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摄政王

京中的局势很快就平定了下来。

皇宫中被烧掉的那几十间房子开始召集匠人赶紧修整。

王大学士依然带着内阁处理着朝政。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朝政要处理了,他们只能够处理京城以内的事务,然后就是等待着归元皇帝的到来。

归元皇帝现在在碧落城的皇宫里面,依然算不得正式的皇帝,需要在太庙之前祭祖,在金銮殿上登基,拿到传国玉玺,坐上九龙宝座,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帝,是天下之共主。

王大学士带着的那些文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筹备祭天的事情,然后准备迎接归元皇帝的到来。

这其中也有一些拔乱反正的事情,就是将被梅翰林那一帮人给弄进大牢里面的官员放出来,然后将跟着梅翰林的那一帮人给关进去。

虽然方浩也知道被关进牢里面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可是,那些人是尤登阁的门生旧吏,尤登阁则是亲自出面支持齐王登基的。

从这上面将,就应该将那些人给放出来。

他以后还要通过禅让之礼当上皇帝,也需要一些官员的捧场。

如果现在上了墙就拆梯子,等到以后上更高的墙时,就找不到可以攀登的梯子了。

至于那些跟着梅翰林一起攀咬的官员,那肯定要问罪,而且是要大大的问罪。

有奖有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当前的局面,站到应该要站的位置上去。

在这期间,方浩找池旭谈了话,跟他提到了他要推行的行政体系,邀请他成为教育部的部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改革。

又将陈朗给叫了过来,让他着手成立国家安全部门,任命他为国安部部长。

路桥集团的负责人刘戈被任命为交通部的部长。

其余部长的人选,还得等到裘伯贤来到之后再行商议。

同时,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传檄天下,向他们说明,现在朝廷已经属于归元皇帝,所有地方官员都应该呈上贺表,表示归顺之意。

不这样做的,视同叛逆。

在檄文之上,签字的就有方浩和王大学士等人,还有他们的印章。

夺得了京城,这个天下基本上就是传檄可定了。

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武力。

现在从雁城到京城的路已经打通,虽然没有修成水泥硬化路面,但是路面已经加宽,各地的浮桥搭建成功,可以让大汽车通过。

在这种情况下,去碧落城迎接归元皇帝过来,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没过几天,几辆吉普车在几辆装甲车的护送之下来到了京城,直接开到了皇城门前。

这就是归元皇帝大驾光临。

跟着归元皇帝一起过来的,还有裘伯贤这个新晋的尧国首相。

方浩、王大学士早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

皇帝驾临,按照规矩,方浩这个做臣子的也应该下跪迎接。

可是归元皇帝从车上下来之后,方浩才试着弯了一下腰,就被归元皇帝连忙搀扶起来,对他说道:

“燕王,你有大功于国,可以免跪拜之礼。”

这个天下都是方浩的,方浩的跪拜,他可受不住。

现在他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想早一点将这个天下让出去,然后自己能够安享富贵。

这一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方浩当然也没有真的要跪拜下去的打算,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既然归元皇帝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归元皇帝现在的态度,也让他比较满意。

王大学士等人却是没有那样的待遇,都一齐跪拜了下去。

方浩站在那里就如鹤立鸡群,显得非常的突出,也非常的突兀。

后宫中那烧掉的几十间房子,现在依然在修复之中,但是不影响居住。

归元皇帝入住皇宫之后,见到了郑贵妃,母子相见,又是抱头痛哭一场。

他们一度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陷入到痛苦的泥沼之中,没有想到竟然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归元皇帝对那个救了郑贵妃一命的大内侍卫做出了很重的封赏。

官就没有封,因为他知道他没有封官许愿的权力。

在第二天,归元皇帝就在王大学士的指导下,在礼部众多官员的协助之下,按照古礼去祭祀天地,祭拜太庙。

当着姜家的列祖列宗,宣读了正统皇帝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宣告了自己要顺应先帝遗诏,改元登基的决定。

在一系列重大的仪式之后,他终于坐上了金銮殿。

首先,废掉了正统皇帝之母皇后的称号,也废掉了正统皇帝的称号——因为他是伪帝,不能够列入道统传承之中。

为了自己称帝的合法性,他必须要这样做。

郑贵妃被封为皇太后。

解决了继承皇位的正统性之后,就开始大封功臣。

封方浩为燕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摄政王事,加九锡,许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封裘伯贤为内阁首相,统领内阁,负责朝廷政务。

设元老院,所有正二品及以上官员致仕者,可入元老院,有参政议政之权,甚至可以弹劾首相。

前朝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尚书,悉数入元老院,暂以王大学士为元老院院长,品阶与首相同,为正一品。

不愿意入元老院者,可以辞去元老之位回乡。

其余内阁各部官员,由裘伯贤组阁任命。

这一次朝会,主要就是确立归元皇帝的正统地位,然后确立方浩摄政王的崇高地位。

归元皇帝才接受皇帝的位置,不可能马上就来一个禅让。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正式的臣服于新的皇帝,江山未稳,不是禅让的好时候。

最起码也得等到所有的地方都被控制住之后才能够做这种事情。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时间里,裘伯贤忙着组阁,提名各部部长。

原则上,那些部门的部长还是有尧国的那些大官来担任,毕竟稳定天下也要借助于他们的名望。

不过那些部门的关键部位,都被方浩关外系的官员占据了。

体制改革,关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让那些官员来占据关键的位置,更能够推行改革。

这些都是在方浩的指导之下发生的。

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势第五章 名声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十二章 新颖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京城来人第五十八章 应对之策第十三章 夜谈(三)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四十三章 京城来人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十八章 分配女人第三十八章 什么是仁政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二章 不讲理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打响第六章 商城升级第九十一章 精英教育第八十四章 走上正轨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问题第四十五章 煽动第六十九章 女仆(一)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七十二章 节帅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八十七章 奢侈品第五十三章 大丰收第六章 封赏问题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一一五章 后宫第五章 养寇自重第五十一 审讯第十五章 学习技术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五十四章 负责交易的人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七十三章 机会来了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一零四章 恐惧的感觉第一百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一四八章 大学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一零六章 燕王万岁第二十七章 落魄的公主第五十三章 背后捅来的刀子第九十二章 种地小能手第八十五章 抢劫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八十三章 服软(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二十七章 搬家第一六七章 又是一个春天第一零八章 一团乱麻第九十六章 戍边第七十一章 纺织机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六十九章 公主的幽怨第十一章 屯田的困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胜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一四六章 城镇化建设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诗第五十八章 应对之策第七十一章 纺织机器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第九十九章 赚大了(新年快乐!)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十六章 训练(一)第二十章 偷窥第七十九章 与有荣焉第二十六章 和平无望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二章 皇室恩怨第一百六十二章 沙娜的使命感第九十章 提升品阶第六十六章 动力研究院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第八十六章 儿子第四十七章 虚报功劳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矿第一二二章 圣德书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九章 三个名额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一四六章 城镇化建设第三十六章 钢铁技术第一五一章 大结局第四十三章 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