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郭荣(十四)

十四、指点江山大整军

郭荣先到潞州休息了几天,起程经过新郑县,拜谒嵩陵,嵩陵即周太祖郭威陵墓。郭荣俯伏哀泣,知道祭奠礼毕,才收泪站起来。军师王朴说:“陛下,祭奠嵩陵,也过于伤心了。”郭荣动容地说:“朕一心征服刘崇,未能送葬到此,实在对先帝有些负恩,今来祭奠,怎不觉痛心呢?唉,冯老太师他人呢,怎地不来跟朕相见?”

军师王朴回复道:“老相国已经病故。”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章,说道:“这是他临终之前,拟下这本奏章,叫太常卿田敏委托臣呈交陛下。”郭荣接过来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道:“老臣冯道今已七十有三,自古圣人不过于此,老臣自知天命,恐欲老迈将终。自大唐庄宗即位,老臣遂为国之宰相,从政五朝,历侍四姓十君。饱尝百姓征役之苦,却未见四海一统之时,令老臣遗憾此生。观我大周天下民富殷实,兵强马壮,又兼陛下有唐尧之德,虞舜之功,念江山以忘寝,想生灵而劳神,实乃千古圣主,有道明君,令臣倾心佩服,日后定能一通四海。而今遵照陛下差遣,已将先帝葬于嵩陵,老臣自感不能再理朝政,愿随先帝一同驾鹤西去,君臣为伴。大周上柱国太师、尚书令冯道乞伏呈上。”

郭荣看了,嗟叹不已。当下率领众将军去冯道坟冢祭拜。但是大凡有节操的人都对他持批评甚至鞭挞的态度,说他是最没有脊梁骨的无耻文人。也有不少的实用主义者大肆吹捧他,吹捧他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他在乱世当中,始终能够位列三公,冯道不倒翁的奇迹便成了这些人热烈崇拜的偶像。

回到京城汴梁,郭荣在殿中诏令魏仁浦、王朴等十一人,商议给冯道追封谥号。司徒窦贞固说:“老相国为人处世机动灵活,实乃人中典范,应该给他美谥呀。”度支员外郎王著说:“我却认为他没有贞操,国家危难之时,他考虑的全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至于天下百姓的痛苦跟他一点都没有关系。说他这种人是典范,今后不知有多少奸佞小人崇拜他的。我认为应该给他恶谥,比如谬丑、灵黠之类的谥号。”

户部尚书李涛拍着手说:“王郎你说得激烈了。谈老相国历经四朝十个皇帝,始终是宰相的位子,确实是趋炎附势,变化多端。作为一个名声大的人,最好还是给他个中性的谥号,左右都说得过去。”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景范说:“他侍奉的不止十个皇帝,实际上是十二个皇帝。”李涛问哪十二个皇帝,景范答道:“冯道侍奉的第一个皇帝是桀燕刘守光,随后是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唐闵帝李从厚、唐末帝李从珂、辽太宗耶律德光、晋高祖石敬瑭、晋出帝石重贵、汉高祖刘知远、汉隐帝刘承祐、周太祖和当今皇上。你数数看,不是十二个皇帝吗?可以说他变脸比翻书都来得快,嘻嘻。”

范质说:“景宰相,你别这么说,冯老太师还比不上杨凝式杨相国,他经历了六朝十五帝,唐昭宗考中进士做官,以后经历过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唐景宗李柷、梁太祖朱温、梁废帝朱友珪、梁末帝朱友贞,以后是唐庄宗直到当今皇上。唉呀,他们两人也都是在显德元年这一年里逝世的。”

景范摆着手说:“谈年纪,杨相国活了八十二岁,比冯老太师大九岁,虽然经历过的朝代和皇上比冯老太师多,但他有两点不如冯老太师:一是官职小,七品、六品这些小官相对乱世年代里比大官要来得保险些,对全局影响也不怎么大;二是杨相国遇到情况不妙就装疯卖傻,如此一来,他做官就断断续续。基于这两点,他还是不能跟冯老太师相比。”

