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情况和先前大有不同,吴淞方向的守军兵力有一个师左右,上万人,一旦十八旅不战而退,日军肆无忌惮,扩大战区,囤积弹药,后果不堪设想。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总的来说,淞沪会战打到眼下这个局面,日军的海军停泊在黄浦江上,战略物资开始登岸,如果日军不再继续向沪上增兵,当前的局面倒也能够接受,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军正在向吴淞方向集结,把日军关在吴淞口,是当下要做的事情。
只要日军第三师团无法跟日军第十一师团汇合,沪上的局面就还算稳定。
陈诚不知道的是,所谓稳定的局面,不过是暂时的,日军增兵也是必然趋势。
十八旅呈递上来的文件,对他而言是无关紧要,一个兵无法影响战争的走向。宝山城内的国军兵力尚不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随着日军占领宝山西街和泗塘河桥以后,有少量溃兵涌入宝山城,这样的兵力仍旧不足够。
陈诚不知道派遣哪股部队进入宝山城,思来想去,倒是十八旅呈递上来的文件给了他想法。
“派遣一些作战能力较高的士兵进入宝山,协助姚子青防守宝山!”
“特别行动队!”
特别行动队的概念早就有了,类似于情报人员的特别行动队,而用作于军事上的特别行动队却非常少,当前这个时代,还没有特种小队的概念,战争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人数优势取胜。
在国军的队伍这边,基本上都是依靠人海战术,光头自称两百万精兵强将,便是如此。
武器装备劣质,缺乏重火力,兵力优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特别行动队则是精兵组成,实际上并不能够影响战争的局势,陈诚这般想,主要是因为宝山的地理位置特殊,需要增援,夏远一人便是一个连队,支援过去,相信能够坚守宝山更长的时间,给增援部队争取来更多的时间。
特别行动队是新概念,也是夏远的出现,给陈诚带来了灵感。
这么一位枪法精准的士兵,放在宝山城内,对进攻的日军进行射击,毙其机枪手,小队长,应当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就在陈诚收到文件的同一时间。
天色暗淡,宝山城中的姚子青营长向九十八师师部发电报报告当前宝山的情况,日军第六十八联队已经彻底将宝山包围,宝山已然危机。
九十八师师长夏楚中回电说:“宝山城关系全局,该营长应仰蒋委员长意旨,战至一兵一卒亦需固守。吾辈成功成仁,本无二敌,该营应以宝山为归宿地,建立不世之奇功。并应准备充分巷战,万一城池被陷,亦当与敌皆亡于城中也。”
陈诚口中的增援,便是胡宗南属下的第一军第一师正在从刘行北上,支援宝山,姚子青当坚守更多的时间,哪怕战斗至一兵一卒,也要守住宝山城,给增援部队赶来宝山的时间。
于是,姚子青向九十八师回复了一份简短的电报:“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职营官兵均抱与敌偕亡之决心,惟孤城无援,日久难支,人城俱亡,无补大局,仍恳速援解围。”
姚子青的决心亦是如此,但他不知道的是,胡宗南的第一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能力北上宝山。
胡宗南指挥的第一军属于中央军,是九月新抵达吴淞附近的国军主力之一,下辖第一旅的第一团,第二团。第二旅的第三团,第四团。被光头寄予厚望,但第一军的部队属于第三期调整师,抗战爆发时,尚未完成整编。
九月六日,伤亡殆尽的国军第六师等部南撤至广福休整,国军的第一师的第二旅接替了第十七旅和七一零团的防线,然而当天早上五点左右,日军第六十八联队第三大队就一举夺去了泗塘河公路桥,第二旅只能尝试将大桥炸毁,但日军早有戒备,爆破未能成功。
第二旅尝试爆破公路桥的举动,也就意味着第一师根本就没有立即恢复与宝山联系的打算和能力。
在淞沪会战战略进攻之初,集中在沪上附近的国军兵力为两个德械师,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在闸北附近,包括第八十八师在内约有两万多名国军士兵,连同闸北北侧、江湾镇、市政府一带的八十七师兵力约一万名左右,其沪上的兵力达到了三万名。
而日军在沪上的兵力有沪上特别陆战队(含汉口特别陆战队)约两千五百名。吴镇第二、佐镇第一特别陆战队约一千二百名。‘出云’陆战队约两百名。第十一战队陆战队约一百二十名,总共合计四千余名,第八战队、第一水雷战队尚未派陆战队登陆。
如此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淞沪会战之初,都未能够打进日军的防线之内。更何况是这些第三调整师,尚未满员的情况,又怎么能够打进去数个日军联队坚守的防线呢。
在第一师南侧的日军第十八联队也推进至沈家宅一线第一师和第十八旅节节后退,彻底退出了吴淞宝山地区。
日军彻底掌握了吴淞地区。
九月份的天就像是小孩子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豆大的雨点砸在吴淞地界上,前几日的战斗让地面的尘烟、沙土弥漫的到处都是,空气中漂浮着浓厚的硝烟味。
随着一场大雨落下来,所有混杂的气味都消失不见,伴随着的是一股泥土的芳香。
一间破败的房屋,尚未倒塌,院子被日军炮弹轰炸破碎,半边土墙被掀开,仅剩下半边茅草,还露出点点雨滴。
书生蜷缩在被子里,又发了高烧,郑大用蹲在旁边,用三块石头垒起来简陋的‘灶台’,上边放着钢盔,下方染着篝火。
夏远披着雨衣,从外界取来一些雨水,倒在钢盔里,看了眼书生的状态,眉头紧锁,昨日战斗打的激烈,日军进攻凶猛,根本给他争取不了多少时间,只能一路随着溃兵后撤,一直撤到这个村子里,有不少十八旅的溃兵混乱的集中在附近大大小小的村落,完全没有了建制,时不时的有日军冷炮打过来,轰隆隆的声响,在噼里啪啦的雨幕下,扩散开。
