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叫公孙鞅,也叫卫鞅,后来被秦王封于商地,所以后人叫商鞅。战国卫国人(今河南安阳),法家人物。
秦国国都咸阳的市场上,围了一大堆人,中间有个官差在大声地喊着。
“我再宣布一遍。谁把市场南门的那根木头,扛到那边的北门,就给他五十金。官府决不食言!”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摇头。
“我信你个鬼!”
“谁信谁挨锤!”
“就是,骗谁呢!那木头那么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都能拎着跑几个来回呢。那可是五十金呀,不是五十铜,够我活后半辈子的!”
这时,大毛挤了进来,有人一把拉住他。
“大毛,天上掉馅饼了!只要把那根木头,搬到那边的北门,就能得五十金呢!赶紧去吧。”
大毛一撇嘴:“你们又想骗我。你们怎么不去呢?”
“我们都拿了,真的。再说了,你这么聪明,怎么骗得了你呢!快去吧。”
说得好像也是哈。大毛噌噌噌跑上去,拎起木头,没两下就跑到了北门。
官差一看:“好,这位大兄弟过来,这五十金归你了!”
。。。。。。
场外一片寂静。
“老哥,你要干什么?”
“别拉我,我要去撞墙!我的后半辈子呀——对了,刚刚拼命催大毛去扛木头的人呢!”
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这就是商鞅的“徙木立信”。
商鞅和李悝一样,都是卫国人。不过,他祖上可要阔气得多,他是早期卫国国君的后代,所以他也叫卫鞅,以国名为姓。只是后来他这一支宗族衰落了,到了他已经只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早年,他读过很多书,并深受李悝等人的法家思想的影响。因为当时卫国名存实亡,没什么奔头,他就跑到魏国去,在魏国相国公叔痤(念“搓”,第二声;说人很矬的“矬”字,也是这个读音)家做事。
这公叔痤名字有点怪,但眼光很独到。他看出商鞅是个人才,就向当时的头头魏惠王推荐。但刚即位没多久、正意气风发的魏惠王没理会。
期间,商鞅还遇到杂家祖师爷尸子,并成为好友,向他学习了不少知识。因为在魏国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又跑到秦国。
当时,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秦国就是山旮旯(念“gā lá”)里的土著国。它在春秋起始才被封侯赐国,经过一百来年的惨淡经营,倒是意外地风光过一次。那时秦穆公重用了百里奚、蹇(念“简”)叔等人,让它一下成了诸侯大国之一,还让自己登上了春秋五霸之位。
但从那唯一一次之后,二百五十多年里,它就一直半死不活的。中原打得不亦乐乎,它那边泡都没冒一个,还在前段时间被魏国的吴起打得不要不要的。不管经济军事,还是礼仪习俗,它都和中原差了好几条街。
比如人家吃肉酱它还在吃肉块,人家用筷子它还用手抓,人家礼数繁琐约束到脚趾头,它竟然还男女混居(好吧,其实我更想去秦国;另外,肉酱比肉块难做又耗功还好吃,所以有优越感)。
于是,时任国君的秦孝公为了国家强大,也为了不让别国笑话,到处招贤募士。
但是,当时平民想见君主,虽然没有后来见皇帝那样势如登天,也并不容易。要么有名声身份,比如隐士、智者什么的,要么有独特见解或策略,再经人举荐,才能被召见。不是随便什么人,抬脚就可以串门的。
所以,后来见过皇帝的普通人,都是有吹嘘一辈子的资格的。想想老了,往村口竹椅一躺:想当年,老子和皇帝怎么怎么着。。。。。。连村口的水都能倒流。
至于商鞅,据说他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真正基友)相识,通过景监推荐,才终于见到秦孝公。在和秦国的一些老古董保守派对喷后,他最终获得秦孝公认可,得到任用,开始进行变法改革。
不过在改革开始前,商鞅先搞了个“徙木立信”。
就是在市场的南门,竖一根老太爷都搬得动的木头,然后宣布:谁把它扛到北门,就给谁一大笔钱。大家都不相信。有个二愣子比较愣,就去搬了,结果真的得到一大坨钱,搞得那些没去搬的人捶胸顿足,拿头撞墙。
这种做法,是让老百姓相信了政 府的承诺,这样新出的法令才得以施行,改革也才得以开展。不过这招是从吴起那儿学来的。
之后的近二十年中,商鞅一边改革,一边亲自带兵打魏国,抢回了一大部分五十多年前被吴起占去的河西之地(当时吴起已死了二十多年了)。为此,秦孝公赐了商於(这里念“迂”)之地给商鞅,并赐号“商君”。
君,是当时一种爵位,和现在的意思有点不同,是诸侯国内仅次于国君的最高爵位,如后来的孟尝君、信陵君等。上篇卫国国君称君,是自降身份。
但是在改革变法中,商鞅曾得罪过太子驷(念“四”)的老师,因那老师犯错把人家鼻子给割了。在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后(即秦惠王),那位老师就捂着缺少的部位跳出来,以谋反的罪名诬告商鞅并追捕他。最后,商鞅被抓住,还被处以车裂。
不过,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这才使秦国不像其它国家那样,中断改革进程和成果,以后才得以统一中国。
商鞅总共进行了两次改革。
政治上,他主张依法治国,并制定法律,全民普法,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废除世袭,设立县制;经济上,颁布《垦草令》,重农抑商,鼓励百姓开垦,统一长度、体积、重量的计量;军事上,重战尚武,明令军法,按功分赏。等等。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军队势力全面加强,成为了战国中后期最富裕强大的国家。并且比起其它国家的变法,商鞅变法更全面,更彻底,他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后来两千多年乃至现在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鞅在治国中,注重“法”。
法就是法律、法制。商鞅特别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他不仅制定了很多法令条文,还经常亲自去现场查看执行的过程,并以此对法律条文进行修改完善。
但也必须指出,商鞅制定的法律太过严酷。除了什伍连坐法外,还有轻罪重罚、重罪夷族等,就是犯点小错都要割鼻子、砍手脚的,引起了诸多的民怨和私恨。
其中的什伍连坐法,就是把全国老百姓统一编制,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能随便搬迁,互相监督,一人犯罪,其他人也要跟着受刑。这个做法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但到了秦国商鞅时最严厉。
在当时,它对稳定人口和国家对百姓的控制,以及国家的税收等,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一目了然,它过于残忍和严厉,让老百姓人人自危、怨恨难平。至于现在,它更是不符合现代的社会现状和法制精神。
另外,商鞅还规定了要随身携带身份证(当时叫照身帖)的法令,不然不能借宿或出关等。而他自己,就因为不敢出示身份证,在被追捕潜逃时而无法出关,最后被抓。
商鞅著有《商君书》,又叫《商子》,共29篇,现存24篇。
法家也有派别。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
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与规章制度。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即权力与威势。
它们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以法治的理念为基础,只是在治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各有不同的观点。
而到了韩非子时,他把这三派融合在一起,才使法家的思想得以全面的概括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