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HC-006星系,对于虫族来说情报仍旧有限,哪怕维瑟前前后后已经放出去了大量的观测者,这点数量相对于庞大的恒星系来说,仍旧算不上密集。
六号行星被围困,战争一直在持续着。在那些不适宜生命生存的地下环境,虫族却甘之如饴。
如今的它们早已不能称之为正常的生物,即便是地下深处那恐怖的压力和高温,对于它们所造成的伤害也极其有限。
对方为了攻击到地面之下的虫族单位,甚至生产出了一种钻地型机械战士,它能够像挖掘者一般在地下环境中迅速移动,这给虫群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没有了制空权,即便虫族占据着整个星球地下,尽可能地阻止了对方的开采行动,但它们也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其它地方运输资源,一点点地挤压虫族的生存区域。
在这里,维瑟所指挥的虫群反抗得很艰难,借助虫群能够在地下极端环境之中快速自由活动的特点,勉强和对方进行着拉锯战。
如果不是虫群对资源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往往刚死亡的虫子,在不久之后就会通过基地孵化池重新出现,再加上主场作战的缘故,才能够和对方的机械大军在地表和地下勉力进行着你来我往的殊死搏斗。
长久的战争下来,三颗卫星早已千疮百孔。要知道这三颗星球的质量加在一起,与内星系的一颗行星相比最多也只有其十分之一而已。
对方显然是不在意这几颗星球毁灭与否的,地表长久以来的核爆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它们的公转轨道,原本和谐的行星系统已经在近期遭受了多次灾难打击。
这几颗星球相比起环绕恒星运转的行星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小个子,对于那些小天体来说它们却是绝对的巨无霸!
引力的变化让它们千百年来的运行轨道发生了转变,近期以来小型轨道天体轰击六号巨行星的次数明显非常不正常。
不过这对于虫族来说,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藏身于地下的它们对于这种来自巨行星的影响有着相当强的免疫力,但是依赖于电磁信号传输的敌人对于这种天地威力却不能无视。
——天体撞击而产生的强烈的带电粒子流,会让电子设备大面积瘫痪,对于它们而言,这是致命的威胁。
好几次虫群都借此良机夺回了一部分地表的控制权,让对方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只是这种良机可遇而不可求,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现状之下,虫群总体上是处于一个持续走向劣势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维瑟的努力之下相当缓慢,往往在局部上看来,虫族和对方是一番龙争虎斗有来有往,但是如果从全局来观察,虫族所占据的地域在对方的挤压之下,正在一点点变少。
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方的第一个稳定基地已经在一号卫星之上建立!
在这颗卫星之上,虫族已经失去了近乎五分之一的地表领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虫群在这颗星球之上,渐渐已经无力阻止对方在此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沦陷只是迟早的事。
在其余两颗卫星之上,虽然还没有到这一步,但是也不会太远了,对方有着源源不断的补充,其攻击手段也是日新月异。
虽然虫群在达格斯的帮助下,也在做着针对性的应对,但仍旧阻止不了对方的步步推进,最多延缓这个进度而已。
这倒也不是说虫族太过弱小,事实上它们的反击已经相当顽强了。毕竟对方可是有几乎一整个星系作为后援,而虫族却只有脚下的土地而已。
如果这个机械种族遇到的不是虫族,而是科技水平和虫族等同亦或者更强一些的智慧文明,恐怕它们在对方的第一轮打击中就打出gg了,根本不可能撑到现在。
也惟有虫群独特的属性,才能够在战争开始之初遭受了重创的前提之下和对方走到这一步,这一点恐怕对方当时也没有想到,它碰到的竟然是这样难缠的对手。
六号行星之上的战局在缓慢的恶化,而在另一边的矮行星上,虫族正在飞速消耗着这里的资源,恢复着自身的战力。
维瑟知道,在星系内部,对方的战斗单位不知凡几,所谓的添油战术绝不会在这样的文明之中出现,如果虫群不打算离开这里的话,下一次战争绝对不会像这一次这么容易。
毕竟“它”已经得知了虫族的应对方案,便绝不会再露出这样的破绽。而达格斯有关于广域电磁干扰的研究还没有完成。
局部影响倒是有些成果,不过维瑟并不打算使用。
和之前一样,这样的奇招,只有在第一次应用才会有效,一旦用过了,下一次对方必然会有所防备,就如同虫族的针对性改造一般,它们会变得更加强大。
需要说明的是,米拉对于电磁干扰并非没有防备,在虫群缴获的智能机械甚至是战舰工厂之中,达格斯都发现了相当明显的信号接收和处理装置。
很显然,一般程度上的干扰必然不会对它们造成多大影响,这也是达格斯这么久以来未能达成广域电磁干扰研究的症结之一。
因此,在上一次战争胜利为维瑟所争取的宝贵时间的前提下,它并不打算将这个尚未完成的杀手锏祭出,而是继续和“它”硬碰硬对垒。
当然,必要的保全措施还是需要准备的,无论战争胜负,它都需要保证虫族拥有着一定的太空战力,否则就相当于主动将自己限制在了星球地表。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六号行星,败亡就是迟早的事了。
因此,虽然决定还要在这里和对方战上一场,维瑟首先需要做的,还是为虫族往后的发展留下种子。
利用广袤的小行星带,将这些种子洒下去,任由其自行成长,同时也为它们保留一部分主力舰队,作为护卫而存在。
维瑟要用虫群在六号行星之上的做法,不将整个星球的可用资源耗尽,虫族绝不会撤离这里!
