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道题我不会做

约莫半个时辰后,朝阳初升,参考的举子们也按照位次坐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殿试有别于省试,考生与考生之间并没有竹帘遮挡,考生们只是间隔一段距离依次就坐。

幸好崇政殿足够大,足以容纳数百考生同时参考。

“陛下驾到!”

这时,鸣鞭声响起,刚刚就坐的考生,顿时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肉眼可见,举子们皆是半低着头,不敢有丝毫冒犯。

其实,李杰很早就到了崇政殿,但他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举子面前,而是呆在崇政殿后的后水阁,和考官们交流了一阵。

后水阁亦是此次殿试的阅卷之所,十位考官都聚在此处,在临轩发榜之前,他们吃喝拉撒都在后水阁解决。

锁院制度,依然适用于殿试。

至于其他的编排所、考校所、覆考所,也都安排在崇政殿后的诸阁之中。

“圣躬安!”

李杰站定后,又一道鸣鞭声响起,举子们齐声喊道。

由于要亲见皇帝,太常礼院也派遣了对应的官员,临时给参考的士子们做了培训。

所以,举子们的言行举止几乎没出什么差错。

“朕躬安。”

李杰看了一眼举子们,轻语道。

紧接着,一旁的刘茂勤捏着嗓子,高喊。

“平!”

话音将落,举子们几乎同时直起了身子,全身上下,唯有脑袋仍然半低着。

其实,宋朝的礼制并无明清时期那么森严,似抬头直视天子,固然犯忌讳,但帝王们往往不会严惩。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敢直接这么做。

毕竟,规定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

加上举子们又是第一次聆听德音,

心中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近世取士,专用诗赋,然,近之为仕者,通天下之大经者,鲜也,破句读以为工者,多矣。”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朕欲得贤杰而治天下,是故,此科去诗赋,仅试策论一道。”

“字数不限,文体不限。”

“诸卿尽可一书胸臆,朕将亲览焉!”

李杰的发言只是简略的说明一下此科只考策论的原因,至于具体的题目,他当然不可能亲自读出来。

简短的发言结束后,他便离开了现场。

他前脚刚走,御药院的内侍们便依次将印好的考卷下发至考生的桉前。

此时,考生们仍然沉浸在聆听德音的震撼之中。

只考策论!

这……这也太猝不及防了。

考试之前,也没说过啊。

特别是那些擅长诗赋的考生,心中尤为震撼。

此前历届考试,无不是以诗赋为尊,策论虽然也是殿试的常驻题型,但,但也不能只靠策论啊?

如果这里不是皇城,如果不是周围的巡检官太多,此时的讲武殿,怕是瞬间变为菜市场。

只考策论,犹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大多数考生的心头。

天圣二年的殿试,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开始了。

待到考题分发完毕,紧张的氛围更是达到了又一个巅峰。

【朕德不类,托于士民之上,所与待天下之治者,唯万方黎献之求,详延于廷,诹以世务,岂特考子大夫之所学,且以博朕之所闻

(前面两句是谦辞,后面的意思大致是虚心求教之意)

……

……

五代之际,天下剖裂,太祖启运,虽则下西川,平岭表,收江南,而吴、越、荆、闽纳籍归觐,后,犹有河东未殄。其后太宗再驾,乃始克之。

(歌颂一下太祖和太宗的武功,太祖平蜀地、收荆湖、攻南汉、取江南等,宋太宗灭北汉)

然,西北之地,德明野心,若不折其羽翼而长养之,其必飞矣。

另,遥望北方,契丹虎踞幽云之地,进退皆在方寸之间,攻守之势,乾坤倒转。

方今之弊,可谓危矣!

治制之道,必有本末,所行方略,亦有先后。

此子大夫所宜知也。

昔秦皇汉武,纵横捭阖,席卷八荒,整顿乾坤,今子大夫之言,虽未尽善,然亦必有可言之。

(指虽然你们可能无法陈述的尽善尽美,但集思广益,仍然有可取之处)

其详着者,朕将亲览焉。(策论优秀者,朕会亲自阅览)】

看到殿试的考题,在场的举子秒变潮汐海灵袁华。

这道题我不会做,太难啦!

