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天穆惶惶渡河北去,费穆兵败被杀,大河之南,不复见北军踪迹。河南诸州诸郡见状,争先恐后上表洛阳,以示归顺之心。
元颢大喜之余,自谓天下已定,更自诩天命在身,不觉骄怠。
朝中以元彧掌权,元颢对之言听计从。元彧投其所好,凡元颢昔日宾朋亲信,无论良莠,皆大肆提拔封赏。这干人多是骄纵贪鄙,一朝得势,每每干扰朝纲,弄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元颢听之任之,日夜与这干人纵酒为乐,不恤军国。当初元子攸走得匆忙,除开尔朱英娥叫尔朱世隆护卫着渡河北去,其余一众妃嫔皆为留在洛阳后宫,元颢垂涎欲滴,乃不顾非议,急吼吼一头扎入后宫,荒淫嬉乱,乐此不疲。
南军入洛,将士自觉功高势大,常常陵暴市里,仗势欺人。百姓恨之。
即便白袍军,初时还好,因在这锦绣洛阳待得久了,耳濡目染之下不免徇私放纵,违纪之事屡见不鲜,愈为北人痛恨。
裴果与杨忠倒是告过几回状,可惜陈庆之两手一摊:“我白袍军千里而来,孤军悬此,旷日弥久,岂无怨懑?人心私情,终要顾及。譬如球浮于水,压得愈狠,反弹愈烈呵。。。”
于是朝野上下哀叹之声不绝,对元颢政权不止失望,更深为恨之。
。。。。。。
元颢沉耽酒色,连陈庆之这“外人”都看出来,元颢这般下去,势将不保。陈庆之便劝元颢:“陛下与我等远来至此,人心不服者,其实甚多。彼辈若知我等虚实,召四方合兵来袭,何以御之?不如启奏我主(梁主萧衍),请增精兵至洛,则陛下江山永固也!”
元颢强忍怒意,左推右脱打发走陈庆之,立马召来元彧,气冲冲道:“陈庆之欺人太甚!何谓人心不服?朕天命所归,江山本就稳固,几时又需萧老儿出马?”
元彧嘿嘿冷笑:“陈庆之兵不过数千,已然难制,若再增其众,这洛阳岂非他陈庆之一个人说了算?以此观之,陈庆之歹心已生,不得不防!”
元颢悚然一惊,此后朝廷之事,无论大小,皆将陈庆之及白袍军拒之门外。
不久元彧再献一计,请元颢瞒着陈庆之偷偷上表至建康,奏曰:“今河北、河南一时克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
本来梁主萧衍得到陈庆之奏告,已是打算调动兵马往北。因见元颢奏表这般写法,加上元颢言辞谦恭,奉礼又厚,萧衍竟尔深信不疑,到得最后,出兵之事不了了之。
到了这时,面上瞧着元颢与陈庆之还勉强过得去,实则早是貌合神离,互相猜忌不已。
白袍军中有谋士谏曰:“使君威行河、洛,声震中原,功高势重,却为元颢所疑,一旦变生不测,可无虑乎?不若乘其无备,杀元颢、据河洛,引我大梁兵马前来,一举恢复中原。此,千载难逢之机也!”
陈庆之打起仗来智谋无双,偏偏这时没了杀伐果断的劲儿,思虑再三,只是不从。
。。。。。。
闰六月初,杨椿幼子杨愔潜出洛阳,逃到长子,拜见了元子攸。元子攸问洛中事,杨愔从容答曰:“元颢沈耽酒色,荒废朝政,洛中人心全失。其败亡只在旦夕,不足陛下忧也。”
与此同时,晋阳城里大军云集,资粮器仗堆积如山。元天穆已至晋阳,尔朱荣大笑着对他说道:“听闻洛阳城里元颢与陈庆之已然同床异梦,哈哈,时机已至,不日就为天穆一雪前耻!”
尔朱荣以尔朱天光为并、肆等九州行台,镇守晋阳。一声令下,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踏上了南下之路,对外号称五十万。
先至长子,会合元子攸。元子攸当即下诏,以尔朱荣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张旗鼓,讨伐元颢。
不日,兵至大河北岸。
。。。。。。
闰六月初八,一大早宋景休就跑到陈庆之帐中,嘴一张全是抱怨:“使君可知!裴果与杨忠两个昨晚一宿未归,你猜怎么着?嘿嘿,又被元颢召去夜饮了!”
陈庆之双目中有厉芒闪过,冷笑道:“他两个如今一个做了骁骑将军,一个当了游击将军,若仔细算起来,那可都是领中虎贲、掌宿卫之任的禁军将职。既如此,元颢留他两个在宫中,哼哼,倒也不甚稀奇。”
原来元颢与陈庆之白袍军间的裂隙愈来愈大,却又不敢公然撕破面皮,元彧便献计道:“白袍军中有裴果与杨忠两将,骁勇无敌,实乃陈庆之左膀右臂。他两个本为北人,若得陛下待之亲厚,必然归心,则陈庆之徒损勇将,而陛下如虎添翼也!”
元颢深以为然,依计行事。旬日内裴果与杨忠连升数级,裴果拜为第四品上骁骑将军,杨忠封为第四品上游击将军,更隔三差五叫元颢召入宫中,赐宴封赏,加意笼络。
宋景休没听出陈庆之说的是反话,大感不忿,嘟囔道:“使君这是什么话?元颢摆明了是在拉拢他两个,难不成就任由他等去?”
陈庆之一声不吭,自顾自走出大帐。
宋景休跟了出来,兀自嘀咕不止,却听陈庆之高声喝令:“召全军归营,随我同去阊阖门列阵!”
宋景休先是一怔,随即咧嘴大笑:“早该如此!元颢记性不好,是时候给他提个醒,到底是谁帮他打下了这千里江山。”
。。。。。。
阊阖门前,近六千白袍军阵势如山,入眼处,雪色眩目,风云流转。
元颢闻报大惊,手足无措。
元彧恶狠狠地道:“如今洛中,陛下拥兵十万,岂惧区区几千岛夷?”元颢之子,领军将军元冠受亦出列高喊:“父皇!儿臣麾下三万禁军早是准备妥当,便要火并,怕他怎的?”
元颢由是胆气大壮,为众军拥着,径奔阊阖门。
两下里一碰面,兵对兵,将对将,互不相让。洛阳士民纷纷走避,或私下语曰:“打!赶紧打!狗咬狗,打死一个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