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竘

医竘(这里念“口”)

医竘,生卒年、姓氏、出生地均不详,大约与扁鹊、商鞅同时代。名竘,战国秦国名医,医家人物。

秦惠王长了痔(念“至”)疮,医竘正在给他做手术。

“大王,你火气好大呀!”

“那个,大夫,小声点好吗?”

“十个男人九个疮,还有一个刚割完。没事的,大王,男人长痔疮是天经地义的。来,你们也来看看,痔疮长成这样子着实不容易!”

“。。。。。。”

后来,秦惠王在临终前写遗诏时,这样写道:“。。。。。。寡人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拓土开疆。。。。。。。重用公孙衍、司马错、张仪、魏章等人,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扁魏国,南踢楚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仅累到长痔疮,连屁股都被人看光。。。。。。无愧历代祖宗先王,死也死得不冤枉。。。。。。”

选自尸子《尸子》下卷。后半段我瞎编的。

医竘不姓医,他是指一个叫做竘的良医。这里的医指医生、良医,不是姓氏,后面方技家的医和也是同理。目前中国好像还没发现有“医”这个姓。

“良医”和“扁鹊”一样,也是古代好医生的一个通用名,尤其在春秋战国前。后来除了“扁鹊”、“良医”,医生还有医师、医士、大夫(这里大念“带”,以区别于官名“大夫”)、郎中等称谓。医生的叫法最早在唐朝出现,而大夫和郎中,则是宋时才有的叫法。

医竘小时候应该胆大心细,沉着冷静,遇事有耐心,手不慌,所以以后才能当外科医生。因为这是当外科医生必备的素质。

相信谁也不愿意让一个抖抖索索着手的人来做手术,万一手一滑,还不知割到哪里去!

后来,他可能通过拜师或家传,学得了精湛的外科医术,应该在秦孝公(重用商鞅的那位,秦惠王老爹)时,就被任用为太医。

太医是专职给君王及大臣、贵族看病的,类似后来的御医,有别于扁鹊那样行走各地的医生。

当时正是商鞅大变革的时候。商鞅在外面大刀阔斧变法,医竘则心平气和地在王宫里抄家伙、动小刀小勾,为各种肿瘤、脓疮、骨折、刀伤等,进行切除或缝合等专业的外科手术,名声还越来越大。

有一次,楚国的楚宣王长了个大毒疮,疼得不要不要的。

这个楚宣王,就是重用吴起的楚悼王的第二个儿子。他哥哥楚肃王在孟胜中露过一次脸,因没儿子,所以楚宣王才捡到王位。有个成语“狐假虎威”,里面的虎威,说的就是他。另外,他的孙子楚怀王,后来被张仪骗得老惨老惨的。

因为吃药什么的老不见好,自己的外科医生功夫还不到家,再加上秦楚两国关系不错,于是他派人去秦国请医竘。要是关系不好还不敢请,会下黑手。

难得出去兜兜风,还算年轻的医竘很开心地去楚国遛了一遛。他的技术果然不一般,三下两下就把老楚宣王的毒疮给切除治愈,再好吃好喝地被送回来。

这里说明一下,以前像医竘这样的外科医生,能被风风光光地接待的,是很少的。

因为在古代,外科医生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相对于高大上的内科,外科技术则一直被鄙视为“小技”,属下层技术医务人员,不入流的,很多人都不愿去当外科医生。后来到明代时,甚至有人建议废除外科,直接用内服药物来治疗所有外科病呢。

很奇怪的是,古代外国也是同样情况,也是极度贬低外科医术。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外科的重要性。手骨折过的都要绑纱布,不接上怎么吃药都是好不了。长肿瘤的,切掉要比光吃药效果好,病愈速度也快;当然要看情况,不是逮啥切啥。

日子如流水般,静静地流淌着。流来流去,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后来,张仪也来了。君臣两人为了秦国,忙得不可开交,一不留神,秦惠王就长了痔疮。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治病的场景。

