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约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又写做孙卿,战国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一说山西安泽),儒家人物。
稷下学宫里,正举行盛大的一年一度的斗鸡眼比赛。
荀子兴冲冲地抱着一只鸡跑进来。
齐宣王一把拉住他:“你抱着鸡干什么!这是斗鸡眼比赛,不是斗鸡比赛。对了,就是你这种眼神,你可以去参加比赛了。等等,把鸡留下——中午小鸡炖蘑菇!”
比赛场上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白眼翻滚,泪水乱流。孟子正对着彭蒙,邹衍正对着淳于髡(念“昆”),慎到正对着环渊,接子正对着田骈(念“偏”,第二声)。。。。。。总之,大家正欢天喜地地一对一斗得欢。荀子赶紧抓了个人,也对了起来。
最后,孟子因为年老眼涩,对着对着就卡住不动了,所以获得了冠军。
齐宣王亲自给他颁奖:“孟老,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孟子抱过奖杯,心潮澎湃地说:“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我的亲朋好友,感谢我的几个老婆。说真的,这种比赛太好玩了,我到现在看人还能看到三个人影呢。你看,我左眼看到一个,右眼看到一个,对着眼又看到一个,还忽左忽右,若隐若现,有种云里雾里飘来飘去的迷迷瞪瞪晕晕乎乎的梦幻感觉。真的好过瘾!咦,我抱着你的胳膊干嘛!”
这个,也没出处,我瞎编的。
荀子早年情况不明,只知道很聪明,并且胆大。17岁时,他就独自跑到齐国,呆在稷下学宫里,看那些老头们脸红脖子粗地对喷着。
当时孟子已经回老家了,不过慎到还在;估计荀子的脸上没少粘过他的唾沫。
就在这漫天的口水中,荀子撑着雨伞(我猜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并增强了自己的唾液腺分泌功能,偶尔也能回喷一两口口水。
这种白吃白住、拿高工资还能快乐互喷的日子,让荀子乐不思蜀。即使在齐湣王时期,许多学宫里的人受不了他的专断蛮横离开了,荀子依然没舍得走。期间,他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儒学思想。
不过,在荀子42岁时,齐国终于出大事了。由于齐湣王过于嚣张,四处打仗挑逗人,最终惹了众怒。燕国的乐毅联合魏、赵等五国,一起来打齐国,并攻下了齐国国都临淄,打得齐国只剩下两座城(这个下册还要说)。
荀子不得不收起雨伞,逃往楚国。五年后,齐国在田单的帮助下,大难不死,并打败燕国收复了领地。三年后,荀子也回到了齐国。
这时,荀子已经从一个毛没长齐的愣头青,变成了胡子一大把的中老年人。
因为之前国都都被占领,所以稷下学宫里的人,去世的去世,逃亡的逃亡,早没多少人了。等到荀子回来后,他就被当做辈分最大和最有学问的人,终于轮到他朝别人大吐口水而不用撑伞了,并且还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类似校长)。
记得有人说过,想要成为大师也不难,只要你活得够长;等前面的人都死光了,你就成了大师。诚不欺我。
之后荀子一直住在齐国。直到60多岁时,因为齐国有人诬告他,于是他又来到楚国,当时的楚国相国春申君请他做了兰陵县令。期间,他收了李斯和韩非子做弟子。
这里简单说下李斯。
李斯也算是一个法家,只是由于本书是记述春秋战国人物的,李斯虽然生于战国,但主要功绩是在秦国建立之后,所以没有专篇介绍他。
他是楚国人,原来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因不甘心瞎混下去,就去拜荀子为师。学成后,他跑去秦国,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开始尽心尽力为秦国做事。
李斯其实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推行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不仅为秦国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更为后来中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另外,他还是个文学家,高中课本中有名的《谏逐客书》,就是他写的。
只是晚年时,他过于贪图权势富贵,和宦官赵高勾结合谋,害死了太子扶苏、大将蒙恬等人,不仅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也使自己为后人所不齿,最后还落得被腰斩的下场。
所以呀,当个好官容易,而要当一辈子的好官就难了。如果不常反省、警醒自己,“晚节不保”这种词时刻在后面等着呢。
在楚国十几年后,春申君被人害死,荀子也辞了官,就住在兰陵。几年后荀子去世,葬在了兰陵。
和孟子不同,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同时增加了法家的内容,并吸收和改造了各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儒家学说。
他主张治理国家时,要礼治法治并用(这个比孔子要先进很多);反对宿命论,认为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运行变化(这点跟道家学的),相信人定胜天。他还提出“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可以用礼法来教化和改变,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化性起伪”,就是用礼仪去改变人的本性,使之成为有道德的人。“伪”是人为的意思,不是虚伪,是指靠个人的学习来获得成功。
另外,荀子还是文学家兼教育家,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成名后,自认为是孔子的真正继承人,往死里踩孟子,老跟他抬杠。
比如,孟子说“性善论”,他就说“性恶论”;孟子认为要仁治,他认为要礼治;孟子强调内在修养,他强调外部环境;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他主张天人不同;等等。
其实,说到底,他们一个是继承了仁,一个是继承了礼。
很搞笑的是,荀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孟子也恰好相反。
在唐宋前,荀子的名声还不错。但到了北宋,理学家程颐对他进行贬低,之后朱熹又狠踩几脚(替孟子报仇的吧),然后一大群文人冲上去围殴,以至荀子的思想直接变成了异端学说,只差没用火刑烧死。直到清朝,这情况才有所好转。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不过,和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其实是更有进步和积极的实用性,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为他既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也强调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这已经接近法家思想了。所以他教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子,才会成为法家人物。
而且,做为一种动物,绝大多数的人天生带有求生野蛮的本性,是正常的,是没有所谓善恶的。而真正能决定人的善与恶,是后天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荀子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的重要,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荀子的名句也不少,抄两句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等等。
荀子写有《荀子》一书,共32篇。
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的人名。
春秋战国及以前,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顺序是姓氏字名,并且男人称氏不称姓。比如,孔子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全名应该是孔仲尼丘(!!)。他老爹叔梁纥,也是孔氏,名纥,字叔梁,不是叔氏或叔梁氏(有这个姓氏的),全名是孔叔梁纥。
至于女子,则是称姓不称氏,而且姓是放在最后的。如据说和孔子有纠缠不清关系的美女南子,其实是和孔子一样姓“子”。还有春秋战国四大美女文姜、息妫(念“归”)、夏姬、西施等,都是姓在最后。
另一种情况,像吴、越等周边所谓蛮夷国家的人,则是因为其语言与中原华夏不同,在做为华夏正统文化的记录时,就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就像现在翻译外国人名字一样(好像说错了什么),没什么实际意义。如夫差、勾践、专诸等,并不姓夫或勾、专什么的。
还有其它一些起名方式,就不多说。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二为一,就没那么繁琐了。不过,我们现在所称的“姓”,其实是当时的“氏”。而孔子孟子等其他子中的“子”,并不是他们的姓,而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