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试点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春节就要来了,前门大街身为燕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本就拥挤的街道变得越发的拥挤。

周围的店铺纷纷挂上具有节日色彩的装饰物,前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连带着茶摊的生意也变好了许多。

距离高考结束过去一个多月,茶摊上的两班制已经取消,即便如此,九个人面对如此多的人潮也依然有点手忙脚乱。

幸好半个月前,前门大街又多了一出茶摊,否则李杰他们根本就忙不过来。

这不,前段时间还抱怨有人抢生意的姚文广,此刻的态度已然大变,望着人声鼎沸的街道忍不住叹道。

“你还别说,多亏街尾又新开了一家茶摊,不然我们就是一人长四只手也忙不过来。”

周桐放下手中的勺子,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附和道。

“是啊,这两天赶集的人太多了,我感觉整个四九城的人都聚了过来。”

…………

“同志,来一碗茶!”

“挨,好叻,您稍等。”

…………

“小兄弟,听说你们这边有高末儿卖?给我来两包!”

“对,我们这边有,五毛一包,两包一块钱!”

“给!”

…………

李杰没有参与姚文广他们的讨论,前门大街会多出一处茶摊,这个消息早在茶摊开张之前他就知道了。

准确的来说,他是提前近十天知道的这个消息。

经过那次谈话之后没多久,杨崇喜就把那份经过修改之后的报告交了上去,他主要是把其中关于开放个体户的内容删掉了。

但是即便如此,这份报告也引起了他人的极大的关注,实在是因为这个小小的茶摊利润太过惊人。

一个月单凭两分钱一碗的茶水,利润居然高达几百!

这一数字远远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其他人看到这份报告的第一反应和杨崇喜没有任何区别,纷纷觉得难以置信。

可是大家都清楚杨崇喜的为人,他绝对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是经他手交上来的东西,他事先必定是调查过的。

也因为这份报告,‘韩春明’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高层面前。

报告里的内容眼光独到,数据详实,文风老辣,极具可行性,经过短暂的讨论,几乎以全员赞同的情况通过了这项计划。

大碗茶模式正式走向扩张之路,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官方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走访,最终决定在闹市区先开设五十家茶摊进行试水。

毕竟一家茶摊的样本实在太少,不具有普适性,唯有加大样本数量,才能验证报告的真实性。

如果后续的经营情况符合预期,哪怕比李杰他们的茶摊差一些也没多大关系,只要能够在养活员工的基础上稍有盈余,大碗茶模式都是值得投入的。

不远处的另外一家茶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和历史上的大碗茶模式不同,现在开设茶摊的所有权都是国有的,茶摊上的人仅仅只是服务人员罢了,和供销社里上班的售货员一样,拿的都是死工资。

虽然情况不同,茶摊上的人员积极性没有历史上的那么高,但是情况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新成立茶摊上的人员基本上都是,那些等待分配工作许久的年轻人,短时间内他们的工作热情还是很高的,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其实,李杰率先抛出大碗茶模式,早就做好了遇冷的打算,现在所有的茶摊要么是挂靠在街道,要么是挂靠在服务公司,这种模式无法全力激发员工的热情。

毕竟这个模式得以大面积推广的根本原因全在‘个体经济’上。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国营饭店会被个体饭店打败的原因,现在的国营餐厅基本上是‘门难进,脸难看,饭难吃’,压根就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

反正吃的都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主管不会因为你的微笑服务给你涨工资,也不会因为你态度恶劣辞退你,顶多说你几句。

‘铁饭碗’三个字可不是说说的,这一现象不仅仅只存在于餐厅、供销社,而是各行各业的普遍现象。

前不久就有一外媒记者实地探访过某家国营工厂,然后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拥有两千多名工人的工厂,居然从来没有解雇过任何一个人,并且这个职位还是可以世袭的。

这种现象在他的认知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国内却是普遍认可的,这时候的工作名额基本上等同于私人财产,有正式编制的职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把工作传给子女。

