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箭连珠

bookmark

那青年身材颇为清秀,他没有选择举石锁或拉两弓强弓,而是拿起了普通的一石弓,走上了靶场,百步之外,立着一块蜀军箭手训练专用的箭靶,但见他手中扣了三支箭,拉弦如满月,第一支箭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噗”地一声,正中红色靶心的正中央。

“好!”周围围观的人群立刻爆发出欢呼声,应募的人大多选择的是举石拉弓,象他这般射箭的本身就少,每个比试箭术的人都有三次机会,只要有一次命中红心就会被录取,这青年只是第一箭就射中了红心,箭术高超让人无比钦佩。

却见那青年并没有停手,嘴角挂了一个矜持的笑容,再一次地拉动弓弦,第二支箭又飞了出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支箭并没有射中箭靶,而是射中了第一支箭的箭尾,犀利的箭头将第一支箭劈开,钻入了箭身之中,将第一支箭一劈两半,而第二支箭的箭头就牢牢地钉在第一支箭的箭头后面。

围观的人皆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如此高超的箭术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射中红心并不难,难的是第二支箭竟然将第一支箭射穿了,要知道箭杆只有指头粗细,百步之外击中如此小的目标,那可不是一般的神箭手可以完成的。

就在众人叹声未息的时候,那青年的第三支箭也已经出手了,在空中划过一道掠影,命中了第二支箭的箭尾,第二支箭也被劈裂开来,箭头牢牢地钉在前两枚箭头的后面。远远地看去。靶子红心上只插着一支箭。但细看之下。却是三个箭头依次钉入箭靶。

所有人这下都目瞪口呆了,如果说第二支箭或许还有些运气的成分,但第三支箭却明确无误地告诉众人,什么才叫神射术!

就连负责募兵的那名军侯都惊呆了,瞠目结舌,如此精妙的箭术,他不但没有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蜀军之中,还真没有人能射出三箭连珠来。

“怎么样,合不合你们的要求?”那青年收起弓,微微一笑道。

军侯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道:“射得好!射得好!壮士请到这边登记。”

负责登记事务的是军中的主记,笑容可鞠地道:“壮士请出示名刺。”

名刺是一块巴掌大的布帛,是由各乡乡佐颁发的类似于后代身份证的一种户籍凭证,上面一般会有持有人的姓名、籍贯、户口种类、特貌特征等,加盖有乡里的印鉴,用来证明持有人身份。无论是那个朝代。对户籍的管控都是十分的严格的,除了商贾。一般的自耕农或工匠都是不准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更别说是依附于主家的奴婢。不过汉中沦陷之后,大量的流民从汉中逃到了成都来,户籍管控才稍有松懈。可多数的流民就算是没衣没食,也不敢轻易地把证明身份的名刺给弄丢了,没有了名刺,那几乎是寸步难行,还很有可能被当做魏国的细作捉起来。

那青年面露迟疑之色,道:“这个……我的名刺在来成都的途中不慎丢失了。”

军侯立即警觉起来,他的目光变得锐利,盯着那青年道:“何人可为你做保?”

古代的户籍是连坐互保制度,汉代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百家为里,实行的是连坐互保,一家有罪,这十家跟着倒霉,虽然看起来严苛无比,但却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这象这青年名刺丢失,也一样可以通过保人来证实自己的身份。

那青年却摇摇头,道:“我的家人和邻里都死于战乱了,无人可以做保。”

军侯的右手按在了刀柄之上,目光冷峻地道:“既然无法证实你的身份,那就对不住了,本军不招收来历不明之人。”

军队募兵也自有严格的规定,以免敌方的奸细混入进来,无法证实身份的人,就算是条件再好,那也是不能录取的。

四周的人都在摇头叹息,就因为丢了名刺,这么好的箭术却无缘入伍,真的是很遗憾的事。

那青年却是无所谓的耸耸肩,一付无所谓的样子,转身便欲离去。

那军侯却挡在了他的面前,沉声喝道:“对不起,你还不能走!”

“为什么?”