检校太保、枢密使魏仁浦说:“老相国虽说睿智,但起码的道德底线越过,那就是苟活于世的变节者呀。人家杨凝式自知越不过去就装疯卖傻,说起来应该比他多少都能算有节操。”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范质赞叹说:“冯老相国少年时以孝顺谨慎闻名,唐庄宗时代开始尊贵显赫,从此历朝官不离将军、宰相、三公、三师的职位,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别人无法猜测他的喜怒哀乐,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与世沉浮,左右逢源,曾作《长乐老叙》,自述历朝荣誉礼遇的情况,当时的人都用有德行、度量来推重他。总的来说,他德行深厚精研古道,才器雄伟度量宏大,虽然朝代变迁,人们也没有闲言,像大山屹立,不可转动!”

东京留守兼侍中郑仁诲说:“我看了他的《权经》、《荣枯鉴》,佩服他的才智,确实高于世人。之所以每个刚登台的皇帝都重用他,是因为他有三个招法。一遇到新主出现,他总是第一个去报到,而且带着一班文武大臣去迎驾;二他有一个绝活,这就是向新皇上献上葵花宝典《贞观纪要》,这是他的手抄本,管你看不看,总归有益无害;三不管皇上办什么事,问到他,他总说吾主英明,从不持反对意见。关于这一点,当今皇上要去亲征北汉刘崇,不知他怎地横加阻拦,也许他吃错了什么药。嗨嗨。”

端明殿大学士、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溥拍着手说:“老相国,人杰也。历事五朝众多皇上,忍辱负重,乃是天下苍生为念。举荐贤才十分公正,绝不肯徇私舞弊,也不贪赃枉法。”枢密承旨曹翰跟着说道:“老相国人好啊,不管跟什么人都有亲和力,主要的是不贪财,不好色,不逞能,顺势而为,甚至还能主动帮帮人。”

王著这会儿说了王凝妻子的事迹,他家在青州、齐州之间,担任州司户参军,因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境一向贫寒,一个儿子还年幼,他的妻子李氏,带着孩子,背着王凝的尸骨回老家,向东经过开封,在旅店住下,店主不愿接纳。李氏眼看天色已晚,不肯离去,店主拉她的胳膊撵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说:“我是个女人,不能守住贞操,而让这只手臂被别的男人抓过了!”立即拿起斧子自己砍断那条胳膊,看见的人为她叹息流泪。开封尹听说后,将此事向朝廷禀报,优厚地周济李氏而鞭打了那位店主。王著随即借题发挥道:“王凝妻能够守节操,冯道跟她相比,该不要很惭愧的吗?”

大家说到这里,郭荣笑着说:“王郎中,你也来说说呀,可别要作壁上观啊。”刑部比部郎中王朴拍拍嘴说:“大凡一个人,总有他的长短。老相国的长处是这么几点,为人能自刻苦与俭约,住茅草屋,亲自耕种,还主动帮助缺少劳作的人家耕种,不图回报;遇到饥荒年,能倾家财救济乡民;不接受地方官的馈赠。不贪美色。字写得好,很有才气。举荐贤才,公正无私。劝谏皇上关心百姓的生活。主持印刷儒家经典著作《九经》。但论他的短处,实在不敢恭维。不问什么人得势,总是第一时间去谄媚逢迎,如同旅店看待过客,清晨是仇敌,傍晚成君臣,更换面孔、变化腔调,竟无一点羞愧,大节如此,即使有小善,哪里值得人们称道!试问:有的皇上劣迹斑斑,暴政累累,值得他去逢迎吗?石敬瑭做儿皇帝更是混账,自愿出卖国土,引狼入室,他也去投靠他,能算明智吗?在契丹人那里也稳做高官,能说他有顶天立地的脊梁骨吗?如此说来,他这就叫个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哈哈。”

司空、门下侍郎李谷说:“王郎中说的恰切。老相国为人机动灵活,随机应变,真的是无与伦比,本事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在他的人生最后却判断有误,这才顶撞当今的皇上。但他临死前留下奏章让王郎中转交皇上,可算是个精妙的弥补吧。”

