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称臣

钟会攻占襄阳之后,恢复了大魏的旗号,自立为魏兴王,并大封群臣,封胡烈为前将军,夏侯咸为右将军,句安为左将军,王买为后将军,钟邕为长史,田续为襄阳太守,皇甫闿、爰青为左右护军,兵马十余万,声势浩大,俨然成为晋蜀吴之外的第三方势力(最后的三国692章)。(

襄阳南面与东吴相接,西面与西蜀相连,北面与晋国的南阳郡毗邻,自立之后,钟会明白,司马炎必定会调动人马疯狂反扑,如何在襄阳立足,也确实让钟会费了一番心思。

襄阳乃南北东西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钟会首先要考虑的,是免受腹背受敌之苦,西蜀那边暂时不用考虑,就算是姜维拿下了汉中,也不可能从巴东小路上进军,只须派驻一支人马在巴东小路的险隘之处驻守,完全可以挡得住蜀军的来犯。

唯一让钟会担忧的就是襄阳南面的江陵之敌,陆抗进攻弋阳之时,就派陆凯进驻当阳,对襄阳是虎视眈眈,虽然这一路人马是为了陆抗进攻弋阳起牵制作用,但如果襄阳有变,吴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扑上来。尽管钟会的人马多于陆抗的人马,一对一的话钟会肯定不会发怵,但如果北面吃紧之时,陆凯在背后捅上这么一刀子,那钟会恐怕就真的吃不消了。

为了消除南线的隐患,让钟会可以集中兵力与北面之敌周旋,钟会立刻派人与陆凯接洽,阐明了自己反晋的立场,希望可以通过称臣纳贡这样的方式,与东吴缔结友好盟约,守望相助,共拒*。

从襄阳到当阳,也不过就是百十里的路程,钟会派出的使者快马只需半日的路程就赶到了当阳,将钟会的书信呈给了陆凯。

由于襄阳事变发生地极快,当陆凯得到消息的时候,钟会已经是控制了整个的襄阳,陆凯就算是再想有什么动作,也是来不及了,他也只有驻兵当阳,静观其变。

看到钟会的书信陆凯略微有些诧异,不过想想也正常,现在钟会背叛了晋国,所以才会选择投靠吴国,只不过钟会的表现也太神速了一点,那边刚刚拿下襄阳,这边就已经是派来使者和吴国接洽了,显然有些迫不及待。

这也怪不得钟会着急,钟会叛乱,带给司马炎的震撼一定是无以加复的,为了扑灭这支叛军,司马炎肯定会派兵进剿的,为了获得吴国方面的支持,钟会当然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派人前往吴国。

事关重大,陆凯自然也不能擅自做主,此时必定得禀报吴主孙皓,不过在上报吴主之前,陆凯还是事先与弋阳的陆抗取得了联系,争取在这件事上面达成共识。

吴国面对魏晋的叛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年诸葛诞在淮南叛乱的时候,就曾请求吴国的援助,也是向吴国称臣,当时吴国也派出了援兵,前往寿春救援。在当时,钟会和陆抗做为敌对阵营的一方都加入了这次战争,并且在战争之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只不过当时钟会和陆抗地位都不高,不可能左右战局的发展,最后诸葛诞兵败身死,东吴方面派出的援兵也损失惨重,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也是陆凯不敢擅自做主的主要原因,钟会的真正用心尚未可知,但晋国的疯狂反扑则是可以预料到的,如果这一次再投入兵力搞个得不偿失的话,陆凯倒认为不如隔岸观火。

陆抗的意见与陆凯则完全相反,尽管钟会是他的宿敌,两人光是在蜀中交手,先后就达三年之久,可谓是知己知彼。陆抗也知道钟会是那种野心极大的人,必不甘心雌伏于别人的脚下,向东吴称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不过陆抗认为这倒是一个机会,此时的条件和当年淮南三叛之时的条件完全是大不相同的,当年魏国独大,实力强横,司马昭统兵亲自征剿,无论在兵力上还是物力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最后才出现诸葛败亡的情况。