所以,几乎可以预见,大碗茶模式不会立刻迎来爆发,再过一到两年,等到上面的意见趋于统一之后,它才会绽放出令人夺目的光彩。

事实正如李杰所料,那些待业许久的知青们,起初确实干劲十足,茶摊上的生意也很红火,但是时间一久,大家的激情慢慢消退。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因为首批试点的摊位基本上都是开在了人流非常密集的区域,导致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几乎从小忙到晚。

二是因为这份工作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虽说要比普通的工作收入高一些,但是高的也有限,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以致于极大的影响了知青们的积极性,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人嫌工作太累辞职的。

三是因为工作不够体面,分配到茶摊上的知青全都是一水的年轻人,年轻人尤其好面子,给人端茶递水说出去太跌份。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时这些问题尚未全面爆发出来。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这一天清晨,韩家的子女们全都赶到了家中,即便是已经出嫁的大姐、二姐也回来了,大姐、二姐和婆家商量好了,她们中午在娘家吃饭,晚上就回去。

大哥、大姐结婚结的早,如今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为了讨母亲开心,大姐还特意把儿子带了回来。

一大家子人难得聚在一起,又恰逢除夕,韩母从早上起床开始,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

第五十六章 高育良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滋味难言第九十三章 寿二百第117章 李杰:恰好我有一点点天赋第五十二章 月球危机第八十六章 同样的决定第九十四章 三喜临门(老干爹加油啊!!!!!!)第六十五章 偶遇第十二章 摊牌第七十五章 结果第36章 少林行第九十一章 击毙第七十四章 十年第35章 任务第四十章 小天涯的请求第七十二章 万疆第三百一十六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四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四章 虚惊一场第二十二章 徐志森第一十五章 天才?第三十五章 辟邪(求收藏、推荐)第61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关税第五十三章 官家,你变了第一百五十章 联辽攻夏?第16章 硬实力打脸第六十七章 家有贤妻第八十二章 蹭热度第五十九章 请你离开!第一十九章 挣钱嘛,不寒碜第八十四章 有救了!第五十五章 惊闻第七十四章 林瀚的评价第二十章 嚣张至极第三十六章 两家愁第八十六章 晚宴第二十章 顾佳的看法第十二章 见闻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归与再入第九十八章 林场成立第三十四章 泄密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策论第32章 摊牌第62章 香饽饽第二十八章 寇准回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谁可为后?第六十六章 悔悟第三十六章 巧遇(下)第七十三章 不同第八章 武道和修仙第五章 吴副检的心思第四十六章 玩脱了第五十一章 顺水推舟第八十三章 得意忘形第二十二章 迎新晚会(求收藏推荐)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同之见第三十一章 捡到宝了第五十章 提前回沪第一百零八章 来沪第30章 现实与游戏第三章 初见第五十七章 约战天下第五十三章 升官第七十章 失态的樊胜美(第二更!)第22章 空降国青队第74章 悠悠万年第六章 新的任务第一十一章 母慈子孝(一眼……)第二百二十章 不同第四十七章 现状第三十八章 给他希望第十四章 神鬼莫测第四十七章 新年快乐第三十四章 暗流涌动第十七章 报道(求推荐 收藏)第五十四章 郁闷到吐血第八十八章 我要创业!第四十章 万事有我第二十七章 再进一步 (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尾声第119章 诈骗案第六十九章 天后和小天后第四十四章 大限突破,纯属侥幸第五十章 意外还是来了第九十章 释然第四十三章 杀第四十八章 劝学(求推荐、收藏)第五十五章 袭击第二十一章 微妙的变化第五十八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三章 路遇憨批第四十六章 初至汉东第八十五章 再见龙女第44章 选择第二十三章 师兄弟第二十二章 二进宫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撞南墙不回头第二十三章 震撼第七十章 色厉内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