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张颌跃马

“吕布走了,领兵去了兖州?”屯兵巨鹿的麹义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毫不犹豫地传令全军集结,开向安平国下博,派骑从向信都传口信道:“让高将军拖住敌军,给麴某十五日,那个渤海军的将军叫什么,淳于仲简?击败他!”

不需要麹义提醒,早在威胁侧翼的清河国吕布调兵遣将去往兖州,高览便知道他们一直以来等待的时机到了,当下不顾尚有三千余军士在赶赴信都途中,便对武邑率先发难。

呼啸万余之众,自信都东部兵分三路绕过大山与广阔的衡水泽,突入武邑境内。

收到麹义的书信,高览自是喜不自胜,当即传信道:“那便看麴将军的手段,高某自当与武邑拒敌二十日!”

目下局势明朗,淳于琼与颜良文丑分驻北观津、南武邑,后方多半以弓高县为辎重粮仓,阻隔住通往南皮的要道。这个局势对正西面的高览有些不利,武邑与观津都是多山多水的地方,敌军若想扎下营盘据守,只怕是太过容易的事情,而他想要攻打却并非易事。

当然,难易俱有相对,若是他久攻不克,后退至衡水大泽,淳于琼等也一样拿他没办法。

局面简单明了。

最好的手段便是以不变应万变,高览屯兵武邑西南三十里,结连营扎坚寨,遣骑从于武邑城投射书信一封,向淳于琼挑战。

早在先帝时淳于琼便已从军久已立下功勋,甚至要是那时候的高览见到淳于琼,还要拱手行礼奉上名刺亦未必能得到一见,淳于琼眼见如今被小辈挑战,哪里会如此轻易地应战。连回应都不回应,袁绍军一门心思在武邑与观津近畿搭建城寨,挖制沟堑,做足了守城的架势。

高览虽然兵多,淳于琼却占着地利,谁都不愿率先发动进攻,即便是进军也仅仅将两方大军由信都与武邑上百里的对峙缩短到武邑城外的三十里外,随后尽管往日斥候多在林间冲突,却都没有集结兵马大举进攻。

高览的使命是拖住淳于琼主力,淳于琼的也是一样,袁绍给他的命令便是要他在观津、武邑一带据守城砦。

守到冬季下雪,青州一定便是万事大吉。

何必要开战呢?

不过,淳于琼所需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有高览这不到两万兵马,还要麹义部正在向下博进发的万余精卒。当这两路大军汇合,三万兵马穿插而过,动辄将以雷霆之势砸在渤海军的头顶。

而在麹义赶到之前,谁也没想到在渤海的北面,一支不过两千余的劲卒在他们滑不溜手的校尉率领一路南下,经由莫县斜走高阳,三日高阳降,易燕氏旗;五日入束州,束州开城悬虎与蜼宗彝章纹;十四日未至东平舒,渔阳太守鲜于银领水军已自出海口入渤海,取东平舒;二十四日,兵跃河间乐成,乐成县令不降,转而南下侵观津武邑之粮道,途中烧掠军粮三万石——渤海军为之震动。

坐镇渤海的袁绍长子袁谭大怒,命校尉蒋奇、王摩分领营兵三千、越骑两千出南皮,扫击这支跃动在观津与武邑二重镇的敌军。

但粮道周围再没有那支敌军奇兵的踪迹,只有四面八方散落的痕迹,无处可寻。

张颌此战功勋卓著,日子却过的并没有其作为那么潇洒。由于玄菟之事让他一直不受待见,即便在谷中围公孙瓒一战中绽放光彩,战后也只是重回校尉官位,补足麾下士卒而已,军马是没资格大量调动的……这使得他部下步卒居多,仅有五百余骑兵。