与当初的形势不同,此刻的天下大势,或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蜀人占据了长安,任凭司马炎如何调兵遣将,都无法攻破潼关和武关的防御,在西线,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而这样的僵持状态,必定会牵制住晋军主力军队,在南线的防御力量变会减弱。

在因为如此,陆抗才得以奇袭弋阳得手,如果是在魏国的全盛时期,陆抗想要偷袭弋阳,恐怕是相当不易之事,就算是侥幸得手,面对魏军的反扑,陆抗也是很难抵敌得住的。但正因为晋军主力在西线受到牵制,所以陆抗的弋阳之战打得是异乎寻常的顺利。

而钟会的叛乱,无异阳给司马炎更为沉重地一击,襄阳未叛之前,陆抗攻下弋阳,就象是一柄尖刀直插敌人的要害,虽然锋利,但却显得有些单薄,很可能随时会受到晋军来自两侧的围剿。

而钟会这么一叛乱,可以说完全打乱了司马炎在南线的布署,东西夹攻的可能性没有了,正面进攻的能力又显得不足,让陆抗在弋阳占稳脚跟。如果能将襄阳弋阳连成一片,那更是最好的结果了。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完的利益。

陆抗对这句话甚为推崇,在利益的面前,什么样的恩怨都显得不太重要,吴魏双方在蜀中的激烈搏杀,虽然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但那毕竟是一场各为其主的战争,陆抗到也没有太多的过于怨恨钟会。

扔以陆抗原则上同意了钟会的称臣请求,不过这件事还得吴主孙皓点头才行,陆抗派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报之了孙皓,孙皓在和群臣商议之后,也同意了钟会的请降请求,至于具体的事宜,还需要派出使者来和钟会接洽,共商大计。

就在钟会和吴国互抛榄橄枝的时候,严睿也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洛阳,去面见司马炎。(。)

第516章 逃婚的宜阳公主第1048章 诈降计第1155章 机会第718章 想走?没门!第190章 惊人消息第712章 唇亡齿寒第94章 葫芦第1140章 挡我者死第707章 齐万年第549章 世子驾到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261章 禀明刘禅第781章 坚壁清野第401章 五丈原之战(二)第558章 弑父第154章 卖官鬻爵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059章 虚晃一枪第827章 转机第821章 疲于奔命第825章 一盘很大的棋第1250章 东进第1099章 哑巴吃黄连第178章 吴主孙休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1266章 逃往乐浪郡第1034章 三道诏书(三)第148章 激战(中)第279章 继续撕逼第1021章 新的防御体系第1030章 强攻不成用智取第1158章 大战虎牢关(一)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760章 河内郡告急第13章 虎头湛金枪第99章 试验第1315章 夙夜忧叹第112章 退守剑阁第868章 忻口之战(下)第83章 关卡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704章 北地胡第205章 遗体第894章 决战前夕(续)第1337章 六路齐出第608章 讨伐叛族之贼第282章 拥立新君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036章 三道诏书(五)第535章 第366章 司马望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201章 激战青阳浦第1035章 三道诏书(四)第1193章 不成功则成仁第63章 二进宫第317章 牵弘的决择第639章 靠山第895章 决定命运的一战第512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1097章 试探之意第527章 离他远一点第1207章 名将之死第1206章 弑主第1244章 北逃第521章 于无声处第1307章 弑君(上)第781章 坚壁清野第101章 狼烟起第995章 降兵可用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第63章 二进宫第454章 换位第361章 另有隐情第78章 汉中布防第750章 夜夺五寨(八)第1159章 大战虎牢关(二)第1084章 迁都之事第959章 赦免令第1149章 谁是黄雀第798章 轻松之战第676章 偷袭弋阳第362章 幕后的真凶第1080章 扣押第150章 最后的底牌第1036章 三道诏书(五)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96章 火药第192章 出兵第316章 赤枭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562章 请旨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1333章 莽山之战(上)第1226章 楼桑村祭祖第535章 第871章 呼延翼第381章 街亭之战(十)第527章 离他远一点第1302章 永安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