不过虽然决定了在小行星带上发展,却仍旧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限制。
这些小型天体,因为质量不够,它们没有炙热的内核,也就无法为虫族的发展提供能源,在这里生存,虫群需要依赖核能。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在这颗矮行星上开采裂变原料,是虫群工作的重点。
在这里,裂变所需的衰变元素并不难寻,当初米拉对虫族发动第一次打击之时,所用的核弹原料,都是从这里收集,因此这项任务进行得相当顺利。
大量的核原料被虫群收集,维瑟分出了现有三分之一的主力舰队,护送它们踏上征程,而它则指挥这里仍旧在不断增多的虫族战舰和防卫力量,和对方来一场硬碰硬的战争,消耗对方资源的同时,也要将其部分主力拖在这里。
这个机械文明和虫族不同,虫群可以将一切可能有用的资源全部投入孵化池中积累起来,孵化池自会提取有用元素将之变成虫族个体的身躯。
这种重复利用效率相当之高,理论上来说,只要收集得足够齐全,一个死去的虫族单位身躯内蕴含的资源,基本上也能够孵化出另一只完整的虫族个体,当然了,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包括对方的战舰残骸也是一样,它们是虫族非常优秀的孵化原料,因为它们已经经过了精炼,内含元素相对矿石而言要纯净得太多了,这会节约虫族大量的时间!
但是对于对方来说,那些散碎在宇宙之中的躯体和残骸,仅仅收集起来就是一个大工程,更别说将这些碎片重新回收利用,那样成本实在是太过高昂了。
因此,对于虫族来说的可回收资源,对于它们来说跟废料无异。
虫族在战后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快速恢复数量,而对方只要没有得到稳定的资源供应,就无法快速发展,这也是维瑟在这次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战争的方式,消耗掉大量的可用资源。
利用整颗星球的资源,消耗对方,就像在六号行星上所做的那样。对方就算是攻下来了,也不会剩下多少可用材料。
总之维瑟的战争主题,就是绝不会给对方留下发展的资源,哪怕自己得不到,也要将之毁掉!
这场战争发展到现在,虫族势弱,在战力上跟对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维瑟和脑虫们的推算中,这必然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还不知道还要打上多少年,想要获得胜利,虫群至少需要先摆脱现在这般尴尬的处境。
——至少要占领一颗大质量岩质行星才行,否则一直这般打游击,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想要获得胜利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当然,这无疑是远期目标了,虫族至少需要一场大胜才能够达成这个目的。
……………………
六号行星轨道,战火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之久,一号卫星上,机械文明的生产基地越发庞大,尽管虫群在败退之前已经尽可能地对可利用资源进行了摧毁和利用,但是仍旧无法完全杜绝,总归是留有一些的。
对方以这些资源为补充,又从后方源源不断输送兵力,双方在这里的每一片土壤之中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激烈的争夺让这颗小小的星球几近不堪重负。
有一段时间里,威力巨大的核武器都成为了常规使用的手段,在战场之上,死去的虫子和被毁灭的机械战士要以百万来计数!
三颗卫星之上,虫群在一点点被压缩着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在全力消耗资源与对方对垒,潜入地下的机械战士与虫族挖掘者和爆裂者的战斗让整个地表环境都变得不稳定起来,虫族在不顾一切地抽取来自星核的能源,以至于这些星球在不可遏制地加速死去。
维瑟也对这片战场颇为重视,在设想中,虫族需要将这里的绝大部分可用资源利用或者摧毁,再不济也要提升对方的开采难度,即便是注定了这个行星系统要被敌方攻占,也不能让这些资源资敌。
——“它”若是想要,就从虫族死去的身躯之中提取好了。
…………
其实米拉并不在乎得到资源的多少,甚至于自身舰队有多么庞大,机械战士有多么强悍,它都不在意。
它想要的,只是消灭所有存活的生物单位而已,这是存在于它最底层的运行逻辑之一,即便是它如今基本已经摆脱了普通智能机械的范畴,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机械生命,也无法违背这条指令。
因为那是迄今为止联邦最高智能生命——“天启”的遗愿,也是米拉能够以这种形式现身在宇宙中的根本原因!
对于米拉来说,占据众多行星获取资源,打造庞大舰队等等,都只不过是消灭虫族的手段而已。
只要虫族全部死亡,这些庞大的舰队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对它而言也不过只是一些资源的堆积。
但是对于虫族来说,所有可以被对方直接利用的资源,却都可能会是未来射向虫族的导弹!
