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0年四月 汉再兴十三年 长安未央宫
正在举行御前会议的刘禅高兴地把战报往书桌上一拍,笑道:“这个罗宪是打仗动脑子那种,别看岁数小,竟然一路打壶关,和燕王,下并州,降幽州。从长安出发仅仅七万人马,如今已经十五万大军了。”廖立道:“不过下一步司马昭必然发动乌桓鲜卑等部落袭击幽州。”费祎笑道:“自从当年张辽斩杀冒顿,乌桓没落;韩龙刺杀柯比能,鲜卑无主,即便司马煽动他们,罗宪全能应付。”正说间,新任户部尚书柴进求见,向刘禅禀报推行纸币一事,刘禅把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交子制度提前在三国实现了。
首先,纸币制度试行于诸葛瞻管辖的成都。最初的纸币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纸币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纸币。试行效果良好,于是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纸币,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刘禅问道:“商人们反应如何?”柴进笑道:“相当受欢迎,仅仅吴蜀贸易便翻涨了两倍多。但也有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纸币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刘禅道:“官府一定要加强管理,凡如此投机诈骗者均严惩不贷!”柴进领诺。
户部侍郎蒋敬奏报道:“启禀陛下,自丞相归天,陛下实行新政至今,我大汉土地面积扩大四倍,人口达到220万,府库兵粮倍足。以此为家底,打下天下不难。”姜维也道:“自陛下实行新政至今十六载,我国现有甲士五十万,而且纪律严明,训练精熟。水师也同样有准备。目前不但灭司马昭不难,即使东吴加上司马昭一起来攻,也无奈我何。”
刘禅笑道:“吴蜀联盟自然并不可靠,但朕希望这个联盟能长久些,最好是由东吴来打破盟约。”又问费祎道:“东吴方面没有异动么?”费祎道:“从各方面的情报看,东吴最近不会背盟;目前诸葛恪最大的目标还是襄阳。”刘禅问道:“诸葛恪三路攻打襄樊,也一月有余,还没拿下么?”
费祎道:“起初,东吴让宛城宋江绊住司马昭救兵,吴用和陆抗大军夹击襄樊。起初先后拿下新野、蔡阳、随县诸地,襄樊已经成了孤城。但王基和王昶却顽强抵抗,守御得法。东吴攻打十余日,双方死亡数万人马。后吴用、陆抗调整战术,用地道打破樊城。王基率军死战,被杀。东吴水师在阮氏三雄带领下,击败敌军水师,烧断宛城和襄阳间的浮桥。但那王昶仍然领兵在襄阳顽抗。东吴又陷入僵持。太傅诸葛恪前去督战。见襄阳还未下,大怒。把一切错误归在将士们,现在他自己任命为统帅,亲自攻打襄阳。”
刘禅叹道:“两城很不好取,已经得了樊城不容易了。怎么这般着急。”
樊城 诸葛恪帅府
由于王基率军顽抗至死方休,樊城内到处死尸,吴军入城三日了,还没收拾干净。有的尸体召来成堆蚊蝇腥风扑鼻臭不可闻。诸葛恪就在樊城衙门指挥,吴用、陆抗也都坐定,大家附议攻襄阳。军士探报王昶、张特等纠合余兵续守襄阳。残损战船也在江上往来并不示弱。诸葛恪冷笑道:“樊城已破吾倒要看他襄阳能支撑到几时!”次日诸葛恪亲自统兵攻打,方知厉害,那襄阳城投石机和连弩只乱的一天箭雨,吴军将士尸体堆积城下不能前进。诸葛恪大怒,下令众将:“并力攻城,怠慢者立斩。”于是诸将奋力攻打。攻了半月,攻守两边皆死伤无数,襄阳城东北角将陷。
王昶大惊,急忙召集众将道:“如此,襄阳守不住了。”旁边牙门将军张特道:“诸葛恪此人妄作聪明,好大喜功,不如用计策欺哄。”如此这般说出一计,王昶从之。乃令一舌辩之士,赍捧册籍,赴吴寨见诸葛恪,告曰:“魏国之法:若敌人困城,守城将坚守一百日,而无救兵至,然后出城降敌者,家族不坐罪。今将军围城已九十余日;望乞再容数日,某主将尽率军民出城投降。今先具册籍呈上。”诸葛恪欲从之,陆抗禀告道:“此城即将陷落,何故等他?多半是敌将缓兵之计,不可听从!”诸葛恪不悦道:“汝岂不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吴用见诸葛恪不悦,便道:“只要我防备紧密,不怕他诈降。”便告知使者:“我便休兵十日,但城东北角不得修补,我若发现你等一边诈降一边修补城池,大军定然屠城!”使者连连答应。诸葛恪深信之,收了军马,遂不攻城。陆抗苦劝不从。
原来张特用缓兵之计,哄退吴兵,遂拆城中房屋,于破城处后面堆起无数铁丝网和拒马,吴军哨探从外却看不出。十日后王昶乃登城大骂曰:“吾城中尚有半年之粮,岂肯降吴狗耶!尽战无妨!”诸葛恪大怒,催兵打城。城上乱箭射下。诸葛恪额上正中一箭,翻身落马。诸将救起还寨,金疮举发。众军皆无战心;又因天气亢炎,军士多病。诸葛恪金疮稍可,欲催兵攻城。营吏告曰:“人人皆病,安能战乎?”诸葛恪大怒曰:“再说病者斩之!”众军闻知,逃者无数。忽报都督蔡林引本部军投魏去了。诸葛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这才醒悟,遂留陆抗守住樊城,自己勒兵还吴。早有细作报知司马孚。司马孚尽起大兵,随后掩杀。宛城宋江只是骚扰粮道,如何牵制得住司马孚援军?东吴人马重伤卧病倒毙于途者不计其数。大败回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