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子的小得意【1更】

虽然大明没有非军功不可封侯的规矩,可是想要获得爵位,对于一众文武大臣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太平年间,想要封侯简直是千难万难,然而正德一朝所敕封的公侯却是一波接着一波,无论哪一位封侯者皆是功勋卓著,非封侯不可嘉奖,这一点即便是那些看的眼红不已的文臣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其他不说,就说晋国公杨一清、安国公王阳明,在大明除了开国之初,太祖敕封了那么几位异姓王之外,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封王,大明爵位最高便是公爵。

正所谓公侯万代,富贵荣华,而能够得以封为公爵的其实也是寥寥无几,至少在太祖、成祖之后便鲜有人被封为公爵。

杨一清、王阳明二人之所以被人视作新贵,便是同定国公、英国公、魏国公这些承受先人余荫相对比。

功名只在马上取,相对于文臣治世,武将征战沙场,相对来说更容易取得功勋,此番东瀛覆灭,对于参与其中的将士来说,朝廷自然不会薄待,大封有功之臣也就理所当然。

随着一道道的身影走进巍峨的大殿当中,数十名将领一身戎装,身上残留着几分征战沙场的煞气,昂首挺胸走进了大殿。

为首之人便是接替楚毅成为大军主帅的翟鸾,接下来便是卢大柱、戚景通、俞大猷等一名名将领。

走进大殿之中,一众将士齐齐向着天子拜倒,山呼万岁道:“臣等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朱厚照的心情非常之好,当即自龙椅之上坐起双手虚扶道:“诸位卿家免礼起身!”

待到一众将士起身,朱厚照目光向着百官队伍看了一眼,然后向着身旁的太监总管王政点了点头。

王政做为昔日楚毅在皇史宬手下的几名小太监,这些年可以说随着楚毅而青云直上,如今更是成为朱厚照身边的太监总管。

朱厚照没有再选择新的司礼监总管,所以说王政做为天子身旁的太监总管,隐隐被视作未来的司礼监总管的人选,绝对可以说是大内炙手可热的内监。

这要是一般的小太监骤然之间登临高位的话,只怕早就为之膨胀了,可是王政却是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成为天子身边的太监总管而变得狂妄自大,反而是越发的谨慎小心起来。

这些年跟在楚毅身边,王政几人可以说最清楚楚毅的为人,楚毅最看不得的便是其手下人一朝得势便猖狂。

况且这些年来,在楚毅的言传身教步步提拔之下,王政几人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却非是骤然之间执掌大权而忘乎所以。

王政向着天子一礼,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卷轴,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那卷轴之上,傻子都知道,这卷轴之上必然是关于对于出征东瀛而得胜归来的一众文武的封赏。

当初楚毅执意率领大军远渡大洋征伐东瀛,那个时候满朝文武恐怕没有一个会想到有朝一日,传承了上千年的东瀛竟然会被大明所覆灭。

在大家看来,楚毅出兵更多的也就是要给东瀛一个教训罢了,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东瀛覆灭,如今更是被纳入了大明之版图。

结果但凡是当初随同楚毅出征的将士,皆是有功之臣,可以说随同楚毅前往东瀛走上一遭,那便是再厚实不够的资历啊。

看一看殿中这些将领吧,也不知这些将领当中,会有几人封侯。

大殿之中,一众人皆是死死的盯着王政手中的圣旨,仿佛是能够看透那圣旨,看到圣旨之上的内容似得。

楚毅立于一旁,神色一片淡然,关于对一众将领的封赏,楚毅早已经从朱厚照那里得知。

甚至何人封侯、何人封伯,朱厚照完全是听取楚毅的意见,毕竟没有人比楚毅更为清楚此番出征东瀛之将士何人立下何等的功勋。

王政缓缓开口便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蛮邦小国欺我国朝,武王楚毅领兵扬我大明国威,教化番邦,宣我大明之仁义,今赏武王楚毅黄金万两,良田千顷……”

楚毅上前一步,冲着天子一礼道:“臣,领旨谢恩!”

对于楚毅的封赏,其实朱厚照是想要重赏的,然而却是被楚毅所推拒,他如今已然贵为一字王,爵位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可以说进无可进,至于说官职,楚毅好不容易才辞官,又怎么可能会再受领官位,即便是金银田亩,那也是楚毅考虑到随他出征的将士的封赏问题才受领的,否则的话,楚毅对于金银财物根本没有什么兴趣,莫说万两黄金,就算是再多数十上百倍,楚毅也不会在意。

不少官员看向楚毅,天子只赏赐金银田亩,却是没有对楚毅做其他的封赏,文武众臣自然是清楚以楚毅如今的地位,已然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所以倒也不怎么惊讶。