郭荣说道:“魏枢密,你来说一下给冯太师的追谥。”魏仁浦奏道:“陛下,既然你要臣说,那臣就斗胆说了。陛下追封冯太师为瀛王,赐谥文懿。至于陪葬嵩陵一事就算了吧。”郭荣马上首肯道:“准奏。”

后来有人写诗讥冯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上朝时,郭荣先是追谥了冯道,追赠史彦超为太师,随后进国丈符彦卿为太傅,改封魏王。郭从义加兼中书令。刘词移镇长安,王彦超移镇许州,与潞州节度使李筠,三人都加兼侍中。李重进移镇宋州,加同平章事衔,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张永德加检校太傅,兼滑州节度使。药元福移镇陕州,白重赞移镇河阳,两人都加检校太尉。韩通移镇曹州,加检校太傅。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郑恩为殿前副都虞侯。高怀德、石守信、韩令坤、韩重赞、张光翰、赵彦徽、药元福、马全义均为禁军各部都指挥使。

接着就惩罚一批失职将领与官员。河西节度使申师厚没有等到诏令,擅自离弃镇所进京入朝,贬为率府副率。高平之战,泽州刺史李彦崇领兵扼守野猪岭,阻断北汉君主的归路。他听说樊爱能向南逃跑,便领兵撤退,后来北汉刘崇恰恰就是从这条路逃走的。要不然就灭掉了北汉。贬李彦崇为率府副率。——所谓率府,就是负责警戒、巡逻任务的衙门,其副职就成为副率,实际上没有什么职权,是安排冗员散官的去处。

右屯卫将军薛训,监守兵库,放纵官吏、士卒贪污敛财,罢免官职,流放沙门岛。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在催收军粮草料的赋税时多征收些作为损耗,地方官员趁机向百姓增加摊派。郭荣认为他祸害百姓,赐他自尽。李涛奏道:“陛下,孟汉卿虽然多征赋税有罪,况且他并没有贪污,应该说罪不至于死。”郭荣把手一挥,说道:“朕知道这些,只是当前政纪军纪废弛,必须从严,不过想借此惩戒众人罢了!”宋州巡检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在宁陵县,偷盗商船不捕获,严重渎职,斩首示众。供奉官郝光庭在叶县巡检时,公报私仇,枉杀平民,斩首弃市。

宰相、司空、门下侍郎李谷奏道:“陛下,今年十一月,黄河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农田被淹掉了很多。那一段的圩堤急需加固。”郭荣说:“朕知道了,李宰相,辛苦你一下,你去监筑河堤征发精壮民工六万人,三十天竣工。”李谷马上上前身子一弯,说道:“微臣领旨。”

此后又委派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与彰信节度使韩通带领士兵,征发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葫芦河。并在李晏口夹胡卢河修建城垒,派重兵戍守。又派德州刺史张藏英召募边境骁勇之民组成一支精悍的边军,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

宰相、端明殿大学士、中书侍郎王溥奏道:“陛下,臣代百官上表,请以九月二十四诞圣日为‘天清节’,万望批准,以晓谕天下。”郭荣简短地说了两个字:“准奏。”

郭荣下诏说最近要亲自到校场检阅禁军,这一下,京师禁军的六军十二卫的指挥使们便忙碌了起来,急急忙忙各自对所部兵士加以整顿和训练,高度谨慎小心,生怕发生闪失,要遭到严厉惩罚。

到了规定检阅的那一天,天刚黎明,禁军各部纷纷奔赴校场,队列整齐,等候皇上来检阅。只见旌旗招展,声威大大不同于以往。

太阳冉冉升起,整个校场洒满了阳光,郭荣戎装佩剑,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登上讲武台。检阅指挥使张永德宣布检阅开始,只见一队队马军、步军列队从讲武台前经过,军容还算整齐。全部人马走了一个时辰才检阅完毕。

郭荣随即宣布,从十二卫中各抽出一个小队,考校共分骑术、射箭、刀法、枪法、角力几项。这一下,却看得郭荣满面寒霜,脸色越来越沉重,就是那些指挥使们也心中直打鼓,面带羞惭。

