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

双方相隔还有两里地左右,那些戎突骑兵就已经骑着马落荒而逃。

草原上没有好的钢铁,但是有的是好的战马,这些戎突骑兵骑的都是好马,战马的整体素质,比尧国边关的骑兵要强出不少。

尧国这边,有马骑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挑三拣四的份?

他们要逃走,方浩就算是追赶,也追赶不上去。

何况他根本不想追赶。

看到那些戎突人都逃走,方浩带的那些士兵也彻底的放下了心。

看到那么多牲口,那些士兵都快要乐疯了。

把这些东西抢回去,那得是多大的功劳?

“把这里所有的牲口都给赶回去!看他们帐篷里面有没有之前的东西,要是有也全部带走!”

方浩下达了命令。

牛羊和马都可以赶着走,用不上多少人。

那些人到帐篷里面一看,还有大量的牛羊皮毛,都一捆一捆的捆在那里。

那些都是好东西,当然要毫不客气的带走。

来的时候比较快,回去的时候就慢了很多。

因为那些牛羊跑起来没有那么快。

等待着那些牲口都赶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

军营留守在那里的那些人看到赶来这么多的牲口,都惊呆在那里了。

这是要发了的节奏啊。

同时对方浩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被人家抢了,说报复就报复,才过两天就抢了对方这么多牲口过来。

这些东西可比被抢走的那些要值钱得多。

这也让他们升起一种感觉——戎突人也没有那么可怕嘛!

将那些牲口都聚拢好,方浩叫来那些运送物资的人,对他们说道:

“你们被抢走了东西,我也从他们那里抢了东西回来,这些东西你们就带走,算是弥补你们的损失,下一次再给我送东西过来。”

那些人自然是千恩万谢。

送过来的东西在路上就被人抢走了,正愁着,不知道回去怎么交差,遇上这么一个通情达理的将军,帮他们抢了更多的东西回来,实在是他们的幸运。

只有领头的几个人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们也只能闷在心里,不能说出来。

那几个知道内情的人,跟商行都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会将这可以杀头的事情说出来。

他们表现的也是千恩万谢。

商行过来的那几个领头的人清点了那些牲口,发现戎突人那边不只是没有少他们的货,还多送了一些。

这多送的,他们也没有要,就留在了方浩的先锋营。

其中包括二十多匹马,还有上百头牛和几百头羊。

这就算是方浩带人抢回那些东西的辛苦费。

要不然什么都不留下,方浩倒是没有什么话说,那些士兵肯定很不满。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的那几百个人就赶着那些牲口离开了先锋营,往狼牙关而去。

一次就得到了一千多匹成年马,都是可以训练成战马的好马,这让留在狼牙关主持交易大局的陈朗非常的高兴。

再努力一些,多交易几次,说不定年内就会多出上万匹战马来。

这个势头发展起来,用上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多出几万匹战马。

如果朔州这边拥有一支为数几万的骑兵,朝廷想要做什么都要掂量一下,割据一方完全没有问题。

不管是被抢,还是抢人家的,这都要报上朝廷去。

第一点,朝廷需要了解边关的事情,他们有汇报的义务,这么大的事情,不能隐瞒不报。

第二点,报上去对他们也有这好处。

运送物资,在路上被戎突人抢走,当然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可是这也证明了戎突人对尧国边关的威胁确实存在,也提醒一下朝廷,现在边关未靖,最好不要做出什么卸磨杀驴的蠢事来。

最好是让先锋营的兵力更加充足,这也能够提升狼牙关的整体实力。

而从戎突人那边抢来这么多东西,又可以给方浩记上一功。

抢来的东西比抢走的东西要值钱得多,两件事合在一起,也是功大于过。

何况被抢这件事情也不属于方浩的过——现在方浩最大的精力都用在屯田一事之上,先锋营的人力物力也不够,边关到先锋营的驻地又有那么远,路上被劫,方浩也没有能力避免此事。

这些抢来的东西,当然用不着上交给朝廷,边关可以自行处理。

那些被抢走的东西,在他们的折子里面,都是边关发放给先锋营的农具、茶叶、食盐等物资。

虽然这些被抢的东西,朝廷不会给他们补发,但是他们也有了借口从内地运送这样的物资过来进行补发。

这就为下一次交易打下了基础。

在陈朗的建议之下,方浩和卢伦英都就这两件事情写了折子上报给朝廷。

当然是要列出先锋营人力不足,现在还不足以庇护身后所有地盘的困难。

上百里的距离,只有一个营来护卫,面对的又是拥有六千骑兵的戎突军队,确实力有未逮。

另外要着重描述方浩深入敌境,抢来戎突部落那么多牲口的英勇行径。

实际上这两次事情里面并没有人员伤亡,可是在折子里面,就提到了十几个边民的死亡,又提到去抢对方部落牲口的时候,也俘获了对方几十个牧民——反正边关有那么多戎突奴隶都是朝廷所不知道的。

弄好那两份折子,通过驿站加急送过去。

一千多匹马由陈朗亲自带回朔州,那些牛羊及毛皮则由朔州、狼牙关、先锋营三方合作共同成立的丝路商行来发卖。

这些东西在边关不怎么受欢迎,但是到了内地却比较值钱。

可以用来耕地的牛,一头就可以卖出十几两银子。

光这一千多头牛,卖到内地就有一两万两银子的价值。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自己来一头一头的发卖,只能便宜一点,卖给一些牛经济。

但是这也差不多能够抵消他们筹集到那些物资的成本,以及往返的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最大的,往返一趟就得几个月的时间,比筹措那些物资的成本要高得多。

但是,这些牛就差不多可以将那些成本抵消。

在这之外,还有几千头羊和大量的皮毛。

一趟发卖下来,哪怕只是用比较低的价格分卖给沿途的一些商户,也可以赚上上万两银子的利润。

第十六章 闺房密语第四十四章 裁兵第三十九章 潜规则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二十七章 戎突人的奸细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第三章 有钱人来了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三十八章 什么是仁政第九章 三个名额第七十四章 行动开始第九十七章 胜利(祝大家除夕快乐!)第一百三十三章 谋夺马场(三)第三十九章 想一想都觉得恐怖第一四五章 消费时代第五十八章 帮忙第六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锅对象第六十六章 激励第一百四十六章 揽功第一五八章 再度升级第二十六章 和平无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一二九章 龙城轮胎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人道的想法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标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二十五章 射雕第一四九章 从小孩子抓起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八十九章 圣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六十九章 公主的幽怨第二十九章 我的那只大雕呢第一百二十九章 筹划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十八章 借种第五章 名声第九十二章 种地小能手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五十二章 昭宁的问题第六章 姑爷上门了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一百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的感觉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一六章第九十六章 戍边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七十九章 与有荣焉第二十四章 千里镜第一百二十章 选址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二八章 橡胶第三十章 北行见闻录第六章 商城升级第八章 乐于助人的小哥哥第三十章 交易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五十一章 粮食种子第五章 最大的问题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万胜第九十二章 齐王登基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二十七章 戎突人的奸细第二十六章 苦难第一三三章 开疆扩土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三十四章 生产钢铁的能力第七十六章 入侵者第三十四章 雄关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王子的增援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七章 鸳鸯戏水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六十八章 尤登阁捎来的话第二章 慧眼识人裘伯贤第四章 犯了错误的人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巨大的机会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五十六章 别样的想法第十八章 诗人方浩第一五六章 负责后勤的人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五十一章 粮食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