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五)

上卷《周易》导说

第一篇《周易》文本说

四 、今本《周易》的前身——春秋《周易》文本

1.《左传》里记载的“以《周易》筮之”及“《周易》有之”所反映的春秋《周易》文本

我们已知与今本《周易》相同的最早版本是帛书与竹书《周易》。竹、帛本《周易》与传承下来的《周易》文本是一种文本,都是“九·六”卦爻结构形式。而竹、帛《周易》版本的时间又并非很古,其竹书《周易》的上限也不过是战国晚期,那么,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流行的《周易》也是这种文本吗?《周易》原初也是这种文本吗?

从考古上所发现的今本《周易》写在竹简上的上限是战国晚期,下限是西汉初期。而从地上的历史文献来看,早于竹书《周易》之前的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周易》文本并非是“九·六”爻题。我们今天承传下来的《周易》文本,并不是《周易》原创时的文体格式。我们可从《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春秋时期史巫“以《周易》筮之”的称谓方式,和引用《周易》里的句子阐明事理时的称谓方式,均不反映“九·六”爻题的《周易》结构形式。说明竹书、帛书《周易》文本是后出。即在春秋时期还不是“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周易》原初也就更不是这种文本。

我们先看《左传》一书里的筮例,所涉及把《周易》文辞当卜辞时的称法。现将《左传》里筮例列举如下:

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

⑵《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复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⑶《左传·闵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⑷《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

⑸《左传·僖公十五年》“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亡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问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归妹》《睽》孤,寇张之弧,侄其従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従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韩简侍,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乃可数乎?史苏是占,勿従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⑹《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亨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享,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⑺《左传·成公十六年》:“晋楚遇于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国戚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⑻《左传·襄公九年》:“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也。’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享,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曰:吉。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繇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遂取之。”

⑽《左传·昭公五年》:“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

⑾《左传·昭七年》:“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已:‘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之《比》。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长之谓乎?’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不列於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二卦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於梦,武王所用也,弗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十六)《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十)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一篇(二)《天下第一哲学》(十八)《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三)《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十七)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四)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一篇(四)《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五)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四篇(一)《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五)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三)《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七)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二)《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三)《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一)《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六)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四十二)《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零六《天下第一哲学》(十二)《“易学”评论》(二十五)《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二)《天下第一哲学》(十八)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三)《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五)《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五十《周易大发现》(二十三)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二十)《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六)《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五)《周易大发现》(三十六)《周易大发现》(三十五)《“易学”评论》(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三十)《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十六)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二)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三)《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三)《“易学”评论》(六十六)《左传》与《周易》(九)《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一十五《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四)《周易大发现》(二十九)《左传》与《周易》(十一)《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三)《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三十八《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一十六《“易学”评论》(六十四)《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四)《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九十八《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七)《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三)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九)《“易学”评论》(十二)《“易学”评论》(四十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三十五)《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三)《“易学”评论》(六十八)《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九十二《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三十二)《周易》哲学解读写作后记《周易大发现》(五十八)《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三)《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九十二《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三十三)《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周易》问答二十三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十三)《“易学”评论》(七十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三十二)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十二)《“易学”评论》(四十三)《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五)《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七)《周易大发现》(二十一)《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二)附录二:《周易》春秋文本(三)《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六)《周易大发现》(三十九)《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十六)《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六十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六)《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四)《“易学”评论》(十九)《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一)《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一)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九)《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四)《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三)《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周易大发现》(二十)《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八)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