原来从唐代一来,各地藩镇为了扩大自己的割据势力,尽量以丰厚待遇招募兵员,网罗了各地大批青壮年和会武术的壮士,因此,中央禁军所招收的军士,大都是京师一带的地痞无赖和富家子弟,还有不少靠关系来吃军粮的老弱人者。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惯了,怎得肯刻苦训练?所以这次进行考校,便丑态百出了。

第一小队考校射箭,第一个人拉开半弓就射了出去,不曾到靶子就落了地。第二个人虽说射到靶子,也就是搭了个边子。第三个人却拉不开弓,叫他下劲,他咧了咧嘴,还是拉不开来。考校员黑着脸说:“别拉了,你下去吧。下一个!”这一个人倒好,弓是拉满了,可是箭射出去,却直往考校员身上射去,考校员吓得往地下一趴。他惊悸地说:“不是趴得快,真的要射中了我。”此后又有好多的人脱靶。单射箭这一项考校,这第一小队就得淘汰三分之二的人。

抽的第二小队,看上去就不行,年纪偏大的人不少。考校的项目是骑马奔跑。第一个人骑马奔跑起来,人的身子歪歪扭扭的,分明是很少骑马的缘故。第三个人骑上马,马奔跑起来,“扑通”一声,这人摔落马下,好一会儿才爬了起来。马还在校场上跑动着,考校员奔跑上去将马栓住。隔了两个人,就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叫他上马,他却跨不上去,身子瘫倒在地上。接着也是年纪大的,上马是上了去,马一跑动,他身子直歪,吓得死死勒住缰绳不让马跑。由此看来,单骑马这个最基本的项目,第二小队得淘汰一半的人。至于考校刀枪、武术,很少出现精良的军士。由这些人组成军队怎么会有很强的战斗力呢?要想凭这样的军队完成天下统一是根本不可能的。郭荣吼了声:“今日不要再考校了!”说罢,起驾回宫。

广雍撇了撇嘴说:“好在我是文官,要不然,就得上台献丑。这么穷折腾,还要不要人忠心地为他守江山?”赵匡义忧愁地说:“这么一考校,我带来的四五个邻居,看来一个都混不下去了。其中有个还是我的发小,比我大三岁,小时候老有病,在家里不能下田做活计。他找了我,我对他说,当兵好呀,吃穿不愁,打起仗来,你就扛扛旗子,发现不妙,你就先跑。唉呀,这些人眼下如若都来找我,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郭雀登基不久长,换上第二个皇帝,他却要整军,好多人的饭碗被他整掉了。”赵匡义接过口笑着说:“郭雀子不在了,但郭家登基还是不得久长。为什么要这样说的呢?柴荣他这个新皇帝整军得罪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要得罪十几万人,这十几万被他整下去的人必然有怨气,怨气全都发出来,他的龙椅子能经得住吗?以后,说不定要由我们赵家人来坐这龙椅子了。”

广雍一听,马上就向赵匡义低头拱手说道:“皇上英明,吾主万岁!”赵匡义打了他的手,说道:“广雍,你现在万万不能这样说了玩。如若有人晓得,那可要出大事了,咱俩的人头可就都要落地。”广雍嬉皮笑脸地说:“赵兄啊,我这是在你跟前演示一下的,以后绝对不会得再开这个玩笑。”

第二天,郭荣下旨,命令赵匡胤负责整顿禁军:通过挑选,精锐之士编成上军,此后勤加训练,以备充作今后作战的强力军;次一点的,则担任平时京师和地方的守卫、治安。那些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的,一律遣散回家种田,都发遣散费。

赵匡胤接到圣旨,便调集各卫禁军,将士兵逐一审查,估计将被遣散的有上十万人,其中还有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头目。这一来,司徒窦贞固、司空苏禹珪这些因循守旧的大臣看不下去了,联名向郭荣启奏:“现在军队中已经传开闲言,说陛下大量削减禁军,有违历朝的规矩,恐怕要造成制度和编制上的混乱。”

