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

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是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生观和为人民竭诚服务的价值观。这“三观”是“管总”的,是“总开关”。我们在这一章里,将集中讨论“三观”这个问题。

能否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在正确“三观”指导下,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始终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是否真正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尺。正确“三观”反映着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观,是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对党的各级干部来说,还要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从最终表现上来说,共产党员树立正确“三观”,实质是如何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所以,共产党员要在树立正确“三观”基础上,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行动,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有的作为。

一、合格共产党员必须牢固确立正确的“三观”

共产党员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三观”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每个成员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先进的“三观”;对做一名合格党员来说,也是唯一科学的、正确的“三观”。

(一)合格党员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世界观,顾名思义,就是“观”世界,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是一个人思想的“总开关”,能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将直接决定着党员是否合格的问题。共产党员一定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切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真正坚定政治信仰,反对封建迷信和一切伪科学,不信其它宗教,不信所谓鬼神,不信歪理邪说,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对共产党人的世界观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自发的世界观和理论世界观(哲学世界观)这两种世界观。自发的世界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的对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观点和看法,这种世界观是零碎的、散乱的、不系统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而理论世界观是以理论形式构成的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具有严密的逻辑,表现为从总体上解释世界的概念体系,所以这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叫作哲学世界观,它是由哲学家总结、概括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表达了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常常分别与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彻底的唯物主义与自觉的辩证法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和认识上的革命性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在指导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实践奋斗中,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现代科学成就的理论研究中,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较量中,进一步得到了验证,不断地被推向前进。列宁在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上,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现代唯物主义的基础理论,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等方面,以一系列的新观点、新命题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智慧,曾指引俄国和苏联人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工具,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并用以指导自己制订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战略和策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逐步引向胜利和成功。同时,他又用自己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都作了深刻地阐述和发挥,并将许多哲学原理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变成了党和人民手中的锐利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渗透和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的时代特征和改革开主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思想和命题,奠定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等,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进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列宁的正确论断:“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既是对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所以坚强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由此可见,能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直接影响着一个党员能否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党员。

共产党人靠什么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呢?靠的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任务,一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二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既是共产党人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也是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不在于它提供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一世界观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为共产党人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正如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而不能形而上学地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这种方法论与理论思维相联系,为共产党人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使理论思维与实践活动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基础。一定的世界观包括和表现为一定的人生价值观。没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不会有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就不会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们对人生的种种看法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生活境遇以及文化素养不同,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人生的评价也会有不同的标准。受什么样的世界观支配,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把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显然,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就不可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更谈不上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当然也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问题了。

第三,共产党员要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一切伪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以近现代以来的人类实践和科学成就为基础,在总结和综合科学成就中,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物质统一性。宇宙间的一切都起源于物质。人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变进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形式。所谓“鬼怪”与“神仙”之类,不过是人类幼年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知之甚少,在种种灾害面前软弱无力,由惧怕、敬畏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幻想、心理错觉或精神崇拜。世界的“物质性”,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观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正确规范和展开自己的实践行为,把命运和前途把握在自己手里。科学无神论是已被现代自然科学所证明的正确结论。在人类生产的物质空间里,没有任何“神”、“鬼”的迹象存在。在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空间和微观世界里,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在人们意识中出现的各种精神幻觉,现代生理及心理科学也在逐步地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是科学的。

唯心主义主张有神论,它从“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的观点出发,解释和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把客观世界的发展归结为人的精神或某种超自然的外力,从而造出了“神”。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神的意志不过是人的意志,也就是造神者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目的,许多迷信和邪教组织的头头,都把自己装扮成“先知先觉者”、“身怀超人的特异功能者”或者是“神的使者”,以此蒙骗群众,使一些人沉溺其中而不知其害。如果一个共产党员在这方面缺乏基本的辨识能力和抵制能力,那么,就有可能成为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俘虏,久而久之,世界观就会发生转变,最终党性尽失。

科学理性代表人类光明的前途,科学使人强大,迷信使人渺小。在当今世界,科学的力量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猛,科学成果的积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科学对于财富的骤增,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劲。科学总体上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的在于“实事求是”,如实地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而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科学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地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关于世界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真理,更在于它代表和倡导着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类理性精神。所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决不能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是全部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国共产党人自然而然地崇尚科学、尊重科学。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要有科学精神,而且要拿起科学的武器,与一切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作斗争。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用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无神论,反对在世界之外寻找原因的有神论;坚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反对无视客观存在、从愿望出发的主观臆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理性的批判态度,反对任何迷信和盲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共产党人来说,是戳穿一切骗人伎俩的锐利武器。

