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父亲交代下来的事情可有什么眉目了”
突然窦康成的房门被推开了,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只见他身材伟岸,古铜色的皮肤,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犹如希腊的雕塑一般,幽暗深邃的冰冷眸子,显得狂野不拘,邪魅性感。他的立体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个人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霸者之气,邪恶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
窦康成抬头一看不由得一惊道:“大哥,你怎么从上京回来了”。
来人正是窦康成的大哥,渤海国皇家右禁军都尉窦广政,不知道这时候从上京跑到西京来做什么。窦广政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道:“父亲已经在上京听说李烨已经来京了,派某过来问问二弟,可准备好除掉李烨了”。
其实窦广政的出现,窦康成已经知道窦广政为什么而来,只是没有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上京了。窦康成当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高健弘写信回京询问李烨是否可以带兵上京,结果当然整个上京都知道李烨已经在回上京的路上了。
因为李烨带兵返回上京的事情,不出意外的在渤海国朝堂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反对者当然是以窦家为首的外戚集团,抨击李烨是目无君上、藐视国法、公然带兵入朝,属于乱成贼子曹操、董卓之流。当然也有赞同的声音,亲王、郡王本就可以拥有三千以下的私人护卫武装,李烨作为即将继承郡王爵位的王爷,带兵三千一路护卫上京无可厚非。双方唇枪舌战,一时间朝堂上好不热闹,窦福和知道这种事情在朝堂上争论不出什么结果,便悄悄的把大儿子窦广政派到西京来查看情况。
窦康成把李烨一路的举动告诉窦广政道:“李烨此人极为小心谨慎,各种隐蔽手段无法在李烨身上使用,某正在思考对策,不想大哥就回来了”。
窦广政知道李烨带兵三千入朝,就已经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好处理,要想不惊动三千护卫杀死李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李烨是渤海国的敌人,出动多少兵马偷袭、刺杀李烨都不为过。现在李烨有了渤海国郡王的身份做掩护,虽然窦家在西京一手遮天,但是还没有到肆无忌惮的地步,无论如何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劫杀李烨。
要说三个兄弟中最聪明最讨窦福和喜欢的儿子非窦天问莫属,窦广政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便道:“三弟呢?如今的病情怎么样了”。
一说起窦天问,窦康成的脸立即阴沉下来目光凶狠道:“三弟算是废了,命虽然保住了,一只手臂和一条腿以后都不能用了,现在情绪相当不稳定,还是不要见的好”。
几个月前,窦天问被几个亲信掩护着从泊汋城战场上逃离到大山中,当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窦天问一无粮草二无准备,被李烨撵进了大山深处。要说李烨做事情也真够绝的,大冬天赶到深山里,本就是饥寒交迫担惊受怕,李烨还派出山地兵在后面追赶,一路上渤海国士兵不知道又死了多少人。
心灵和肉体上受到双重打击了窦天问当时真想死了算了,无言再见江东父老,自己不仅在辽东半岛损兵折将丧失了颜面,同时也把窦家在渤海国的形象彻底抹黑了。在大山中整整行走了半个多月,野味没发现几只,豺狼虎豹倒是围着窦天问一伙人乱转。进山的时候有三十多人,开始的时候陆陆续续还能发现几个渤海国的士兵,后来窦天问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有冻死的、有被野兽叼走的、还有体力不支摔下山崖的,等到窦天问被人抬出大山时,身边剩下不到四个人了。
攻打泊汋城和大行城是二万渤海国士兵,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到百余人,这让窦天问心里如何能够接受,高傲的窦天问在心里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下终于倒下了。窦家现在还没有把窦天问的消息公布于众,对外只说窦天问暂时还没有找到,否则朝中的反对势力一定会反扑,窦天问的失责和擅自用兵的罪名不会小的。