郭荣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历朝陋习,当士兵的,几乎成了终身制,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督查挑选,唯恐伤害人情,老弱跟青壮相混,勇敢跟怯懦并存,这种军队如何能打硬仗?高平之战,不少士兵和将领不听指挥,临阵逃跑,如果不是朕亲冒矢林,加之有一批忠勇战将奋勇苦战,才挽回败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我大周北有契丹、北汉,南有唐、楚、蜀、闽,无不虎视眈眈,我们如若没有强悍的军队,还能在中原大地站稳脚根吗?国土就必然一天天的式微下去,外邦人也就会来到中原河流里饮马。”

郭荣把反对整军的意见坚决顶了回去,宣布窦贞固、苏禹珪二人致仕,赠窦贞固沂国公,苏禹珪莒国公。他愤愤地对大臣们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辛勤劳作的农夫也不一定能供养得起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烂死无用的士兵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拿什么去激励士众,打起恶仗来又怎么能克敌制胜呢?”

他仍督促赵匡胤加紧整顿,不得徇任何私情,留下一个不顶用的士兵在军中。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和挑选,其中最好的兵员组成殿前诸班。郭荣诏令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其余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将帅挑选士兵。宫廷内外军列全是精干强壮的士兵,五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此后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是整顿军队,挑选兵员起到了明显的功效。

郭荣没有满足于此,考虑如何对军队加以训练,使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想来想去,还是让身经百战、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将军魏王符彦卿来主持练兵,但又觉得符彦卿毕竟年龄太大,恐难以承担这个繁重的任务。如若调其他将领,他们又有各自的任务,还要镇守一方,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来。郭荣为难了几天,猛然想起一个人,“非此人不可。”

主意已定,当即传旨召赵匡胤进宫议事。不一时,赵匡胤来到,参见已毕,赐座上茶。郭荣说:“近几个月来,因御弟忙于整顿禁军,未能跟御弟畅叙,不知进来家里情况如何?伯父母身体可好,平日做些什么?”赵匡胤说:“托陛下洪福,家里一切都好,家父赋闲在家,平日无事,唯有逗孙儿德昭和骑马射箭、练练拳脚活动筋骨而已。”

郭荣说:“伯父年纪刚达五十,还不算太老,难道他没有出山为国效力之志?”赵匡胤答道:“家父早年被刘承祐免职,已经是平民百姓,我朝建立以后,不曾奉上万岁的召唤,怎么敢胡乱上奏要求担任官职呢?”

郭荣哈哈大笑道:“当年先帝不肯任用伯父,所造成的误会正是在这里。先帝并不知道伯父已被刘承祐免职,登基以后,见报送的禁军将领名单里,没有伯父的名字,便以为伯父留恋旧朝,弃官归隐。而伯父呢,以为自己成了贫民百姓,又不曾看到诏书征用自己,也就不敢上奏求官。嗯啦,朕今天要来解除这个误会了。”

赵匡胤吃惊地说:“难道陛下有使用臣父之意吗?”郭荣说:“正是。伯父久经沙场,百战老将,军事经验丰富,乃国家之宝,怎能闲置不用?目前整军结束,上军仍需加强训练,朕打算任用魏王符彦卿和伯父二人承担军事训练任务。为此,特召御弟前来,望御弟先在伯父面前加以解释,叙说朕渴望相请之意。一两天里,朕就下诏,万望伯父能够接受任命。”赵匡胤随即拱手说:“遵旨。”郭荣便留赵匡胤在宫里就宴。傍晚,赵匡胤才辞驾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果然,隔了两天,圣旨下来,任命符彦卿兼任禁军训练都指挥使,赵弘殷为副都指挥使。赵弘殷拜受了诏书,穿上了官服,入朝谢恩,从此,在家闲居六年的赵弘殷又开始为国效力了。自此以后,每天栉风沐雨,到校场操练兵马。郭荣有时还让赵匡胤随从,一同到校场观看,以鼓舞士气。