第四,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

当前,在一些地方,参加宗教活动在一些青年人、甚至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逐步流行开来。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共产党员不得信仰任何宗教,这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之一。也许有人会问:按照我国宪法有关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共产党员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呢?这里必须明确强调,共产党员虽然“也是公民”,但不同于一般公民,因为共产党员有自己的“政治身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而不是有神论者。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应当是唯物主义的,而不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多次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与任何宗教活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决定了共产党人是“先锋战士”,而不是“宗教信徒”。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信仰宗教,他就等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背离了党的性质,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就不配享有“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了。

对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党员如果信教,将会背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之所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是最先进、最革命的工人阶级,还因为这个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世界观。共产党员如果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就会接受虚伪、落后、反科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就会被这种落后的世界观所束缚,就会把自己由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变为“神”、“主”或“上帝”的奴仆。

二是,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和崇高使命决定了其不能信仰宗教。党员如果信教,将使得党员无法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除了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它没有自己的一党私利,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一个党员在入党时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誓言,所以党员必须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员如果信教,将会使自己违背当初对党的宣誓,束缚自己的思想,只考虑自己的所谓“归宿”或者“来世”的命运,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党的组织原则决定了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党员如果信仰宗教,将违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性质。党章和宪法都规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每个党员坚定的思想、铁的纪律和积极的行动。党员信仰宗教,将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党组织有可能被宗教势力所左右,党组织就会涣散,无法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无从谈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这个规定时,也应当考虑到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共产党员的特殊情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宗教问题往往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处理少数民族党员信仰宗教或参加宗教活动的问题上,既要强调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又要充分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从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要求出发,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灵活掌握,而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二)合格共产党员要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生观

人生观,顾名思义,就是“观”人生,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毫无疑问,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理所当然地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这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它又处于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最崇高的人生追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想,伟大的理想指引着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个人理想越远大,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生就越有意义。而就人的生命本身来说,只有在人们选择了生命活动的正确社会方向时才赋予生命以意义。如果把生命与时代崇高使命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努力奋斗贡献,就会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张扬。人生理想越崇高,对社会越有益,生命也就越有价值。毫无疑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对党和人民利益的追求之中才能更有意义。无数革命先烈和众多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轨迹,都生动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共产党员、社会先进分子,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并不是超越了时代的要求,恰恰是体现了时代的前进方向。“共产党”的名称和“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和共产主义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和抽象的口号,而是其生命深层的动力。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放弃这一理想目标,而是经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经阶段去实现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强调:“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当前,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在思想领域特别要经受住三个方面的冲击:

一是要经受住拜金主义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市场也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即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讲利益原则,要讲平等竞争,讲等价交换。如果党员稍不注意,不能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就可能把商品经济原则带进党内政治生活,引入自己的人生,就可能成为拜金主义的俘虏。

二是要经受住享乐主义的冲击。享乐主义实质上是剥削阶级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上的体现。享乐主义人生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享受,满足生理本能的需求,把追求个人享受作为至高无上的目的。享乐主义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干部、党员羡慕资产阶级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把不切实际的高消费,甚至把一些奢侈、堕落的观念当作时尚、趋势来推崇,坐车越来越高级,吃喝越来越讲究,住房越来越高档,娱乐越来越豪华,大肆挥霍国家财物,甚至对老百姓巧取豪夺。人民群众对此极为不满,斥之为“败家子”。对这些人,必须给予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惩罚。

三是要经受住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在私有制基础上,个人主义是以个人需要的满足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实现的尺度,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以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为核心的人生观也称作为“利己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个人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惟一动力。极端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利己主义同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它对共产党员的腐蚀性很大。共产党人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但允许和维护党员正当的个人利益。党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

(三)合格共产党员要树立为人民竭诚服务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价值观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民大众为价值主体,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最大贡献为崇高价值追求,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基本评价标准的价值观。它是共产党人行为的最高准则和最终归宿。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为此,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产党人价值观在价值取向上的要求和体现。这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人民是靠山,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是党始终不变的信念。无论做什么工作

,都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成果,最终是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践表明,只有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其他各种问题的解决,才有物质基础。因此,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首先应体现在发展生产力上。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为发展生产力和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任何偏离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言行,都不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所应有的。