窦广政一想起自己的三弟因为李烨变成现在这样,就怒不可遏道:“父亲顾及这顾及那,就是下不了决心除掉李烨,一旦让李烨回到上京继承了爵位,再想除掉李烨就千难万难了。二弟,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除掉李烨吗?不管用多大的力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李烨必须要死”。
窦康成微微皱着眉头道:“要想在西进的路上除掉李烨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除非……”。
“除非什么,二弟快说”
窦康成把窦广政摁到位子上道:“大哥不要着急,听某慢慢说。如今李烨在西京一路小心翼翼,就是因为知道西京是窦家的地盘,所以才不敢掉以轻心。从来都是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李烨紧绷的神经一旦到了中京后就会放松下来,到时再下手不迟”。
“二弟,准备怎么做,可要大哥帮忙”
窦康成嘴角露出一丝奸笑道:“大哥还记得中京刺史杨健吗?他的哥哥刑部侍郎杨善可是一直立场暧昧不清,可是杨健已经暗中投靠了我们窦家,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把杨家拉拢到窦家,同时在中京除掉李烨,不管事情成功与否,到时杨家因为害怕李烨追究只能投靠窦家,到时我们窦家在朝中的势力有可以增加不少”。
窦广政一拍大腿道:“就按照二弟的计划办,某从上京回来,带来二百名死士,这次绝不能让李烨从中京跑掉”。
窦康成摇摇头道:“这些人恐怕不够,某已经联络了一批部落中的猎手,只要李烨露面,就绝不会活的走出中京,嘿嘿……,而且这些刺客大多数是奚人、契丹人,就算有什么事情也赖不到窦家身上”。
至从李烨走进渤海国,就仿佛走进了原始生态园,渤海国的春天来的很晚,五月的渤海国处处透露出一派春天的气息,遍地的绿色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处处是鸟语花香,满山遍野的树木遮天蔽日,冬日的雪水已经化作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条大河,走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犹如又回到了后世的森林氧吧。
李烨的心情慢慢的放松下来,一路上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迹象,那些不开眼的小毛贼也因为浩荡的队伍退避三舍。
离西京的鸭绿府越来越近,高健弘的心情也放松不少,看来窦家没有在西京的路上图穷匕见,高健弘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进肚子里。
一路上,李烨跟敬翔除了讨论渤海国的事情外,就是商量今后辽东半岛的发展。现在李烨不用再藏着掖着,辽东半岛已经成为李烨手中的一块试验田,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统治。从辽东半岛的行政到军事,从辽东半岛的农业到工商业,从辽东半岛的教育建设到经济运行,不管是以前能谈的还是不能谈的,现在都可以与敬翔进行谈论。
敬翔关心辽东半岛的军事建设和防御,李烨就跟敬翔说火药的作用、军队的控制、海权的重要性;敬翔关心辽东半岛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李烨就跟敬翔大谈经融改革的必要性,谈度量衡统一和经济对手工业的刺激作用;敬翔关心辽东半岛行政管理的规划问题,李烨就跟敬翔说官员和公务员的区别,谈如何建立监督机制。
一开始都是敬翔在提问,李烨在夸夸其谈,利用自己一些后世的知识,加上一点自己对大唐的了解,勾勒出一个辽东半岛未来发展的大致轮廓。慢慢的李烨微不足道一点的资本被敬翔掏空了,开始主客易位,李烨开始提问,敬翔给李烨进行解答分析。在李烨看来很正确的想法,被敬翔驳的体无完肤,论学识李烨不如敬翔、论见解敬翔不如李烨,论口才敬翔甩李烨三条街,论对唐朝的理解,李烨就是一个白痴加呆鸟。
李烨想在辽东半岛废除铜本位,改用金银本位制,敬翔嘲笑李烨手中有多少金属货币,知道黄金为什么不给普通百姓用吗?知道那些金银去什么地方了吗?李烨想慢慢废除农业税,改用收购粮食的办法建立官仓粮库,敬翔嘲笑李烨知不知道百姓最喜欢存什么,如果不强制收购粮食,结果官仓粮库会没有一粒粮食。
无论是李烨的农业改革、还是李烨的大作坊计划,甚至是李烨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敬翔都一一反驳引经据典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李烨的想法太幼稚,至少是现在在辽东半岛根本无法推行,也不能推行,负责会拖慢辽东半岛的发展步伐,陷入民不思战国富而不强的地步。好男不当兵,民富思文而不习武,到最后辽东半岛虽富却国弱,忘战而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