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首辅大人的力挺

王大学士和齐大学士的话让曹大学士点了点头,又问另外几位学士:“你们问了那么久,都有什么意见?”

这就是到了应该表态的时候了。

罗大学士说道:“我同意王大学士和齐大学士的意见,觉得龙城应该升格为军镇,方将军应该出任龙城总兵。”

丁大学士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附议。”

薛大学士和赵大学士看到首辅都已经表明了态度,再反对也没有意义,还平白的得罪了这个首辅大人,于是也只能不情不愿的附议。

“那就再议一下,应该给他的军镇迁移多少人口过去。”曹大学士说道。

他先问方浩:“你觉得应该迁移多少人口过去才适合?”

方浩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到关外路途遥远,如果一下子人口过去得太多,按照现在龙城在草原上垦荒的规模,肯定承受不起。但是迁移过去的人口太少的话,又会拖延我们逐步蚕食草原的计划。”

几个大学士都点头。

方浩说的确实是这样。

人一下子迁移过去太多,龙城不可能承受得了那么多人的粮食,这可不比南方温暖之地,到哪里都能找到一点吃的东西。

在那草原之上,秋冬季节冰天雪地的,什么吃的都没有,如果粮食不够支撑的,那就只会造成大部分人饿死的下场。

如果说要朝廷运粮食过去进行支援,那负担太大,路上消耗的粮食太多,运一斤粮食过去,路上最少要消耗十斤粮食,朝廷没有那个能力来承担。

但是迁移过去的人要是太少了,就会影响到在大草原上开垦荒地,进一步影响到后续的移民,将他们的计划推迟。

方浩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朝廷能够在三年之内迁移二十万边民过去。今年可以龙城可以再承受三万边民,明年再接受五到六万,经过两年的扩张经营,其余的可以在后年全部到位。”

“二十万边民太多了,”兼职户部尚书的赵大学士摇头,“一个军镇,迁移十万人过去就可以维持,二十万边民,而且是有罪之人,三年时间很难找到那么多需要流配那么远的重罪之人。”

“当然,十万边民可以维持一个军镇在那边的运转,但是只能守成,没法进取。”方浩道,“戎突骑兵,也不是坐以待毙之军,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震慑住他们,才能够在草原上安全的发展,这样十万边民就不够,最少需要二十万。现在可能会多出一些成本,但是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不管是边境的安全,还是税赋的提高。”

齐大学士说道:“如果犯罪的人数不够,可以多清理一些无业之人过去,那些人留在关内,只会惹是生非,不如把他们迁移到关外,让他们有口饭吃,也让关内减少一些偷鸡摸狗之事,一举两得。”

王大学士点头道:“此言甚是。我听说京城无业者就有数千人,他们没有田地,生活无靠,只能去乞讨,或者去坑蒙拐骗,扰乱治安。把他们清除出去,对谁都有好处。”

罗大学士也说道:“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受灾,会有一些农民流离失所,朝廷要出大量的物资来赈灾,现在关外缺人,也可以将那些农民迁移到关外去,特事特办,并不一定需要犯罪之人。”

曹大学士道:“这是为了开疆扩土,不关一时之得失,不是一人之功过,是功在千秋万代之事,这一点朝廷必须要支持!要不然后人著史,会骂我们,只知道眼前之利,忘却了千秋之业。”

一向不怎么理事的曹大学士这一次话特别的多,让几位大学士都觉得很奇怪。

而且曹大学士说的话还比较重,调子也提得很高,将这件事情说成了功在千秋之事。

话中那“眼前之利”四字,也含有不满尤登阁那一派为了党争而阻挠方浩的意思。

这话让薛、赵二人的颇为尴尬。

曹大学士继续说道:“方将军觉得需要迁移二十万边民过去,那我们就迁移二十万边民过去。方将军要是觉得二十万还不够,那我们也可以迁移三十万过去。”

方浩大为感激,没想到已经与世无争的曹大学士竟然会在这件事情上力挺,不由得冲曹大学士抱拳道:“多谢首辅大人的支持。”

王大学士和齐大学士都没有想到首辅大人会以如此的语气来力挺方浩,也是喜出望外。

齐澄入阁也有了六七年的时间,在他的印象中,这几年来曹大学士基本上都没有说过话,大家有了统一的意见,他点头就是。

这一次确实让人感觉意外。

曹大学士向方浩点了点头,温言说道:“我听说过你的事情,很不容易,很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能够自己跑到边关去当兵,非常的不错。”

肯定了方浩之后,又说道:“前段时间,你大破戎突军队,斩首数万的消息传过来后,我第一时间就去禀报了皇上,皇上本来卧病在床,情绪不高,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开心,晚上还多吃了两碗饭,精神好了很多,说边关出此名将,终于可以一雪当年被戎突入侵之耻。”

说完这话,那几个大学士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皇帝比较欣赏方浩,所以曹大学士才会在这一次内阁会议上力挺方浩。

曹大学士可是当今皇帝的老师。

他们又想了起来,当今皇帝就是在戎突人入侵之后气怒攻心之下染上病的。

几年的战争,让皇帝病情更甚,以至于战争之后,大多数时间都缠绵于病榻之上,对戎突人的愤恨可想而知。

方浩能够在大草原之上斩杀数万戎突骑兵,这自然让那位皇帝心情愉快,对他大生好感。

明白到这个道理,薛大学士和赵大学士都不敢再在方浩的问题上使什么绊子了。

这不是向王大学士妥协,而是向皇帝妥协。

赵大学士说道:“首辅大人说的是,我们不应该计较眼前之利,那么,方将军需要迁移多少人口到龙城,我户部会尽力配合。”

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三十章 怀疑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三十六章 布裙荆钗第十四章 挖煤的队伍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一二零章 大兴土木第二十九章 春梦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八十七章 奢侈品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一五零章 兴教十五年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五十章 捕头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九十二章 齐王登基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军队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一三九章 试航第九十四章 收获的喜悦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锅对象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六八章 又一次出征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二十八章 官场的忌讳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一百四十二章 击杀主将第四十五章 站队第九十九章 赚大了(新年快乐!)第十五章 夜谈(五)第八十五章 抢劫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第六十七章 礼教杀人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八十章 你想不想做皇帝?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八章 王大学士设宴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紧种地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矿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四十章 变故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六十二章 劫道第一一五章 后宫第十五章 虚弱期第一七零章 一触即溃第五十章 捕头第四十三章 打土豪第五十四章 负责交易的人第二章 皇室恩怨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严第七十四章 女仆(六)第一三一章 下一个五年计划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一百零二章 特务府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五章 名声第九十六章 这就是战争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七十章 纺织业第二十二章 齐重的新东家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九十七章 胜利(祝大家除夕快乐!)第八十八章 压箱底的手段第六十六章 奴籍第八十章 表态第三十章 交易第十八章 借种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三十四章 我岳父是裘主簿第三十三章 钢铁厂(元旦快乐!)第四十九章 报官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九十一章 证明第七十八章 撤离第九十五章 夺城第一五一章 大结局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二十章 问询第八十一章 夜半敲门声第六十二章 专门开辟道路的队伍第一章 老将军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七章 还是个萝莉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