第二,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取向,除了体现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获得最大利益为归宿上,还体现在价值评判的标准上。也就是说,党的一切政策、措施的得失,一切工作做得好坏,不能凭主观感觉,也不能靠理论推断,而只能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群众的这一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政策措施必然要以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标准。社会的物质财富归根到底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党所制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实施,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要靠他们去克服。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所带来的利弊得失,他们心里最清楚。因此,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始终做到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误,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对此,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在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就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吸纳群众的智慧和正确意见。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上,要在执行中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反馈,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在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上,要坚持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在工作中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并做好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

总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老老实实为群众做事,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所应有的“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二、坚持为民宗旨就要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共产党员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这就告诉我们,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

坚持为民宗旨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美丽的宣言,而是具体而实在的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而脚踏实地地工作。因此,现阶段坚持为民宗旨,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谱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一)坚持为民宗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宗旨是党建立和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出发点。党的宗旨要求党员不能谋取任何私利,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利益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如,物质生活上能得到满足的物质利益;政治生活上能享有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政治利益;精神文化生活上能享受到充实和愉快的精神利益,等等。在多种利益中,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因此,实践党的宗旨,首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使党的宗旨由理论原则转化为活生生的客观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形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执政地位是不能变的,因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决不能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因此,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就应既重视价值的生产,又认识到这种价值的生产同时是为了以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去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从而把价值生产和使用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在这种统一中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那种无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忽视使用价值的生产而片面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做法,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不相符的。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基于这一宗旨的集体主义价值判断标准,带头防止和克服“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层次更高的精神动力,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无疑是有力的推动。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必须正视党的原则和市场经济原则的不同,不能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原则拿到党内来。要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因为市场活动而影响甚至放弃自己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的运用对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只有在竞争具备平等的条件和采取正当的手段时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市场竞争中用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抵制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有利于防止竞争功能的扭曲,保证竞争的健康进行。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违背了它,市场的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毫无例外地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是,共产党员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又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要以奉献精神来看待商品交换及个人获取的劳动报酬,以更高的精神境界保证等价交换原则的实现,并在需要做出牺牲时乐于做出必要的牺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要勇当强者和能者,敢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提高技术、建功立业,这是无可厚非的,应该支持和提倡。任何碌碌无为的思想,都是与坚持为民宗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违背的,也不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所作所为。

但也必须明白,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允许两极分化,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产党员如果只顾个人发财致富而置广大群众于不顾,是违背党的根本宗旨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会富”,还要善于“带富”、“帮富”。要开拓思路,多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带领周围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自己富裕起来。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讲究经济效益。共产党员在经济活动中,应该注意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但是,共产党员从党的宗旨出发,不仅应讲经济效益,还应重视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讲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不能把依靠邪门歪道捞取单位和个人的收入视为“经济效益”。共产党员在经济活动中,要重合同,守信用,遵守职业道德,做到优质服务,要把党的宗旨体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之中。要遵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用坚强的党性和实在的行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展现合格共产党员的先进风采。