用大量步卒在南皮与武邑之间袭扰,稍有不慎便会被敌军寻到踪迹,张儁义可不愿尝试在兵卒打没之后,邺城那位仁慈的燕将军还会不会给他补充军卒。

这不单单是针对他张颌,就连麹义想要在对决袁绍前将麾下将军部充足两万兵员都没有这个能力。

历经连年大战,冀州所剩青壮不过十之三四,农忙时连家中妇孺都要一同下地才能勉强不使田地荒芜——冀州募不到兵了。这固然有公孙瓒穷兵黩武的原因,但就算没有公孙瓒,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如今整个冀州,所能用于作战的兵员便只有王门倒戈时的那两万余冀州军卒,也就是现在赵云麾下按在黎阳不动的兵马,所以这一仗最大的难度不在于怎么赢,而在于如何少死人。

己方少死人,敌军少死人。

顺顺当当的拿下渤海,再死下去冀州就没人了。

自讨董以来,天下进入烈度二百年未曾有过的战乱,冀州更是首当其冲,每年当兵的、当官的、种地的、跑商的都要因为战乱、饥饿、疫病、寒冷死去十余万甚至数十万,百姓却往往生不出这么多人来。

长此以往,哪里还有人来当兵呢?

张颌在夜晚向篝火堆中添柴,他的兵马屯在冀州东部的一处山谷中,不必担心火光引来敌军的觊觎,况且这近畿三十里根本没有敌军的踪迹,这才让他有闲情雅致去思虑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事情。

二十年后世上不会就没有人了吧?

照这样的情形看下去,张颌觉得将来能取得平定天下的一定是燕将军……幽州有民三百余万,冀州有民,谁知道冀州有民多少,这仗天天在打!张颌记得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冀州有民五百万,但现在看来冀州未必能比幽州人多。

等燕将军尽数掌握河北之地,只要休养生息,二十年后各地诸侯哪里还有兵啊,到时天下肯定是燕将军的了。

就着火光,张颌用木支在脚下画着一副冀州地形图,在靠近大海的位置,木支碳化的尖端简易地画着许多小船。那是幽州各郡的水军,算算时间,他们应该都要在冀州东部沿海登陆了。

张颌不打算去南皮了,就是去了哪里也捡不到太多功劳。

带着昏沉的睡意,火光照着红彤彤的脸,张颌沉沉睡去。

“明天,明天去弓高,堵在淳于琼回家的路上揍他一顿。”

第七十九章 将士聚饮第一百零四章 龙蛇蛰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九十二章 进退之道第六十五章 汉骑夜袭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乱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荡第二十三章 背井离乡第二百三十章 晋兜第二十四章 东征句丽第一百一十八章 军中校尉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章 井中尸首第五十六章 麴氏复兴第一百一十一章 谁伏击谁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杀四方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众郎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八章 中山之变第九十八章 群起攻之第十六章 强渡梁水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宝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八十四章 意气之争第六十七章 王于兴师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十五章 分军渡河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八十章 冀州大乱第四十章 总领巨鹿第八十四章 让他一马第九章 某善将将第一百零三章 谋袭高丽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营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九十章 青石桥之战 三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胜第九十八章 无题第五十二章 定东道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兴和四年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军阵一日泄第十九章 应当应份第一百零四章 袭破边防第二十三章 应做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迹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章 边郡学风第九十六章 牵制掣肘第九十三章 速速杀敌第五十五章 麹义来袭第一百零二章 腊月成婚第八十九章 公路来使第六十三章 万余甲兵第十二章 西迁东奔第二十四章 改变天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战 六第五十五章 麹义来袭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四章 让他一马第三百零七章 两封信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庙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三十九章 将军出征第一百零三章 墙头架弩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师西走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来第七十一章 旌书吾名第三十六章 胜负已分第九十二章 进退之道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十八章 浮沉风雨第七十三章 诱敌之计第五十六章 烧杀抢掠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八十章 边郡学风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九十二章 濮阳疑阵第一百一十六章 书文言语第二十七章 刀与骏马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东第一百八十三章 驴骡第九十章 蛰伏于野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三十九章 将军出征第七十一章 旌书吾名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