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

数百年来,中原人很奇怪。 ̄︶︺人们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百姓,达到国泰民安的愿望,这是没错的。但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外族?燕北一直觉得这就像个笑话。

有些人是可以用道德约束的,比方说他自己,早年间流窜塞外杀人越货,天底下坏事几乎被做绝。但长大后读书明理,知道人世间有道德这么一回事,能被勉强约束。毕竟燕氏不是马匪世家,进入国家上层便要依照人们早已制定好的道德规则去做事,否则很难得到别人认同……燕北认为这才是人们受制与道德的原因,是因为汉朝人大多相信道德的存在,所以他也要相信,而不是因为什么玄乎其玄的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吗?不是的,除了道德人与野兽并无什么区别,而道德又是人中翘楚制定出治理天下的规矩,那是术,不是道。韧性是本恶的,在贤者的帮助下,普通人也能够向善才是最值得骄傲的能力。

可总是这么想,便让燕北的思绪产生混乱与不解,走入危险的死胡同。比方说……如果人与野兽的区别在于抗拒杀戮抢夺的本能一心向善,那么不懂得道德为何物的外族,算人吗?

道德礼乐让国泰民安,人们争相效仿先贤,希望能成为贤者,忠孝仁义。可这也像套在人们喉咙上的枷锁。兵出邺都前的那整个冬天,燕北遍翻前人史书,没有哪个掌政当权者像他这样有乐于树敌与攻掠。在刘协之前有三十几个皇帝,但真正热衷于向外扩张的几乎没有,无论秦汉还是新朝,即便爆发大的战争也仅仅是因守势受到欺压难以忍受。

通常人们更愿意用晓之礼义去规劝外族,匈奴、西羌、高句丽、鲜卑、乌桓,以怀柔手段平息战争的贤才会成为名臣、以怀柔手段和解战争的皇帝会成为明君。而以战争手段结束战争的,大将大多没有好下场、皇帝也要背负上穷兵黩武的骂名。

后汉与西羌战争三十年,最后一劳永逸杀得羌人不敢再反的是段颎,但得胜后却只能阿附宦官,即便两任太尉之尊贵,最终也不过狱中饮鸠而死,何其委屈?但他对羌乱的做法在燕北看来是正确的。

汉家信的是道德礼乐,所以能够以道德礼乐约束自家百姓。可东夷北虏西狄南蛮信的是强者为尊,本质上就与汉人不同。外族归附,朝廷以为是宣扬教化之功,外族不归附,朝廷以为是宣扬教化不够……这本身就是错的,他们归附是因为归附时汉朝强大,能给他们带来危险才去归附,休养生息;他们不归附是因为汉朝国力衰败,有了可乘之机。

站在最肥美的土地上牧羊却不知豢养些猛犬,总是指望隔三差五将羔羊丢到圈外甚至放狼进羊圈饱餐一顿,将恶狼消化打盹儿的时间当作是把狼养熟了,这不是傻是什么?

高皇帝挟一统天下的威风,还向匈奴和亲,但那能叫臣服于匈奴吗?族群与族群之间哪里有真正的和平,天下的田地与牧场就那么多,匈奴多吃一口汉国便要少上一口,浅显无比的道义在汉书上都写着呢,铆足了力气到孝武皇帝大耳刮子还不是给抽回去了。

汉国是这样,就不容许外族也是这样想了?人家短暂的归附也是为了将来能报仇。

燕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则比起寻常人有更多的攻击性,这大约是礼乐对他的教化还不够的缘故,毕竟他本草莽……他不想把羔羊推到羊圈外面,甚至前人放进牧场饱餐一顿的狼也不想好生生地让他们吃。过去前人掌权时的事他无法改变,但现在他不但豢养着猛犬,自己手上还有弓弩。

燕北这个牧童,不怕狼,反而觉得狼应该是怕他的。

他要先把羊圈里的狼打残了喂猛犬,再牵着猛犬背负弓弩走到牧场外,把山林里的狼群都赶出来,宰了。

这他娘才叫天下太平!

