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见六人身高马大,六个都带着千夫长的红色头饰,喊声如雷,纵马奔近身来,当即拍马迎上,长矛一起,铁枪一刺,啪啪两声响,将两名千夫长手中的弯刀刀杆震断,跟着一矛、一枪透胸而入。
两名千夫长双枪齐至,分别压住李晏矛头、枪尖。剩下那两名千夫长的蛇矛,分刺向李晏咽喉、小腹。
李晏眼神凶戾,不管不顾,双手使劲。
哗啦——
那被蛇矛、铁枪穿胸的两名千夫长,身躯竟一下断裂,血液肠子掉了一地。李晏运劲一掷,蛇矛、铁枪又射杀了另两名千夫长。
李晏信手一捞,刺向他的两杆蛇矛矛尖,被他紧紧握住,动弹不得。那两名千夫长虽是蒙古军中有名的勇士,但怎禁得李晏的神力?
登时手臂酸麻,两杆蛇矛脱手。李晏不及倒转矛头,内力一运,力透于臂,就势送出,当当两声,两杆蛇矛的铁杆撞在两人胸口。两名千夫长都披了铁甲,铁杆刺不入身,但给李晏内力一震,闷哼一声,便即坠马而死。
李晏收了两根蛇矛,纵马前冲。他的势头,已略微减缓,必须重新提起来速度。
猛听得元军的传令官大呼:“众官兵听着:元帅有旨,有能得李晏头者,封万户侯!”
元军大声欢呼,军中枭将悍卒个个不顾性命的扑将上来。
传令官手执红旗,来回传旨。
李晏抢过一张硬弓,搭上羽箭,嗖的一声,长箭冲烟穿尘,疾飞而去。那传令官当胸中箭,登时倒撞下马。
元兵一声喊,士气稍挫。
但外围的这两支万人队,虽已不是满额编制,经他率队冲杀了一阵,只余一万三千人。但闻听讯号,个个奋勇争先,想要砍下李晏头颅,凭此获封万户侯。
“糟糕!这下麻烦了。”
李晏心头一沉。
他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他乃汉盟盟主,大军领袖,元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原来的赏金,已经破万,可因他武力,无人胆敢冒犯。
数十万大军厮杀,他武功再高、身手再好,双拳难敌四手,也有被元兵杀死的危险。这对元兵来说,已经足够,机会出来了,就看谁能把握得住。只要提他头颅,便可封万户侯,可得万金,试问谁不心动?
“誓死保卫盟主!”南路军大喊,跟随李晏,与元兵激烈杀戮,誓死不退。
他们深知,只要退了一步,慢了一步,两千人惨遭元兵一万四千人合围,必死无疑,谁也无法逃出生天。
李晏,也不例外。
……
“梨亭,小心。”
张三丰一剑扫过,十名元兵咽喉中剑,当即身死。
殷梨亭抽身后退,捂着腹部的伤口,鲜血汩汩流淌,他取出师门秘传的“白虎夺命丹”,一口服下。
张三丰眼望北路军,出城时的三千人,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余人,武当派弟子,业已伤亡过半。
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等,人人带伤,只有俞莲舟,内力高强,乃武当派除他之外的第二人,因而身上无伤。
“这一战,怕是不能得胜了。”张三丰暗想,手下不停,长剑横斩,又是六名元兵死亡。
他已至先天之境,携了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真可谓所向无敌!
但十几万蒙古官兵,他再厉害,又能杀得了几人?
张三丰一面递剑出招,杀伤蒙古官兵,一面长声吟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的两句诗。
文天祥慷慨就义之时,张三丰年纪尚轻,对这位英雄丞相极是钦仰,后来常叹其时武功未成,否则必当舍命去救他出难,此刻面临生死关头,自然而然的吟了出来。
张三丰心想:“当年襄阳失陷,郭大侠夫妇双双殉难。到崖山海战,陆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余万军民跳海殉国。那时国难当头,老道却一直幽居深山,钻研武学。今日武功已有成就,活了一百多岁,却该到了舍身取义之时。”
望了一众北路军将士一眼,又想:“只是可惜了这些年轻人,老道是活够了,他们可还年轻呢!有大把的岁月,可去游玩这大千世界,岂能在此赴死?老道拼了一条性命,也要尽力护得他们周全。”
张三丰心中宁静了下来,草创的《太极剑法》,心中体会又多了一层,递剑出招,愈发的圆转如意。蒙古官兵纵是数十人围攻,也被他一一挡下,反手回刺,迅如奔雷的十数剑,刺死了这数十名蒙古官兵。
……
西路军、东路军,前后两拨人,数次被元军隔开,又得双方猛烈冲杀,方才重新汇合。
灭绝师太倚天剑在手,削铁如泥,长剑刺处,蒙古兵将一一落马,有的甚至被斩为两段。但她杀了这许久,元军仍是汹涌而来,不见畏惧,无有穷尽。
她身后的峨眉、昆仑、崆峒三派弟子,伤亡过半,仍跟随她,向前冲杀,不敢停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停了下来,那就是被蒙古官兵围剿的死局,无人可破。
东路军跟得也是甚紧,两军互相掩护,与蒙古官兵惨烈厮杀,硬生生的在蒙古阵营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尸首堆积如山。
“外公!”张无忌抢将上来,挥剑杀死了围攻的十数名蒙古官兵,救下殷天正。
殷天正年迈,他又是东路军主将,适才数次和西路军分隔,都是他率队前冲,才得以跟上西路军的步伐。
几次三番,真元已受了大损。殷天正道:“面对这么十来名鞑子,就力有不殆,老夫真是老了。”
杨逍大声道:“无忌,由你接任主将!”
张无忌眼见情势危急,知道不是推辞之时,殷天正力竭之后,必须有人站出来,他本就是东路军副将,顶为主将,正该合理。当下高声叫道:“东路军的将士们,随我杀敌!”
张无忌接过东路军主将职位,带头冲锋,他年轻力壮,内力比之殷天正更为浑厚,轻易不存在力竭之虞,由他担任主将,实是再合适不过。
殷天正则退到张无忌身后,没有了正面庞大的压力,蒙古官兵如山如海一般的攻势,他终于偷得空闲,喘了几口粗气。殷天正服下一颗丹药,本已干枯的丹田,渗出丝丝缕缕的内力,他方觉好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