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
孙叔敖,约前630年—前593年,芈(念“米”)姓,蔿(念“伟”)氏,名敖,字艾猎,也称孙叔,又叫蒍猎,春秋楚国人(今湖北荆州)。
一天,小孙叔敖遇到一条两头蛇,他捡起块大石头就要砸。
蛇连忙摆摆手(好像没手),说:“等等。我跟你无冤无仇,干嘛要砸我?”
孙叔敖说:“看见你我就会死,不砸你砸谁!怎么说也要拉个垫背的。”
蛇说:“没搞错吧,我只是不太招人待见,顶多做两个噩梦而已,什么时候变成见了我就会死?我有那么大杀气吗!”
孙叔敖说:“村里的人都说,你们蛇类都是不祥之物。见到你们就要倒大霉,干啥啥不顺,打麻将老不胡(好吧,麻将的说法是明朝才出现的),在家都能被雷劈。尤其像你长着两个头,看到了更悲催,活不过第二天的。”
蛇说:“所以说你们小毛孩见识少,不懂事。其实我们有两个头,是因为一卵双胎,是基因突变而形成了畸形胎(!)。我们已经很苦了。对不对,兄弟!(另一个蛇头拼命点头)所以,人类应该给我们更多关爱和呵护才是呀——好了,不要再点头了,你一点头我也得跟着抖!”
孙叔敖说:“少打悲情牌,你骗不了我。等下我还要把你埋了,我死了就算了,不能让别人看到你再遭殃。而且你竟然还会说人话!受死吧,妖孽!”
(蛇正在上升的灵魂说:我不说人话,你听得懂吗?还有,你是做了好事,可我招谁惹谁了我。封建迷信害死人呀!哦,不是,是蛇呀!)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一》。古代有见到双头蛇会暴亡的迷信说法,不过这个故事肯定是编的。当然,它主要是想表达孙叔敖心地善良,小小年纪就懂得为他人着想。
所以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但它告诉我们,做人还是要多点爱心。不是有句话:只要你有爱心,你就不是妖,而是人妖。
孙叔敖也是大有来头的人。他是楚厉王(楚庄王的爷爷的爷爷的哥哥)的后代,和当时的楚庄王,还是远房堂亲关系。
不过,这关系要看搁哪儿了。对普通百姓来说,亲戚是越走越亲,但对当时的王室成员,则是刀光剑影,相当要命。
因为是皇亲国戚,所以孙叔敖这一族人一直都在朝中当大官,他父亲的职位仅次于令尹(即相国)。不过也正因此,在孙叔敖年轻时,他父亲就因参与王室贵族的争权,而被另一个王室家族若敖氏(楚厉王的爷爷的另一支后代,也是远房堂亲关系!)所杀。
为了避难,孙叔敖和他母亲迁到期思县(今河南淮滨),并将原来的名字蔿敖,改为孙叔敖。
当时的期思县,是那种“蛤蟆挤股尿,庄稼水中泡”、粮食十种九不收的悲苦地带。那里不仅雨水充足,还紧靠河流,每年春季都要闹洪水,而且涝不能排,旱不能灌,老百姓深受其害。
孙叔敖原是大家族出身,受过良好教育,所以有学问。而且他还很有能力,更难得的是他真的很有爱心。看到老百姓饱受水灾之苦,他就带领百姓,自发去治水。
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他耗尽家财,竭尽心力,和民众一起修建了中国最早又最大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也是中国目前已知的第二座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雩(念“余”)娄灌区,也叫期思陂(念“碑”,水塘)。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是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念“主”〉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期思陂不仅消除了洪涝灾害,更灌溉了周边大片农田,为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福利。当地老百姓世代感激孙叔敖,再加上他也在那儿呆了不少年头,所以后人也把他当做期思人。
因为这个巨大的成就,孙叔敖开始得到国家领导的重视。在他30岁左右,在即将退休的老相国沈尹子桱(念“净”;也叫虞丘子)推荐下,楚庄王破格直接任命他为楚国相国。
这个提拔实在太快了。不过,没办法,因为当时楚国真正的大人才并不多,而且还不安定。
楚国最早叫荆国,在春秋初期才叫楚国,所以也有荆楚之称。
它比齐、鲁略晚些建立,不过它被封的地方实在不咋地。荒山野岭、路远地偏不说,那时的楚地到处是原始森林,荆棘遍布,人没多少个,野兽倒是撒欢地跑。而且一荒自然就穷,据说在立国时,它居然穷到去邻国偷了头小牛,来祭祀祖先(野牛不行,太野;要家养的,有人畜兴旺的意思)。
不过,之后经过几代先王的艰苦创业,楚国开始由弹丸之地,慢慢壮大,虽然期间也发生过叔侄、兄弟相砍的事件(楚庄王的爷爷的爷爷,就是靠砍了侄儿才当上国君,使孙叔敖后来没得当了),最终还是发展成雄踞南方的大国。只是国内大家族的争权夺势,依然不消停,轮番上演。