而张仪可能骗人骗太多,招报应,再加上公孙衍的时时诅咒,咒着咒着,也长了个大肿瘤在背上。由于要常出国“行骗”,驮着个东西很影响形象,于是他也请医竘帮忙。

据说张仪还很豪气地对医竘说,别把我的背当背,当地毯、砧板(砧念“真”;切菜砍肉时,底下垫的东西)随便你,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当然只是说说而已。

在春秋战国时,做手术是没有麻醉的,上来直接就给你划拉开来。虽然现在还没发现当时被手术的人的留言感悟,但那绝对是痛得不想做人的恐怖体验。想象力丰富的人士,可以自行脑补。

一直到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一种麻醉药),情况才好了很多。所以没得麻醉的张仪不得已,才会说豪话给自己打气;后来的关羽刮骨疗毒,那也是死撑着的。

在给张仪治好肿瘤之后,就没有医竘的事迹记载了,最后应该是终老于秦国。

医竘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专业外科名医,要比华佗早了五百来年。其实比医竘早的扁鹊,也做过很多外科手术,不过他不像医竘那样专业。而在更早的上古年代,就已经出现用磨得锋利的石片、砭针(砭念“编”;就是石针),来进行外科手术呢。

所以不要傻乎乎地、人言亦言地说我们的外科是从国外引进的。不仅时间上远比西方来得早,我国外科技术的精湛和先进,在后来很长一段岁月里,也是一直遥遥领先世界的。

医竘没留下什么书籍,他的生平事迹也少得可怜,只在《尸子》的下卷中记载了几句。而其他春秋战国时医家的人物,和墨家、农家等一样,没留下几个,有关事迹更是几乎没有,所以后面也不介绍了。

这里简单说说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不是四大小说名著。

除了上文的《难经》,还有三本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分《灵枢(念“书”)》、《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它详细记载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对中国的医学影响极大,被称为医之始祖。其作者不是黄帝,而是后人假托黄帝之名、多人编集而成,成书于战国时期。

《神农本草经》主要是讲药物的性质和功效,共记录了365种药物,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后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是取材借鉴于它。其作者和《黄帝内经》相似,不过成书于西汉之后。

《伤寒杂病论》则是东汉张仲景写的,是对由外因引起的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的论述,同时也记录了临床治疗、食物中毒甚至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它是后世从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即使今天,仍然是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之一。张仲景也因此书,而被尊称为“医圣”。

另外,再说说中医的名称由来。

其实中医以前不叫中医,叫中医是近两百年才有的事。

先秦以前,中国的医学叫歧黄之术,之后又叫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歧黄之术就是歧伯和黄帝的医术。这个歧伯,据说就是最早也被称为扁鹊的神医,是黄帝的大臣。他们两人有关医术的对话,后来就被编成《黄帝内经》。

在近两百年前,西医开始由外国的传教士带入中国。为了区别中国本土的医学,英国一个医生兼传教士,最早提出了“中医”这个概念,所以现在才有中医这个叫法。

那些西方发烧友别高兴得太早。当初西医传入中国,目的并不纯洁和光明。他们是以看病不要钱的方式,来进行传教,更恶毒的是借此偷偷卖鸦 片给国人。

而到了后期,就是一百年前左右,西医在中国扎根了,它就开始收费,而且还很高,基本上只有上层人士去看,普通老百姓是看不起的。即使现在,许多西药还贵得很呢。

除了看病要收费,他们还开始公开贩卖鸦 片,插手政治事务,还到处占地建教堂,宣传上帝那个什么“爱你爱我”(这在孔子和墨子那边早有了)、“上天堂”(道家的仙界)、“打完左脸,再把右脸给人打”之类的基督教。

看明白了没。用一位老先生的话说,这叫“先给你个枣吃,把你套进去,再慢慢整你”。

好了,那些憋屈和仇恨,该化为强大自身的动力,这才是看本书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