不过接下来,自王政口中所宣读出来的却非是三军统帅翟鸾,反而是卢大柱,卢大柱自己都是一愣,上前听封。

“特加封卢大柱为襄武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一众大臣闻言不由的神色为之一变,惊愕的看着一脸呆滞之色的卢大柱。显然天子对卢大柱的敕封不只是满朝文武为之惊诧,就算是卢大柱自己那也是非常的惊讶。

卢大柱的确是功勋卓著,先前便已然被封侯,按说在偌大的功勋加持下,加封为国公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国公之位非同一般,历数大明历代所封之国公,也就那么几家罢了,先前多了杨一清、王阳明二人。

这一次卢大柱却是被封为国公,真的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实在是几年前,卢大柱还不过是大明军中一员再普通不过的将领,可是短短的几年之间,卢大柱便一路平步青云,从一介将领直接成为了大明屈指可数的一代国公。

如果说单看卢大柱的升迁之路的话,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只能说卢大柱运气足够好,遇到了楚毅、朱厚照这么一对尚武之君臣,也恰好赶上了几次大战,一场场大战几乎从没有落下的卢大柱功勋却是足够。

最为重要的是,升卢大柱为襄武公其实是楚毅的建议,卢大柱本身便忠于天子,如今更是蒙天子皇恩浩荡,敕封为一代国公,可以说如果说真的有忠诚值的存在的话,说不得卢大柱对天子的忠诚绝对会飙升到满值。

卢大柱乃是军中一员猛将,非但是勇冠三军,更是有勇有谋,堪称一代大将之才,一身外家横炼功夫更是达至化境,哪怕是对上先天级别的强者,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韩坤、卢大柱、俞大猷等将领正是楚毅为天子所挑选出来的未来大明数十年的擎天白玉柱。

有这些将领在,除非是朱厚照自己作死,否则的话,就算是出了什么乱子,也保管大明江山永固。

卢大柱之后便是翟鸾,一脸平静之色的翟鸾上前一步,恭敬听封。

“兹加封翟鸾为文义侯……”

翟鸾被封为文义侯却也没有谁有什么异议,翟鸾虽是三军统帅,按说灭国之功,即便是如卢大柱一般封为国公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翟鸾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承继了楚毅的遗泽。

大半个东瀛是在楚毅手中打下的,就算是后来翟鸾调动人马彻底的占据了东瀛,那也是楚毅所打下的基础。

在世人眼中,翟鸾就是萧规曹随,中规中矩,一切皆是依照楚毅的安排行事,在那种局面之下,换做任何一个人处在翟鸾的位子上,只要规规矩矩的,便能够拿下东瀛。

所以说翟鸾的功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正是因此,朱厚照议定有功之臣的时候,对于翟鸾的封赏便定为封侯。

翟鸾眼中闪过几分喜色,连忙上前冲着朱厚照拜倒:“臣领旨谢恩!”

翟鸾从来没有想过要封什么国公,那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在卢大柱被封为国公的时候,翟鸾也只是羡慕而已,倒也没有生出什么嫉妒的情绪来。

一员员的将领不是被封为伯爵便是被封为子爵,其中年不过十六的俞大猷则是被封为伯爵之位。

十六岁的伯爵啊,遍数史书,怕是也找不出几位来,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只可惜满朝文武,一众大臣除了羡慕之外根本就想不出任何理由来阻止这么一位少年伯爵的出现。

俞大猷的功勋那可是一桩桩一件件的有着详细的记载,若非是没有足够的底蕴和背景的话,单凭其所立下的那些功勋,就算是被封为侯爵也不稀奇。

足足一个时辰左右,对于有功之将士的封赏才算是彻底的停了下来,大明一下子又诞生了数十名的勋贵,大大的壮大了勋贵的力量。

以眼下朝中的局面来看,颇有几分武将压过文臣的趋势,这对于一个皇朝来说,任何一方太过强势,那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幸的是,大明勋贵自正德而算的话,正德皇帝之前的勋贵,属于旧派,而朱厚照当朝所敕封的勋贵可算是新派。

武勋一系内部同样分为新旧两派,这两大派系天然的不对付。

这也不奇怪,在定国公、英国公、魏国公这些老牌的武勋大佬眼中,像杨一清、王阳明、卢大柱这些新晋国公根本就比不得他们家族底蕴深厚,传承久远,觉得他们是一群一朝得势的幸臣罢了,所以很是瞧不上杨一清、王阳明这些人。

同样如王阳明、杨一清他们也是看不上魏国公、英国公这些躺在先人功劳簿上的老牌勋贵。

若是自己一刀一枪所拼出来的爵位的话,王阳明他们自然是心悦诚服,可是英国公、魏国公他们不过是蒙先人之余荫,自然也就让王阳明他们有些瞧不上眼。

如此一来,新派觉得旧派没有能力,只能吃老本,而旧派觉得新派就是一群幸臣,没有什么底蕴,大家你瞧不上我,我瞧不上你,愣是让武勋一脉分为了两派。

如此一来,看似实力暴涨的武勋一系其实并没有严重威胁到朝堂文武局势的平衡,否则的话,无论是楚毅还是朱厚照都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是不是削减一下武勋一系的势力了。

就在所有人心思各异,等待着退朝的时候,鲜少开口的楚毅突然上前一步向着天子一礼道:“陛下,钦天监监正在此,且请监正定下船队出海之吉日!”