广雍被赵匡胤推荐给河阳节度使白重赞做掌书记,一直无所事事,成天跟随着赵匡义在洛阳逛游。广雍自己没什么本事,文不像个秀才,武不像个兵,但他耍嘴皮子混世却是拿手好戏。虽然比赵匡义年长四岁,但广雍心甘情愿雌伏于他,人家文化水平比自己高很多,而且噱头远远超过自己,更主要的是他哥哥赵匡胤身居高位,并且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真的如同赵匡义老弟所说的“香猪”。广雍内心里决心追随赵匡义到底!人家要自己做什么,自己叫个无条件服从,并且还要努力做得出色些。赵匡义跟河南府推官高锡相熟,广雍便跟随赵匡义到了他那里作客。赵匡义说:“高推官,我向你介绍一下,他是河阳节度掌书记广雍。”高锡马上抓住广雍的手握了握,说道:“广书记,欢迎你和赵老弟光临河南府。看茶!”说着便殷勤地给两位客人沏茶。

广雍大声夸赞说:“唉哟,这茶喷香的,味道很不错的嘛。”高锡说:“你们喜欢的嘛,我橱子里有好多的这种茶叶,给你们每人一大盒子。”广雍说:“唉呀,真不好意思,我们俩是到你这里交游的,哪是到你这里拿礼品的。”赵匡义说:“广书记,你也别要客气,既然高推官这么大气,你就笑纳。以后,咱们三个相互关顾,这也就算是达到咱们交游的宗旨。你们说,是不是呀?”说罢,三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广雍说:“嗯啦,还是出来交游的好呀。好在我们在西京做事,如若在东京,可要把人累死了,一条从早到晚不得闲。新皇上比老皇上烦人,什么事都得要做起来,还要做得好,不做,他就说你渎职。”

赵匡义说:“皇上他什么事都要管,而且管得很严格,如若发现哪个环节出了事,他是紧追不放的,有的人收不住手出了大豁子,就丢落职位,甚至脑袋瓜搬家。”广雍跟着说:“他皇上这么事必躬亲,下口的人哪个都不得安稳。一天从早到晚没个闲时,但有的人却一点都不要操心,反正皇上都做了去。唉,我听说高推官文笔很好,你给皇上呈上奏书,劝他处理政事要张弛有度。”“对对,高兄,你是忠于皇上的,既然文笔好,就写本奏书,再说这也是为他皇上身体着想,不能操劳过度。”赵匡义怂恿地说。

高锡见两人夸赞他,说道:“唉,他这个皇上事必躬亲,独掌一切,不是我说,有点不在路数。为他皇上身体健康,这本奏书我是会呈送的。”过了两天,他真的就把一封奏书呈了上去,奏书上说:“天下四海之广大,日常政务之繁多,即使是唐尧、虞舜也不能独自治理,必定要选择贤人来任用他们。如今陛下全部亲自处理,但天下人并不认为陛下聪明智慧足以兼负百官的重任,却都说陛下狭隘多疑,全不相信朝廷群臣啊!不如选择能够知人善任、公正无私的人作为宰相,能够爱护百姓、善理诉讼的人作为州守县令,委派能够增加财富、丰衣足食人掌管金银粮食,委派能够推究实情、遵守法制的人掌管刑法监狱,那么陛下只须在朝廷垂衣拱手,根据他们的功过而进行赏罚,天下何愁不能太平!何必降低国君的尊严而代替臣子的职责,枉屈高贵的地位亲理低贱的事务,不是丢失为政的根本了吗!”

郭荣看了这封奏书之后,微微笑了一下,说道:“这个高推官忠心可表,精神可嘉,不过却是迂腐书呆子一个,不谙实际形势。近几十年来的几个朝代,接连迅速倾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腐败。大小官员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苟且偷安、懒散拖拉的恶习,如若不加以改变,政治就不能革新,累积下去,就足以使朝廷倾覆。所以朕才事事勤政亲躬,为百官做个榜样,以此促使百官改掉懒散拖拉恶习,不敢玩忽职守罢了。”

