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隆这狗东西

【感谢书友‘书友150212170329958’500币打赏】

南京皇城,奉天殿。

作为皇城三大殿之首,如今的奉天殿集行重大典礼、受百官朝贺和起大朝、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等作用于一身。

陈汉逢‘一’起大朝,九月十一日大朝会,奉天殿里热闹之极。因为除了政务事和军事进展以外,今日的汉王还亲口抛出了一个大大的命题——要不要趁机拿下安徽来!?

安徽,拿下安徽!这是一个满朝文武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看看一旁用木框悬挂起来的大地图,复汉军如果把安徽也拿下来,那整个中原之地已经大半落入复汉军的手中了。等到明年大军攻伐北京,河南的清军会继续留在河南吗?

阿桂一退,豫南和安徽的兵马就能趁势席卷北上……,中原、直隶,山西……

登时一股血脉膨胀的感觉炸裂在奉天殿内的每一个人的心头,加入美梦成真,那情形简直太美妙了。

陈聪脸色也有些发红,甚至他呼吸都带着两份急切,可是已经坐上了财政部尚书位置的他也必须要提醒在在场的所有人,钱的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财政部没钱啦?”

才从广东返回来的陈二宝如被踩到了尾巴的老鼠,声音都尖厉了许多。岭南留守府已经被裁撤了,因为不需要了。颜希深被调去贵州担任陈汉在那里的首任巡抚,广东巡抚的位置由原先的副留守谢瑚接任,当然谢瑚的头上还套着一个南洋总督的头衔,如鸿基市、新加坡市、苏禄市等都归他负责。

陈二宝回到大都督府担当自己的左副都督。才回来不过十天的陈二宝对很多事情还不了解,但是财政部在他的脑子里那就是过去的户部,财政部没钱啦?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在陈二宝下手的陈权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陈二宝上班的第一天他就亲自送去了厚厚一摞的军费预案,不但有今年的,还有明年的,但看今天陈二宝的表现,这家伙一定是没看。

“不是没钱。是没有多余的钱。”陈聪回答着说。“这些年安徽、山东和河南是受满清压榨最狠的三个地方,以去年的豫东南为例,那里是我军起兵以来,迄今为止少有碰到的收支不平衡的地方,准确的说是亏钱。”田地不算入资产,能算入‘收入’的都是在短期内可以换成真金白银的东西。复汉军从陈州搜刮到的金银还没有他们在陈州洒下的金银多。

“安徽的情况不会比河南更好。”因为富裕的皖南早就被复汉军收入囊中,长江以北的安徽这个时代还不如陈州为代表的河南平原呢。所以打安徽容易,要彻底摆平皖北那可就要几百万几百万的砸下去了。

“粮食、银子。我们的预算中根本没有夺取安徽的计划。”在原来的作战计划中,西北是打通与元顿教的联系,可以把大批的马匹引入进来,也甭管那些马是不是战马。东部就是夺取苏北和山东,并且苏北和山东还不是全部夺取,而是只拿下运河以东范围。

可现在因为徐州的问题,东部复汉军勾连中原复汉军,分割安徽成为了必然,如此猛地加入一个安徽,变化就大了。

除非陈汉拿下安徽以后,对当地的民生只做小规模的赈济,不然的话你就是给当地人分官田,告诉他们来年的啥啥啥税就都没有,田税更降低到什么什么地步,人都要饿死了,又有个毛用?

要不然安徽、河南、山东三省的民勇团练人数会那么多呢?

陈惠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了,才会在今日的大朝会上提出来,让重臣商议。而不是乾坤独断。

那些安徽的百姓在满清手底下饿死了,那丢的是满清的人心,毁的是满清的名誉;可要是在陈汉政府手下起了乱子,就太不美妙了。

陈二宝脸色变了变,最后还是定格在了一副饕餮的嘴脸上,“几百万银子而已,东凑凑,西凑凑,也就差不多了。粮食方面,俺们军队包……一半!”

