越干旱和冷的问题。

这种问题有很多,洛星云并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但他别无选择。

四时之神的耗费太大了。

当初昭圣王用神器损耗那么小,仅仅在河套使用,就抽干了洛氏四分之一的积累,后来为了发动四时之神,更是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可惜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早期,基本上就是靠运气发展出来的。

更可怕的是,如果在某一条道路上,取得了一点发展,然后将精力全部放在这条道路上,反而会停滞不前。

比如黑火药。

从黑火药中诞生了许多武器,但如果执着于黑火药的发展,一直钻研黑火药,那反而会被时代所抛弃,可能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浪费掉,而且没有任何的效果。

因为黑火药和现代火药,不能说毫无关系,但也关系不大。

在开始着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首先就是解决粮食问题,怎么才能够更高效的利用北方有限的水资源,水车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然后。

洛氏的研究人员从数学的世界中出来之后,又一头扎进了物理的大坑中,开始研究力学,在这方面,古罗马的阿基米德早就研究出来的浮力定律给了洛氏一些灵感,拥有更高阶的数学工具,洛氏的研究很顺利,计算出了许多公式,提出了不少原理,解释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现象,所有人都很是欣喜,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解析,又进步了很大一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学的发展,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再给洛氏二十年的时间,完全能建立经典力学的大厦。

但大唐已经顶不住了。

战争爆发了。

大批在研究方面没有天赋的洛氏子弟踏上了战场。

而有研究天赋的子弟,则依旧留在凛冬城中。

凛冬城。

洛氏的研究基地。

当大批敢战士离开了家族,所有人都感觉到了窒息的感觉,帝国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如果不能解决那些帝国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所将要承受的,将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凛冬城外。

一个年轻人静静坐在一条小河边上,他望着水磨在运转,突然低头嘟囔了一句,“它为什么不能自己转呢?”

……

在帝国的军队中,火药已经颇为普及,但早期的黑火药,威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它既不能彻底代替弓弩的作用,更没有摧毁一座城池城墙的强大作用。

但它的确对战争形势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比如本该蓬勃发展的重骑兵,很快就在战场上失去了踪迹。

关中的战争凶险而激烈。

宋国的战斗力,并不如何强悍,尤其是在陆地上,常年生活在热带,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悍勇,仅仅凭借着海军和帝国的海军在作战。

帝国的强大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即便是燕国和宋国一起造反,也不能对帝国造成什么军事上的压力。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藩属国服从帝国的统治,这就是根本的原因,帝国拥有最强大的拳头。

支撑帝国拳头的,则是每一个在田地中耕作的农民。

一把稻米,一把麦穗。

组建了帝国宏伟的大厦。

而现在这个大厦的基础崩塌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帝国的大厦也将因此而倾塌。

……

帝国的腹心终于出现了造反的百姓。

在过去的每一个王朝末期,都会有百姓反抗王朝的暴政,他们痛骂着皇帝,唱着朴素的歌曲,进行反抗。

但这次不一样。

这一次的造反更像是一场为了求生的反抗。

这一次的造反是因为中央朝廷已经不能履行让百姓活下去的重任,于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

这种组织力,也是帝国在过去的那些年中赋予和培养出来的,现在成为了推倒帝国的推手。

帝国缺少粮食,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缺乏,帝国的官吏不可能完全将粮食分发下去,那不可能做的到。

帝国的百姓从来都不甘心以奴隶的身份生存下去。

现在也不甘心在别人的施舍下存活,亦或者在绝望中等死。

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域都掀起了攻击官府的行动。

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之为“举义旗,清奸佞”。

没错。

大部分的义军,并不想推翻大唐的统治,他们只是单纯的将那些贪官污吏杀掉,然后将府库中的粮食放出来。

所有人都认为是那些官吏故意不放出粮食,他们不认为皇室会故意饿死他们。

但即便是一开始如此,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尤其是他们发现就算是将府库中的粮食全部释放出来之后,也只不过是多撑一段时日后。

造反的性质就彻底变了。还存活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敌人,义军的领袖很快就官僚化,当初官府的官吏想要保存粮食,优先保证朝廷官吏和兵卒们吃,现在义军领袖如法炮制,同样选择了将粮食优先提供给自己的亲信吃。