(二)坚持为民宗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广大共产党员应该认识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是必然的选择。在中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共产党执政,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民主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是实现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完成党的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根本路线。党所制定的各项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党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的,因而它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党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党的宣传工作,通过党的各个基层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自觉地组织起来,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共同奋斗。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采取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要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建设的主体和事业的主力。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每个党员要继承好和发扬好这个优良传统。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与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持为民宗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我们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小生产意识以及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会失去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前进的思想政治基础,就会引起思想混乱,失去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是不是真正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得到了发展,归根到底,要看文化是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看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是否有了明显的提高,要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是否能茁壮成长,要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有了较好的满足。这些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中的各级干部,要积极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它远离民族的劣根性,闪烁着“积极”、“进步”的光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特别是要善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并有顽强奋斗精神的典型人物,如瞿秋白、方志敏、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钱学森、吴大观、沈浩等,他们高扬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显示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世代相传,形成了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的宝贵的民族性格。今天,面对世界日益加剧的文化冲突,特别是来自西方文明的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对每个共产党员来说,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文化的民族性,自觉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新型文化转化,塑造鲜明的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由原来的局部改革、单项突破转为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经济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活跃思想,但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当我们打开窗子,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面对消极影响,必须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与行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对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应该走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前列,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四)坚持为民宗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项执政使命。因此,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所作为,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健全、法制完善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通过依法执政,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个共产党员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理念,自觉遵守党纪,模范遵守国法,以带头学法、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用法的实际行动示范和影响群众,在勤奋学习、遵守法纪、建设民主法治中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法制权威,不断增强民主信心;否则,群众就会疑虑重重,使民主法治建设举步维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维护公平、体现正义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维护社会公平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坚定信念,捍卫社会公平,以办事公道、为民谋利、奉献社会的工作业绩昭示和宣传群众,在坚持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公平上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就是以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表明:人间自有公平在,共产党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如此,群众就会对实现社会公平有信心和决心;否则,群众就会感到失望,社会公平正义必将受到削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讲求诚信、彼此友爱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克己奉公的模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取信于民、团结群众,在实践宗旨、促进社会团结方面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就是向人民群众表明:人间自有真情在,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此推动社会关系的和谐融洽;否则,社会诚信就会受到削弱,人际关系将更趋紧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尽其能、充满活力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广阔胸怀和朴实言行激励群众、激发社会活力,在发扬优良作风、贯彻群众路线、做好各项工作上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就能够赢得人心、凝聚人气,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则,就会导致人心涣散,人们缺乏干劲,社会缺少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发展、运行有序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来构建和强化社会秩序,以保证社会的运行有序。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胸怀大局、身体力行,首先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以表率作用引导和动员群众,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上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就能顺应民心,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有序运行;否则,群众就会大失所望,将会滋生出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各种复杂矛盾。一方面通过政策法规等导向,改变旧的发展模式,大力构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另一方面,通过舆论宣传,培育生态文化,在心灵深处构筑牢固的生态道德屏障,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断更新理念、锐意进取,通过创造性工作,使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以此教育和带动群众,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做一名合格党员。共产党员具备这个素质、保持这种先进性,能够促进更多的人转变观念和态度,逐步认同并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否则,群众就会犹豫观望,放纵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所谓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将成为空中楼阁。

总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的责任,找准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切实提高自身的相应素质和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体现出自己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同志2013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他还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诫我们:在执政条件下,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必须时刻记住,我们共产党人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好处,绝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头脑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漠了,把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丢得差不多了,甚至有的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有的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的利用职权侵吞国家和集体资财,损公肥私。这样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虽然只是极少数,但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如果以权谋私,势必丧失民心。这就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惟一选择,只能是为人民正确用权,为人民多做工作,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党员,就不是合格的干部,就不配享有“共产党员”这个神圣而光荣的称号。

(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

党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从其如何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而表现出来。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不仅是衡量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尺度,也是检验其是否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解决好“为什么入党、入党后干什么”和“为谁当官、为谁掌权,如何当官、如何掌权”的问题。共产党员只有真正把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作为工作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就是主要解决好权力的来源、掌权的目的、如何掌权和对待权力的态度等基本问题。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手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讲是人民赋予的。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人民群众授予的。这一点必须明确。这也是权力观的首要问题,它决定了行使权力的目的和对待权力的态度。封建地主阶级认为权力属于个人。在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下,“朕”即国家,“朕”是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切封建专制统治者都坚持“君权不可失落,君权不可转让,君权不可分割”的统治原则。这是权力私有化的典型。在历史上,“主权在民”的原则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民虽然把自己的主权交由国家及国家工作人员行使,但是人民的主权意志不曾交出,政府只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人民的主权者地位始终不变。这当然包含有进步因素,但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一文中所说,这种“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资本私有制的存在,使“主权在民”至多只是一种形式,实质是“主权在资”,即权力成为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力,人民只是一个陪衬而已。从根本上说,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才真正实现了“主权在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对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中国人民掌握领导权的。党的领导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服务。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党员、党的干部是权力的受托者,所以,这个权力的使用必须回归于人民。如果把人民的权力归为己有,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损害人民的利益,人民完全可以取消他使用权力的资格。

二是要明确掌权执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行使权力的根本目的。为民奉献还是为己索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使用权力的目的。剥削阶级权力观认为权力是谋私的工具,利用手中权力搜刮民脂民膏是剥削阶级官吏的贪婪本性。相反,共产党人掌权的目的是借用权力这个工具,完成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民造福是行使权力的根本目的。表现在实践中,一要重责,即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权力其实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给予一定的权力,意味着将对人民担负一定的责任,人民对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权力越多,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共产党员为人民办事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二要慎权,即正确地、谨慎地行使权力,要以一个“勤务员”的姿态,鞠躬尽瘁,恪尽职守,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好事。正确行使权力的标志,就是让人民满意。