一个安徽省啊,还有来年大战时的绝佳地理优势,陈二宝抗拒不了这个诱惑。

“是几百万两银子,不是几百万块银元……”陈聪心理面也砰砰直跳,但是财政上的难题他不能不考虑到。

“老二,那笔银子真就凑不出来吗?”乾清宫里,下了朝会的陈惠把陈聪召了来。

“王兄,安徽的事儿不是单纯的赈灾济民恢复经济的问题,还有黄淮河堤的事儿。李侍尧在离开苏北的时候,除了在运河里频频沉船,再扒开了高邮湖的河堤,只是幸亏没有酿成大患,还在黄河河堤上捣鬼,掏了不少条石,一些重要地段的堤坝还被他刨了小眼。来年开春,必须重修。这可是大耗银子的事啊。如果安徽清军走投无路之下,也把黄河河堤也给破坏了,来年光是在这条黄河上的耗资就不是四五百万可以止住的。”

秋冬之际,黄河进入了枯水期,这个时候就算是河堤给拔了,被破坏了,也酿不成灾害。可怕的是明年夏天……

而大规模的修补安徽段黄河河堤则又肯定要牵扯到陈汉的精力、人力、财力和物力。

“除非是动用储备金。”那是复汉军自从施行‘以田代饷’之后才存下来的银子,是准备来年时候用上的。“且钱粮问题除外,小弟更怕的是这条黄河绊住了咱们的手脚。”满清今年夏天的表现就已经露出了什么叫‘无所不用其极’了。陈聪怎么不担心呢!

陈惠脸上也露出纠结的表情,乾隆这狗东西现在净搞些盘外招,除了搞暗杀搞破坏,就一个劲的在河堤上下功夫,他么的就跟一根细尖细尖的铁钎顶在陈汉的胸口一样,让你不能不注意。否则一个不小心让铁钎插进胸口了,死到不至于,却也要无尽麻烦。

先前陈惠个人是倾向于拿下安徽的,他考虑到了钱粮,但是黄河河堤的问题被他忽略了。

李侍尧在苏北表现出的狠辣,谁敢保证桂林没有?

陈惠本来偏向夺取安徽的心,又再一次给掰回正中间了。“这事儿,再议吧。”

南京收到的东部战区军情是陈鸣还没有与安徽清军交手,等到南京‘难以决断’的消息传回到他耳中的时候,他已经带兵夺取了宿州。但也就停步于宿州城了。当然这个消息他也传去了南京了,就是一个路上的时间差。

陈鸣在是否夺取安徽的问题上也有着疑虑,且跟他爹一样,陈鸣考虑的主要也是钱粮问题,都忽略了满清的狠辣。这种在关系万千生灵的堤坝上搞鬼的朝廷,那就是不把治下之民当然人看的朝廷,以满清的德性,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谁敢说他们真的干出扒黄河毁河堤的这种事儿?陈鸣带兵只下了一个宿州,倒是对了。

从徐溪口逃窜的佟金据说一路跑到了丘河,然后重新聚拢人马,至今也只有两三千人。

投降的李岳龙被陈鸣委以重任,给了他一个安徽陆军宿州守备团的名号,带兵守在宿州。然后陈鸣就要回徐州,是解决徐州清军的时候了。

因为阿桂亲自率领的第二批清军援军已经到了砀山,他的目标也不是济宁,而是徐州。

陕西方面对于汉中的进攻转为了防御,多出的兵力一部分回援甘肃,另一部分进入河南。

双边局势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虽然现在的满汉双边疆界也称不上犬牙交错,可绵延几千里的双边几十万兵力的对峙长线上,任何一处的波澜都会引动起全军的晃动。

当然,只要复汉军保持一定的克制,在陈鸣眼中眼前的局势也很好解决。

杨明昭率部从沂州支援济宁,陈鸣解决了徐州之后,再搞掂阿桂。然后复汉军以徐州府城为节点,通过沛县进到山东,山东运河以西部分舍弃掉,以运河为分割,这场战争在济南之战结束后就可以宣告结束了。如果满清愿意接受现在的局面!