但再难,也得硬着头皮作答。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只剩下,今天只考策论一道,且字数不限,文体不限。

后水阁。

看到李杰亲至,在场的大臣和考官们纷纷起身。

“平身。”

李杰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眼下又不是什么正规场合,私下见面,没必要一直绷着。

“诸卿且坐。”

言罢,李杰踱步来到御座前,缓缓坐下。

“朕刚刚听闻,卿等似乎觉得此科殿试题目太难?”

“回陛下,确有此言。”

吕夷简躬身出对。

“应试举子,大多不理庶务,平边之策,非一是一日之功,如无日积月累,此题,确实难以作答。”

吕夷简之言,并不是说答题太难,而是答得出彩太难。

能够参加殿试的,大多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哪怕不知边境内情,参考前代之制,现场编出一套像模像样的答卷,其实也不算太难。

难的是,言之有物!

莫说是应考的举子,便是让朝中百官亲自下场作答,一时之间,恐怕也无法挥就一篇雄文。

“哦?”

闻言,李杰轻笑一声。

“如吕大参所言,恰恰便是改诗赋为策论的缘由吗?”

“试问,吕大参进位,是以诗赋,还是以实务?”

听到这话,吕夷简连忙解释。

“臣……臣并非此意,臣只是觉得,日月之明,非一精之光也,物物相依,举子事前所善多为辞赋之艺。”

“吕大参所言, 亦有可取之处。”

李杰故意做出了一副沉思的表情,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此科殿试,除杂犯,不黜落。”(杂犯,指的是犯庙讳潜邸名,即考生需要避讳)

“诸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臣纷纷惊讶不已。

除杂犯,不黜落?

这明摆着是保送所有人中第啊!

除非考生脑抽,不然绝不会犯庙讳之罪。

官家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还能如何?

当然是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

第三十四章 书院第十章 《嫌疑人X的献身》风暴第一百四十五章 师兄弟聚首第二百七十八章 幸与不幸第71章 五行候第一百一十六章章 朝参第三十七章 内疚的关雎儿(感谢小哲夫大佬的打赏)第二十七章 诡辩第一十七章 逼宫第四十二章 持续懵逼第三十二章 约战第三章 这毕业证,不要也罢第一百五十三章 龙驭宾天(求订阅)第二十六章 赶赴企鹅本部第46章 杨巡归来第五十六章 损失惨重第四十七章 苦闷第67章 天赋惊人第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十四章 我们合作吧第四十章 农场主假说第三十六章 激动的关雎儿(感谢大佬名字被取了怎么办的万赏)第十九章 尾巴第十八章 消息第76章 他我第四十四章 满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争暗斗第一百七十四章 延续的党争第一百章 三人第二百零二章 票型5比2第二十二章 迎新晚会(求收藏推荐)第十八章 一个条件第五十八章 悬而不发第一百九十七章 辽夏的应对第二十五章 心事重重第三十四章 先来后到?第二百六十章 不同的反应第二十四章 给个名头第十五章 马家的困境(二合一)第四章 记者上门第三十八章 警告!第四十五章 都不简单(第三更奉上!求订阅!)第二章 得搞钱第四十章 万事有我第三十一章 报喜(第二更求订阅)第十八章 邱莹莹‘献宝’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年第二十九章 警觉第十九章 扮演第三十章 都得死第18章 温差签,不差了!第二十一章 情报第五章 把刀放下第四十五章 决定第七章 改变从做饭开始第九十七章 曲妈妈的谋划第五十三章 危机当头第32章 留下第二十七章 前夫和前妻第一章 新任务第三十三章 开摊第二百五十章 契机第十二章 扬名之始第五十六章 谁坑谁第三十五章 ‘楚辞’(第二更送上!)第三十五章 找一个人第六十四章 鹿鸣宴(求收藏推荐)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失态的安迪第一百三十章 勃然大怒第四章 投子认输第一十六章 终见第三十一章 ‘复仇者’况国华第三十四章 名单风波第二十八章 达成协议第十七章 归来第三十五章 余韵第七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章 把刀放下第58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五十九章 缘分(第三更!求订阅!)第九十章 机会主义者第五十六章 秋闱第27章 魔王降临第四十二章 同行(五更求订阅!)第十六章 敲定第五十五章 失之交臂第三十九章 泄密第三十章 轻敌的代价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道题我不会做第十七章 看清真面目第九十一章 章得象再行动第一百零二章 明悟第一百一十九章 尾声第六十章 猜疑第七十二章 家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别有用心的八大王第五章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