吴淞地区彻底沦陷。
待水倒进钢盔,没一会儿便沸腾起来,郑大用从口袋取出半个罐头,用刺刀把罐头掀开,扣出里边的食物倒进锅里,小心翼翼的捏住一角,舀了点热汤在罐头里晃了晃,均匀的涮了一遍,待水沸腾,一股香味飘出来。
“挡子弹的钢盔,最后成了锅,还不别说,挡子弹不行,当锅倒是挺合适的。”
郑大用嘲笑着,用空罐头罐子舀了点汤,来到书生身边,道:“书生,来喝点热汤,暖暖身子。”书生双手有些颤抖,接过热汤,郑大用提醒:“有点烫,慢点喝。”
书生便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夏远坐在一块墙壁倒下来的土墩上,看着外面的世界出神儿。
“远哥,你想什么呢?过来喝点汤吧。”郑大用找到碎了半边的瓦罐,看起来有点像瓢,盛了点汤给夏远。
“你跟小六先喝,我想想怎么搞日本鬼子。”
夏远摆摆手。
“行。”郑大用叫道:“小六,回来吧。”
院子被炸塌,木质大门倒下形成的夹角,小六穿着雨衣,抱着一杆枪靠在里边,听到后面大用的声音,应了声,抱着枪来到破败的房间里,接过大用递过来的破瓦罐,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郑大用说:“小六啊,日本鬼子暂时打不过来,他们真要打过来,就不会这样的用炮时不时的打一颗了,你也没必要浪费那个时间去侦查了,再说了,这附近都是溃兵,日本鬼子过来,他们比伱还慌,你怕啥子。”
小六没说话,帮几人守夜,在他潜意识的认为,是自己和老雷留在三连,等同于背叛了他们,这是赎罪的行为。
“大用说得对,今晚不用守夜了,安安静静的休息吧,日本鬼子打了一整天,他们也要休息。”
夏远开口了,小六自然就不会说一些什么,应允下来。
待他们都喝过了,夏远用锅底重新烧了点水,暖暖肠胃,尚未感觉到有饱腹感,他身上的吃的也所剩不多,日军的褥子早就丢掉,里边的东西大都用完了。
几个人挤在一块,靠着安然入睡。
后半夜,雨势突然变大了,噼里啪啦的砸着,风吹得厉害,雨点都透过倒塌的半边房屋吹进来,冻得郑大用、书生和小六直打摆子,这点场面,夏远早就已经习惯,以前在长津湖的时候,那天气更加恶劣,环境更加糟糕,气温低的可怕,吐出去的唾沫还没有落地就结成冰了。
这点天气变化对夏远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他便把身上御寒的披肩盖在了书生身上。
伤口的疼痛让书生睡不着觉,他看着夏远,嘴角一扯一扯,“远哥,你还没睡啊。”
“睡了,睡不着了。”夏远看着他,叹了口气:“外面乱套了,泗塘河沿岸的情况估计更加恶劣,我把你放在医院里,也不放心,弄不好日本鬼子打过来,他们逃不掉,就会把伤员丢下。”
“远哥,我拖累了你们。”书生心里有些难过。
“别这么说,要不是你,日本鬼子的机枪火力点还打不掉,怎么能说拖累呢。”夏远挥挥手,心情有些郁闷,从口袋里取出一支香烟,在篝火的余烬里找到一丝火炭,点燃香烟,放在嘴边抽了口,看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幕,心情也随着这场大雨,一沉一沉的。
他是人,心情不会产生波动,那才叫奇怪。
淞沪战场的情况比预想的要恶劣很多,死的人太多太多,仅仅在吴淞口,从日军登陆到现在,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第六师的防线便已经崩溃,溃兵成群的撤退,十八旅只是其中一个很微小的缩影。
罗店方向的战斗估计更加艰难,日军反攻的时间越发靠近,真正的残酷可能就要到来。
淞沪战场死了三十多万人,浮尸遍地。
在淞沪会战开始的时候,甚至是在结束之后一段时间里,都有人认为光头派精兵强将攻打沪上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最直观的依据就是淞沪会战的伤亡数字,光头集结了七十万精锐部队,包括他的中央军和军阀部队,日军的兵力是二十五万人,而中国军队最终死伤人数达三十万人,有十万万人是直接阵亡。
除了伤亡人数巨大,这些人几乎都是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之师。其中有胡宗南的第一军、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师、李玉堂的第三师、李延年的第九师、川军杨森手下的二十军,还有桂系军阀的主力军,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之师受重创,直接影响了之后抗日战争的形势。
胡宗南的嫡系中央军伤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一个团的人可能在一场真正中只剩下几个人,一个营的人在敌人疯狂炮火的攻击下最多能坚持十分钟……
淞沪会战期间的沪上血流成河,到处都是烈士的遗体,国民党军队几乎打的就是消耗战,一批人倒了下去,下一批继续顶上去。
再来看看沪上的情况,首先沪上从当时在战略上来看,地理位置不如徐州、武汉等地,因为它只是一个沿海城市,没有枢纽地位,耗费如此多的兵力攻打沪上意义不大。
如果沪上能够速战速决也行,可沪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城市,加上海岸线太长,日军的海军优势将得到最大的发挥,对国民党军队十分不利。
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事变之后,沪上就已经有日军驻扎,不仅在这里修建了军事防御基地,还在这里囤积了兵力和武器,随时都能配合空军和海军作战。
淞沪会战有一部分是因为光头想要博取国际关注,从而由国际伸手调停这场战事。另一方面则是想要把抗日战争拖成持久战。
只可惜,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