三是要解决好对待权位的态度问题。服从人民的选择和党组织的安排,是党员对待权位的基本态度。剥削阶级权力观表现为极度的权势欲和升官欲。我国元代一个官吏严忠曾露骨地说:“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如果说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那么被权欲所支配的剥削阶级官吏就成为人格化的权力,对他们来讲,除了升官,不知道有别的快乐;除了丢官,不知道有别的痛苦。对于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剥削阶级的权势欲、升官欲是十分危险的腐蚀剂,它诱发以权谋私,助长个人野心,会造成极大危害。党的干部尤其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共产党人在权位面前应有的态度是:要从党和人民的需要来决定个人对权位的取舍,能上能下,能进能退,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

(二)要正确运用权力,防止权力的腐化

腐败的核心问题是金钱和权力的交易。党的各级干部恰恰处在权力的位置上,如果都去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物质利益,经济怎么能繁荣,老百姓岂不是变相地受剥削吗?干部手中大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本身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牟取私利。干部所处的地位使自己更容易受到权力的腐蚀,滋生个人野心和以权谋私行为。如搞干部人事工作的,掌握着用人权,就有人到你这里跑官、买官或变相买官;管钱管物的,就有人给你送礼、送钱,想从你手里拿到紧俏物资或无息、低息的贷款;管工程承发包的,就有人想从你手里拿到工程项目,给你送红包、给回扣;管税收的,就有人请你吃喝,给你各种好处,以便少交税或偷漏税,等等。人们常讲“贿随权及”,贿赂跟着权力走,有权就有“鬼”跟来。因此,要防止权力腐化,掌权者就要自觉地防“鬼”。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现实中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缺少“防鬼”意识,在金钱、物资、女色的种种诱惑下,不知不觉地成了俘虏。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不少“臭蛋”,其下场是值得警惕的,其原因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分析一下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案例,就不难发现,这些人往往在认识、对待和运用权力上,反映着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将权力的行使私有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受限制。如有的利用职权为家庭子女、亲朋好友谋取好处;有的利用职权封官许愿、拉帮结伙;有的利用职权吃喝玩乐,挥霍国家资财。二是将权力的行使商品化。这些人将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和政治生活中,以权易权,以权换钱,以钱买权,大搞权钱交易。三是将权力的行使家长化。极少数领导干部严重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大搞“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党内集体领导有名无实,个人说了算。这种风气不仅经常导致错误的决策,而且为谋取非法利益大开了方便之门。以上种种不良现象的存在,说明一方面必须注意和警惕职务和地位的变化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警惕无监督、无制约的权力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共产党员、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也是新时期许多党员干部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的拒腐防变的深刻经验。

有些党员、干部在总结廉洁自律的经验时谈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特别注意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管好手中的笔,不该批的不要批。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圈子”的关系:一是“血缘圈”的关系。对自己要做到不贪权,不贪钱,不贪利,不贪色;对亲属要做到按原则办事,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以权力为家人和亲属谋取私利。二是“工作圈”的关系。对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也要按原则办事,不搞“权权交易”。三是“历史圈”的关系。对老同学、老朋友及同乡也要不徇私情,群众讲“碗大的公章,不如半个老乡”,就是对有些干部没有关系不办事、有了关系乱办事的不满。作为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防止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侵入业缘关系。这些“经验”,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立大志。共产党人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理想,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而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每个党员都要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树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宏伟志向。二是要做大事。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为官一任、祸害一方。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做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而决不能把心思用在投机钻营上,更不能跑官、伸手要官。三是要重荣誉。要淡泊名位,珍惜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干事,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把维护党的威信放在首位,而决不能把个人的名利、地位放在第一位,更不能为谋取个人的名利和地位而不择手段。如果真正能做到以上这些,就称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共产党员、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三)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

