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秦王索鼎

同样是收到秦始皇回的国书,赵王和楚王的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秦始皇在回书中恭贺赵国平灭燕国,恭贺悼襄王继位成为赵王,随后话锋一转,直接向赵王讨要燕国之鼎,还扬言一月为期,若不送到,派人自取。

这等于是秦始皇以讨要燕鼎为借口,向赵国宣战了。

赵王大慌,急忙召集群臣商议,满朝文武听闻秦始皇强索燕鼎,虽愤愤,却无人敢说出拒绝秦始皇无理要求的话语。

赵王问计乐乘,乐乘怯战,提议将燕鼎送给秦国,自我解嘲,一个鼎而已,而且还是燕国的,送给秦始皇又有何妨?

赵王纳乐乘建议,派人押解燕鼎送往秦国。

武安君李牧闻之,关闭邯郸城门不予通过,乐乘大怒,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违抗军令抗旨不尊,如因此举触怒秦国,秦国大军恐怕不日就会兵临城下。

赵王下旨,怒斥李牧,不过赵王却知李牧善战,不敢剥了李牧兵权,只是削爵罚俸以示警告。

李牧眼含热泪伫立在邯郸城头,目送护送燕鼎往秦的队伍从自己脚下迤逦而过,两滴老泪滚落城头。

秦国索鼎,实为试探,给与不给,秦赵之间都必定会有一场恶战,与其屈辱送鼎,不如整军备战,若是廉颇还在,他必定不会同意如此耻辱的送鼎求和。

李牧猜测的没错,赵使将燕鼎送至咸阳,秦始皇只是看了一眼,便哈哈笑着令人抬下去送往咸阳别宫,然后又修书一封交与赵使带回。

赵使马不停蹄返回蓟城,呈上秦始皇书信。

WWW ✿ttκǎ n ✿℃o

赵王看罢秦始皇回书,颓然跌坐,回书落地,脸上已经失去了血色。

乐乘小心翼翼的从赵王脚下捡起回书,细看了一遍,眼角也情不自禁的抽搐了起来。

秦始皇感谢赵王赠鼎,但是言语中却是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字里行间只见羞辱未见诚意,但是这还不是重点,秦始皇此次更是狮子大开口,径直向赵王索要和氏璧,同样是一月为期,若不答应派人自取。

赵王慌乱的望向乐乘,结结巴巴的开口询问道:“乐将军,嬴政索要和氏璧,这可如何是好?”

乐乘痛苦的咧着嘴,试探着询问赵王:“大王,和氏璧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听乐乘之意,似有将和氏璧送给秦始皇的意思,赵王嘭的一巴掌拍在了几案上,怒视着乐乘吼道:“此事无须再议,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秦赵之间为了和氏璧已经几经冲突,为此已经有无数人血溅沙场,国相蔺相如甚至还以宁为玉碎相挟,这才得以保全。

和氏璧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块稀世宝玉,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望着眼前乐乘胆怯的样子,赵王突然想起了铁骨不屈的老将廉颇,可惜,廉颇此刻已经在秦国为将。

赵国倾尽国力,集结三十万大军于邯郸,乐乘为帅,李牧为副帅,偏将副将百余人,粮草二十万石。

秦国同样集结三十万军于秦赵边境,蒙骜为帅、廉颇、王翦为副帅,蒙武蒙恬恒奇等将各领所部随同征战。

秦赵大战一触即发。

而在另一侧的函谷关,却是一派歌舞升平欢歌笑语,楚人将齐鼎交付秦人,秦人开仓,将二十万石玉米交付楚人。

二十万石玉米通过函谷关运往楚国,运送玉米的车马一眼望不到尽头,浩浩荡荡,如同百万大军出征一般的气势。

春申君黄歇亲自坐镇南阳,指挥早已等候的各郡县官吏分发玉米赶回各自领地,马上铲去田里已经长得有巴掌高的谷粟秧苗改种玉米,这个时间掌握得稍稍有些紧张,但是楚国大部地域地处南方,气候温热,却也不会影响玉米的两季收成。

只要高产的玉米能获得两季收成,楚国将会彻底摆脱粮食困扰,甚至还会有大量余粮用于酿酒,甚至是挥霍。

黄歇已经预见到了楚国的未来,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想到秦国和赵国突然交恶,两国陈兵于境,大战一触即发。

秦赵两国交战,楚国当然是喜闻乐见,黄歇遗憾的是,原本他与熊完计划等楚国玉米丰收之后,等到来年楚人率先攻打赵国的,如今却被秦人抢了先手,黄歇只盼望秦赵两国能拼个两败俱伤,那样的结局就更完美了,到时候楚人就可以左右逢源,想要攻打谁只在他和熊完一念之间。

黄歇亲自主持将二十万石玉米分发到各郡县,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巡视各处,查看各郡县执行播种的情况,有几名县令在铲除谷粟秧苗的时候由于心中不舍而打了埋伏,致使分发到手的玉米没有被完全播种下去,黄歇一怒之下砍了几个脑袋,随后玉米推广马上就变得顺畅了许多,有一些郡县甚至连瓜果蔬菜地都挤了出来播种玉米,这令黄歇感到非常欣慰。

少一些瓜果蔬菜,多换一些粮食,只需到了明年,一个强大的楚国必定会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且不说楚国正在日以继夜的抢种玉米,邯郸城中,赵军主帅乐乘和副帅李牧正闹得不可开交。