到了这个时候。

一个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已经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人多粮少的现实,是客观而存在的。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大家都饿一饿,起码死不了,还能硬撑着。

但现在秩序一崩,正确的方法就不可能再用。

现在是黑暗森林法则的时代,要优先保证自己的实力,保证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世道中活着,然后才能做出更多的事来。

暴乱最先掀起的河北以及齐地,已经出现了大量饿死的百姓,局面惨不忍睹。

各地的官府都开始据地自守,招募乡勇,几乎每一个有力量的核心,都在收拢粮食,粮食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程度,这更加剧了外围的粮荒,粮荒导致更多的人死去,见到这一幕的存活者,再次加大粮食的搜寻和把持,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就在这种局面下出现。

在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故意上下其手作乱,但在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根本就难以短时间内分辨,这是一场几乎每个人都参与的恐慌。

飞鸽传书的便捷,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本来还没有发生祸乱的地方,提前收到了消息,也开始这么做。

本来应该由百姓掀起了祸乱,在极多的地区,却由官府掀起,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极多攻击乡镇的义军,他们挥舞着锄头和镰刀,然后相互汇聚,然后在汇聚了足够力量之后,开始攻击城池。

谁能够制止这场风起云涌的起义?

……

洛阳的天子诸王和公卿大臣都在问这个问题。

李慎再次吐血昏厥,这一次醒来之后,他的脸色已经苍白的难以恢复了,明显是心神损耗太大。

这些年,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

这种人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就不该压在他这个平庸的君主身上。

民间的起义是从事件一开始就预料到的,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他面前,而且在短短时间就如火如荼后,他还是不能接受。

“诸位爱卿,为之奈何?”

李慎不知道他说过多少句为之奈何,但除了为之奈何,他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洛星辰上前一步,沉声道:“为今之计,只能是守住河洛和江淮,只要能保证江淮在手中,大唐就还有希望。

然后再派遣一位大员出镇河北、齐地,尽量的维持秩序,以现在所得到的消息,即便是造反的百姓,也不是反抗大唐,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已。

只要朝廷有能力让他们活下去,收复应当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如果等到真的乱起来,等他们走上再也回不了头的路后,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陛下应当早下决定,拖下去的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也是我们控制不住的,兄长在关中对抗燕国,如果不能早日让中原安定下来,必然会被连累。”

从河北进入河东太容易了,而现在的河东防御空虚,很容易就会被抄后路。

李慎宛如抓住救命稻草,但立刻又黯然下来,“朝廷从哪里筹集让山东灾民活下来的粮食?如果将粮食从河洛以及江淮运过去……”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几乎在李慎话说出来的一瞬间,朝廷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陛下,万万不可啊,如果将河洛的粮食运出,一旦山东没能平定,河洛必乱,难道到时候,陛下您要弃洛阳而走吗?

长安已经陷落,若是洛阳也陷落,朝廷还拿什么去收拢天下,这对整个大唐的威望都是巨大的打击。

关东虽然有些许乱民,但还不至于让朝廷冒这么大的危险啊。”

洛星辰知道他们话中是什么意思,关东的灾民虽然严重,但这种大乱,人死起来很快,关东是缺粮,不是没有粮食,只要等关东多余出来的人死够了,剩下的粮食自然就吃了。

这种想法虽然残酷,但的确有效,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到了粮食够吃的时候,关东还属不属于大唐那可就说不定了。

大唐的藩属国因为距离遥远,本就和中原离心,如果不是多年来的政策倾斜,恐怕早就有所反复,如果等到占据天下人口多数的河北和中原真的反了,那大唐重建的难度,就会上升一个等级。

而且河北一旦脱离掌控,那辽东就再次孤悬中原之外了,蓬莱以及箕子半岛,都可能趁机脱离中原独立。

一旦中原朝廷不能镇压四周,那所有的地区都会掀起本地派和亲唐派的战争,比如现在的楚国以及中亚的许多国家,还有岭南,中原乱,他们也乱,国中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内战。