权力观与利益观、政绩观紧密相连。利益观往往决定着权力观,政绩观大体上体现着权力观。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才能正确地认识、对待和运用权力,认真地坚持为民宗旨,脚踏实地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永恒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利益观是人们看待利益、获取利益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包括看待、处理利益问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准则、观念。利益观同世界观、人生观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剥削阶级及其政党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社会精英等“杰出人物”的意志决定的,而劳动人民在他们心目中,只不过是“群氓”、“阿斗”,是可以随意摆弄的工具。这种世界观从根本上否定、抹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从而决定了剥削阶级政党的利益观是一切从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满足、实现和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相反,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即群众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人民群众之心不可违,人民群众之愿不可抗。一旦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任何政权——哪怕在当时看来是很强大的政权,最终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史观,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利益观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理论上讲,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信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利益、造福人民是天经地义的,是常识,是公理。一方面,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党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没有超越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从政党功能的角度看,政党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共产党的诞生、存在和发展更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舍此,共产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论基石。共产党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并自觉地做到,一切活动必须服从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不是人民群众服从于自己的某种政治需要。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另一方面,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选择和授予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把党推上了执政地位。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一次讲演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个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当代共产党人要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党的权力来源和性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封建统治者尚且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共产党人更应该超越他们。中国共产党人不但认为人民群众是载舟的水,而且一直认定二者是鱼水情深、一体与共的关系。考察中国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可以看出一个清醒的脉络:统治者重民、“为民”,则“其兴也勃焉”;统治者“薄民”、“负民”,则“其亡也忽焉”。看一看国际共运史也很清楚,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墨西哥人民党下台等教训已经证明,即使是信奉马克思主义、奉行社会主义的执政党,执政后如果不能真正从行动上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谋福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真正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而是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与民争利、巧夺民利的问题,追求执政党本身及成员的不正当、甚至是非法的利益,甚至在党内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那么,这个执政党的结局必然是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从而失去执政地位。“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这个道理,无需多讲。

共产党人政绩观的核心是创造政绩为人民。政绩,就是从政之绩、施政政绩,是党的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业绩。它是干部从政思想、为政风格、施政目标、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政绩观,就是看待、创造和衡量政绩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受利益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反过来,政绩观也折射着利益观,如果政绩观有问题,首先要从利益观上找原因。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利益观的支配,在工作中滋生出各种错误的政绩观。比如,在看待政绩问题上,有的把政绩当作个人升迁、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本,有的把政绩当作为自己留名、树碑立传的“作品”,有的把政绩干脆当作一种跟风攀比的时髦。在创造政绩上,有的一上台就搞什么“八大工程”、“十大战役”,搞立竿见影、有轰动效应的“形象工程”、“贴金工程”,追求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有的不从本地实际情况和持续长远发展出发,急功近利,追求自己在位是“政绩”,一离开则是包袱的“短命”政绩;有的只是追求经济指标甚至只是GDP的增长,不顾当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追求“畸形”政绩;有的为了讨好取悦上级,硬干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所谓“大事”,最后只能是制造“虚假”政绩。在衡量政绩问题上,有的以GDP的增长为惟一的标准,有的以招商引资的数额、兴资办厂的数目、修路盖楼的数量,甚至以财税报表的数据作为有无政绩及政绩大小的衡量标准。这些发生了严重偏差和扭曲的政绩观,同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格格不入。既然共产党人坚持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言论行动要合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我们的政绩观自然就应该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好处,造福于民,切实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所说:“真正的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一针见血地强调:人民所赋权力要为人民谋利。

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从多个视角看待、创造和衡量政绩,真正认识到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工作中淡泊个人名利,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多创造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自觉地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创造政绩和衡量政绩的指导思想;自觉地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根本标准;自觉地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既要看城市发展,又要关注农村发展;既要看某一地区的发展,又要关注整个辖区的平衡发展;既要看经济增长总量,又要关注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要自觉地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要自觉地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又要注重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现在的发展状况,又要看今后发展的后劲。一句话,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本章结束的时候,让我们重温江泽民同志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一文中的这段话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在革命战争年代,入党、当干部是为了推翻旧制度、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现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担负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入党、当干部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富裕,而决不能为个人升官发财。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论者,我们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有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抱负和追求。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使个人的理想、抱负和追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我们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牢固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还只是搞了十多年,有些干部、党员在考验面前就已经打了败仗,有的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归根到底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出了问题。”这段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在面对“树立正确‘三观’、坚持为民宗旨”这一问题时,都应该深思之、笃行之。

(本章完)

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六章 严守行为规范 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然要求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五章 立足岗位职责 展现先进风采——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现实体现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二章 牢记自我角色 强化党员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第四章 树立正确“三观” 坚持为民宗旨——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检验标尺第三章 认清重大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动力源泉