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观政

听着寇准絮絮叨叨的‘告戒’,曹韦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显然。

寇老醉了。

不过,这也证明了一点,寇老确实老了,搁在以前,这点酒对于寇老而言,简直是小意思。

当然,无奈归无奈,该记下的,曹韦还是记下了。

比如杨大年的表弟章得象。

此人,他以前倒是听说过,浦城章氏的确是南方的望族之一。

虽然章氏只是以科举闻名,暂时还没有出过宰辅,但以章氏眼下的情况,章氏子弟出将入相,那是水到渠成的。

毕竟,现在的朝廷可不讲究‘南人不可以为相’。

官家更看重的是能力,而非地域。

又过了一会,不胜酒力的寇准,说着说着就倒在了桌桉上,很快,如雷的鼾声便盘旋在暖阁的上空。

眼看寇准迷迷湖湖地睡了过去,寇随连忙上前查看,确认了寇准没事之后,他带着歉意的笑容说道。

“曹将军,抱歉,爹爹他……”

“没事,我懂得。”

曹韦连连摆手,而后看了一眼寇准。

“天色不早了,你还是赶紧将寇老送到房间歇息吧。”

“那便失礼了。”

寇随低声道了一句歉,然后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冬梅,带曹将军去歇息。”

在此之后,曹韦又在寇府盘桓了两天。

而就在这两天,朝廷上关于盐政的讨论也是愈发的激烈,最后直接闹到了李杰面前。

如今,更易盐法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丁谓为首的钞引派,

另外一派则是以曹利用为首的改制派。

或者说,一派是以文官团体为主,一派是以武官群体为主。

其实,依照大宋的官制,武官是不足以和文官相抗衡的。

武臣嘛,定位基本都很尴尬。

现在还好一点,似曹利用这等武臣出身的人还能执掌枢密院。

若是再过十几年,枢密院这一执掌兵事的机构,其职权也会落到文官手中。

正因为如此,武臣出身的曹利用,才有机会和文臣掰一掰手腕。

另外,西北的大胜,亦是武臣群体的底气。

这不,曹韦马上就要回京了,而且是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归京的。

枢密院,即将迎来第二位武臣出身的长官。

福宁殿。

“六哥,盐法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由于事情闹得确实比较大,以致于不问政事的刘娥都知道了此事,并且来到了福宁殿,打算问一问官家的态度。

毕竟,一直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一回事。

“张先生的出发点,其实很不错。”

蛋糕做大,各方才能相继受益,搁在后世,这几乎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

况且,吏治也确实该好生整顿整顿。

贪腐是人类文明,永远避不开的话题。

李杰很清楚,贪腐是无法彻底杜绝的,毕竟,人都是有私欲的,指望人人都是一心为公的圣人。

那,不现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贪腐不用去管。

不只要管,而且还要设置一套相对完备的机制。

关于如何治理贪腐一事,李杰心中早有定计,只是碍于战争的缘故,他一直没有提。

眼下张士逊正好提到了,他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试着放出点风声。

“吏治,确实该动一动了。”

“动吏治?”

听到这话,刘娥的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忧虑。

毫不夸张的说,吏治是一国之基,什么茶法、盐法,虽然也是革新,但动这些,影响的只是一部分人。

然而,若是革新吏治,涉及的可是千千万万的士大夫。

“嗯。”

李杰微微点头:“汉、唐,取士各有定制,然,只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

“我朝承唐及五代之制,亦是如此。”

“新科进士入仕前,大多都是闭门苦读,纵使偶尔外出,也是走马观花,难以深入的了解民间政事。”

“故此,我欲创立观政制度。”

“新科进士入仕前,或是前往各路采风,或是派往各部衙熟悉政事。”

“以两年为限!”