他虽然没把这封奏书放在心上,该要管的还要一管到底,但也接受了高锡的另一个意见,把文职官员作了一番调整。郭荣诏令翰林学士、门下和中书两省官员荐举县令、录事参军人选。授官之日,同时记下荐举人的姓名,倘若被荐人贪婪污秽败坏公务,荐举人一并连同坐罪。

滋德殿里,郭荣跟范质、景范、王溥和魏仁浦四位大臣谈论政事。王溥说道:“陛下,你这回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使我们大周出现焕然一新的气象。您既提拔一批年轻力壮、精明能干的文武官员,又训练出一支精锐而有战斗力的军队,国家也日渐富足,欣欣向荣。”

景范说道:“陛下,征伐北汉刘崇,要不是泽州刺史李彦崇擅自离开野猪岭,我们大周能一鼓作气拿下幽云十六州。这个李彦崇还给他做个率府副率,我们说,李彦崇他犯的罪大了,应该砍他的头!”

魏仁浦说道:“可惜当时不曾晓得是他把刘崇放走的,加上樊爱能逃跑在先,基于这两个原因,要不然,肯定会把他的头砍下来示众。但我们大周境内现在需要肃清匪患,这是迫在眉睫的事务,因为土匪骚扰百姓,致使百姓不能安心搞好农业生产。”

范质说道:“先帝在世时曾树立一个剿匪的典范。这个典范是建雄节度使王晏。王晏有抵抗北汉军队的功劳,他的故乡在山东滕县,先帝调他任武宁节度使。王晏年轻时曾经做过强盗,到达镇所,召集所有旧日同党,赠送金钱绢帛、鞍子马匹,对他们说:‘我们家乡素来以强盗多出名,从前多和诸位都曾经干过,料想后来的强盗没有能胜过诸位的。诸位替我告诉其他强盗,让他们不要再干,再干的人我必定灭他的家族。’于是全境强盗绝迹。徐州人请求朝廷给王晏树立衣锦碑,现在经皇上同意,王晏的衣锦碑已经立起来了。”

郭荣对他们四位大臣说道:“各道盗贼很多,讨伐搜捕终究不能绝迹,是由于历朝另外命令使臣巡视检查,致使藩镇主帅、州守县令都不怎么努力剿匪。应该全部召回使臣,专门委托藩镇节度使、州守县令,责成他们肃清盗贼。哪个不尽责就罢免哪个,坚决毫不手软!作为地方长官,守土肃匪乃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溥说道:“大臣之间要相互协调,不能因个人荣辱得失而贻误朝廷大事。定难节度使李彝兴因为折德当上了永安节度使,与自己地位相同,感到羞耻,便阻塞道路不让府州与朝廷互通使者。……”郭荣诧异地说:“李彝兴他为什么要这么为难折德呢?”景范答道:“折德原先是李彝兴的属下,由于折德很会打仗,屡次立下战功。折德由府州刺史升任永安节度使,这就跟他李彝兴平起平坐。李彝兴嫉妒折德起来了,借故卡折德的脖子。”

郭荣说道:“对这件事,你们在此的四位爱卿说说朝廷应该怎么处理。”范质马上说道:“夏州是边关重镇,朝廷历来格外从宽优待,府州地方偏僻狭小,利害得失不关轻重,暂且应该安抚李彝兴,可以保全大局。”

魏仁浦说:“折德多年以来,尽忠报国努力作战来抵御北汉刘氏,怎么能一下子抛充他!况且夏州只出产羊马,交易其他百货,全部仰仗中原,朝廷如若跟折德断绝了来往,他今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郭荣说道:“魏枢密说的有道理。李彝兴驻守边关重镇,但个人的私欲心比较重,在这件事上不能迁就于他,要给他予以必要的惩戒。”当下,郭荣就派遣供奉官齐藏珍带着诏书责问李彝兴,李彝兴接到诏书后惊惶恐惧,连忙上表表示认罪,并且派使者向折德道歉。

隔了几天,郭荣又在滋德殿跟四位大臣议事。魏仁浦说道:“陛下,南唐国最近吞并了楚国,声势大振。依臣之意,下一步应该征南,即使不能一下子灭掉南唐,也要削弱南唐国的实力,打击他的嚣张气焰。”郭荣说:“西边蜀国怎么样?”王溥说道:“蜀国实力不强,只要他们不那么嚣张,可以暂且放他一下。北汉是个受伤了的老虎,还要提防他。”