大唐不仅仅是自己一个地区的稳定器,作为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的存在也让其他国家都保持着大致的稳定,没有了大唐镇压,藩属国中被推翻的王公,不在少数。

宋国中有人封锁马六甲海峡,但实际上现在的楚国根本就不用封锁,因为一直充当中原粮食宝宝的楚国,现在自己也缺粮了。

而且这种缺粮不是因为天灾,当然,发洪水也算是一小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破坏。

当初为了分裂楚国而裂国的行为,现在也迎来了另外一个结果。

天竺这块土地因为雨季的原因,本来就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大统一帝国,这一点和宋国非常不同,宋国是可以形成统一国家的。

再加上中原的政策,现在的天竺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毁坏生产活动,无论是长出来的还是刚种下的稻苗,都被人为的进行破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对方缺少粮食。

战争已经完全违反了当初中原所定下的规则,即双方不故意毁坏田地,但在天竺,激烈的斗争,已经完全走向了不能共存的程度,一切都像是理所当然。

“一粒粮食也不能流出楚国。”

这是一部分人所宣扬的口号,其中蕴含着明显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配合宋国的政策。

李慎将目光落在洛星辰身上,洛王洛星云离开神都之后,现在朝廷中声望最高的就是洛星辰,最能让关东那些造反的百姓相信的,也就是洛星辰,洛星辰自己也已经准备好了前往关东。

但没想到李慎只是看了一眼,却收了回去,“再让朕想想。”

洛星辰顿时一急,“陛下,臣请往关东而行,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慎一听洛星辰挑明,也不再隐藏,当即苦声道:“爱卿,洛王前往关中抵御燕国,如今朝廷朕所能信任的人不多,朕现在身体不好,时不时就陷入晕厥,若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朕连个托孤的洛氏子都找不到,爱卿不能离开朕啊。”

这下洛星辰说不出话来了,虽然大唐基本上没有几次托孤,但一旦托孤,一个李氏宗亲,一个洛氏嫡系,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一个外戚,这都是固定人选,其中基本上都是以李氏宗亲或者洛氏嫡系来作为托孤的第一人。

现在神都洛阳只有洛星辰这一个洛氏子,李慎说什么也不会放洛星辰离开的,洛星辰咬了咬牙,“唉,大事完矣。”

他个人觉得虽然托孤重要,但比起处理关东的事情,明显更关键,但现在天子不是这么想的,天子认为保证大唐的帝位传承更加重要。

天子认为关东终究是能够平定的,但如果中枢帝位出现问题,那就真的要出事了。

见到李慎已经做了决定,洛星辰无可奈何,只能拱手道:“陛下,请先下令守备江淮,如果江淮被破坏,那大唐真的就完了。”

如今的江淮,即淮河流域以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平原,还有江南的太湖平原这一块,还有蜀中的平原,这是大唐最后的粮食产地。

尤其是江淮和江南,因为有运河的缘故,极其重要,河洛的供给,基本上就是依靠江淮,如果河洛出现问题,那天子就必须要离开洛阳了,否则这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池,会直接爆炸,他这个天子会是什么下场,恐怕没人知道。