刘猛比燕北想象中要聪明一点,次日清晨便领着两个护卫骑兵赶到城下,脱光了衣甲拜倒说是单于栾提呼厨泉强征他的部众来作战,希望能得到燕北的谅解。和他一道来的还有右部中一个裨小王、七个千长的首级,说是都力主随同单于向朝廷作战,昨夜被刘猛叫进帐中杀个干净。

燕北对此不置可否,他估摸着是昨天夜里打完仗刘猛回去数了数兵马,死掉的匈奴人要比汉军多上三四倍,满地丢了脑袋的尸首让刘猛改变了主意,至于父亲刘去卑?说实话,燕北一向信不过匈奴人的血脉关系,父父子子的翻开匈奴这几百年来的历史,杀爹的与被爹杀的层出不穷,他们族中最值得骄傲的冒顿单于便是以响箭杀爹夺取大权。

刘去卑有好几个儿子,刘猛未必会真因为去卑在朝廷便放弃进攻,最大的可能是他发现这次征讨匈奴的汉朝军队比先前度辽部能打的多,他讨不到什么好处。

燕北让刘猛在城下拜了半个时辰,才登上城楼向下看了几眼,随后将成廉招至身边吩咐下几句话。不多时,城门洞开,成廉领两百并州骑两百羽林骑共四百汉骑出城,立在刘猛身前问道:“大司马要你将功赎罪,刘猛你不要自误。离开邺都时大司马便有意立你父去卑为匈奴单于,你为右贤王,现在你领兵攻打汉朝是什么道理!你可愿领本部为大司马前锋,击败休屠部擒获呼厨泉?”

拜倒在地的刘猛抬起头,看着满面大胡子的成廉眨了眨眼,心头盘算着得失。汉朝册封的单于与右贤王,与自己攻打汉朝自立右贤王或单于可不一样,至少不会面对汉朝层出不穷的进攻,还能稳坐右贤王之位……这点得失刘猛还是能盘算的清的,当即拜倒高声道:“回大司马,刘猛愿意,这便回去点齐部众发兵摆上擒拿栾提呼厨泉!”

第四十六章 乱战不歇第二百九十章 烟尘第一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六十六章 张颌儁义第三十七章 争雄天下第三十七章 争雄天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乐观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二百章 干到底第八十八章 荥阳演武第八十三章 羡高皇帝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斗第一百四十三章 谯县之战 终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一百零五章 林间伏击第九十三章 冲击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二十三章 仲卿养驴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军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骑营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预感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灾第一百零八章 开城迎人第六十六章 带什么兵第一百零四章 龙蛇蛰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席第十五章 分军渡河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四十四章 讨伐冀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决死而已 新年快乐!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迁第四十五章 蓟县之战第七十五章 旧部陈佐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见第二百零五章 驴阵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八十一章 颜良文丑第二十四章 东征句丽第三百零四章 旷日持久第二百二十五章 广陵第十四章 特来相助第十四章 特来相助第七章 韬光养晦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时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将军第一百二十四章 剑下留人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八十章 将帅不和第三十九章 将军出征第一百零九章 请君入瓮第七章 一马当先第一百零一章 武钢强弩第十章 再度寇边第十二章 郭嘉请命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礼义第七十七章 衡量战力第五十九章 俱为浮萍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决第七十九章 出类拔萃第二十四章 吃闭门羹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一百六十五章 电光火石第三十章 汝水之战第八章 将军麹义第一百零九章 始终未变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战报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五十二章 开疆辟土第十三章 先礼后兵第四十一章 汉骑赤海第十章 鼓瑟齐鸣第七十九章 汹涌民心第七章 拜见大司马第十九章 久候多时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纷争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一百零五章 林间伏击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第四十七章 平汉将军第六十四章 欲壑难填 七夕快乐第四十九章 俘虏一人第四十四章 韩馥立功第三十七章 争雄天下第五十六章 言尽于此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声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将军第二十八章 天运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