景范笑着说:“北汉刘崇虽然靠金刀杨业侥幸保住了晋阳,但他也吓得胆战心惊,魂魄飞散,竟然忧郁成疾,不久就卧床不起了。刘崇不能处理政事,只好由他的次子刘承钧当了监国,代行处理政务。第二年,刘崇就挺着身子见阎王爷去了。”

魏仁浦手指敲着桌子说:“这个北汉全依仗着契丹得势。刘崇是汉高祖的同母弟,汉高祖当政时,刘崇他是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又是河东节度使加中书令。大周王朝时当初建立的时候,刘崇依附契丹皇帝耶律兀欲割据太原一带称帝。他一共做了四年的儿皇帝,六十岁的寿限。北汉小朝廷派遣使者向契丹皇帝耶律述律报丧。耶律述律派遣骠骑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刘承训给刘崇神武帝谥号,册立刘承钧为皇帝。刘承钧改名为钧,追谥他老子刘崇庙号为世祖。刘钧他今后还要看契丹耶律述律脸色行事。”

景范说:“刘钧生性孝顺谨慎,继承帝位后,勤理朝政,爱护百姓,礼贤下士,境内基本平安。他还算有一番作为,就是不能自主,他每次向他的干老子契丹皇帝上表都自称为‘男’,契丹君主回赐诏书,总是叫他‘儿皇帝’。由此看来,北汉王朝一点都没有自主权,实际上已经成为辽国的附庸了,仰人鼻息。”

郭荣说道:“征伐南唐是时候了,但是朝廷资财还有些缺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就是这个说法。因此,军饷粮草筹集齐了,随即征伐南唐。”

这真是:革新除弊固国基,选优汰劣强军队。

周世宗郭荣(九)周世宗郭荣(十一)周世宗郭荣(二十六)周世宗郭荣(九)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六)周世宗郭荣(二十二)周世宗郭荣(二)周世宗郭荣(十)周世宗郭荣(十五)周世宗郭荣(二十五 )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十二)周世宗郭荣(二十二)周世宗郭荣(三)周世宗郭荣(十二)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八)周世宗郭荣(二)周世宗郭荣(十)周世宗郭荣(二十)周世宗郭荣(十六)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六)周世宗郭荣(十五)周世宗郭荣(二十二)周世宗郭荣(二十)周世宗郭荣(十九)周世宗郭荣(八)周世宗郭荣(二十一)周世宗郭荣(十)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四)周世宗郭荣(二十六)周世宗郭荣(七)周世宗郭荣(六)周世宗郭荣(九)周世宗郭荣(二十七)周世宗郭荣(十五)周世宗郭荣(五)周世宗郭荣(三)周世宗郭荣(五)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十三)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五)周世宗郭荣(八)周世宗郭荣(二)周世宗郭荣(十三)周世宗郭荣(十八)周世宗郭荣(六)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十一)周世宗郭荣(十四)周世宗郭荣(二十二)周世宗郭荣(九)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五 )周世宗郭荣(二十六)周世宗郭荣(二十四)周世宗郭荣(二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五 )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二十五 )周世宗郭荣(十六)周世宗郭荣(十七)周世宗郭荣(二十三)周世宗郭荣(二十四)周世宗郭荣(七)周世宗郭荣(二十四)周世宗郭荣(三)周世宗郭荣(一)周世宗郭荣(十五)周世宗郭荣(五)周世宗郭荣(三)周世宗郭荣(二十一)周世宗郭荣(十三)周世宗郭荣(十二)周世宗郭荣(二十四)周世宗郭荣(七)周世宗郭荣(十六)周世宗郭荣(十)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六)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十)周世宗郭荣(十六)周世宗郭荣(一)周世宗郭荣(一)周世宗郭荣(四)周世宗郭荣(一)周世宗郭荣(二十七)周世宗郭荣(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