而且随着关中的陷落,益州的粮食已经不一定安全了,毕竟关中蜀中是一体的,洛阳和蜀中就隔着一座座山川了。

现在在关中作战的朝廷大军,粮食供给,也是从洛阳向北通过黄河再送进去了,以及潼关的守军粮食,也是洛阳在后方支撑。

这都需要保证江淮的安全。

一旦江淮被攻破,或者江淮的经济被破坏,大唐就真的连落脚之地都见不到了,到了那个时候,全天下都要杀个血流成河,人口至少减少六七成,才能再谈重建了。

李慎对此也是深知,不仅如此,如果真的出现危险,他这个天子,宁愿抛弃洛阳,也要保住河洛,一旦见到不妙,唐廷的中枢就要搬迁到长江以南去,然后依托淮河和长江进行防御。

这是之前洛星云还在洛阳的时候,君臣之间就已经商议好的撤退路线。

……

关东广袤的大地上,大部分百姓还不知道,洛阳城的天子会选择如何对待他们,大部分人都在等待着朝廷大军的围剿,也有一部分人在期待着朝廷的诏安。

但事实上,朝廷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似乎是默认了现在的局势。

只有各地还能够联系到的官府接到了来自神都的诏令,内容也很是简单,那就是固守本州,尽力收拢百姓,能救活多少,就收拢多少。

朝廷正在全力应对燕国,等到击败了燕国的军队,就会东出。

若是其他的帝国,当然不能这么直接说,但大唐可以,三百年煌煌大唐,有无数愿意为大唐赴汤蹈火的仁人义士。

在关东有无数能体谅朝廷难处的人。

即便是现在局势看起来这么艰难,但除了朱温以及李茂贞这种天生反骨的人,大部分的朝廷官吏都不会想着造反,贪暴和不忠,也不是一定在一起的。

除非中央朝廷的威望再次经历严重的打击,否则大唐随时东出,都会有许多人跟随。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的公卿,会否决洛星辰直接东出的想法。

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大唐的统治都是极其稳固的,关东闹得再凶,那些造反的百姓也不可能真的掀翻大唐的统治。

自古以来,想要推翻帝国统治,都要有帝国内部的统治阶层带路,而这种情况,在现在大唐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李氏、洛氏,大唐拥有着双重宗室,还有堪称强大的官僚体系。

想要将这么强大的统治力量打破,起码要三五年的大战才有可能。

三五年。

洛王会在关中击败燕逆。

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

唐帝国所遭遇的经济危机并不是全面性的,甚至称不上是经济危机,帝国的物价在纷乱时代,依旧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平稳,直到帝国秩序崩坏,在失去帝国秩序的地区,才出现货物短缺,进而物价飙涨的情况,但即便如此,纸币依旧保持着交换价值,帝国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问题。

但帝国所遭遇的危机却是如此的具有毁灭性,历史学家将之成为“饥荒中的盛世帝国”,当代历史学家如此评价——“农为国本,一个帝国用惨烈的现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这惨痛的现实,深切的影响了往后的所有政策,乃至于影响了往后帝国对于农业的执着追求,大唐在饥荒中,持续不断且无法停下的崩溃着。——《唐帝国兴衰史》

第876章 玄奘讲法,世民多哀!第50章 发文天下第765章 洛氏现代番外:一个天才孤儿在洛国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55章 洛休薨,地阶道具第174章 韩非奔洛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782章 我意坚决不为贵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656章 众聚诸侯,洛空求祖!第740章 天命为何?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83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第59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下)第634章 天下人,妇人心!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第265章 洛陵的计划第107章 洛水和议第462章 罪在公卿!第402章 为盟主竹兰酱加更第249章 带着刘邦老婆孩子逃命第878章 洛苏李渊,李世民明心见性!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812章 手掌江左权!第247章 箪食壶浆,喜迎汉军,优势在我第20章 齐侯向西第565章 五州豪杰第516章 遵从陛下谕令者,左袒!第83章 洛瑜使齐第137章 还是得抢王室的土地第901章 平阳薨!第752章 曹操死儿子了!第582章 太平军之势第233章 嗟尔秦朝,气数已尽!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225章 双方第347章 回京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798章 洛水誓,众一心!第628章 怒斥!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203章 韩信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旧在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745章 为国尽忠死!第329章 凋零第805章 江东洛氏!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20章 齐侯向西第28章 褒姒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253章 攻楚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第627章 进宫第742章 吴国都何处?第998章 苏醒第314章 金杯共汝饮第296章 这么有钱?打劫!第167章 秦异人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32章 圣主明君第736章 王上,臣回来了!第433章 王血以贵第824章 人心已乱1第76章 攻越,降吴,献西施第998章 苏醒第944章 陛下才是君王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541章 继位者谁?(求月票!)第492章 太子刘贺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211章 反抗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584章 大汉诸豪门第280章 重启庙号 谥号体系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360章 朝贡第768章 支线番外:素王神庙大祭司洛星第313章 宫中第961章 子嗣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531章 雨幕第512章 一副燃爆长安的图!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633章 结算 神器(二合一)(卷终)第773章 天命缥缈不过虚幻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