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出征前的准备

棉花这种作物其实汉代的时候就有了,但人们更多的是把他当做一种观赏性的植物,直到南北朝时期,史书还明确有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而人们所穿的衣服,均是丝麻所制,士绅富户穿的是绫罗绸缎,平民百姓穿得是粗布麻衣。

蜀地和南中的气候条件决定这里的人们不需要穿太厚的衣服越冬,蜀汉官方也没有贮存足够的冬衣,就算是在寒冷的北方,士兵们冬天穿着也只有用麻絮填充的衣服,由于麻絮的保暖性能太差,所以也只有加厚保暖层,所以士兵的冬衣显得非常的臃肿不堪。条件好一点的则穿兽皮来保暖,但无论是野兽的皮毛还是家畜的皮毛都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很难大规模地普及。

所以在滴水成冰的北方,到了三九天气一般都是不用兵的,这个时候打仗,因为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减员往往要比打仗损失更大。

翻越雪山最大的困难就是低温寒冷,做好防寒保暖是首要的条件,现在冬衣缺乏,刘胤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否则三万多人马走到半路上就会被活活冻死。

兽皮虽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南中地区野兽可是有不少的,但短时间内制作满足三万人穿的皮衣这显然是不靠谱的,不过这些兽皮倒是可以大量采购,用于制作靴子、皮帽、手套等物品,做为大宗的冬衣,还得另想办法。

刘胤想到了前世所盖过蚕丝被,那玩意儿既轻且薄,防寒效果却是要比棉花还要好,蜀中的织锦业发达,而蜀锦的原料不就正是蚕丝吗?刘胤立刻派人到官仓里查看,果然在官仓之中还存放着上万斤的生丝,当初从成都撤退之时。这些生丝和二十多万匹锦绮丝绢被一起运到了南中,在这个时代丝绢和粮草甚至比金银铜钱还具有保值功能,战乱年月,人们宁可以物易物。也不愿意要金钱,丝绢在当时可是真正的“硬通货”。

刘胤毫不客气地将这上万斤的生丝笑纳了,刘禅已经放了话,人尽其选,物尽其用。这样的支持力度让刘胤非常的感激,谁说刘胤昏庸无能,在关键的时刻,还是有贤明的一面嘛。

做一件冬衣大约需要生丝一斤左右,显然官库中的存货是不足以装备全军的,于是刘胤又出高价在民间广为收购蚕丝。不过刘胤自已没出面,而是委托了几个商行进行收购,除了蚕丝之外,兽皮兽肉药材都是其收购的对象。

蜀锦是蜀地经济支柱,几乎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取丝织锦。此次南迁,房产地产是带不走的,但丝锦粮食却是每户百姓的必携之物,所以收购蚕丝进行的很顺利。

不过用蚕丝来做冬衣,也是够奢侈的,还好刘胤从黄物皓那儿搜刮了大量的财宝,应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胤没有用官方的名义,就是为了防止魏国的间谍按图索骥,凭着这些蛛丝马迹来识破他的计划,以私人商号的名义收购。则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刘胤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地谨慎。

蚕丝兽皮收购上来以后,加工地点也是分散进行的,做好一批运出一批。直接运到汉嘉去。

兽肉也是被加工成了肉干,便于携带。虽然说现在粮食匮乏,但再紧缺也不能缺了军粮,皇上也不差饿兵,陈寿赶到了汉嘉,已经为三万大军筹措到了至少可以支应两个月的粮草。不过刘胤知道。翻越雪山时人的体力消耗极大,仅凭谷物粮食难以补充消耗掉的卡路里,只有高热量的动物蛋白才能满足需求。除了收购一些猎人捕获的野兽,刘胤还命人宰杀了不少的猪羊,都制做成了方便携带的肉干,也一并运往了汉嘉。

