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讨价还价

对于小马驹的分配,方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一个马场,肯定是小马驹要多一点,太多的小马驹,他这边也摆弄不过来,分一些给边关的部队,既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平息边关对他吃独食的不满。

他就是对自己留不住成年马有一些怨念。

他需要战马,而且是非常迫切的需要战马。

拥有一支骑兵部队,才是在这座草原上的立足之本。

城池只能防守。

“陈师爷,”方浩忍不住开口了,“我的先锋营现在已经升格为先锋卫,但是没有足够的战马,在草原上很难生存,特别是在这一次行动之后,处境将会更加的艰难,我想将沙鲁给我的两千匹战马留下来,你看有没有问题?”

他成为先锋营指挥之后,从边关那里得到了一百多匹战马。

另外两百匹战马,还是他自己想办法陆陆续续从沙鲁那里弄来的。

有的是两边交易的沙鲁多支出的尾数,有的是用别的东西从沙鲁那里交换过来的——比如说冬天温室大棚里面出来的蔬菜。

还有一部分是养的小马驹成年了。

他可没有权力自己用铁器来和沙鲁进行交易,朔州那边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容许别人挖他们的墙角,抢走本该属于他们的马匹?

拥有的所有的马,都必须要得到朔州的同意。

但是升格为先锋卫之后,边关并没有给与他一个卫一个拥有的战马,这是不正常的事情,大概也是对朝廷这么快的速度提升他的职位,表示出疑虑之情。

现在他要为他的利益争一争。

陈朗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也可以,但是这两千匹马需要的铁器,朔州这边不会出。”

“这个没问题。”

方浩说道。

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能够保留这两千匹战马就不错了。

对尧国的军队而言,一个卫拥有两千多匹战马,已经是极高的规格。

再加上能够分得一些小马驹,过上两三年时间,哪怕是朝廷进一步将他这里升格为军镇,也不怕没有战马可用了。

至于铁器由他自己来出,这倒不是问题。

虽然他没有那个能力经过一道道的关卡从内地运铁器过来,不过既然陈朗答应了他,所得的成年马匹都算做从沙鲁那里交易过来的,支付相应的铁器,那他就有了来支付给沙鲁的铁器。

因为按照他和沙鲁的约定,那些马是由双方平分的,实际上他只需要付给沙鲁其中的一半铁器。

剩下的另外一半,拿出一部分来支付那两千匹战马,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陈朗说道:“但是在小马驹方面,我这边只能代狼牙关收到的那些马驹来支付铁器,你这边的我不会支付。”

这就是讨价还价。

陈朗本来的意思是将所有的成年马都带走,包括那两千匹从沙鲁那边得到了战马。

但是给方浩的好处,就是由朔州支付所有的铁器。

而方浩得到的好处就是,能够从这次行动里面得到铁器总数的一半。

想一想那个马场真有几万匹马规模的话,方浩得到的铁器也不少,会极大的提升他这边的实力。

屯田于草原之上,无论是开垦荒地还是制造武器,都需要大量的铁器。

这也是陈朗对他这一次行动的回报。

还给他留下未成年马驹的三分之一,在他看来,也算是够意思了。

未成年的马驹也是需要支付铁器的,只不过价格上面很低,一匹小马驹也就是等于二十斤铁,但是数量一大,需要的铁器也就多了很多。

既然方浩想要得到那两千匹战马,自然就不会给他这么好的条件。

当然,该给的好处也要给,要不然凭什么让方浩带着那么多士兵冒着巨大的风险奔袭四五百里,深入敌境做这种事情?

拒绝方浩的话,也不大好说出来。

这一次方浩过来向他汇报这件事情,就是表示将会继续效忠于朔州。

而且,朔州这边可以不发一兵一卒,就得到那么大的好处,也是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

再加上那两千匹战马,是方浩跟沙鲁讨价还价得来的,他要留下,也无可厚非。

朔州那边也不好做得太绝,真的搞得离心离德,交易做不成,对朔州没有任何好处。

开启双边交易,并且垄断这样的交易,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朔州,不光是得到了大量的战马,还通过贩卖牛羊,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从朔州的利益出发,他也需要方浩这样的存在,继续来和戎突进行交易。

所以,只能做出一些退步,也相应的减少一些回报。

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他有一些恍惚——似乎过了一年多的时间,面前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个下属,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对象。

成长得好快!

如果他这边能够拿出人来替代方浩的作用,他会毫不犹豫的替代这个人。

可是他发现,竟然找不出替代的人,找不出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在草原上立住脚跟的将领来。

方浩不论是治军还是屯田,都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能力。

何况他还在朝廷中有一定的人脉关系。

只能退步。

方浩对他提出来的条件也都认同了。

大的方向没有问题,小的方面就没必要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就太伤和气了。

本来搭上朝廷那根线之后,双方的关系就已经显得很薄弱了,经不起这样的伤害。

在方浩离开之后,陈朗找卢伦英谈起这件事情,感慨的说道:“一年多前,他还只是一个初入军伍的队正,谁知道这么快就成为了一个卫将,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卫将。”

卢伦英多次去龙城那边巡查,可以说是看着方浩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闻言也感慨道:

“谁都想不到,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爬升的这么快。要是遇上了战争,谁能遏制他上升的势头?”

陈朗说道:“我有一种预感,大概在两三年时间里,他的先锋卫,就会再一次升格,成为一个军镇。”

卢伦英眉头跳了一下,笑着说道:“也许吧。”

第六十五章 天下之大不幸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头第一四零章 改写战争方式第六十七章 蒸汽时代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一一一章 钢铁之城第十八章 训练(三)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一百章 巡查(四)第一零六章 燕王万岁第三十四章 生产钢铁的能力第二十二章 醉话第二十章 第一场雪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三十九章 御前会议第一四四章 齐头并进第二十章 被拐来的太学生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十章 攻防兼备第六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线(二)第五十四章 负责交易的人第七章 鸳鸯戏水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七十七章 逃第一六八章 又一次出征第十八章 借种第四十六章 失落第十九章 训练(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拿命去填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争的可能第六十八章 感觉有一些不对劲第六十八章 水泥厂第一一三章 一级保护动物第六十一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马第一零七章 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第十二章 困境第五章 最大的问题第七十一章 布局全国第十三章 世界物产图鉴第九章 大改制第一三三章 文明进步的保证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三十八章 预备队第九十五章 夺城第六十七章 诰命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四章 新城的筹备第一五八章 再度升级第八章 功高难赏第三十六章 布裙荆钗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八十八章 压箱底的手段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一百五十一章 嚣张的沙鲁第九十八章 死守京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拖延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八十一章 否认第一百四十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争的可能第一四五章 消费时代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京述职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一五四章第一零一章 榜眼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鲁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一百三十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八章 王大学士设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京述职第七十一章 布局全国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择权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八十九章 不好的消息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来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告状第六十章 改换门庭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一七零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气第五章 最大的问题第十六章 训练(一)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八十六章 回家过年第十一章 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