乐乘计划将三十万大军陈列于秦赵边境,主战场也摆在边境地区,御敌于境外。

李牧跟乐乘的意见相左,李牧提议放秦军入关,赵军拒城死守,三十万大军分别驻守邯郸城以及周边的五个卫星城,跟秦军打持久战,等待天变。

两个人为此整了个头破血流,各自上书赵王陈明观点。

乐乘言:李牧怯战,不敢与秦军交战,建议撤换李牧,改任他人。

李牧言:乐乘冒进,秦赵边境地域广阔,秦人善骑战,在广阔之地与秦人交锋,不亚于是自寻死路,此战若与秦平原交战,结果可比长平之战,赵国危矣。

赵王头疼欲裂,召集众臣商议。

恰在这时,大将庞煖携三万师东征归来,赵王大喜,向庞煖问策,庞煖答:二将均无错,可分兵自持。

于是赵王下诏答复乐乘李牧二将,分兵据守,左右呼应。

乐乘领二十五万军在秦赵边境扎下营寨,与秦兵对峙,李牧自领五万兵甲防守邯郸。

蒙骜闻报之后哈哈大笑,伸手拍着王翦的肩膀说道:“王将军,此战能否直捣黄龙,一举平灭赵国,就看你的了。”

王翦精神抖擞的冲着蒙骜大声应道:“末将只需三万骑,即可杀得乐乘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老将廉颇蹙眉道:“王将军切莫轻敌,乐乘匹夫虽然懦弱,但是赵军乃是百战之师,并非泥捏土塑,以三万破二十五万……”

望着摇头不语的廉颇,蒙骜、王翦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廉颇疑惑不解的望着大笑的蒙骜王翦,他带领赵军征战几十年,深知赵军的战斗力并非如此不堪一击,论起三国军队战斗力,秦人无疑高居第一,赵人次之,楚人最弱,但是却胜在人多。若不是因为长平一战,赵人绝对有跟秦人抗衡的实力。而今王翦竟然狂言三万骑破赵人二十五万,廉颇自然是不信。

王翦笑呵呵的走到廉颇面前,笑道:“廉将军有所不知……”

一旁的蒙骜急忙咳嗽两声。

王翦呵呵一笑,冲着蒙骜说道:“右相,公子说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廉将军虽然是赵人,如今却是我秦国将领,临行之前公子叮嘱,廉将军征战经验丰富,行军作战一定要多听取廉将军意见,而那件事,也可以提前说与廉将军听,以便更好部署战术。”

蒙骜呵呵的干笑了两声,这话唐豆也曾跟他说过,不过在他心中,却一直是将廉颇当做敌人对待,就算不是敌人也没有那么亲近,毕竟两人对敌几十年,一时同殿为臣了还有一些不太适应。

其实廉颇也理解蒙骜的心情,换做他也不可能马上就跟蒙骜掏心掏肺,不过廉颇此时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王翦口中的那件事。

王翦哈哈一笑,伸手把住了廉颇的手臂,笑道:“廉将军请随我来,我带你去见我能破赵军二十五万的三万铁骑。”

第355章 丢车保帅第913章 无法想象的力量第766章 全家总动员第180章不就是哥窑瓷么第808章 嬴政猎虎第998章 这老东西抽疯第4章 干嘛不卖呀第1100章 会当凌绝顶第138章 秦彦培来了第809章 青龙出世第453章 实名举报第370章 王圆箓藏经之二第1086章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第326章 罗祥的吟唱第753章 羊仿第一窑第976章 恶性事件第1132章 一百只鸟第465章 以弱胜强之做戏第208章 驴友算不算?第367章 轰动世界的大事第584章 博物馆第1031章 淘汰出局第600章 丈母娘也敢抱第803章 小师娘第1214章 阿房宫三日游第1118章 国家机密第1007章 还原第1136章 榆木脑袋第652章 小豆子的名字第169章才八千多万第474章 神机营第660章 十二铜首第640章 洪水猛于虎第456章 顶级匠人的骄傲第894章 这是要去打仗呀第1091章 我给你当小三呗第659章 惊喜连连第654章 要阻止这事第586章 抢劫第1130章 一个男人第559章 这个主意不错第357章 他乡遇故知第1201章 唐婉儿第784章 替古人担忧第681章 挖朱元璋的坟第283章 先后之分第450章 天大的秘密第538章 一团混乱第716章 皓月公主第355章 丢车保帅第507章 贪玩的皇帝第642章 就差三秒第530章 碰瓷第1083章 这个臭小子第835章 贺斌被绑架第840章 产生幻觉了第849章 和氏璧第841章 加速推动进程第1091章 我给你当小三呗第943章 长安城中的汉人第621章 妙手巧装扮第209章 唐豆的公司第519章 徐乐乐和钱芊芊第56章 你好自为之吧第580章 大公者无私也第478章 生化武器第1103章 古代观光旅行团第606章 0.001秒第134章 孤品的价值第288章 误会了第418章 打假第1197章 还不快滚?第536章 《兰亭集序》问世第430章 三月十五日之二第178章唐豆与曹操六第95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918章 地宫中的宝贝四第517章 我的事不用你管第748章 乌龙了第1195章 你是谁?第771章 神的惩罚第801章 老爷子们的嘱托第67章 比基尼害人呀第663章 草薙剑第978章 一片纸也不能少第979章 你在打谁的脸?第638章 青铜战车出土第192章 卞和与和氏璧二第28章 京城杨一眼第597章 人老精马老滑第986章 打肿脸充胖子第790章 够折腾的第902章 你知道就好第213章 公子放手吧第357章 他乡遇故知第363章 神经老道第811章 风云际会第316章 唐仙第533章 危言耸听第479章 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