除了冬衣和食物之外,要准备的东西的确还有很多,光刘胤在计划书中列出来的清单就长长的一串,刘胤将这些诸事杂事都交由何攀杜轸处理,以二人的才华,倒是有些大材小用。

火器工坊刚刚到南中,还没有来得及选址重建,刘胤就又决定将他们随军出行,带往陇西。火器可是刘胤所用倚仗的最重要武器,虽然说在成都时,火器工坊还有些存货,但一路碾转南迁,生产一直陷于停顿,到达南中之后,短时间内也没有来得及重建,所以一直没有产出。现在的库存的火器刘胤肯定是要带走的,但到达关陇之后,面临的大战一定少不了,这点火器能支撑多久刘胤也说不清楚,但南中与关陇相隔遥远,用光之后再想补充也就个难题了,所以刘胤干脆将整个火器工坊全部带走,所幸火器工坊也没有多少笨重的设备,主要是工匠,有这些工匠在,搞到原料,很容易重新制做出火药来。

此次北进,许多笨重的物资刘胤就不考虑携带了,因为无论是雪山还是草地,辎重车辆是无法通行的,除了依靠人力之外,剩下的只能是依靠畜力,为此刘胤准备了一些马和骡子,专门来运输粮食和物资,关键的时候,这些马和骡子也可以成为食物。

经过十多天的紧张筹备,刘胤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他立刻进宫向刘禅辞行,准备前往汉嘉,在明面上,刘胤给刘禅的上书就是奏请前往汉嘉御敌,并伺机收复成都。

进军汉嘉的计划在蜀汉朝中没有受到丝毫的阻力,汉嘉既是通往成都的必经要道,也是镇守南中的门户,刘胤进军汉嘉,便有以攻代守的策略,虽然迁移到了南中,但蜀人对蜀地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都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恢复旧土,重归故里,刘胤北进,似乎有些反击的意思,绝大多数的南迁军民对此还是表示相当的欢迎。

同时,刘胤还请奏刘禅,是该让担任监军的刘恂随同出征了。(。)

第311章 临洮第954章 激战苇泽关(下)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757章 纠结第375章 街亭之战(四)第722章 还剩一个对手第700章 五胡始乱起第397章 围城打援第1079章 剑拨弩张第527章 离他远一点第160章 全军覆灭第546章 抢亲?第899章 心生绝望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242章 汉寿亭侯关彝第454章 换位第1154章 雍王第10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头第164章 班师回京第248章 争锋相对第1337章 六路齐出第256章 误入第583章 黯然而别第618章 步骑夜战(下)第765章 以百敌千第552章 底线第121章 以退为进第909章 迎头痛击(上)第556章 遗言第920章 再起烽火第722章 还剩一个对手第1151章 喋血开阳门第436章 子午道第754章 司马炎的风疾之症第1241章 全军尽没(上)第1095章 刘禅的心思第482章 刑讯第827章 转机第703章 出使洛阳第258章 宣崇门之变(上)第630章 巷战(二)第1275章 逃往天涯尽头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2章 突破口第1209章 北敌寇边第353章 你有资格和我谈条件吗第659章 再战武关(下)第275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1035章 三道诏书(四)第825章 一盘很大的棋第777章 无当飞军的战术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们陪葬第75章 刘胤的安排第274章 仇未报,身先殒第1034章 三道诏书(三)第197章 来势汹汹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858章 两害相较取其轻第813章 包围圈第1210章 三年伐吴大计第993章 再议围城打援第259章 宣崇门之变(下)第1351章 刘谌的决断第1235章 鲜卑乱(下)第584章 你的人头值一亿第427章 城墙倒了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1293章 乞降第1152章 后主驾崩第648章 陆抗之谋第309章 过草地(四)第632章 巷战(四)第535章 第461章 武关之战(中)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400章 五丈原之战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计第164章 班师回京第663章 兵临潼关第314章 重要的情报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290章 人定胜天第764章 偷渡(下)第507章 初至洛阳第638章 会师酒泉第734章 侦察第655章 秃发授首第1292章 强势碾压(下)第157章 撤退第460章 武关之战(上)第353章 你有资格和我谈条件吗第866章 忻口之战(上)第916章 君命不可违第185章 血书第272章 穷追不舍第282章 拥立新君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838章 倒马钉第467章 打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