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九岁的时候,他父亲苏洵晋京赶考,落第之后,便到了江淮一带游历。
苏家便由程氏一手操持,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家中教导几个孩子。
有一天,程氏让孩子们围成一团,开始教他们《后汉书》,讲述着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党手中,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的一段史实中的一个故事。
在那个时候,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洁之士和太学,竟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上书弹劾奸党。其中在这群正人学者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范滂……
范滂的故事在程氏嘴中说出后,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说不出的震撼。
刚听完母亲的故事,小苏轼若有所思的回忆着范滂的传记,手紧紧的捏住,抬头望向程氏,问道:“妈,我长大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
程氏和颜悦色的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施逸对苏家一家子的故事还是知道的,苏轼刚说完,便稚嫩的说道:“哥哥,我也可以做范滂的弟弟!”
苏轼看着三岁大的弟弟,感动的点了点头,苏辙听着苏逸说完,和苏小妹一起献上了“忠言”。
看着这样的情景,程氏感动的看着自己的四个孩儿……
教导完后,程氏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让苏轼带着弟弟在院中游玩,但不准离开苏家。
“咳咳……”苏序今年已经七十二岁,头发胡须都斑白了,身体日渐不佳,最近时常的咳嗽,昨天苏逸还看到母亲在洗着祖父手帕上的血渍,眉头深皱,眼中尽是担忧。
施逸看着自己的祖父如此,知道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时常可爱的跑到祖父房内看看苏序,做个乖乖孙儿。
可是越看施逸越是担忧,记得史书上苏序便是今年冬天过世的。
该怎么做呢?施逸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道家不是有修生扬气之道吗?如果找到……如蜀山掌门之类的高手进行洗髓伐脉,就能让祖父苏序至少多活十年。
可怎么去找呢,历史上现在还什么武当,不过倒是少林派。
额……想到苏序,施逸不禁有些头疼,如果叫粗狂豁达的祖父去修佛,也许他更愿意早早归天……
越想越烦,索性他也就不去多想了,就在院子和大哥他们一起游玩。
……
苏轼六岁入学,私塾不算太小,有一百多个学童就读,老师就只有一个,是个道士。
三年时间,绝顶聪明的苏轼与一个叫陈太初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夸奖。
在院中打闹的哥几个玩累了就坐在院子里的地上休息,三兄弟静静的看着天空。
日悬于空,云朵自在。
“大哥,明天我想和你去私塾玩。”施逸很谦卑的拉着苏轼的衣袖祈求道。
苏轼宠爱的看着自己的弟弟苏逸,轻轻的扭了扭他的小鼻子,说道:“你还小,母亲不会放心你和我一起去的。”
“如果母亲同意,是否……”苏轼打断了他的话,直接给了苏逸答案:“可以。”
施逸高兴的欢舞着,忽的想起了往昔,笑声停了下来,在千年前,自己也是一个无知的孩童快乐生活,谁知长大后居然遇到那般坎坷事!
“大哥、二哥,有你们感觉真好!”
苏轼和苏辙还小,没有发觉施逸的语气的不同,以及更深层的含义。
苏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笑着答道:“当然好了,以后谁欺负你,我和大哥帮你,嘿嘿~永远保护你!”
童稚纳言,笔笔由心发。
施逸很感动,主动伸出一只小手,苏轼、苏辙明意,也随他伸出只手放在一起。
“大哥,二哥,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等你们弟弟厉害了,一定帮你们!”
他的话刚说出完,不是苏轼和苏辙两人含情脉脉的感动,而是他们的嘘声与笑声。
施逸看到,也是会心的大笑起来。
放心吧,哥哥们,我会在自己的二十年内尽力帮你们的!
如果在二十年内,能碰到她,我就能一生都帮你们!和她一生幸福。
……
第二日,晨日微升,鸡鸣声起。
“轼儿,辙儿,记住带好弟弟。”苏母程氏转身对着三人中的一位奶妈王凤说道:“他们三个就麻烦王妈了。”
“小姐,你就放心吧。三位公子都很听话的!”
“呵呵,你就爱宠着他们。”
程氏慈祥的看着三个儿子,轻轻的点了点头。
王凤带着三位公子顺着大路朝着私塾的方向走去,越走越远……
快到一个拐弯的地方,苏逸忽的转身对着依旧注视他们离开的母亲大喊道:“母亲,放心吧,逸儿会听王妈话的!”
“恩!要好好听话!不然下次就不让你兄长带你去了,轼儿,辙儿你们也是要听话,照顾好你们的弟弟。”
“好的,母亲放心吧。”苏轼大声的保证道。
随后他们走进拐角,苏母程氏也转身回了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