进士观政制度,乃是明太祖朱元章开创的,观政制度进一步的完善了科举制度。

虽然后续的执行并不严格,但这项制度却是开创性的。

唔。

如果举例的话,观政制度就像是后世大企业的干部储备制度,召入企业后,并不是立即分派工作。

而是先下放到一线转岗,然后再根据转岗期间的表现,最终决定去向。

当然。

这只是改革吏治的第一步。

至于像锦衣卫之类的,眼下还不适合大力推行。

毕竟,枪杆子还没有完全改制好,如果没有一定的硬实力,盲目的推行,很可能会引发动荡。

另一边,听到观政制度,刘娥顿时眼前一亮。

起初,她还以为官家要改变某些基础性的制度,结果却没有直接动摇基础,只是添了一项新的制度。

仔细一想,观政确实大有可为。

刚刚入仕的进士,除了那些官宦家庭出身的士子,其他士子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政事。

如此一来,新科进士们自然无法第一时间履行好各自的差遣。

其实,这期间也闹出过不少笑话。

如果有了观政制度,确实可以极大的丰富新科进士的阅历。

同时,也能缓解待阙的人数。

虽然此时冗官的人数并不像北宋末期那么多,但仍然有不少官员需要待阙。

(待阙:通过考核后,有资格担任某某差遣,但这个位置暂时有人,需要等对方卸任之后才能赴任)

观政制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

应该是一举数得。

一般而言,刚刚入仕的官员,也是最富有激情的时候,他们尚未经受官场的洗礼。

某些潜规则,在他们那里,却无法生效。

比如,贪腐!

除了极个别的人,绝大多数人为官的初心不是为财,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

(ps:这里多说一点,传统儒家教育和现在的教育是不太一样的,而且古时的风气和现在也不一样。

当然,热血是有期限的,待到那阵上涌的劲头过去,该腐化的,还是会腐化)

此时,他们也是最不容易被腐化的那群人。

派新科进士前往各路采风,此计甚秒!

第六章 敏感第二百零九章 市场的归市场第二十五章 怨种第六十三章 悲喜第二十四章 见家长第十三章 收租第六十章 又一年第五十七章 不合时宜第八十五章 咱们家有钱了第三百二十章 合纵连横第三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同居第七十九章 想通了(第二更,求订阅!)第三十八章 意难平第二十四章 起风了弟124章 一个100000000!第31章 杨巡心动第二十三章 同居(求收藏推荐)第五章 生气了第二十七章 准备第一百一十一章 樊胜美的提醒第一百四十一章 改变第五十三章 100010000富翁第12章 我巴巴塔,能屈能伸第一百五十一章 政治资源的重要性第三十九章 戎,兵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十九章 转变第十四章 秘密第七十九章 心态逐渐崩坏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足为惧第一百零九章 浮想联翩(三更奉上,求订阅!)第四十四章 静极思动第四十九章 自己干第二十四章 震动第八十九章 M国佬第三十八章 后手第六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林老爷的发现第一十三章 请客吃饭第三十五章 第二封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子大婚第五十二章 忙碌第一十一章 部分摊牌第八十三章 无忧调查报告(求推荐收藏)第二十四章 震动第四十三章 如愿以偿第三十六章 心思第三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二十一章 智商重新占领了高地第四十七章 教导第十七章 锄奸(求订阅)第六十三章 有家了第126章 全美震动第四十五章 心事重重的顾佳第二十九章 借钱第三十四章 三利往事第三十五章 喜酒第四十章 没门!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八章 马丹娜上山了第二十章 考研第三章 初识第五十四章 怀孕第五十章 游学 (求推荐、收藏)第十九章 尾巴第十一章 相见恨晚第四十四章 惊怒(祝大家中秋快乐)第七十七章 怀疑第三十五章 破裂第八十四章 猫抓老鼠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内库第十九章 鬼鬼祟祟第五十一章 和我多喝一点?你确定?第四章 这个时代第六十七章 令人为难的请求(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各自的去向第七十八章 泄愤第十章 豪气的文他娘第九十三章 凯旋第四十一章 好奇第二十四章 利益第一十五章 联合政府会议第五十章 观察第七十章 坦白局第八十八章 下坝?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同的命运第一百三十六章 疑云第六十章 97第一百二十五章 失联第十三章 各自的反应第一百零一章 回归第一十九章 约饭第二百零八章 出宫第十一章 李杰VS佐为第二十六章 知青聚会第八十三章 好事连连第十五章 东方红第五十四章 东厂大档头曹萌萌第一百零一章 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