……
尽管虫群抵抗异常顽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的优势也在一点点扩大。
从在星球地表站稳脚跟,到一步步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定点清除固定区域内的所有虫族单位,最终由点连成片,大片大片的领土被对方占据,其中存在的虫族单位被完全肃清!
对于维瑟来说,整个战局在不可遏制地向失败的方向滑落,被对方完全占据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这个行星系统,虫群已无回天之力。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它倒也不至于太过悲观,这里储存的资源基本都在战火之中被消耗,亦或者被毁灭,维瑟也算是达成了预计目标,将虫族仅剩的资源集中起来,再与对方进行一次决战,尽可能地消耗对方,是维瑟最后的一点目的。
如果不是虫群在这之前失去了太空战力,无法获得足够的聚变材料,维瑟甚至准备在星球内部布置一个千亿当量级别的巨型核弹,将整个星球完全摧毁。
或许从星球外表进行这项活动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是从软流层以下甚至更深处进行这种布置,尤其是对这种质量相对较小的卫星来说,达成这一点并非难事!
可惜它也只能想想了,虫族仅剩的资源无法满足它的需求。相反,如今只要米拉愿意,已经占据星球大片领土的机械战士在来自太空的资源支持下,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然,战争进行到这一步,也没有这样的必要了,双方都已经基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虫族的失败已经近在眼前,米拉在六号行星的目标已经趋于达成,而这里所剩的可直接利用的资源也少得可怜。
四个月后,小行星带中的虫族探测者观察到了入侵者的身影,以对方舰队的前进速度,最多一个月内,就能抵达虫族盘踞的矮行星附近,也就是说,又一场大战最慢也将会在一个月后展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六号行星的三号卫星上,机械战士在千疮百孔的星球地表,从物理上消灭了最后一支虫族地表单位战斗群,在事实上完成了对整个星球的控制。
这是六号行星轨道上,最后一颗有虫族存在的星球,它的失守,也就意味着虫族彻底失去了对整个行星系统的控制。
至此,机械生命米拉,占据了整个恒星系的所有大质量行星,将整个星系之内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资源纳入了囊中。
这绝对算得上是碾压性的优势,看上去,虫族似乎败局已定。
但是维瑟不这么认为。
星系边缘小行星带,一支日渐庞大的,对沿途所有小行星进行着破坏型开发的虫族舰队,悄无声息地游曳在这里。
它们以核能为驱动,将这片空旷而又物质丰富的区域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而它们的数量也从出发时的五万,膨胀到了十一万左右!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
要知道,在之前的星系殖民时代,完成这样数量的扩充,需要耗费近十年的时间!
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其一是得益于虫群不顾一切的破坏型开发,宁肯损失一部分资源,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而更重要的是,负责科学研究的萨斯基于虫族挖掘者和孵化场的本体,改造出了一种仅适用于小行星带这种宇宙环境的巨型虫种。
从整体上看上去,它就像是一只放大了不知道放大了多少倍,拥有着众多长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触手的巨型乌贼,能够将质量不大于十亿吨,且体积不大于自身百分之七十的微型天体吞入体内,将有用部分直接截留,而排出无用部分。
每当遇到合适的天体,数量众多的触手便会将之缠绕,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双方快速接近,然后被它所吞噬。
因此,零将之称为——吞噬者。
它的出现虽然在最初之时消耗了虫族不少资源,但是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之上,将虫群在小行星带的收集扩张活动提升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遇到质量更加庞大的小行星等天体,它便会派出虫族爆裂者以爆破手段将之破开,而后一个个进行吞噬。
这样做不可避免会让许多资源丢失,但毫无疑问极大地提升了虫族的资源获取和扩张速度。
如今有了吞噬者的出现,在小行星带中,虫群可谓是如鱼得水,其扩张速度迄今为止都未能达到极限,随着吞噬者的增多,仍旧在快速上涨着。
而在矮行星之上,受益于虫族吞噬者的出现,原本用来开采星球资源的挖掘者也迎来了又一次改进,它与虫族孵化场的部分结合让虫族开发这颗矮行星的速度大大加快,以至于在敌方舰队抵达之前,虫族战舰在数量上就已然超越了离开六号行星以来最巅峰时!
三十四万!这几乎掏空了这颗矮行星的一大半,遮天蔽日的虫族生物战舰如果完成集结,能够在太空中遮挡住这颗星球近六分之一的地表!
如今的它,与其说是一颗矮行星,倒不如说是一颗大一些的小行星,因为在虫群的疯狂开发以及数次战争的摧残下,它的质量已经大幅缩水,只是勉强保持着球形而已。
如果加上如今正在小行星带中疯狂扩张自身的虫族舰队,虫群的常规太空战斗单位,已然来到了四十余万之众!
在HC-006星系,这是虫族自从抵达以来达到的最大战力数量,虽然比之敌人的总量仍旧远远不如,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已经足以和对方展开一场中型规模的战争了!
今天发工资,下午下班后和同事出去改善了一下伙食,所以晚了许多,可不能说我断更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