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

一秒记住,

“哈哈哈!”

巍峨太学讲观之上,群僚大儒拍案震怒;讲观之下,儒士学子瞪目结舌。只有燕北一个人立在讲观正中,笑得快意,末了笑意收起,他这才拱手向四方躬身拜礼,朗声道:“非是燕某专断独行,论经义之道,讲观诸公胜过燕某百倍。只是这今古经学,传统之事,有汉以来争论不休,四百年!”

燕北抬起四根手指,环视讲观大儒,道:“四百年都未能争论出高低,那么不妨,听燕某这不知晓古制的孤陋寡闻之人,与诸公议一议,燕某对待此事的看法?”

燕北说到最后,目光望向端坐上首的郑玄,不过郑玄并不在意今古之争,倒是座次于郑玄之后的孔融闻言点头,探手道:“大司马有何高见?”

原本列坐大儒听到燕北近乎狂狷之语皆大怒不已,不过听了他后来的话还算谦卑,此时又有郑玄的默许与孔融的邀请,这才纷纷作罢。

就连上首的皇帝,都来了兴致,带着寒意的春风吹在面上显得通红,不禁裹紧了玄色朝服外的毛皮大氅,两眼精光地看着燕北。

他对燕北有很大的期待,尽管燕北从来都不是个以经学传名的人,不过也不难想象,一个带兵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皇权旁落时打穿半个天下,近乎以一己之力约束早已分崩离析的国朝再塑朝廷的将军。虽然未必他比那些大儒明白什么是经义,但他要比别人更明白什么是国家。

“燕某有疑,还请诸公解惑。为何要读经,做儒?”兴许一切来源于无知的破后而立,燕北对他们所争执的古制、古今经义,嗤之以鼻。说着便带着讥笑问道:“过去在辽东乡野,我们说起读书的士子,羡慕的很,因为他们将来就能做官,所以燕某也将弟弟送进乡学读书。但读书就为做官吗?”

“大司马,老夫记得,许多年前你便在辽东问过这个问题。”同坐与大儒之位的邴原早年便与燕北相交,比起旁人少了畏惧,道:“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则可为士,与做官无甚关系。”

“根矩先生说的是,先贤著书立说,是为了让我们明理,往小了说是修身之道,而往大了说,便是为了治国。”燕北说到治国十分骄傲,接着道:“燕某一介武夫,修身治国都不行。所以便只说自己知道的,人们回忆古制,自古以来已经有很多了。譬如孔文举的祖先,孔子便在列国宣扬应当恢复周礼,说当时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后来呢?有了秦,秦国远胜六国之力,统一后有了秦朝,到了末年,又是人心不古,六国贵族起兵,项籍骁勇,破关中复古制分封诸侯,他错了吗?”

这事,公卿大儒哑口无言,一来是不愿去说,二来也不敢去说。反倒是小皇帝听着津津有味,他觉得燕北是在说如何治国,见他停顿连忙说道:“燕卿接着说,既然项籍恢复古制却终为高皇帝所败,这是天意在汉啊!”

“陛下,天意?”燕北颇有几分怜悯地望向刘协,沉着脸问道:“董仲颖入朝时,汉家连年祭拜的天神可帮陛下丝毫了?”

张角比这些人都明白,要不然怎么会有上百万人喊着苍天已死呢!

“尊崇古制,尊崇传统,这是没错的。大月氏人尊佛,佛是什么?羌人敬天,天是谁?鲜卑人祭拜马鹿天神,马鹿是什么东西,你们见过吗?我们汉人,尊的是祖先,燕某见过自己的父亲,诸公也见过自己的先人,我们见过,他们种地养马,与敌奋战,所以我们能生下来、活在这,陛下,不是天意在汉,而是高皇帝雄才伟略,才有了汉。”

“项籍之败,不在天,而在其非成事之人,争霸天下尊什么古制,徒增数年战争教吏民丢了性命!古制不全是对的,王莽尊古制,他是对的吗?项籍尊古制,他是对的吗?至于尊传统,诸公可知汉人的传统是什么,燕某来告诉尔等,是死!”