到了楚庄王时,轮到若敖氏和孙叔敖家的蔿氏家族斗得不可开交,结果以蔿氏家族惨败告终。然后,楚庄王突然暴起,“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最后把若敖氏收拾掉。
虽然若敖氏被灭,但社会民心仍然不稳,再加上楚地民风彪悍(现在还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说法;刚劲,敢玩命!),所以国内还很纷乱,时不时地有小叛乱发生。
所以孙叔敖一当上相国,就对楚国进行大力改革,开始展示他非凡的名相能力。
政治上,他整顿法典,严明法度,亲自编修法律,建立民间基层组织,专门用于应对叛乱;同时,他也施教于民,改善民生,并以身作则,严格执法,很快就使国内稳定,百姓安定。
军事上,他改革军队行军制度,分成五队,各司其职,使军队运作更加规范有效率,并多次亲自参与对外战争的策划和指挥。
经济上,他则以民为本,体恤百姓,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并倡导老百姓开发山林资源和渔业经营等,促进工农商相结合。同时,他继续进行水利建设,又修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芍(这里念“却”)陂。
芍陂,又叫安丰塘(隋唐后的称呼),在今安徽寿县。它在古时候被称为“天下第一塘”,和西门豹的漳河渠、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并且还比它们早了两三百年。
它的修建,不仅防洪除涝,更用于灌溉、屯田、水运交通等方面,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每年都产出大量粮食,可以说为楚庄王的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且两千多年来,它还一直在发挥着灌溉和防洪的作用,造福周边世代的百姓。因为它的巨大作用和价值,2015年还当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除了芍陂,孙叔敖还修建了安徽霍邱(念“丘”)县的水门塘,治理了湖北的沮水和云梦泽,开凿了中国最早的运河云梦通渠,等等。
在修建这些水利设施时,他亲自察看旱涝情况,翻山越岭勘测水源,再带领百姓修堤建坝,开沟通渠,筑堰造陂,把年年患涝的湖泽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为楚国的经济繁荣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以及楚庄王中原称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古代,因为以农业为本,所以水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以前多河多水,大中型防洪设施几乎没有,洪涝灾害极其频繁,百姓苦不堪言(即使现在,每年春末夏初,仍然有大量洪灾报道)。所以孙叔敖的这些治水业绩,造福千秋,功德无量。
另外,孙叔敖自己本身也清正廉洁,生活极为节俭,多次拒绝楚庄王的赏赐,还把个人的俸禄全用在了水利建设中。他死的时候,家徒四壁,连棺材板的钱都没有。他妻儿也穿得破破烂烂,在他死后更只能靠打柴度日,直到后来被楚庄王知道了,生活才有所改善。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列为古代“循吏第一人”。循,指循法,即依照原则办事。循吏就是奉公守法、清正廉明的官吏,讲白了就是好官。
这个称号,孙叔敖当之无愧。
孙叔敖后来积劳成疾,因病在楚国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孙叔敖去世后两年,楚庄王也死了。他是个实实在在的雄主。他一生宽仁待人,战功卓著,并善于纳谏,重用孙叔敖、伍举(伍子胥的爷爷)、申叔时(也是楚国有名的大臣)等人,最终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他的几个后任就没劲了,不是昏庸残暴,就是任用奸臣,要不就时运不佳、上代冤仇下代报(楚昭王,被孙武占领国都的那位)或被人绑票(楚昭王儿子楚惠王)。直到楚悼王捡到吴起,国势才开始全面恢复。而其之后的几代更是威猛,使楚国达到了最鼎盛,一直到楚怀王前期。
然后在张仪的大忽悠下,从楚怀王后期开始,楚国国力大衰。再加上秦国的开始强大,终于在楚怀王之后的七十六年,被秦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