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静待天命

兔死狐悲,这世上再没有谁能比袁绍的死更令天下诸侯感到兔死狐悲之感的了。曾经袁氏那么强大,袁术割据淮南而袁绍陈兵青徐,半个关东都是袁氏的。而来数年,曾经天下仅次于燕氏的庞大的兵势接连破碎,纵横捭阖间天下还有谁够资格与燕氏为敌呢?

每当天下动荡,天下几十年必然围绕战争为中心,尽管归结根本看得还是政治,但自十常侍以行刺手段政变杀大将军何进于宫内,往后十余年各路诸侯竞相使用刀兵讲话。

在正统兵法家眼中,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与实际阶段,先秦时期的商鞅便用极为精炼而复杂的政策变法,使得秦国成为强秦,是为耕战之策。所谓耕战,就是用最简单的手法达成战争胜利的目的,耕,为准备;战,为实际;这也是秦国成为战争机器的缘故。

秦的国策便是自保与扩张,一切为了更强大。

在兵法中,耕也可以替代为所谓的‘庙算’。

自夏朝开始,国家凡遇战事,都要告于祖庙,议于庙堂,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帝正在庙堂占卜吉凶,祈求神灵护佑,以巫术假托神的旨意,迫使人们进行战争。这是“庙算”的原始形态。真正提出战争中实用庙算的,是孙武,在他的著作中,将庙算归类为‘五事七计’,这也是孙子用兵的核心思想。

多算者多胜,少算者少胜,不算者不胜。

庙算决定着战争的赢面,赢面大则可胜,便可战;赢面不大则不可胜,当避战。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即从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度的五个方面来比较战争双方;所谓七计则是从更细化的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比较双方军事潜力,从而认识自身、认知敌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诞生专用于战争的swot分析,也是极为出色的方法论。

在江东,人们算于庙堂之上,虑于乡野之间。尽管孙氏与燕赵刚刚在联盟敌对袁氏的攻势中取得庞大战果,直接消灭袁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暴露出来,袁氏即灭,孙氏当何去何从?

是面北而战追求更高的政治地位,还是固守江东独居一隅,亦或向燕氏称臣,以保江东太平?

所有人都在思虑,包括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

江东与燕赵,主孰有道?

孙武先生的道,不同孟子之道,亦不同孔子之道,以后人自居的孙氏自然知晓。孙子的道是问最高领导者,双方主上具备之才能,目的是得到百姓死心塌地的拥护。这方面燕北不差,但其起先拥护皇帝后来由封锁邺都已天下皆知,又兼麾下土地广袤而人心必然不齐;孙氏于扬州之地根深蒂固,又在崛起中多得世家豪族相助,是以能万众一心。

将孰有能?

燕氏诸将实力强悍,同样天下皆知,但其掌控青徐的主将麹义在先前与泰山贼的战事中负伤回还,当今主官徐州的将领徐晃与田豫虽战法高超,在旁人眼中却总要比声势滔天的麹义好对付些;至于孙氏诸将,孙策知根知底,不敢说强于麹义,却也不会比他们差,何况‘主’孙策自己,就是天下无双的战将。孙策在心里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要比燕赵的将领更加强悍。

天地孰得?

这不用问,一条大江横在双方之间,谁能掌控大江谁便掌握地利,孙氏在水军上得天独厚。不过倘若越过大江向北作战,除了冬季北方辎重线压力大增之时他们能有些许优势,其他时候根本无法与燕赵相提并论。

法令孰行?

燕氏二将互不同属而孙策可亲征作战麾下自然万众一心,孙策在这个方面拥有燕氏难以比肩的优势。

至于更多的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策却无法去比较,燕赵与江东还尚未有过真正交兵,孙策既不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亦不愿妄自尊大。这也是孙策耿耿于怀的缘故,他们从未交兵,州中却有人抱有投降的念头……这是未战先怯,如何能行?

打心眼里孙策并不抵触投降燕氏,当今天下局势已成这般,除非与燕北背负血海深仇,否则没有人会去抵触向燕氏称臣。这就像过去没有哪里的太守不愿尊奉朝廷的号令一般。这种心态越是出了中原越是如此,中原诸侯如袁绍等人还对燕北这么个幽州马匪头子能在心中拥有些许奚落,可对同样的边鄙之人而言,他们的地位截然不同。

可是不战而降?谁的心里也都过意不去。割据青徐的袁绍敢向燕北宣战、割据兖豫的曹操敢向燕北宣战、荆州牧刘表敢向燕北宣战即便如今战事还如火如荼,到了孙氏就要向燕赵不战而降俯首称臣?

这恐怕是万万不行的,孙氏十数年一言而决江东事宜,这是他们父子两代的基业,倘若一声不吭拱手让人……不为孙伯符自己的脸面与高傲的心气,将来拿什么去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英灵。

“公瑾,当下我等应何去何从?”

孙策倒并非没有下定决心,只是他需要这种时候有人为他坚定信心。而能坚定他信心的人,唯有从远方赶回来的周瑜。

“这没什么好思虑的,你……”周瑜才不过刚开口,却被孙策抬手制止,一把抓住手臂向堂上走去,只见孙策面容严肃刚毅,“此时要拜见母亲,方可议定!”

不多时,二人升堂拜母,孙策将疑虑告知母亲吴氏,周瑜这才侃侃而谈道:“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将军您继承父亲的余威旧业,攻伐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

“如今投降燕氏,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辆车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周瑜道:“如今燕氏灭除袁氏,集力攻打曹操,尚能万众一心,一旦曹氏除灭,倘若燕氏继续尊奉皇帝,我们便可以向皇帝称臣;如燕氏妄自尊大玩火**,我等只需兴王道之师拯救天下,静待天命便是。”8)

第六章 杀郭公则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飞转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们第十五章 分军渡河第一百零六章 铁邬改建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战 终第一百三十五章 优柔寡断第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章 走马入蓟一百三十七章 时运在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五十章 切莫负我第三十六章 一夫当关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飞转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九十二章 郭图来访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荡第五十六章 麴氏复兴第一百一十章 弃关而走第四十六章 乱战不歇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点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驴骡第二百二十一章 别回头第二十三章 争夺荥阳第十一章 且战且退第九十章 青石桥之战 三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时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忧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十七章 百卒夺城第五十六章 鲍信被俘第五十四章 趋利避害第三十九章 州府议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七十七章 天下苍生第六十章 中平略记第二十一章 所谓谣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动作第一百八十八章 荆州乱第八十九章 打个商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于文则第四章 袭扰腹背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战 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记下来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迁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与力第一百章 良山大胜第六十三章 借道鲜卑第二十九章 弓高绝境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礼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三十五章 陈留,典韦!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三章 先礼后兵第一百零五章 林间伏击第一百零二章 张绣跃颍第一百三十章 夜长梦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十一章 七百饿狼第二十六章 边境得胜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团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六十五章 汉骑夜袭第八十九章 广平夜话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五十六章 烧杀抢掠第五十章 切莫负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哪去了第一百零七章 公孙校尉第八十四章 让他一马第一百零七章 见好就收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设想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动作第三百零二章 诸生下乡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个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归途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预感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胜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四章 兵灾疫病第三百零一章 鲜卑末日第七十七章 衡量战力第三十三章 止戈为武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