“死义!死难!死节!死士!死国!是凭祖先给我的双手就能改天换地,天塌了男儿顶着,地陷了男儿填上,就是它大旱三年,老子把地扒了也要引水种田!传统?”

燕北极其不屑地撇嘴,“燕某要征匈奴,你们在朝堂讲传统,尊古制,说什么温良恭俭让,董卓引着西凉兵进京,温良恭俭让有什么用?李傕郭汜杀进长安城,温良恭俭让在哪,在哪啊!”

“真当燕某是跟你们这些学者大儒、士子儒生议一议古制今学?国家才刚安定几天,就忘了两年前饿的前胸贴肚皮多少忠臣志士死在东迁的路上了?匈奴人在并州杀了汉家数千军卒,黄河以南诸侯裂土一个都还没平定,幽冀关中六百万生民饿着肚子忍耐饥寒,你们还因为弄不清古今经学而议论,全是废物,没错,燕某说当今朝堂,全是废物!”

“真以为天下大乱都是先帝的错?你们都是鸿儒,下头随便一个儒生都比燕某读书读得多,道德经上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你们知不知道?尊崇古制,古制说主辱臣死,诟病先帝昏庸的都是臣子,尊崇古制你们早死十几年了!”

“平定天下的事不要你们操心,燕某一力承担。你们好好想想怎么治国,让百姓事农桑,多种几亩地,也能收上点赋税把百官公卿的官俸想法子发下去,天下的百姓啊,六百万人都在后面看着你们呢,他们不是为活活饿死而生的。北方几十万武士,不是为被外族人杀死而生的。你们别整天议论这议论那,什么清谈屁用没有的东西,好好想想怎么让百姓吃饱穿暖,实在看不懂古书写的什么意思就别看了,我告诉你什么是传统,能在现在治国的才是有用的传统!百姓当下过不好日子才人心思古,你们就是以后的传统!”

“至于现在,谁挡了燕某的路,就是天上的太一神也一刀劈了!”燕北环视各个面色怒愧交加的大儒学者,对着皇帝拱了拱手,这才转头哼出一声,“传统?能把国治好了,给子孙后人留下传统才有用!”

第七十章 汉朝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丽犬第一百零一章 武钢强弩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八章 曹操征徐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荡第二十八章 引军北指第二十五章 闻风色变第九章 野蛮冲撞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势易第五十二章 定东道城第二十四章 吃闭门羹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横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袭营寨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营第五十六章 言尽于此第八十六章 参兖州军第四十三章 句丽变局第五十二章 心有余悸第八十一章 兄弟阋墙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战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十三章 争夺荥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为好第五十五章 震天锣鼓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飞转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第二十五章 逃卒颜良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三百零七章 两封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表起兵第七十五章 吕氏有女第七十五章 幽扬通商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宁第九十三章 所图也大第十四章 八千兵马第二十四章 改变天下第四十六章 给你刀子第二章 义正言辞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席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七十五章 徙民辽东第一百零二章 腊月成婚第三十三章 教习弓术第六十三章 万余甲兵第十九章 乌桓骨进第三百二十一章 疟疾第六十三章 猎人猎物第七十章 洛水之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驯马口哨第二十一章 反败为胜第五章 穷且益坚第九章 袁术病故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杀四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兴和五年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六十五章 谋刺燕东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为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六十一章 等待时机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将军第一章 开府假节第十一章 东莱失守 国庆快乐!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六十四章 绝户鲜卑第三十九章 将军出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十二章 无米之炊第九章 袁术病故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十七章 平难中郎将第六十二章 妫水之战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点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八十章 边郡学风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七章 剑指黑山第七十六章 一触即溃第四十章 野性难驯第二百一十四章 专事第四十五章 蓟县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孙阳乐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九十八章 群起攻之第四十七章 文远蓄须第七十五章 旧部陈佐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