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莫衷一是

殿上群臣已是济济一堂,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面色都极为地凝重,虽然官方尚未公布魏吴来袭的消息,但很显然通过各自的渠道,这些臣僚们都已经知道了最新的战报,整个朝堂上一片愁云惨淡,绝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刘禅因为一宿没睡,两眼布满血丝,精神萎靡,有些茫然无措的感觉。

成都令吕辰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吴魏大军来袭,梓潼、广汉诸郡百姓扶老携幼,逃亡至此,哭声恸天,是否开城接济?”

每遇兵祸,最遭殃的便是百姓,汉中失守之后,汉中百姓便多有亡到蜀郡,现在剑阁失守涪城失守,梓潼、广汉的百姓也加入了流民的队伍,向南而逃。除了一部人百姓逃向深山之外,许多百姓还是不约而同地逃往成都,寻求皇权的辟护。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蜀主刘禅,比逃难的百姓更为惊惶失措。

刘禅还未开口,太常张峻已道:“开城万万不可,谁知这流民之中,是否混杂有魏吴两国奸细,当此国难之际,更得小心谨慎才是。”

太仆蒋显抗声道:“天下以民本,今川北兵乱,百姓流离失所,已是痛苦不堪,陛下倘若弃之不顾,岂不有失民心。臣以为应当开仓赈济,以安民心。”

刘禅此时已经是无心顾及百姓的死活,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当即准了蒋显所奏,令他去安抚百姓,刘禅环视众臣,道:“魏吴大兵来袭,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众臣是面面相觑,都知道刘禅会问这个问题,可是谁现在也没个好主意,成都全部的守军加起来不过四五万人,魏吴加起来可是有着十五万的人马。力量对比如此地悬殊,恐怕就是孙吴在世,也不可能力挽狂澜吧。

张遵和张绍、刘胤对视了一眼,按照他们事先的约定。先由张遵提出迁都奏议,试一试众臣的反应。

张遵出班奏道:“臣以为敌兵势大,不可迎战,不如暂弃成都,避敌锋芒。迁蜀郡百姓于南中,仓廪野谷,尽皆烧之,坚壁清野,静以待之。魏吴虽大兵在益,但千里悬粮,军无余辎,必不能坚守,我军乘虚而击之,必可复克成都。”

迁都?众臣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了张遵的身上,虽然说大兵临境,前世也并非没有迁都的先例,周王朝不就是迁都洛阳了吗,不过从成都膏梁之地迁到南中荒凉之地,众人想想就是一阵恶寒,南中的条件太过恶劣,几乎不是人能呆的地方。

谯周冷笑一声,出班道:“迁都南中?真是荒谬之极!南蛮之地,疫瘴横行。荒芜人烟,以陛下的万金之躯,岂可亲身涉险?更何况南蛮久反之人,其心叵测。今若投之,必遭大祸。”

说实话,刘禅也不想到南中那偏远荒蛮的地方,当即道:“那依谯卿之计,当如何?”

谯周扫了一眼众臣,敛容奏道:“臣以为今大势已去。不如早降,魏主仁德,必厚待于陛下,裂土以封之,则上可自守宗庙,下可保安黎庶。”

投降?刘禅本来对谯周的建议怀有极大的兴趣,以为他会有什么高招妙计,可结果却和黄皓一样,主张投降,唯一不同的是黄皓主张向吴国投降,谯周主张向魏国投降。刘禅虽无大志,但这片疆土也是先帝出生入死征战多年打下来的,于情于理都不容轻弃,听了谯周的话,刘禅也是颇为失望。

“臣以为降魏不如降吴,汉吴虽然有隙,但终归是多年的盟友,陛下向吴称臣,必可得吴主厚待,裂土封王,依然不失天子之尊,汉之宗庙亦可保全。魏乃汉之仇敌,自先帝始,汉与贼誓不两立,今若降魏,岂能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侍郎陈粲出班奏道。