朱厚照抱着的打算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本以为楚毅不开口是忘了呢,不曾想他正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楚毅却是提起此事。

深吸一口气,朱厚照冲着楚毅点了点头,然后向着钦天监监正林若师道:“卿家,不知最近的吉日当在何时?”

林若师方才一直在心中祈祷着楚毅还有天子能够无视他,结果楚毅一开口,林若师心中便是慌乱不已。

“臣……臣参见陛下,见过武王殿下!”

也就是林若师早就想过会有这么一个局面,所以上前一步冲着天子还有楚毅一礼之后,努力的让自己保持着平静,在楚毅那如水一般的目光下,林若师却是有一种被楚毅给看穿了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心中的那点小心思全都被楚毅给看透了一样。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厚照同样也盯着林若师,他先前可是亲自召见了林若师,叮嘱林若师务必要将吉日推演到三个月之后去,因此朱厚照心中隐隐的有些自得的看着楚毅。

楚毅可不知道这会儿朱厚照心中满是自得,在其注视下,林若师转眼的功夫额头之上满是一头的细密汗珠,可见其夹在天子还有楚毅中间,压力究竟有多大。

猛地一咬牙,林若师向着天子朱厚照道:“启禀陛下,臣已推算过,武王殿下若要下西洋,最佳的时日当在一个月之后。”

朱厚照正期待着林若师说出吉日当在三个月之后的话,结果却是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耷拉着脑袋,浑身颤抖的林若师心中暗道:“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背靠大树的好处!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啊,有人敢对抗官军!第十七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脸来的如此之快!【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建立无上神朝第六百三十一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2更】第七百九十二章 萧远山之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破碎的天门第一千二百章 拉开伐天的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双英战吕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句话害一个人【一更求月票】第八百六十章 大宋还是有良将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握紧枪杆子【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三教盛会第六十五章 孩儿好后悔!第三百九十章 一群无耻小人!【3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主的古怪【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留下一片血色【2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该怂就得怂!【一更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楚毅亲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朝会【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九章 都傻眼了吧!【2更】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准提道人拦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朕……朕要御驾亲征!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落宝金钱建功第三百四十二章 十万异族入中原【2更】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女人的执念第八百一十九章 八百里急报第一百二十三章 漕运总督【求月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连斩数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国小将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盘古氏的谋划第六百一十一章 长生液大劫【2更】第一千三百九十八 章 多宝:是谁杀了我?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汗随我入京可好!【2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都是朕的错!【2更】第九百一十九章 邪异的玉玲珑第一百八十九章 深不可测的大内【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一章 楚毅,国之大贼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条通天大道!【2更】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仙秦第八百六十八章 只言释兵权第八百三十八章 大开杀戒的楚毅【2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武安君出世天地惊第五百三十章 快来见过太傅【2更】第八百九十一章 楚某若在,何人敢动!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手金银一手屠刀【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回金鳌,寻帮手第九百八十一章 联军入侵大明第四百八十二章 苦无翻天之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气运流逝第九百章 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太傅要为基儿做主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文士的特殊能力第九百七十二章 被同化的大明第八百一十一 章 渡劫第六百八十章 我楚毅又穿越了吗?【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路走好!【为掌门青阳尊人加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我大明何弱于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下西洋【1更】第三百八十章 一切为了华山!【1更】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汉抵五胡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握紧枪杆子【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京城乱不得啊!【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楚毅:无须再忍第四百二十八章 杨廷和到底是什么人!【1更】第七百四十四章 奇女子【1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小将俞大猷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敌大总管第四百九十九章 血色洇染京都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来自岳鹏举的气运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阳明阻路!【1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射成刺猬了!【2更】第八百二十章 请广阳郡王出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朱厚照死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两位圣人要自绝于天下吗?第九百五十章 大总管来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超拔诸天的契机第九百六十一章 飞升之议第三十一章 一封密函【感谢“跳蛋木有小吉吉”盟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草原血色【2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懵逼的贾文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身经百战王阳明【2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共杀楚贼第七百一十四章 恶人登场【1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求月票】第七百九十四章 头铁的高衙内第三百五十三章 以天下万民为重【1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厚照亲临军前!【3更】第四章 女装大佬吗!第八百八十章 不抵大总管一巴掌!【2更】第六百五十章 建立无上神朝第六百九十八章 楚毅擒王朝之主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子亦多情【2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召唤完全版盘古的难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楚毅悄悄落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竟然拒绝了!【3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吓哭小皇子【2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竟拿我们挡灾!第九十四章 楚毅……他不是人啊!【1更求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