济宁城里。南北东三面城墙垮塌了五个缺口,整个济宁城就丰富被刮光了奶油,又切了好几刀的生日蛋糕。

从白天到晚上,枪声始终响彻,就算是最漆黑的夜晚,你也能听到零零落落的响声。

济宁城南是整个济宁最为残破的地方,两天前,清军就第一次通过破开的城墙豁口冲近了城中,但他们没有成功。李佐恩,这个曲阜的武举人,带着人白刃拼杀,最终阻挡了这次浪潮。

接下来清军几次成功的爆破,却都没有第一次那般惊心动魄。他们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在济宁城中尽情的欢呼了。

至于整个济宁城已经在硝烟中残破不堪,几乎化作了一片废墟,谁又在乎呢?

从那天起,李佐恩就守在南城,孔昭焕也放心的将那里的指挥大权交给李佐恩。一线的山东民勇,包括一部分从城中拉来的青壮劳力,上上下下在李佐恩的带领下就像发了疯一样的在干活。每个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于垒胸墙,建工事,抢运各种各样的物资。

现在整个济宁南城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残破的房屋要么被拆毁,要么被加固成可供士兵休息的工事。李佐恩可着栋梁上,大腿粗细的栋梁和大木头堆成的工事,称不上丝毫的建筑美,可只要结实就行了。每一个这样的建筑那就是一个火力点。

李佐恩手下所有的弹药和补给也被他藏入了地表下好数米深的地方,上头继续用大木做下遮盖。弹药和补给分散放置,以防有个万一,全部完蛋。

他手中现在一门火炮都没有,有的只是一批手榴弹和火枪弹。焦急之中,送到李佐恩手中的枪弹甚至还有不合格的,那就只能融化了重铸。铅的熔点是很低的。

清军没日没夜的进攻,力度有强有弱,这些天的忙碌下来,李佐恩已经熬得眼睛通红了。正坐在一堆木头箱子上和同样显得疲惫不堪的亲兄弟李佐昌说话。

李家跟孔氏的纠葛很深,孔昭焕按理说都改喊他们一声表姨夫的。李家都没有自己拉队伍,而是直接投入了孔家,现在的他们也只能拼命一搏了。

“清军又来援兵了。城外头的兵多的像潮水一样,太子殿下要是再不回师,城里的人怕是真要彻底完蛋了。”

“不早有准备么。公爷接下这个任务,那就是过来拼命的。人死卵朝天,不死,咱们所有人就接着享富贵。”

李佐昌喝了一口浓茶,语气寥落。李佐恩也面上露出唏嘘,即使他们融入进了陈汉,也不可能再某以重任,这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下去了。当然,这个念想就现在的情况来说都是一个妄想,说不准下一刻济宁就破了呢。

三面城墙,五个豁口。李家兄弟这儿只是其中之一!

一时间两人都不说话了。直到外面传来了几声沉闷的爆炸声音,这是清军的大炮在开火!

李佐昌猛地站了起来,“大哥,你在这里歇歇,我先去前线。”说着话,就拿起桌子上的望远镜和腰刀,带着几个随从和传令兵大步走出了指挥部。刚才的炮击一定是清军炮兵的试射,更猛烈的轰击和随后的步兵进攻已经迫在眉睫!