陈粲是前尚书令陈祗之子,与黄皓交从甚密,此降吴之计定然也是出自黄皓之意,大殿之上,身为内侍的黄皓不便出面,便令陈粲上奏。

众臣不禁是暗暗腹诽,降魏是对不起先帝之灵,难道降吴就对得起了?要知道,先帝就是因为伐吴失败一病不起才驾崩的。

不过陈粲是黄皓的人,他的建议等同于黄皓的建议,众臣敢怒不敢言。

谯周却没有忌惮之意,冷笑一声,道:“不失天子之尊?简直就是笑话,自古以来,有在别的国家土地上当天子的?方今之势,魏强吴弱,臣料定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陛下若降于吴,为一辱也。若将来魏再吞辱,陛下又得称臣于魏,此受两番辱也。方今天下大势未定,如果陛下诚意而降的话,魏国亦不可不厚待陛下,如果陛下南迁,魏兵又复追之,南中也未必就是容身之所,何况南中若失,季汉再无寸土,陛下势穷而降,恐再难得魏主礼遇。”

张峻奏道:“谯大夫所言即是,如今大势已去,晚降不如早降,愿陛下三思。”

许游、尹宗、李虎等人也纷纷上前奏道:“请陛下三思!”

益州本土派系的官员一齐上前劝谏,朝堂之上附议的官员竟然占了半数之多,声势浩大,隐然有逼宫的味道。

刘禅一片心凉,看底下尚无动于衷的董厥和樊建,乃问道:“董卿和樊卿有何良策?”

董厥和樊建没有随声附和,一来是他们属于荆襄派系,二来他们的地位在谯周之上,自然不可能当个应声虫。但蜀汉王朝的危局,他们也是很清楚,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只能是保持沉默,朝堂上荆襄派系的人虽然居多,却无人开口,气势上自然输于益州派系不少。

“臣等也无良策,或许谯大夫之言有理。”董厥樊建一时也拿不出好的办法来,只能违心地赞同了谯周的方案。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不宜再犹豫了。”谯周一看荆襄派系的人都认怂了,自鸣得意,又复谏道。

刘禅沉吟未决,此时殿后冲出一人,指谯周怒骂道:“偷生腐儒,安敢妄议国事!自古安有降天子乎?”(。)

第1333章 莽山之战(上)第1070章 直指洛阳第46章 扮猪吃虎第1085章 费祎旧事第386章 星流云散第137章 备战第130章 动手第1119章 顺藤摸瓜第1344章 擒二陆第400章 五丈原之战第57章 交浅言深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1044章 鸠酒一杯第853章 陈寿过河第322章 狠辣第649章 大沙暴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788章 形势逼人第864章 兵围晋阳城第354章 抱歉!她是我的女人第324章 故计重施第346章 反袭营第1061章 懵了第386章 星流云散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远的痛第348章 这篓子捅大了第497章 又一个奉旨前来的第938章 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第215章 做个交易如何第915章 收获之秋第1126章 以静制动第1147章 意图复辟第237章 涪城之战(三)第1326章 强势横扫第467章 打土豪第71章 汉中之行第110章 理想主义者第272章 穷追不舍第500章 她是一个女人第779章 左右战局的山民第688章 郭太后的遗诏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33章 那一抹刀光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709章 渭水之战(下)第1198章 三王殒落(一)第745章 夜夺五寨(三)第1046章 羊祜归汉第993章 再议围城打援第1199章 三王殒落(二)第643章 没骨能第945章 劫后余生第790章 兵分三路第403章 五丈原之战(四)第19章 坠崖第171章 其心可诛第162章 免开尊口第288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972章 谈判的结果第662章 黄河难渡第824章 春天里的希望第1334章 莽山之战(下)第522章 登门拜访第511章 未见青松第323章 功亏一篑第1134章 开阳门第1060章 祭旗第473章 取舍之道完本感言第1161章 大战虎牢关(四)第142章 第一波进攻第1299章 晚来一步第276章 平妻第840章 平衡第42章 突破口第261章 禀明刘禅第286章 雪山草地第105章 蒋舒的心思第672章 击沉楼船第1001章 见死不救第646章 一雪前耻的日子第422章 开始攻城第779章 左右战局的山民第653章 邓艾的主动献计第1281章 抢滩登陆(续)第1004章 绝境第1354章 接管天牢第357章 集结号第721章 迟来的醒悟第467章 打土豪第816章 游击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远的痛第479章 侍浴第664章 对付投石车第796章 以牙还牙第458章 围魏救赵第570章 审问裴秀第1132章 启驾出宫第1032章 三道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