“我怀疑你是魏国派来的奸细,企图混入我军中,在查明你的真实身份之前,你不得离开!”那军侯有着高度的警惕感,这名青年身手如此不凡,却又无法拿出证明身份的东西,就连一个为他具保的人都没有,如此怎么不令人生疑。那军侯虽然言语客气,但态度已是大变,不用他吩咐,十几名士卒已经是围了上来,将那青年团团地围在了中间。

那青年极度地愤怒,沉声喝道:“简直是血口喷人,是你们在此处募兵,不想招募便罢了,竟然还如此污蔑于人,我倒要看看,就凭你们几个,有什么本事留得下我?”

那军侯一听此言,更是断定此人有奸细的可能,立刻是拨刀在手,正欲上前将那青年擒下。

“住手!”一声断喝从身后传来,那军侯回头一看,竟然是安西将军刘胤到来了,他赶忙收起刀来,拱手道:“见过将军。”

“这是怎么回事?”刘胤目光严厉地道。

军侯禀道:“启禀将军,卑职在此处负责募兵,此人箭术高超,本来是合乎要求的,但他拿不出名刺,又无人可为他做保,卑职怀疑此人是魏国的奸细,正欲拿下拷问。”

“你怀疑他是魏国奸细,可有证据?”

“这个……暂时没有,卑职只是怀疑……”那军侯吞吞吐吐地道。

“胡闹,既无证据,又岂能指良为奸,如此做为,岂不要寒了前来投奔的义士之心!退下!”刘胤斥责道。

那军侯唯唯诺诺地退了下去。

刘胤冲着那青年的背影一拱手,道:“方才属下们多有得罪,还请壮士海涵。”

那青年回过来,嫣然一笑,把刘胤惊的是目瞪口呆。

第1225章 北进幽州第551章 挟持人质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跷第715章 离间第1002章 强行突围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406章 斜谷疑兵第992章 逃回上党第1095章 刘禅的心思第88章 又见雪舞第1138章 冤有头,债有主第754章 司马炎的风疾之症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上)第326章 豪取陇上五郡第737章 日抢三关(二)第820章 迂回第711章 直捣老巢第732章 又是一笔血债第32章 春搜第1188章 偷袭轘辕关(下)第996章 画蛇添足第875章 问计崔游第173章 募兵第194章 艾先生的高见第1338章 攻克西陵第597章 杀人越货第898章 匈奴骑兵的坟场第272章 穷追不舍第343章 坚守襄武城第884章 魔高一尺第939章 等待援兵第989章 虎骑军渡河第561章 出兵第1197章 周处轶事第394章 应对第784章 破偏厢车阵第1098章 神医妙手第449章 节 姜维的逆鳞第512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852章 拿下蒲津关第989章 虎骑军渡河第1235章 鲜卑乱(下)第536章 第212章 阎宇的野心第368章 布防第730章 进军富平第29章 羽林郎第872章 半渡而击第764章 偷渡(下)第1327章 献城而降第4章 手足之谊第260章 乔装潜行第471章 撤第1237章 真正的黄雀(续)第287章 谒见天子第30章 初守景阳宫第682章 通风报信第795章 最黑暗的历史第299章 跨越雪峰(四)第1055章 关东三督第1133章 察言观色第990章 文鸯溃败第1025章 马氏偏厢车第179章 武昌第688章 郭太后的遗诏第1312章 西陵之战(上)第712章 唇亡齿寒第71章 汉中之行第947章 处决第541章 甘露寺第755章 匈奴凶猛第940章 援兵难至第771章 攻破王宫第612章 玩计谋,你还嫩了点第1180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576章 攻击第360章 马超之后第1327章 献城而降第173章 募兵第800章 新的对策第51章 雪舞的真实身份第459章 杜预第1181章 洛阳之战(上)第317章 牵弘的决择第1025章 马氏偏厢车第1015章 封侯追谥第581章 恩惠第1234章 鲜卑乱(中)第817章 三光战术第305章 向导第76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241章 鹿死谁手第503章 身世第1097章 试探之意第974章 姜钟会第557章 事与愿违第1187章 偷袭轘辕关(上)第396章 声东击西第234章 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