……

“郭世友、李华鹏、周德的队伍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施纯泽脸色冷的像一块石头,作为施琅的重孙子,施纯泽在几年的战争中从一个空头的汉八旗正蓝旗副都统,一步步走到现在,如果满清还可以继续存在下去,施纯泽真心是光宗耀祖了。

自从施世纶去世之后,施家显赫的地位就一去不存在了。施琅的孙子辈人中,根本寻不出一个能真正挑起大梁的,因为在施世纶死去的前一年,任福建水路提督的施世骠已经病死了,年纪才五十四岁。

一蹶不振的施家在雍正和乾隆朝都属于空有爵位的小透明,即使施纯泽跟随征讨新疆的大军多立有功劳,也只得了一个汉八旗副都统的空衔。要不是陈汉崛起,满清的名将大臣频频陨落,军中大批将帅更新换代,施纯泽到现在可能还在北京城里无所事事呢。

“回将军,三位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好。”施纯泽大叫一声好,接着道:“那就只剩下炮兵了?告诉他们,动作要更快一些!别磨磨蹭蹭的。辰时初刻,我必须看到所有的炮兵开火。”

施纯泽不是施世纶也不是施世骠的子孙,他是施琅第五子施世騋的孙子。可就是当初不怎么出色的施世騋的子孙,现在成为了整个施家最显赫的一位顶梁柱。虽然施家也很不看好满清的前途,可是很无奈,复汉军对于一些‘准则’坚持异常。以施家的黑历史,就算整个投效过去,也没有好下场的。

“和济南联系上了没有?哪里的情况是否紧张?如果可以,济宁继续需要援兵。”施纯泽端坐在自己的指挥部里面,面沉如水。前线的进攻既然就要准备好了,他就没必要再去盯着。他在自己的脑海中努力的构建着整个济宁的分布图,这一战的重要性或许比不得济南,也比不过徐州府城,但它是一个机会。

是这场战役三个焦点中清军最有可能,最早拿下的地方!

虽然复汉军的兵锋还没有进入京津,可这是一场决定着大清命运的会战。如果失败了,满清就只能全面趋于守势,全面的守势。

他们兵力最充裕的中原战区,也全面趋于劣势。“老天保佑,保佑我大清……”(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约和肥羊第八百七十章 陈汉皇朝的柱石第一百一十六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三百五十一章 飞驰第一百九十章 一南一北第一千零一百一十六章 看的还是中国!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阳王的担心第六百七十一章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中国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四章 附庸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扩军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细内应到处都是第二百二十二章 必须叫南京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命所归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敌第三百七十七章 关税——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发展——中国国力第九百三十八章 阻击中国?第六百七十五章 同年不同命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陈鸣没那个闲心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国走狗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条被事实验证的马克思真理第二百六十三章 恨就先恨着吧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 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第七百八十五章 劫掠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处,血滴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燃烧的鹿儿岛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欧罗巴通史第706章 让全世界战争的硝烟来的更猛烈1些第四百三十一章 暖暖的靡红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鬼对李逵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国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法海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朕要的是一片汉土!第608章 都怪这乱扇翅膀的蝴蝶第二章 辫子戏真他么的假第七百一十二章 福康安之死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风一样的逃跑第五百十四章 未来的藩国第五百十四章 未来的藩国第九百二十八章 ‘碾压’式战争第八十六章 宜将胜勇追穷寇第一千一百章 ‘好人’拿破仑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军计划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猎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伦敦华埠……第三百零七章 黄陂第一千一百章 ‘好人’拿破仑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穷尽的——优越感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鸡血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军校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五百八十六章 陈鸣的枪第五百一十章 孤王老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谕第二百四十一章 反扑的清军第四百五十八章 佩里埃的羡慕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国之恩第八十四章 坦克驰骋披靡第八百三十一章 这一章真不知道咋起名了第八百五十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续第五百六十五章 哎呦,我的头!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穷尽的——优越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现今的中国……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切实际的妄想!第六百六十八章 万民表率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东总兵官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三十六章 俄军投降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怼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灰色牲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路易十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九百二十五章 浑水摸鱼的葡萄牙人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惧的嘉庆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汉南朝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七章 民恐分子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四章 附庸之战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爱’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胆量!第一百五十九章 违背认知第四百二十八章 哪里有那多大青果的死忠啊第八百三十八章 奇葩了第九百五十章 中国的帮助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府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八章 陈鸣的忠臣第一百零八章 一股将人湮没的情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陈鸣扩军后记9 民调第二百一十四章 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